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亚茹 王心萌 +4 位作者 普元倩 刘如爱 自加吉 余敏 熊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4-747,共4页
人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 mtSSBP1)是定位于线粒体中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参与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在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功能等发挥重要作用。mtSSBP1与肿... 人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 mtSSBP1)是定位于线粒体中的单链DNA结合蛋白,参与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在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功能等发挥重要作用。mtSSBP1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其与肿瘤组织浸润加深、分化能力减弱、肿瘤增大和临床分期增加均相关。该文现对mtSSBP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mtSSBP1与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 生物学标志物 预后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DNA结合蛋白1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祥林 王代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单链DNA结合蛋白(SSB)1是在人类身上新发现的一种单链DNA结合蛋白,它通过参与各种DNA损伤修复过程维持基因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这一重大发现为各种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本文就SSB1相关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单链dna结合蛋白1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DNA结合蛋白hSSB1对基因组的稳定性起了关键作用
3
作者 王一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9-1719,共1页
关键词 dna结合蛋白 单链dna 稳定性 基因组 dna复制 损伤检测 dna损伤 异源三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武雪亮 薛军 +6 位作者 王立坤 杨东东 屈明 郭飞 孙光源 韩磊 杨瑞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以及CD34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72.00%(36/50)、78.00%(39/5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4.00%(12/50)、28.00%(14/50)(P=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MVD值为17.22±2.0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36±2.17(P=0.000);Id-1、MMP-9和MVD均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癌胚抗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癌组织中Id-1和MMP-9阳性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Id-1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性(r=0.429,P=0.000);生存分析显示:Id-1与MMP-9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二者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Id-1、MMP-9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演进高度相关,并与MVD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微血管的生成、肿瘤的浸润及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和p53结合蛋白1在人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Eca109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志坤 祝淑钗 王玉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4-1317,1322,共5页
目的研究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MDC1)和p53结合蛋白1(53BP1)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mRNA和蛋白在人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Eca109的... 目的研究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MDC1)和p53结合蛋白1(53BP1)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mRNA和蛋白在人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Eca109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MDC1、53BP1mRNA在所检测的人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均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检测到MDC1、53BP1的蛋白表达。结论首次证实了MDC1、53BP1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推测MDC1、53BP1可能和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 p53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链DNA结合蛋白WHIRLY2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倩 任育军 +1 位作者 黄晨星 缪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7-273,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WHIRLY2在调控植物叶片衰老、花粉管活力以及角果发育等方面的一些进展,以期为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单链dna结合蛋白 WHIRLY2蛋白 衰老 花粉管 角果 转录因子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DNA结合抑制蛋白-1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培 张向红 +3 位作者 胡振生 孙善珍 刘少华 魏奉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基因在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和ACC-2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检测Id-1基因的表达;用小干扰RNA进行Id-1基因的RNA干扰;于干扰前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基因在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和ACC-2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检测Id-1基因的表达;用小干扰RNA进行Id-1基因的RNA干扰;于干扰前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个细胞系Id-1表达情况;于干扰前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及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在ACC-M和ACC-2中,Id-1均有表达,ACC-M表达量高于ACC-2;通过RNA干扰沉默Id-1基因后,ACC-M和ACC-2的生长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在受抑制程度上,ACC-M比ACC-2更为强烈。结论鉴于Id-1对ACC细胞生长和侵袭行为的重要影响,干扰Id-1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治疗腺样囊性癌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合抑制蛋白-1 腺样囊性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洁茹 李辉远 温跃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864-3867,共4页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体外培养足细胞,分刺激后0、24和48 h组,行免疫荧光和WB检测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时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0 h组,细胞骨架分子F...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体外培养足细胞,分刺激后0、24和48 h组,行免疫荧光和WB检测Cabin1在足细胞线粒体损伤时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0 h组,细胞骨架分子F-actin呈强有力的丝状分布,Cabin1均匀分布于胞浆和胞核;24 h组,F-actin出现不连续分布,Cabin1在胞浆的分布减少,趋向胞核分布;48 h组,F-actin排列明显紊乱,Cabin1在胞核的聚集更显著。24 h和48 h组,线粒体功能指示分子-细胞色素C蛋白分别为0 h组的1.51和1.87倍,Cabin1则分别达0 h组的1.33和1.67倍(P<0.05)。结论 Cabin1在足细胞细胞骨架破坏和线粒体损伤时表达升高,可能是调控足细胞线粒体功能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足细胞 线粒体损伤 细胞色素C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DNA结合蛋白2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作用
9
作者 刘吉锋 李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21,共9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可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新基因。方法优化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诱导条件,结合数据分析寻找在此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的基因,由此发现了单链DNA结合蛋白2(Ssbp2)。通过qRT-PCR检测Ssbp2在小... 目的寻找并鉴定可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新基因。方法优化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诱导条件,结合数据分析寻找在此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的基因,由此发现了单链DNA结合蛋白2(Ssbp2)。通过qRT-PCR检测Ssbp2在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检测Ssbp2在小鼠早期胚胎对应的3种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模式。克隆Ssbp2基因并将其在小鼠ES细胞中过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其是否具有促进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功能。结果通过尝试不同的组合,发现在无血清的小鼠滋养层干细胞(TS细胞)基础培养液中添加BMP4联合b FGF既可诱导小鼠ES细胞中滋养层标记基因的显著上调,又可有效抑制中胚层标记基因的上调。通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在诱导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过程中Ssbp2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上调,并且Ssbp2在TS细胞中高表达。当在小鼠ES细胞中过表达Ssbp2之后,ES细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且滋养层相关的标记基因发生了最为显著的上调。结论 Ssbp2具有促进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滋养层 分化 单链dna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结合抑制蛋白-1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叶明福 郑有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78-580,共3页
DNA结合抑制蛋白(Id)-1被分离出来已近20年,其编码基因作为一种癌基因参与了诸多肿瘤的发生。本文就Id-1的致癌作用、Id-1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Id-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Id-1在癌细胞化疗药物耐药性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dna结合抑制蛋白-1 癌基因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Cry1B毒素蛋白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重新 张存政 +3 位作者 张霄 刘媛 黄鹰 刘贤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2,共6页
利用含有重组噬菌粒的噬菌体直接侵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2151,原核分泌表达了抗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B毒素蛋白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variable fragment,scFv),经纯化、鉴定抗原结合活性后,建立... 利用含有重组噬菌粒的噬菌体直接侵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2151,原核分泌表达了抗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B毒素蛋白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variable fragment,scFv),经纯化、鉴定抗原结合活性后,建立了Cry1B毒素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展示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E.coli HB2151,经PCR和基因测序检测克隆scFv基因片段的完整性,用SDS-PAGE方法检测scFv在E.coli HB2151宿主菌中的表达水平,用ELISA测定法检测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通过时间梯度优化获得可溶性表达蛋白的最佳培养时间。结果表明:经PCR、DNA电泳及基因测序等,均证实重组噬菌体对E.coli HB2151宿主菌侵染成功,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scFv抗体表达成功,纯化后的蛋白质量浓度为132μg.mL-1。以纯化的scFv蛋白为基础建立了对Cry1B毒素蛋白的间接竞争ELISA法,方法的抑制中质量浓度(IC50)为1.398μg.mL-1,最低检测限(IC10)为0.025 7μ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0.5~5.0μg.mL-1,scFv对Cry1C的交叉反应率为7.51%;与Cry1Ab、Cry1Ac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在培养温度30℃,1 mmol.L-1IPTG诱导条件下,scFv在E.coliHB2151宿主中的最佳诱导表达时间为12 h。本研究成功地将抗Cry1B毒素蛋白的scFv在E.coli HB2151中进行了可溶性表达,获得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scFv融合型抗体,为实际生产应用与试剂盒研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B毒素蛋白 单链抗体 可溶性表达 抗原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XBP1s通过抑制ITPR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海强 彭宣 +1 位作者 顾世琦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分析XBP1s调控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TPR)家族的结合位点。检测各组XBP1s和ITPR家族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shNC组比较,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更高,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升高;与Ad-shNC+H/R组比较,Ad-shXBP1s+H/R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线粒体钙离子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比较,Ad-shXBP1s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相比,Ad-shNC+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Ad-shNC+H/R组相比,Ad-shXBP1s+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ChIP-seq结果显示,XBP1s能够结合ITPR1的启动子和外显子、ITPR2外显子和ITPR3外显子。结论 XBP1s可能通过直接调控ITPR转录和翻译而影响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结构功能,下调XBP1s能够抑制ITPR表达,改善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 肌醇1 4 5-三磷酸受体 线粒体损伤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1——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锋 肖旭阳 +1 位作者 殷南昌 王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20-4222,共3页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 S/MAR以下统称MAR)。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存在一种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这就是核基质。结合在核基质上的特异DNA序列称为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 S/MAR以下统称MAR)。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l, SATB1 ) 是一种组织特异性表达的核基质附着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 结合蛋白 SATB1 组织特异性表达 dna序列 三维网架 纤维蛋白 非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在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时高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辉远 周沛兰 +4 位作者 胡凯元 王迪晶 王泽彬 梁剑波 温跃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8-2842,共5页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lcineurin binding protein 1,Cabin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组,后者进一步分成术后4和8周组。肾切除后4和... 目的探讨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calcineurin binding protein 1,Cabin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组,后者进一步分成术后4和8周组。肾切除后4和8周检杀大鼠,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 score,TILS),电镜观察RTECs线粒体形态,WB检测肾组织中Cabin1表达。结果随造模时间延长,术后8周出现RTECs脱落、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弥漫性纤维化;TILS逐渐升高,术后8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16±0.52 vs.0.00±0.00,P<0.05)。术后4周RTECs线粒体肿胀、形状不规则,术后8周出现线粒体膜、线粒体嵴结构模糊甚至消失。残肾中Cab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0.97±0.09 vs.0.22±0.07)、术后8周与4周组相比(0.97±0.09 vs.0.45±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in1在RTECs损伤时高表达,其可能是调控RTECs损伤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钙调磷酸酶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And-1增强卵巢癌细胞对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的敏感性
15
作者 郑佳慧 杨枭 +3 位作者 詹靖 刘同征 李苏 张建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目的:阐明在卵巢癌细胞中靶向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acidic nucleoplasmic DNA-binding protein 1, And-1)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 目的:阐明在卵巢癌细胞中靶向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acidic nucleoplasmic DNA-binding protein 1, And-1)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And-1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并进一步探讨And-1表达水平对卵巢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接着,采用shRNA技术构建And-1稳定敲低的卵巢癌细胞系,并通过生长曲线评估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随后,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验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尼拉帕利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And-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且And-1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显著相关(HR>1,P<0.05)。在细胞实验中,And-1敲低的A2780和OVCAR3卵巢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And-1敲低显著降低了尼拉帕利的IC50值(P<0.05),克隆形成实验证实了卵巢癌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增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 PARP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靶向抑制And-1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尼拉帕利的敏感性,潜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酸性核质dna结合蛋白1 PARP抑制剂 尼拉帕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16
作者 魏荣 李佐 杜翠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对有关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了叙述。在其结构研究中 ,介绍了同源结构域的拓扑学结构 ,同源结构域上的氨基酸基序 ,共价和非共价二聚结构域。在其作用研究中 ,介绍了非放射标记的凝胶阻滞分析法 ,C/EBP调节启动子... 本文对有关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了叙述。在其结构研究中 ,介绍了同源结构域的拓扑学结构 ,同源结构域上的氨基酸基序 ,共价和非共价二聚结构域。在其作用研究中 ,介绍了非放射标记的凝胶阻滞分析法 ,C/EBP调节启动子活性的机制 ,雌激素受体在前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一种新的人SPI激活转录必需的共激活因子———CRSP复合物。在编码基因与其DNA序列上的结合位点研究中 ,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 ,C/EBP家族在小鼠的乳腺泌乳期和回复期的表达 ,HNF— 1结合位点对SI基因启动子上葡萄糖阻遏作用的操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域 启动子 HNF-1结合位点 d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TGF-β1诱导HELF细胞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变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肖肖 王达安 +3 位作者 陆大祥 王华东 魏伟 王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72-1677,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ELF)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启...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ELF)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启动子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TGF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TGF-β_1和THD对HELF细胞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以带有生物素标记的CTGF基因启动子序列作为探针,采用DNA pull-down技术分析TGF-β_1和THD对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的影响。结果:TGF-β_1能显著增强HELF细胞中报告基因的活性(P<0.01),而THD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TGF-β_1上调报告基因活性的效应(P<0.01)。同时,TGF-β_1引起的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变化也能被THD所抑制(P<0.05)。结论: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调节可能参与TGF-β_1对HELF细胞中CTGF基因启动子的激活过程,而THD能有效拮抗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dna结合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修饰调控53BP1与染色质结合功能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思龙 黄溥婉 李莉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协调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途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关于53BP1募集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在53BP1募集中的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全新的见解... 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协调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途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关于53BP1募集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组蛋白修饰在53BP1募集中的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全新的见解。H4K20me2和H2AK15ub是决定53BP1能否结合到受损染色质中的关键因素。最新证据表明,H3K18、H3K56乙酰化及H4K16乙酰化/甲基化对53BP1募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对53BP1的结构、53BP1募集的分子机制和组蛋白修饰在调节53BP1募集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结合蛋白1 蛋白修饰 dna双链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信号分子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逄越 肖蓉 +2 位作者 薛壮 刘欣 李庆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1-575,共5页
HMGBl是HMGB亚家族成员之一。早期研究显示,HMGBl是一种DNA结合蛋白,通过与多种转录因子、复制蛋白、甾体受体及RAGl重组酶作用,参与DNA重组、修复、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复制和分化成熟等多种生命活动[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HMGB... HMGBl是HMGB亚家族成员之一。早期研究显示,HMGBl是一种DNA结合蛋白,通过与多种转录因子、复制蛋白、甾体受体及RAGl重组酶作用,参与DNA重组、修复、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复制和分化成熟等多种生命活动[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HMGBl有了丰富的认识,包括其基因和分子结构、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翻译后修饰、作用的靶细胞表面受体和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路、靶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炎症介质和由此导致的相关疾病、以及靶向治疗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信号传递通路 分子作用 基因转录调控 细胞表面受体 dna结合蛋白 dna重组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UL55编码蛋白结合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吉耀华 刘畅 +4 位作者 齐莹 马艳萍 黄郁静 柳中洋 阮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8-73,共6页
从人胎脑c 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出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55编码蛋白结合的蛋白。将UL55基因编码区克隆到诱饵载体p GBKT7中,在证实UL55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采用Match-maker GAL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 从人胎脑c 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出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55编码蛋白结合的蛋白。将UL55基因编码区克隆到诱饵载体p GBKT7中,在证实UL55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采用Match-maker GAL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脑c DNA文库中与UL55蛋白结合的宿主蛋白,用酵母双杂交回转实验验证UL55蛋白与获得的蛋白结合的可靠性。将酵母双杂交筛选出的文库蛋白烯醇化酶1(enolase1,ENO 1)构建到p GEX-4T-2载体上,利用GST pull-down技术体外验证ENO 1与HCMV UL55蛋白的结合。并依据所筛选出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UL55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有10种蛋白与HCMV UL55编码蛋白结合。应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到ENO 1与HCMV UL55相互结合的蛋白条带。成功地筛选出10种与UL55蛋白相互结合的宿主蛋白,GST pull-down实验进一步表明ENO 1可以与HCMV UL55蛋白直接结合,为进一步研究UL55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UL55编码蛋白 人胎脑c dna文库 ENO 1 相互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