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内膜蛋白17(MPV17)通过阻断ERK通路抑制铁过载小鼠脾脏CD3^(+)T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涛 井文君 陈贵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403,共9页
目的探索铁过载对小鼠脾脏损伤的影响及线粒体内膜蛋白17(MPV17)在铁过载小鼠脾脏CD3^(+)T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铁饮食组、高铁饮食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处理组、高铁饮食联合MPV17腺... 目的探索铁过载对小鼠脾脏损伤的影响及线粒体内膜蛋白17(MPV17)在铁过载小鼠脾脏CD3^(+)T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铁饮食组、高铁饮食联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处理组、高铁饮食联合MPV17腺病毒注射组,每组5只。喂食8周后,取脾脏组织并固定,通过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观察脾脏结构,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脾脏CD3^(+)T细胞死亡,脂质过氧化荧光探针C11 BODIPY 581/591检测脂质氧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巨噬细胞比例,ELISA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含量。同时增加高铁饮食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处理组、ERK激活剂处理组、β半乳糖苷(β-gal)酶联合ERK激活剂处理组、MPV17联合ERK激活剂处理组,Western blot法检测MPV17、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磷酸化的ERK(p-ERK)水平,JC-1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铁饮食组小鼠脾脏红髓形状不规则,白髓结构消失,脾脏CD3^(+)T细胞死亡增多,脂质过氧化物增多,SLC7A11及PTGS2表达升高,血液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升高,炎症因子含量升高;经Fer-1处理或过表达MPV17,部分恢复脾脏结构,CD3^(+)T细胞数量及脂质过氧化物减少,SLC7A11及PTGS2表达被抑制,M1/M2巨噬细胞比例及炎症因子的含量降低。高铁饮食导致GPX4表达降低,p-ERK表达升高,抑制ERK部分恢复GPX4表达,激活ERK降低GPX4表达;MPV17抑制ERK部分恢复GPX4表达,MPV17部分恢复因ERK激活导致的线粒体膜电势降低。结论铁过载可诱导小鼠脾脏CD3^(+)T细胞发生铁死亡,MPV17通过阻断ERK信号抑制高铁饮食诱导的脾脏CD3^(+)T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T淋巴细胞 铁死亡 线粒体内膜蛋白MPV1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Ⅱ.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改变对内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勇 李静先 +2 位作者 陈家琦 吕梅 张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采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模型,观察了SD大鼠急性运动至力竭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ATP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荧光偏振值和微粘度均较安静时增高,示内膜流动性显著降低(均P<0.01);心肌和骨... 采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模型,观察了SD大鼠急性运动至力竭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ATP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荧光偏振值和微粘度均较安静时增高,示内膜流动性显著降低(均P<0.01);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内膜ATP酶活性分别较安静时下降74.3%和45.7%(P<0.01和P<0.05)。研究提示,力竭性运动后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内膜分子动力学改变直接影响内膜磷酸化过程,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运动 心肌 骨骼肌 线粒体内膜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膜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仲航 何成彦 房学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36,共6页
线粒体内膜蛋白(IMMT)是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该核基因产生2种同种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000和90000),是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在线粒体功能、蛋白质转运、线粒体DNA转录、三磷酸腺苷(ATP)生成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I... 线粒体内膜蛋白(IMMT)是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该核基因产生2种同种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000和90000),是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在线粒体功能、蛋白质转运、线粒体DNA转录、三磷酸腺苷(ATP)生成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IMMT下调、修饰或破坏将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IMMT参与包括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对IMMT的结构和功能及IMMT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主要对IMMT在多个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以寻找与线粒体和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内膜蛋白 肿瘤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竭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颜宜茝 张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观察SD大鼠一次急性运动至力竭后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NADH-CoQ还原酶及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内膜微粘度较安静时显著增高,线粒体内膜NADH-CoQ还原酶和ATP酶活性分别较安静时下降3... 观察SD大鼠一次急性运动至力竭后骨骼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NADH-CoQ还原酶及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内膜微粘度较安静时显著增高,线粒体内膜NADH-CoQ还原酶和ATP酶活性分别较安静时下降34.2%和46.2%.研究提示,耗竭性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内膜分子动力学和呼吸链酶组分活性变化,可能是运动性疲劳重要的膜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耗竭性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线粒体内膜肽酶2(IMMP2L)基因突变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加重小鼠脑缺血性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钲益 米晓娟 +1 位作者 张紫晶 马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类线粒体内膜肽酶2(IMMP2L)基因突变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野生型(WT)小鼠及IMMP2L基因突变(IMMP2L^(+/-))小鼠,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于再灌注0、1、5、24 h收集皮质区脑组... 目的探讨类线粒体内膜肽酶2(IMMP2L)基因突变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野生型(WT)小鼠及IMMP2L基因突变(IMMP2L^(+/-))小鼠,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于再灌注0、1、5、24 h收集皮质区脑组织。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LSCI)监测脑血流(CBF)变化、Longa行为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范围、HE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分析神经元凋亡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及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WT脑缺血组相比,IMMP2L^(+/-)脑缺血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增加;再灌注5、24 h,梗死灶体积扩大、变性神经元数量增多、脑水肿程度加重;再灌注0、1、5、24 h,凋亡细胞增加;c-caspase-3和AIF的蛋白水平在I/R 5、24 h出现上调。结论IMMP2L突变加重脑缺血性损伤,并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加重脑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血流量 细胞凋亡 胱天蛋白酶3(caspase-3) 凋亡诱导因子(AIF) 线粒体内膜肽酶2(IMMP2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膜转位酶8A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内耳功能研究
6
作者 洪晗馨 王龙昊 +3 位作者 刘辉辉 彭浒 吴皓 杨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线粒体内膜转位酶8A (translocase of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8A,Timm8a)基因敲除小鼠(即Timm8a^(-/-)小鼠),探究其听力表型及该基因在内耳的功能。方法·设计并构建Timm8a^(-/-)小鼠,采用PCR及蛋白质印迹... 目的·通过构建线粒体内膜转位酶8A (translocase of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8A,Timm8a)基因敲除小鼠(即Timm8a^(-/-)小鼠),探究其听力表型及该基因在内耳的功能。方法·设计并构建Timm8a^(-/-)小鼠,采用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是否构建成功。观察并比较1月龄时Timm8a^(-/-)小鼠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的体型及体质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WT小鼠耳蜗组织中TIMM8A的表达分布。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比较Timm8a^(-/-)小鼠和WT小鼠的听力阈值。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该2种小鼠内耳螺旋器、螺旋神经节与血管纹形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该2种小鼠的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与血管纹细胞中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并统计异常线粒体所占比例。结果·PCR结果显示Timm8a基因已成功敲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imm8a^(-/-)小鼠的耳蜗、大脑、心肌、骨骼肌组织中已无TIMM8A表达,表明Timm8a^(-/-)小鼠构建成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TIMM8A在WT小鼠耳蜗组织中呈泛表达,且高表达于螺旋器、螺旋神经节与血管纹区域。与WT小鼠相比,1月龄时的Timm8a^(-/-)小鼠发育较慢,体质量明显偏轻,且ABR阈值有所升高(均P<0.05);该小鼠的ABR的Ⅰ波波幅出现下降、Ⅰ波潜伏期有所延长。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imm8a^(-/-)小鼠的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形态与数量均无明显改变,耳蜗中圈及底圈的血管纹厚度减薄(均P<0.05)。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Timm8a^(-/-)小鼠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与血管纹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出现异常,且异常线粒体比例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Timm8a^(-/-)小鼠,其听力阈值的升高可能与其内耳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膜转位酶8A Mohr-Tranebjaerg综合征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线粒体内膜蛋白OMA1对Rot诱导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石瑾 吕玥 +5 位作者 徐婷 宣婷婷 杨娟 杜丹丹 张俊梅 李海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究抑制线粒体内膜蛋白OMA1(overlapping activity with m-AAA protease,OMA1)对鱼藤酮(rotenone,Rot)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使用Rot(终浓度为0.05、0.1、0.2、0.3、0.4μmol/L)... 目的探究抑制线粒体内膜蛋白OMA1(overlapping activity with m-AAA protease,OMA1)对鱼藤酮(rotenone,Rot)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使用Rot(终浓度为0.05、0.1、0.2、0.3、0.4μmol/L)处理SH-SY5Y细胞24 h,选择最佳浓度的Rot(0.2μmol/L)开展后续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细胞不经特殊处理)、PD模型组(0.2μmol/L的Rot处理细胞24 h)、空载转染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转染OMA1 siRNA的阴性对照序列)、OMA1 siRNA组(0.2μmol/L的Rot处理细胞24 h后转染OMA1 siRNA)。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Western blot检测OMA1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Rot浓度的升高,SH-SY5Y细胞生存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中OMA1的表达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Bax/Bcl-2值升高(P<0.01);与PD模型组相比,OMA1 siRNA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逐渐恢复、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降低、Bax/Bcl-2值降低,TUNEL凋亡染色提示凋亡减轻(P<0.01)。结论抑制线粒体内膜蛋白OMA1可以改善Rot诱导的PD细胞模型引起的凋亡,对神经元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膜蛋白OMA1 帕金森病 鱼藤酮 SH-SY5Y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膜完整性对细胞命运的调控 被引量:5
8
作者 祁宏 李智超 史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8-1647,共10页
线粒体双层膜的完整性是细胞存活的关键因素,其遭到破坏后会使细胞发生凋亡、焦亡或炎症。线粒体膜的破坏包括线粒体外膜通透、线粒体内膜通透、通透性转换,三者可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导致不同的细胞命运。然而,这些信号通路之间存... 线粒体双层膜的完整性是细胞存活的关键因素,其遭到破坏后会使细胞发生凋亡、焦亡或炎症。线粒体膜的破坏包括线粒体外膜通透、线粒体内膜通透、通透性转换,三者可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导致不同的细胞命运。然而,这些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叉关联,使得线粒体膜对细胞命运的调控错综复杂,导致人们对其机制缺乏清晰的认识。本综述首先分析了不同程度线粒体外膜通透在细胞存活、癌变或凋亡中的作用,接着讨论了线粒体内膜通透通过引发线粒体DNA释放促进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然后阐述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引发焦亡的作用机制,最后总结出线粒体膜完整性影响细胞命运决策的内在关联。深入了解线粒体膜完整性调控细胞命运的分子动力学机制,有助于为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外膜通透 线粒体内膜通透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凋亡 炎症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25A51——首次发现的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NAD^(+)转运体
9
作者 何玉丰 张艳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2期122-122,共1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还原形式NADH是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作用中重要的辅因子,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线粒体缺乏NAD^(+)细胞因不能持续产生ATP而出现功能异常。以往研究发现酵母与植物的线粒体上均存在NAD+转运体,...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还原形式NADH是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作用中重要的辅因子,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线粒体缺乏NAD^(+)细胞因不能持续产生ATP而出现功能异常。以往研究发现酵母与植物的线粒体上均存在NAD+转运体,可以将NAD+转运至线粒体。但哺乳动物线粒体内膜上是否有NAD+转运体,一直存有争议。近来,美国宾夕法尼亚一研究团队首次证明SLC25A51可以在哺乳动物线粒体上发挥NAD+转运蛋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细胞线粒体 美国宾夕法尼亚 线粒体内膜 功能异常 辅因子 转运体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癌细胞的力学响应蛋白组学研究
10
作者 戴家威 申华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5-455,共1页
在癌症进展过程中,癌细胞会遇到来自细胞外微环境的各种力学胁迫。阐明癌症细胞响应这些胁迫的机制,有望推动新型抗癌疗法的发展。本研究构建了流体黏度、流体剪切力、基质黏附性、限制性微环境下压力和拉伸力等5类力学胁迫体系,研究了... 在癌症进展过程中,癌细胞会遇到来自细胞外微环境的各种力学胁迫。阐明癌症细胞响应这些胁迫的机制,有望推动新型抗癌疗法的发展。本研究构建了流体黏度、流体剪切力、基质黏附性、限制性微环境下压力和拉伸力等5类力学胁迫体系,研究了代表六类癌症的8种细胞系在各类胁迫条件下的增殖和迁移行为改变。进一步的,本工作研究了其中5种癌细胞在高流体黏度和高基质黏附性胁迫条件下对的蛋白组差异分析。在两类胁迫中,本研究共鉴定到10790蛋白,有9249蛋白在两类胁迫中共同鉴定到,有2931蛋白显著性差异,其中1413蛋白在高流体黏度胁迫下显著差异,1264蛋白在高基质黏附性胁迫下显著差异,286蛋白在两类胁迫条件下均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揭示差异蛋白较多与线粒体内膜、基质、ATP结合、能量代谢等相关,表明在受到高流体黏度和高基质黏附性胁迫时,线粒体会起到响应胁迫并调控细胞生理过程的作用,揭示了潜在的力学响应途径。在受到流体黏度胁迫的5种癌细胞中,ITIH4和A2MG均发生上调,其中ITIH4的上调表达也进一步被WB实验验证。以上结果提示ITIH4可能作为力学敏感因子响应流体黏度胁迫。另外,在受到高基质黏附性的5类癌细胞中,FN1蛋白显著上调,提示FN1可能参与到对高基质黏附胁迫这一过程中。本研究结合蛋白组学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癌细胞对响应力学胁迫时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发现了新的力学响应分子,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癌细胞的力学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膜 癌症细胞 细胞生理 蛋白组学 力学响应 流体剪切力 黏附性 胁迫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m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文 陈代文 +1 位作者 黄艳群 谭雪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解偶联蛋白 (UCPs)是机体组织特异表达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 ,有阻止肥胖的作用。 UCPs有 5种同族体 ,UCP1在啮齿类动物调节动物体重、维持体温有重要作用。UCP2主要存在于成年大型动物和人类 ,与糖尿病有关。UCP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啮齿... 解偶联蛋白 (UCPs)是机体组织特异表达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 ,有阻止肥胖的作用。 UCPs有 5种同族体 ,UCP1在啮齿类动物调节动物体重、维持体温有重要作用。UCP2主要存在于成年大型动物和人类 ,与糖尿病有关。UCP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啮齿类动物的棕色脂肪组织中 ,提供非颤抖的生热作用。UCP4是小鼠和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大脑特有的线粒体 UCPs同族体 ,可能与控制食欲有关。UCP5存在于人和小鼠的多种组织 ,在大脑和附睾特别丰富 ,受寒冷和绝食的影响。在 UCPs转基因或基因敲出的实验动物可改善肥胖症。 UCPs同族体受到多种因子调控。食物调节影响UCPs m RNA同族体在不同组织的特异表达。高等植物线粒体 UCPs同族体 PUMP、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 MRNA 肥胖 调控因子 食物调节 UCPs 同族体 解偶联作用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碱代谢与运动(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健 华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4-88,共5页
肉碱(Carnitine)是由Gulewitch等于本世纪初发现,并于本世纪中叶被众多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家确认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不仅能够转运长链酰基辅酶A(LCA-CoA)进入线粒体,促进丙酮酸、支链氨基酸的氧化,还能够缓冲长链酯酰辅酶A在胞浆中的... 肉碱(Carnitine)是由Gulewitch等于本世纪初发现,并于本世纪中叶被众多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家确认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不仅能够转运长链酰基辅酶A(LCA-CoA)进入线粒体,促进丙酮酸、支链氨基酸的氧化,还能够缓冲长链酯酰辅酶A在胞浆中的积聚及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内的变化,对于维持人体的运动耐力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 支链氨基酸 骨骼肌 运动耐力 代谢 碱浓度 综述 酞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碱的代谢作用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豪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2-75,共4页
近年来,肉毒碱的补充对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引人注意,不断有人从理论和实践使用中进行探讨。本文将着重介绍其概况。一、肉毒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组织间的转运肉毒碱系季胺(β-羟-γ-三甲基-氨基丁酸),结构式为(CH<sub>3</s... 近年来,肉毒碱的补充对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引人注意,不断有人从理论和实践使用中进行探讨。本文将着重介绍其概况。一、肉毒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组织间的转运肉毒碱系季胺(β-羟-γ-三甲基-氨基丁酸),结构式为(CH<sub>3</sub>)N<sup>+</sup>-CH<sub>2</sub>-CH-CH<sub>2</sub>-COO<sup>-</sup> 分子量161.20 (一)肉毒碱的组织中合成人类体内仅有肝、肾和脑组织中有完全合成肉毒碱的功能,以肝、肾两种器官为主要。合成肉毒碱的原料是两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甲硫氨酸,还需要维生素C、尼克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 骨骼肌 应用价值 酮戊二酸脱氢酶 器官 运动实践 代谢作用 线粒体内膜 生物合成途径 红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脉孢霉arg-13 cDNA能互补酿酒酵母arg11突变株
14
作者 刘秋云 罗樨 +2 位作者 蒋一帆 何康泽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8,共4页
以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crassaarg_13基因作为探针筛选λgt10cDNA文库 ,获得全长arg_13cDNA并能表型拯救arg_13突变株 .进行了arg_13cDNA测序 .为了进一步证实arg_13的功能 .构建了GAL1诱导表达的arg_13cDNA的载体 .该载体能表型互补酿... 以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crassaarg_13基因作为探针筛选λgt10cDNA文库 ,获得全长arg_13cDNA并能表型拯救arg_13突变株 .进行了arg_13cDNA测序 .为了进一步证实arg_13的功能 .构建了GAL1诱导表达的arg_13cDNA的载体 .该载体能表型互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arg11突变株 .证实arg_13编码线粒体内膜鸟氨酸转运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13 arg11 线粒体内膜鸟氨酸转运酶 表型互补 粗糙脉孢霉 酿酒酵母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方法
15
作者 王迪轩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5期47-48,共2页
1.商品名:氰霜唑、科佳。2.主要剂型:10%悬浮剂,40%颗粒剂。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氰霜唑是氰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等具有很高的活性,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属超级保护... 1.商品名:氰霜唑、科佳。2.主要剂型:10%悬浮剂,40%颗粒剂。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氰霜唑是氰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等具有很高的活性,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属超级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霜唑 商品名 卵菌纲 腐霉菌 线粒体内膜 电子传递 疫霉菌 咪唑类 生育阶段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气虚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罗陆一 刘增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0期37-38,共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的清除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分子氧得到一个电子后的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关键词 肾气虚 SOD 正常人 肾病(中医) 自由基 线粒体内膜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细胞质基质有氧时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涌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1问题的提出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是探究细胞呼吸的理想材料,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多次使用的素材。例如,将酵母菌细胞膜破碎后,形成由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的匀浆,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 1问题的提出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是探究细胞呼吸的理想材料,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多次使用的素材。例如,将酵母菌细胞膜破碎后,形成由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的匀浆,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将酵母菌、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酵母菌的线粒体分别装入不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或丙酮酸,通入氧气或密封,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试管中的产物,综合如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基质 单细胞真菌 厌氧型 差速离心 异养 兼性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0D1”与“N酰基氨基酸”途径——新发现的呼吸链解偶联产热机制
18
作者 范思邈 王炳蔚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0-330,共1页
最近,一种新的呼吸链解偶联产热机制,被哈佛大学科学家公诸于世。经典呼吸链理论认为: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是机体主要产热因子,其特异性表达在棕色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并可将线粒体外膜H+势能... 最近,一种新的呼吸链解偶联产热机制,被哈佛大学科学家公诸于世。经典呼吸链理论认为: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是机体主要产热因子,其特异性表达在棕色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并可将线粒体外膜H+势能转化为热能;由于该过程无ATP产生,而只产生热量,因此,亦称为解偶联呼吸(uncoupled respiration)。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中心Spiegelman博士领导的研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链解偶联 PM20D1 解偶联蛋白 棕色脂肪 线粒体内膜 respiration UNCOUPLING 氨基酸平衡 线粒体外膜 PEPTID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的康复:随访7年1例报告
19
作者 程亚慧 黄竟毓 +3 位作者 邱晒红 李金玲 王雨欣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编码线粒体内膜上1型鸟氨酸转运体的SLC25A15基因突变导致[1]。迄今为止,已有2...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Hyperornithinemia-Hyperammonemia-Homocitrullinuria Syndrome,HHH)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编码线粒体内膜上1型鸟氨酸转运体的SLC25A15基因突变导致[1]。迄今为止,已有20多个SLC25A15基因突变被发现,但并没有明确的基因型-表型关系[2]。HHH综合征可以在任何年龄起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3],其中约2/3的HHH综合征患者存在以锥体束征和痉挛性步态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征 高氨血症 基因突变 高鸟氨酸血症 瓜氨酸 线粒体内膜 痉挛性 鸟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偶联膜的组成和功能
20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26-34,共9页
在第2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构成呼吸作用的氧化一还原反应,是在严格规定的顺序中进行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它们类似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脂肪酸氧化循环的多酶途径。然而,又与这些过程不同,呼吸作用和氧化磷酸化是完全与膜相结合的,它... 在第2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构成呼吸作用的氧化一还原反应,是在严格规定的顺序中进行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它们类似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脂肪酸氧化循环的多酶途径。然而,又与这些过程不同,呼吸作用和氧化磷酸化是完全与膜相结合的,它们发生于需氧性真核生物的细胞线粒体内膜中,以及细菌的原生质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膜 ATP 磷酸化 酶复合物 偶联 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