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首乌对Aβ1-40诱导的AD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及COX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侯德仁 王艳 +4 位作者 薛俐 田怡 陈坤 宋治 杨期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87-992,共6页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AD模型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和COX活性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n=15)。大鼠海马内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Y-型迷宫实验检测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用荧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仪分... 目的:探讨何首乌对AD模型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和COX活性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n=15)。大鼠海马内注射Aβ1-40建立AD模型。Y-型迷宫实验检测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用荧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仪分别检测海马线粒体膜的黏滞系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的黏滞系数增高(P<0.01),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减低(P<0.01);与AD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线粒体膜的黏滞系数降低(P<0.05),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何首乌可改善AD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提高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线粒体膜流动性 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尾状核区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膜流动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玮 王景周 周中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变化。方法 以 5 0 μl鼠尾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颅内血肿模型 ,注血后分别于 12h、1、3、7d处死大鼠 ,断头取血肿周围脑组织 ,测定以上不同时相点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膜流动性 ,并在... 目的 研究颅内血肿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变化。方法 以 5 0 μl鼠尾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大鼠颅内血肿模型 ,注血后分别于 12h、1、3、7d处死大鼠 ,断头取血肿周围脑组织 ,测定以上不同时相点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膜流动性 ,并在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 颅内血肿早期 ( 12h)线粒体膜流动性并无明显减退。出血后 1d线粒体膜流动性较对照组下降 (P <0 0 5 ) ;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有一定变化。出血 3d及 7d后线粒体膜流动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线粒体结构明显紊乱。结论 颅内血肿早期血肿周围组织线粒体功能无明显下降 ,结构无显著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大鼠 线粒体 线粒体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香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05-1008,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线粒体膜结构的稳定。对糖尿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改变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线粒体膜结构的稳定。对糖尿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改变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深入认识,对其治疗措施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膜流动性 线粒体通透转换孔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肽Aβ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的体内和体外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玲玲 盛柏杨 +4 位作者 龚锴 赵南明 张秀芳 唐佩福 公衍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症(AD)中β淀粉样肽(Aβ)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细胞和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及ΔE9突变PS1的双转细胞(swe.Δ9)的线粒体功能.结果发现,swe.Δ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 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症(AD)中β淀粉样肽(Aβ)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比较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细胞和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及ΔE9突变PS1的双转细胞(swe.Δ9)的线粒体功能.结果发现,swe.Δ9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线粒体膜流动性、ATP含量均明显低于APP细胞,而APP细胞又明显低于对照的转入空质粒的细胞.在转基因小鼠上也得到类似结果:同时转入人Swedish突变APP和人PS1 M146V敲入的双转小鼠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比只转入Swedish突变APP的Tg2576小鼠更低.结果证明了AD模型中线粒体功能损害程度与Aβ产量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线粒体 Β淀粉样蛋白 线粒体电位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 线粒体膜流动性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疲劳性游泳大鼠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彩珍 卢健 许豪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6-10,共5页
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8ml/Kg.W.D),连续45天。测定安静和疲劳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注射丹参的大鼠游泳耐力明显提高(63.8%),安静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 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8ml/Kg.W.D),连续45天。测定安静和疲劳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注射丹参的大鼠游泳耐力明显提高(63.8%),安静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高,安静或游泳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醒(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膜流动性高于相应对照组。可见,丹参有清除疲劳性运动中内源性自由基的作用,阻断阻质过氧化锁链反应,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保护生物膜结构,提高大鼠游泳耐力,延缓疲劳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脂质过氧化 线粒体膜流动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氧化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功能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晴 杜建时 +4 位作者 徐忠信 李新颖 王海燕 赵明明 耿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血管性痴呆(VD)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V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致VD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1月及2月模型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 目的:探讨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血管性痴呆(VD)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V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致VD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1月及2月模型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大鼠记忆功能测定;提取大鼠海马线粒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缺血1月、2月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缺血1月及2月模型组SOD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线粒体膜黏滞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D发病与海马线粒体SOD、MDA的代谢及线粒体膜流动性有关,即与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VD大鼠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提示线粒体氧化损伤可能是VD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线粒体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