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表面配位模型及线性自由能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宗元 张瑞 +3 位作者 杨兴龙 吴王锁 郭治军 刘春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9-2026,共8页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 用批式法研究了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BS03, 600 m)上的吸附.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分配比(Kd)均随pH值、离子强度和吸附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pH值范围, Co(Ⅱ)和Ni(Ⅱ)的Kd 值随离子强度的增大显著减小, 而在高pH值范围,离子强度对Kd的影响较小; Co(Ⅱ)和Ni(Ⅱ)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作用可以分别用1个离子交换反应和2个内层表面配位反应进行定量描述. 建立了表面配位反应平衡常数(K)与过渡金属二价离子水解常数(OHK)之间的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据此对Pb(Ⅱ)和Cu(Ⅱ)在花岗岩上的吸附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花岗岩 吸附 Co(Ⅱ) Ni(Ⅱ) 表面配位模型 线性自由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塞发电机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肖翀 左正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为分析自由活塞发电机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一个可解析求解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自由活塞发电机的动力和负载特性,建立了自由活塞发电机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模型,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得到了该非线性模型的一次近似解.结果表明:自由活塞发电机系统... 为分析自由活塞发电机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一个可解析求解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自由活塞发电机的动力和负载特性,建立了自由活塞发电机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模型,利用能量平衡原理得到了该非线性模型的一次近似解.结果表明:自由活塞发电机系统为典型的自激系统,存在一个稳定极限环;系统的稳定运行频率由燃烧室内气体的非线性刚度、燃烧能量及速度共同决定,并且后者为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 内燃机 直线电机 线性模型 近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塞式线性压缩机耦合模型实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邓伟峰 蒋珍华 +3 位作者 张晨 刘少帅 余慧勤 吴亦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2,共6页
基于等效电路原理,建立了自由活塞式线性压缩机电磁-机械-声耦合模型,推导了模型中等效气体刚度与等效气体阻尼的近似表达式。通过迭代程序修正了模型中最大位移的输出偏差。同时借助电磁有限元软件,将气动耦合模型与电动机电磁模型相... 基于等效电路原理,建立了自由活塞式线性压缩机电磁-机械-声耦合模型,推导了模型中等效气体刚度与等效气体阻尼的近似表达式。通过迭代程序修正了模型中最大位移的输出偏差。同时借助电磁有限元软件,将气动耦合模型与电动机电磁模型相互匹配,搭建了线性压缩机联合仿真平台,模拟了不同负载条件下压缩机电磁参数和动力特性的瞬态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充气压力下的扫频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和耦合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 线性压缩机 耦合模型 仿真平台 扫频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自由度人-拖拉机非线性振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4,共3页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坐姿人体—拖拉机系统的振动问题 ,并基于人体和拖拉机结构上的特点 ,将人体用模型转化为非线性机械系统 ,并建立一种具有多自由度人—拖拉机非线性振动系统模型 ,通过算例得到理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坐姿人体—拖拉机系统的振动问题 ,并基于人体和拖拉机结构上的特点 ,将人体用模型转化为非线性机械系统 ,并建立一种具有多自由度人—拖拉机非线性振动系统模型 ,通过算例得到理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拖拉机 人体-拖拉机系统 线性振动模型 舒适性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多种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线性自由能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慧燕 毕二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10-315,共6页
准确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对评价其环境归宿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收集了文献中烷烃、醇类、胺类、苯酚类、卤代苯、多环芳烃及农药等十多类有机化合物(共214种)的实测lgKoc数据与分子结构参数(E、S、A、B、V),将数据集... 准确估算有机污染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对评价其环境归宿具有重要意义。广泛收集了文献中烷烃、醇类、胺类、苯酚类、卤代苯、多环芳烃及农药等十多类有机化合物(共214种)的实测lgKoc数据与分子结构参数(E、S、A、B、V),将数据集随机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对建模组171种化合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估算lgKoc的线性自由能模型(LFER)。模型的内部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残差呈正态分布,留多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95,均方根误差为0.29,模型的显著性和稳定性较好。利用验证组4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验证组化合物的实测值与预测值标准误差为0.26,证实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LFER模型,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疏水性化合物被吸附的主要驱动力,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在极性化合物分配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 线性自由能模型(lfer)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特殊官能团有机物分配系数预测的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良静 顾慧燕 毕二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 利用多参数线性自由能关系(PP-LFERs)模型预测有机物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估算方法.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中165种(18类)化合物的lg Koc和分子结构参数(E、S、A、B、V)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用建模组132种化合物构建了两种预测多种类有机物lg Koc的PP-LFERs模型:EV模型和简化的V模型.它们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7,标准误差分别为0.37和0.49.用验证组33种化合物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的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稳健性.在数据集中包括有8种典型的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对于硅氧烷类化合物,EV模型和V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8和0.16;对于高氟类化合物,两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和0.75,说明了模型对这两类化合物预测的准确性.最后,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分析了有机物的吸附机理,得出空穴作用和色散作用是非极性化合物吸附的主要动力,而在极性化合物中,空穴作用和氢键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由能关系(lfers) 分子结构参数 有机碳-水分配系数 高氟和硅氧烷类化合物 吸附 分子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间中光信息传输模型下非线性JTC光学图像校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苏虹 张运强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7-131,共5页
JTC光学图像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图像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光传输过程中光子受图像采集点与图像采集场景之间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基于此提出自由空间中光信息传输模型下非线性JTC光学图像校正方法。分析以Bouguer理论为基础的大气散... JTC光学图像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图像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光传输过程中光子受图像采集点与图像采集场景之间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基于此提出自由空间中光信息传输模型下非线性JTC光学图像校正方法。分析以Bouguer理论为基础的大气散射模型,针对其忽略光子前向散射部分的光辐射通量的缺陷,优化Bouguer理论,推导大气中直射与斜射散射光传输特性,构建自由空间中光信息传输模型,确定光信息传输方向上全部光通量经过散射被JTC接收的辐射照度。基于自由空间中光信息传输模型确定的辐射照度,取原JTC光学图像反色,利用改进型多尺度Retinex算法增强图像暗区域,再进行反色处理即可获取去除噪声后的JTC光学图像。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校正后,JTC光学图像整体视觉效果清晰,原云层遮挡区域云层呈现多层次化,整体淡化,云层遮挡区域信息可被有效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 光信息 传输模型 线性 光学图像 图像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六自由度非线性耦合方程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远 成志军 金咸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1-543,共3页
基于刚体运动学理论 ,将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分解为平动和绕质心的转动 ,在分析了船舶受力情况的基础上 ,运用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和 Newton第二运动定律建立了船舶的六自由度运动的非线性耦合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 ,考虑... 基于刚体运动学理论 ,将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分解为平动和绕质心的转动 ,在分析了船舶受力情况的基础上 ,运用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和 Newton第二运动定律建立了船舶的六自由度运动的非线性耦合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 ,考虑到流体对船舶的影响 ,引入了附加质量和附加惯性矩 .最后利用该方程推导出了常用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运动 横摇 纵摇 艏摇 数学模型 自由度运动 线性耦合方程 刚体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动力学模型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洪波 刘永光 李洪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0-944,共5页
根据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矩阵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和证明了动力学模型的一些物理特性:动力学模型系数矩阵的有界性,矩阵函数的斜对称性以及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参数化.这些工作为基于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动力学模型的非线... 根据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矩阵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和证明了动力学模型的一些物理特性:动力学模型系数矩阵的有界性,矩阵函数的斜对称性以及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参数化.这些工作为基于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系统稳定性的证明以及系统物理参数的辨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STEWART平台 动力学模型 斜对称性 线性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叶片非线性流固耦合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品 廖明夫 尹尧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6-2135,共10页
基于几何精确梁理论建立叶片的非线性结构模型,基于自由涡尾迹理论建立叶片的非定常流场模型,并采用分区弱耦合方法建立大型风力机的非线性气弹模型。通过与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非线性结构模型对线性结果的正确性,采用风洞实验数... 基于几何精确梁理论建立叶片的非线性结构模型,基于自由涡尾迹理论建立叶片的非定常流场模型,并采用分区弱耦合方法建立大型风力机的非线性气弹模型。通过与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非线性结构模型对线性结果的正确性,采用风洞实验数据验证自由涡尾迹模型的正确性。将该模型应用于NREL 5 MW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气弹模型可以用于大型风力机在大载荷情况和考虑非定常流场的条件下的非线性响应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力机叶片 大变形 线性气弹模型 几何精确梁 自由涡尾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自由度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小勇 胡卫东 郁文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3-446,共4页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工程背景,提出了单自由度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问题。利用稀疏成份分析技术,建立了信号表示的条件线性参数模型,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序列线性规划算法。该模型能充分利用单自由度特性,获得的结果具有良好...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工程背景,提出了单自由度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问题。利用稀疏成份分析技术,建立了信号表示的条件线性参数模型,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序列线性规划算法。该模型能充分利用单自由度特性,获得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稀疏表示特性和超分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线性调频 参数估计 稀疏成份分析 线性调频信号 多分量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线性规划算法 参数模型 估计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对扩散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保胜 何洋洋 董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13-116,共4页
讨论了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的改变对扩散模型的影响。随着体系尺度的逐渐减小,扩散模型由Fick扩散定律转变为Cahn-Hilliard扩散方程和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原子的扩散系数也随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呈现出与局部原子浓度紧密相... 讨论了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的改变对扩散模型的影响。随着体系尺度的逐渐减小,扩散模型由Fick扩散定律转变为Cahn-Hilliard扩散方程和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原子的扩散系数也随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呈现出与局部原子浓度紧密相关的趋势。纳米尺度下体系自由能的变化是导致扩散模型改变的根本原因,体系非均匀性对自由能的贡献越大导致需采用非均匀体系非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描述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扩散 自由能 Cahn-Hilliard扩散方程 线性动力学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kagi-Sugeno模糊双线性模型的连续搅拌反应釜H_∞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珺 刘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的H∞控制问题.系统中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可采用Takagi-Sugeno(T-S)模糊双线性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引入两个自由矩阵,给出一个新的保证闭环模糊双线性系统在H∞性能指标下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 本文研究了一类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的H∞控制问题.系统中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可采用Takagi-Sugeno(T-S)模糊双线性模型进行描述.通过引入两个自由矩阵,给出一个新的保证闭环模糊双线性系统在H∞性能指标下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控制器设计方法,并且该条件最终可归结为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性问题.CSTR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釜 T-S模糊双线性模型 H∞控制 自由矩阵变量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由能磁滞模型的GMM-FBG电流传感器磁滞建模与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峰成 杨雪璠 +1 位作者 吕登岩 叶文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3-520,共8页
为解决GMM-FBG电流传感器中存在的磁滞非线性和涡流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涡流损失模型的动态自由能磁滞模型,采用非线性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和优化,提高了模型在工频下对磁滞曲线的预测精度。搭建了GMM-FBG电流传感器实验平... 为解决GMM-FBG电流传感器中存在的磁滞非线性和涡流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涡流损失模型的动态自由能磁滞模型,采用非线性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和优化,提高了模型在工频下对磁滞曲线的预测精度。搭建了GMM-FBG电流传感器实验平台,利用所建的磁滞模型对传感系统进行建模补偿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工频下传感器中的动态磁滞非线性,模型的预测误差在3.6%以内,电流测量灵敏度可达到0.069 n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GMM-FBG电流传感器 动态自由能磁滞模型 线性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的线控转向系统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蕾艳 伊剑波 鲍长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2期37-40,共4页
进行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算法研究,需考虑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首先建立基于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的非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训练逼近映射汽车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最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由车速、转向盘... 进行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算法研究,需考虑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首先建立基于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的非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训练逼近映射汽车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最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由车速、转向盘转角等得到转向传动比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整车模型与样本数据较好吻合,满足研究需要。转向传动比模糊控制算法考虑了转向轻便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神经网络 线性自由度整车模型 转向传动比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二自由度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16
作者 魏乐 孙万云 韩璞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协调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单元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克服非线性环节以及能量供需之间关联耦合作用对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将反馈线性化方法与二自由度控制结构结合,针对一个典型的非线性机炉系统模型,设计出协调控... 协调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单元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克服非线性环节以及能量供需之间关联耦合作用对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影响,将反馈线性化方法与二自由度控制结构结合,针对一个典型的非线性机炉系统模型,设计出协调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仿真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设定点跟踪性能、抗干扰能力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反馈线性 自由度控制 单元机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型缩放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明 王建 李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6-12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损伤的自适应模型降阶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动力分析的每个分析步中根据损伤分布和损伤程度自适应地定义和调整模型子区域的缩放属性。针对模型缩小子区域,采用模态综合方法对其进行动力缩聚;针对模型放大子区域,采... 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损伤的自适应模型降阶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动力分析的每个分析步中根据损伤分布和损伤程度自适应地定义和调整模型子区域的缩放属性。针对模型缩小子区域,采用模态综合方法对其进行动力缩聚;针对模型放大子区域,采用精细化单元替换原有单元,最终形成混合坐标空间内的结构运动方程,通过求解缩减自由度之后的运动方程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通过一个20层钢框架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数值结果表明,自适应模型缩放动力分析方法能够在满足模拟精度要求的同时,显著地提高非线性动力分析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模型降阶 自由度缩减 混合数值模拟 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的高桩码头地震位移需求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树飞 冯云芬 贡金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40,共11页
在基于位移的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中,准确合理地确定码头地震位移需求是关键。在位移需求分析方法中,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复杂的桩-土相互作用,使得直接对码头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的计算量较大。为... 在基于位移的高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中,准确合理地确定码头地震位移需求是关键。在位移需求分析方法中,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复杂的桩-土相互作用,使得直接对码头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的计算量较大。为简便确定码头地震位移需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码头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码头的承载力和刚度退化以及土体耗能,并可通过对码头结构进行往复加载分析来确定模型的恢复力特性。为验证所提出的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两个高桩码头为例,选取60条地震波,分别对码头及其等效单自由度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最大位移相关性很好,位移比的均值接近于1,且变异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地震位移需求 等效单自由模型 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机械臂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浩楠 胡立坤 +2 位作者 陈果 阳兰 朱紫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7-395,共9页
针对强耦合、非线性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系统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以无模型自适应方法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利用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将机械臂非线性模型转换为离散的动态线性时变模型,采... 针对强耦合、非线性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系统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以无模型自适应方法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利用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将机械臂非线性模型转换为离散的动态线性时变模型,采用各关节的输入力矩和输出角速度来设计控制器,并引入滑模控制保证其收敛性。通过六自由度机械臂的Sim Mechanics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无模型自适应方案,即使在没有建立六自由度机械臂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能实现各关节对理想速度更加迅速的响应和更加精准的跟踪,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度机械臂 模型自适应 全格式动态线性 滑模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多自由度耦合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兴远 牛玉博 +2 位作者 郑阳 何培杰 陈启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其主体由浮标和可调节质心的摆体构成。利用AQWA进行频域仿真,获取装置的水动力参数,建立含黏性项的多自由度耦合的时域模型,并将水动力参数代入模型,分别开展规则波、不规则波的仿真,研究质心位置、PTO... 提出一种新型双体波浪能转换装置,其主体由浮标和可调节质心的摆体构成。利用AQWA进行频域仿真,获取装置的水动力参数,建立含黏性项的多自由度耦合的时域模型,并将水动力参数代入模型,分别开展规则波、不规则波的仿真,研究质心位置、PTO(power take-off)阻尼对装置性能的影响,最终根据真实海况划分若干不规则波并分别开展仿真,研究装置在真实海况下的发电性能。结果表明,装置可通过调节配重位置在不同周期的波浪中高效发电,且装置在小波高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利用波浪能量,具有持续的发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装置 双体点吸收装置 自由度耦合 线性模型 不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