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结合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1
作者 张泸丹 王新陆 +1 位作者 朱明军 赵齐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6-1794,共9页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提供势能,在线粒体内膜产生质子梯度与复合物ATP酶反应生成ATP。缺血、缺氧等导致线粒体损伤,OXPHOS失衡,心肌能量缺乏、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中医药改善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OXPHOS,减轻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线粒体OXPHO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心血管疾病 能量代谢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酸通过调节人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海英 张文馨 +1 位作者 赵文静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的:观察五倍子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3.125、6.250、12.500、25.000、50.000和100.000 mg·L^-1)GA处理HepG-2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3.125、6.250... 目的:观察五倍子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3.125、6.250、12.500、25.000、50.000和100.000 mg·L^-1)GA处理HepG-2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3.125、6.250、12.500、25.000、50.000及100.000 mg·L^-1 GA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6.25,12.50,25.00 mg·L^-1 GA组,采用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动态全过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胞浆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量,吖啶橙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G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6.25、12.50和25.00 mg·L^-1 GA组细胞基础有氧呼吸、最大有氧呼吸能力、有氧呼吸储备能力和ATP产生量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MMP和AT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胞浆中Cyt C蛋白表达量增加,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量降低,吖啶橙染色可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碎裂和染色质凝集,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GA可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GA降低MMP和抑制线粒体OXPHOS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酸 肝肿瘤 细胞凋亡 能量代谢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4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并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4
3
作者 化朝举 戴斐 +8 位作者 邓瑶 卢俊婉 周宁宁 李琬其 张叶 黄卡特 刘永章 吕斌 卫涛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的肿瘤中高表达.随后,通过在HTB-9和T-24膀胱癌细胞中敲低EF4的表达,进一步探索了EF4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i敲低EF4表达不仅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HTB-9和T-24在体外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还显著降低了其迁移能力,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下调EF4表达阻碍了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亚基的翻译,影响呼吸链复合物的组装,并最终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以上结果表明EF4通过维持线粒体重要复合物的翻译而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迁移及膀胱癌发生发展,并提示EF4可能是治疗膀胱癌的潜在目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4 肿瘤发生 线粒体翻译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对肺腺癌细胞A549迁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晓薇 万娜萨 +1 位作者 李多惠 郝利铭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32,共9页
通过MTT法确定抗霉素A(线粒体功能抑制剂)、三溴丙酮酸(糖酵解功能抑制剂)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划痕实验法检测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肺腺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利... 通过MTT法确定抗霉素A(线粒体功能抑制剂)、三溴丙酮酸(糖酵解功能抑制剂)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划痕实验法检测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肺腺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MTT法确定的抗霉素A、三溴丙酮酸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150μmol/L,200μmol/L和0.02 mol/L;利用组织化学法及划痕实验法检测得出,与对照组相比,抗霉素A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显著下降(P<0.0001)、乳酸脱氢酶相对活性增强(P<0.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001),三溴丙酮酸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显著下降(P<0.0001)、乳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01).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为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提供能量,促进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A549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内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4
5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共7页
线粒体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主要部位。急性运动诱发内源性自由基增多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关键词 运动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通过上调COX5B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对硼替佐米耐药
6
作者 贾林创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806,共9页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嘧啶代谢产物在MM耐药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CCK-8实验筛选结果显示,嘧啶代谢产物尿苷与MM对BTZ的耐药性显著相关(P<0.05)。通过CCK-8、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在体外证实尿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TZ诱导的MM细胞凋亡(P<0.05);构建Vk*MYC小鼠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和骨髓腔内移植模型,发现BTZ与尿苷联合给药显著加速了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加剧骨组织破坏以及肿瘤细胞浸润(P<0.05);RNA测序分析显示尿苷在转录水平上主要调控MM细胞的线粒体翻译功能。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证明尿苷增强了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速率,但对糖酵解速率无显著影响。同时,转录物组学差异基因分析显示,尿苷处理组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5B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通过实验证明COX5B是尿苷影响MM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关键分子。综上所述,尿苷通过上调COX5B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最终驱动MM细胞对BTZ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揭示了尿苷在MM耐药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尿苷通过COX5B介导的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分子机制,为复发/难治性MM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耐药 尿苷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细胞色素C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在运动延缓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凯茵 李茜 +1 位作者 赵杰修 房国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0,共9页
梳理运动通过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从而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进展与机制。近年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运动能够调节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梳理运动通过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从而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进展与机制。近年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失衡,引发线粒体功能紊乱;运动能够调节脑内线粒体蛋白质稳态,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运动可能通过4条途径调节线粒体蛋白质稳态进而预防和改善AD:1)激活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2)提高线粒体自噬进而清除受损的线粒体;3)调节线粒体蛋白质转运,调控线粒体蛋白质水平;4)改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以及降低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蛋白质稳态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蛋白质输入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DNA与缺血缺氧性细胞损伤及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8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4-1105,共2页
关键词 缺氧性血性细胞损伤 MTDNA 线性体酶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失血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