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与板内形变-应变场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延兴 张静华 +4 位作者 何建坤 李智 郭良迁 张中伏 张俊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9-1346,共8页
用菲律宾海板块上7个站ITRF2000的速度建立了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结果认为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运动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与NNR_NUVEL_1A估计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与NNR_NUVE_1A估计的旋转极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有较大差别.本文模... 用菲律宾海板块上7个站ITRF2000的速度建立了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结果认为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运动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与NNR_NUVEL_1A估计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与NNR_NUVE_1A估计的旋转极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有较大差别.本文模型与Sella等建立的刚体运动模型相比能更精确地描述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构造运动与板内形变.菲律宾海板块内部存在强烈的形变-应变场.在板块上存在一致的向东形变,形变速率在中央构造线附近小,东、西边界附近大,南、北两端小,中部大,在Mariana弧上向东的形变速率达到48.4 mm/a.板块上南北方向的形变,东、西部存在明显差别,东部的南北向形变速率很小,西部在Manila海沟附近南北向形变速率较大,北端向北的形变速率为11.3 mm/a,南端向南的形变速率为29.3 mm/a.板块的中央构造线把板块的主应变场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存在非常强烈的张应变,压应变则很弱.主张应变为近东西方向,从中央构造线向东主张与主压应变率逐渐增加,板块东南边界附近(148°E,15°N)主张应变率最大为8.58×10-8/a.在西区,存在很强的主压应变而主张应变则较弱,主压应变为NW-SE方向,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呈现从中央构造向西逐渐增加的特征,在板块西北边界(122°E,23°N)附近,主压应变率最大为5.71×10-8/a.菲律宾海板块主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与板块内部及周围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是构造应力场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板块 整体旋转 线性应变 板内形变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应变波方程与薛定谔方程耦合组在~3上的极大吸引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先云 戴正德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1-482,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非线性应变波方程与薛定谔方程耦合组在R^3上的柯西问题与极大吸引子存在性。
关键词 线性应变波方程 薛定谔方程 极大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线性软化材料的拉伸应变局部化及力学行为分析
3
作者 王学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峰后线性应变软化本构关系的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塑性应变分布及试样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解答不适用于复杂情形,在双线性应变软化条件下,得到了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塑性拉伸应变分布及试样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表达式,又将... 峰后线性应变软化本构关系的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塑性应变分布及试样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解答不适用于复杂情形,在双线性应变软化条件下,得到了拉伸局部化带内部的塑性拉伸应变分布及试样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表达式,又将其推广为多重线性应变软化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考虑峰后应变局部化的单向拉伸试样力学行为模型的适用范围。拓展后的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模拟峰后的Ⅰ类及Ⅱ类(回跳)行为。通过选择适当的塑性模量(依赖于应力水平)与拉伸局部化带宽度的比值,本文的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多种准脆性材料(例如岩石及混凝土)在单向拉伸条件下的复杂的峰后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混凝土 单向拉伸 应变局部化 应力—应变曲线 多重线性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黄土非线性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在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晶 白晓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2-1008,共7页
目前以压缩试验得到的e-p曲线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仍然是地基沉降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割线模量法是近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计算地基沉降的新方法,具有不受初始孔隙比影响、便于电算等优点。传统的割线模量法将土体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视... 目前以压缩试验得到的e-p曲线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仍然是地基沉降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割线模量法是近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计算地基沉降的新方法,具有不受初始孔隙比影响、便于电算等优点。传统的割线模量法将土体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视为双曲线形式。通过对压实黄土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研究和对传统割线模量法计算的割线模量与压缩模量的比较表明,导致割线模量法和e-p曲线法计算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体压缩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的假定,将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幂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了基于幂函数形式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沉降量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沉降计算对比分析,将割线模量法进行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沉降计算 割线模量 双曲线 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非线性软化的预应力衬砌隧洞弹塑性应力解
5
作者 张黎明 王在泉 +1 位作者 潘岳 尹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558,共4页
基于岩体单轴应变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采用全量理论将其推广,获得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岩体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关系,由此对灌浆式预应力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指出预应力作用下围岩可能处于弹性或弹塑性两种状态,给... 基于岩体单轴应变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采用全量理论将其推广,获得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岩体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关系,由此对灌浆式预应力衬砌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指出预应力作用下围岩可能处于弹性或弹塑性两种状态,给出了两种情况下围岩压力、塑性区半径及衬砌应力的解析计算式,得到了围岩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灌浆压力,并结合某工程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线性软化 预应力衬砌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120-2CA/3CA应变计的线/弹性应变范围
6
作者 郝兵 邓午立 刘芳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在材料实验机上 ,采用简单的拉伸方法确定了应变计的线 /弹性应变范围。实验证明 ,用该方法确定的应变计的线
关键词 BE120—2CA/3CA 应变 航空发动机 结构强度 测试 线性应变范围 弹性应变范围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令宇 王国新 蔡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1-876,共6页
为评估地震条件下建筑和桥梁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给出了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非线性Winkler地基梁,利用应变楔形体模型计算地基反应模量,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是通过将桩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 为评估地震条件下建筑和桥梁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给出了考虑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的单桩水平响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非线性Winkler地基梁,利用应变楔形体模型计算地基反应模量,桩身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是通过将桩截面划分成多个纤维单元,并将钢筋纤维单元和混凝土纤维单元赋予不同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来实现的。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桩头挠度及挠度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桩抗弯刚度随着水平荷载增大的变化趋势,在钢筋混凝土桩初始加载阶段,桩截面上拉应力和压应力呈对称分布,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受拉侧混凝土开裂,中性轴向受压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荷载 钢筋混凝土桩 桩土相互作用 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中确定主结构应变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禹 段成红 陆明万 《压力容器》 2015年第2期48-53,共6页
简要介绍了欧盟EN 13445-3:2009标准附录B所涉及的结构应变。提出基于应变线性化的主结构应变计算方法,并和EN 13445的二次外推法进行对比。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按EN 13445外推法计算时,应首先将表面支点的应变分量... 简要介绍了欧盟EN 13445-3:2009标准附录B所涉及的结构应变。提出基于应变线性化的主结构应变计算方法,并和EN 13445的二次外推法进行对比。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按EN 13445外推法计算时,应首先将表面支点的应变分量二次外推到热点处,然后求热点处的主结构应变;从本文算例看,按"应变线性化"处理求得的热点处主结构应变比外推法的稍大,极限载荷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结构应变 二次外推 应变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屈服面模型的圆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弹塑性解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浩 白海波 +6 位作者 武建军 孟庆彬 王迎超 赵慧明 黄卫星 马凯 郑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3-841,共9页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得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泥岩材料的2个加载面形式为二次函数,各项系数均可表示为ε_1~p或ε_3~p的一次函数,由此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分量的大小;推导出的非关联流动法则中含有常数项,其原因为:在加载过程中,会先达到以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当ε_1~p恰好为0时,ε_3~p即为该常数的值;考虑了岩石的非线性应变软化特征,排除了"人为假定流动法则"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求解了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析解,得到了在一定地应力和该岩性条件下二者与开挖半径的线性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屈服面模型 加载面 非关联流动法则 线性应变软化 圆形巷道 弹塑性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栅区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海锋 王虎 +2 位作者 刘伟 曹宏远 刘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9-1383,共5页
基于短栅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对应油气管线外表面周向非线性应变,该系统可以测量油气管线腐蚀缺陷,保障管线安全运行。通过对管线圆柱型腐蚀缺陷周向应变特性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的理论分析,设计了... 基于短栅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对应油气管线外表面周向非线性应变,该系统可以测量油气管线腐蚀缺陷,保障管线安全运行。通过对管线圆柱型腐蚀缺陷周向应变特性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的理论分析,设计了3mm短栅区光纤光栅的应变传感阵列,并在模拟油气管道上验证了测量圆柱型缺陷表面周向非线性应变的可行性。结合波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及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可以组成解调7×7个应变及1个温度补偿共计50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已应用于中海油渤南龙口天然气终端处理厂,监测结果表明该在线监测系统稳定可靠,是监测油气管线腐蚀状况,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的一种有效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短栅区 线性应变 油气管线腐蚀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杨璐 代鹏 贠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6-1398,共13页
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兼具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特性和不锈钢材料的耐腐性。由于不锈钢的非线性特性,其力学行为与传统钢材显著不同。为了解决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设计挑战,特别是由于忽视不锈钢的应变硬化和显著的非线性特... 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兼具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特性和不锈钢材料的耐腐性。由于不锈钢的非线性特性,其力学行为与传统钢材显著不同。为了解决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设计挑战,特别是由于忽视不锈钢的应变硬化和显著的非线性特性而导致对钢管截面强度过于保守的估计问题,对国内外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静力性能、界面黏结性能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性能,特别是截面轴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而界面黏结性能和动力性能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此外,针对目前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尚未充分考虑不锈钢材料应变硬化阶段的问题,对连续强度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改进,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以期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从而在结构设计中最大化其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管混凝土构件 力学性能 线性应变硬化 连续强度法 结构设计 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薄板的后屈曲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明贵 黄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文章用三维弹性理论的非线性应变公式研究了弹性薄板的后屈曲特性,旨在探讨冯·卡门平板大挠度方程的可靠性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当板中薄膜力较大时,用冯·卡门方程描述后屈曲问题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关键词 弹性 薄板 三维非线性应变 后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智能结构中压电驱动器最优厚度的研究
13
作者 杜世民 颜云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1期96-98,共3页
利用弹性力学和压电学的有关理论,基于线性应变假设,深入探讨了压电智能结构中各层材料特别是粘结层材料的物理特性对驱动效果及驱动器最优厚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基体和压电层的厚度比存在... 利用弹性力学和压电学的有关理论,基于线性应变假设,深入探讨了压电智能结构中各层材料特别是粘结层材料的物理特性对驱动效果及驱动器最优厚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基体和压电层的厚度比存在最优值,使得驱动效果达到最佳;文中定量地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智能结构 线性应变假设 粘结层 驱动效果 厚度比 压电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静力作用下人体两侧股骨与骨盆模型应力分布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志远 刘永灿 +3 位作者 王天胜 傅长青 陆有 马洪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在300N、600N、900N力作用下对正常国人股骨和骨盆模型进行应力分布测定。定量给出了人体两侧股骨与骨盆结构模型各部位的线应变、主应变、主应力、主应力方向角度。确定了该结构模型的骨折好... 本文报道了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在300N、600N、900N力作用下对正常国人股骨和骨盆模型进行应力分布测定。定量给出了人体两侧股骨与骨盆结构模型各部位的线应变、主应变、主应力、主应力方向角度。确定了该结构模型的骨折好发部位。为预防人体两侧股骨与骨盆结构的损伤和设计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盆模型 应力分布 线性应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二乘配置法优化的REHSM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东 张俊 +2 位作者 邓小东 刘继庚 赵旭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9,130,共5页
REHSM模型由于顾及了板内形变,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刚体板块运动模型的优化模型,但鉴于其假设条件为板内应变均匀,导致其可能难以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区域。本文提出了将板内偏离整体旋转和均匀应变的块体形变部分看作是干扰信号,利用信... REHSM模型由于顾及了板内形变,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刚体板块运动模型的优化模型,但鉴于其假设条件为板内应变均匀,导致其可能难以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区域。本文提出了将板内偏离整体旋转和均匀应变的块体形变部分看作是干扰信号,利用信号对块体内部偏离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的形变部分进行补偿,建立了一种优化的弹性运动及形变分析模型;对最近几期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环渤海区域的速度场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地精化REHSM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均匀应变 线性应变 最小二乘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量理论的洞室围岩抗力系数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黎明 王在泉 +1 位作者 贺俊征 卢则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1,共4页
视衬砌在内压力作用下与围岩共同承载联合工作,采用全量理论将岩体单轴应变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推广,得到复杂应力状态下岩体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关系,将围岩划分为松动区、塑性区、弹性区,对衬砌压力隧洞在等压荷载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分析... 视衬砌在内压力作用下与围岩共同承载联合工作,采用全量理论将岩体单轴应变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推广,得到复杂应力状态下岩体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关系,将围岩划分为松动区、塑性区、弹性区,对衬砌压力隧洞在等压荷载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分析。在推导出围岩松动区、塑性区、衬砌内任一点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计算公式基础上,得出了不同工况下围岩抗力系数计算公式,该围岩抗力系数计算公式不仅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而且与已有的围岩抗力系数计算公式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线性软化 隧洞 围岩抗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层压复合梁结构屈曲变形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飞飞 保宏 郭彦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8,共9页
为了实现梁结构屈曲变形在线监控,提出了一种FRP层合梁屈曲变形重构方法。首先,依据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复合梁结构变形场描述方法,并基于冯卡门应变梯度理论,推导出了中性轴应变表述方式。然后,利用最小二乘变分法建立了位移... 为了实现梁结构屈曲变形在线监控,提出了一种FRP层合梁屈曲变形重构方法。首先,依据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复合梁结构变形场描述方法,并基于冯卡门应变梯度理论,推导出了中性轴应变表述方式。然后,利用最小二乘变分法建立了位移重构模型。其中,利用四次B-样条基函数构造了屈曲变形位移插值函数,推导了理论中性轴应变计算公式。并基于少量应变测量,提出了非线性项应变解耦方法,建立了测量应变与实测中性轴应变转换关系。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精确性,以25层碳纤维复合梁为样件,搭建固定-简支梁试验平台,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和试验论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屈曲变形重构模型在不同轴向载荷作用时,位移场重构误差均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重构 屈曲变形 应变梯度理论 NURBS 线性应变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多轴效应对316不锈钢蠕变设计准则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孝鹏 轩福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7-1092,共6页
ASME NH高温结构设计标准中对结构的非弹性应变提出了限值,但该应变限值存在诸多争议,如未考虑应力多轴效应的影响,且对所有材料设定统一的设计容限值等。对550℃下承受内压的316不锈钢弯头进行了蠕变模拟,主要研究应力多轴效应对蠕变... ASME NH高温结构设计标准中对结构的非弹性应变提出了限值,但该应变限值存在诸多争议,如未考虑应力多轴效应的影响,且对所有材料设定统一的设计容限值等。对550℃下承受内压的316不锈钢弯头进行了蠕变模拟,主要研究应力多轴效应对蠕变设计中应变容限的影响。使用含有损伤参量的本构方程,并根据延性耗竭模型定义了新的损伤参量。当弯头的薄膜应变和弯曲应变达到ASME NH中相应限值时,考察各损伤参量是否达到相应的临界值,以确定该应变限值是否保守。结果显示,当弯头的薄膜应变达到1%的限值时,弯头中的各损伤参量远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这说明对于316不锈钢,ASME NH中的非弹性应变的限值在多轴效应存在的情况下仍然是保守的,可以用于该温度下含多轴应力状态结构的设计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不锈钢 ASME NH 应力多轴度 应变线性 蠕变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s of strain softening and seepage on elastic and plastic solutions of circular openings in nonlinear rock masses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小礼 黄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621-627,共7页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softening, the solutions of stress, displacement, plastic softening region radius and plastic residual region radius were derived for circular openings in nonlinear rock masses subj...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train softening, the solutions of stress, displacement, plastic softening region radius and plastic residual region radius were derived for circular openings in nonlinear rock masses subjected to seepage. The radial stress distribution curve, ground reaction curve, and relation curve between plastic softening region radius and supporting force in three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drawn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mparisons among these results for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upporting force is the same, the displacement of tunnel wall considering both seepage and strain softening is 85.71% greater than that only considering seepage. The increase values of radial displacement at 0.95 m and plastic softening region radius at 6.6 m show that the seepage and strain softening have the most unfavorable effects on circular opening stability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softening SEEPAGE nonlinear yield ground reaction curve rock mas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砂浆疲劳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维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探究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砂浆(AC5-WEREA)、改性沥青砂浆(AC5-SBS)和基质沥青砂浆(AC5-70#)在弯拉受力模式下分别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 为探究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砂浆(AC5-WEREA)、改性沥青砂浆(AC5-SBS)和基质沥青砂浆(AC5-70#)在弯拉受力模式下分别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确定得到的沥青砂浆疲劳寿命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得到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砂浆疲劳性能方面不仅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而且动态力学分析切片试验所需试件尺寸较小,能有效降低试验结果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砂浆 疲劳性能 线性振幅应变扫描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