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苄酯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青 张萍 +1 位作者 刘占荣 刘树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苄酯,对丙酸苄酯的合成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的转化率为97.5%。实验还表明,该催化剂对丙酸和苄醇的酯化反应在重复使用5次后,反应3.0 h时...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苄酯,对丙酸苄酯的合成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的转化率为97.5%。实验还表明,该催化剂对丙酸和苄醇的酯化反应在重复使用5次后,反应3.0 h时丙酸的转化率变为90.3%,催化产物的气相色谱说明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无副产物生成,是合成丙酸苄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so42-/tio2 固体超强酸 催化 丙酸苄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的红外光谱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萍 李平 +2 位作者 贾振斌 宋秀芹 魏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0-162,186,共4页
用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制备出纳米级SO2-4/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TiO2晶型、硫酸浓度及焙烧温度对SO2-4/TiO2固体超强酸的影响。制备SO2-4/TiO2的最优条件是:锐钛型TiO2,c(H2SO4)=1 0mol/L的硫酸浸泡,450℃焙烧。此时其红外... 用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制备出纳米级SO2-4/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TiO2晶型、硫酸浓度及焙烧温度对SO2-4/TiO2固体超强酸的影响。制备SO2-4/TiO2的最优条件是:锐钛型TiO2,c(H2SO4)=1 0mol/L的硫酸浸泡,450℃焙烧。此时其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最强,催化乙酸和丁醇酯化反应可使酯化率达到9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so4^2-/tio2 固体超强酸 红外光谱 催化活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的核-壳纳米球(HP-Fe_2O_3@TiO_2)(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拂晓 范伟强 +1 位作者 周腾云 黄卫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75,共9页
通过溶剂热和溶胶-凝胶涂层法,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的核-壳纳米球(HP-Fe2O3@TiO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证明所得HP-Fe2O3@TiO2样品具备分级多孔结构,这是因为HP-Fe2O3@TiO2的内核(Fe2O3)具有大孔空隙,同时外壳... 通过溶剂热和溶胶-凝胶涂层法,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的核-壳纳米球(HP-Fe2O3@TiO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证明所得HP-Fe2O3@TiO2样品具备分级多孔结构,这是因为HP-Fe2O3@TiO2的内核(Fe2O3)具有大孔空隙,同时外壳(TiO2)具有介孔空隙.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深入研究了HP-Fe2O3@TiO2的结构及其性质.分别在可见及紫外光照下,研究了样品在H2O2体系下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性质.所观察到的HP-Fe2O3@TiO2纳米球的光催化性能,可归因于核-壳结构的协同作用,这进一步表明,TiO2外壳对α-Fe2O3的光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可见光照射下,HP-Fe2O3@TiO2(1mLTi(OC4H9)4(TBT))具有较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同时,HP-Fe2O3@TiO2(4mLTBT)具备优异的单分散形貌,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tio2 -纳米小球 多孔结构 光催化性质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_2-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磊 段学臣 +3 位作者 蒋波 刘扬林 刘国聪 张智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2-1389,共8页
采用改进的化学沉积法,用ZnO对TiO2-纳米管进行改性,制备ZnO/TiO2-纳米管的复合半导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比表面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度计等研究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通过光降解... 采用改进的化学沉积法,用ZnO对TiO2-纳米管进行改性,制备ZnO/TiO2-纳米管的复合半导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比表面分析仪,紫外-可见光度计等研究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通过光降解甲基橙模拟污染物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并探讨ZnO粒子表面修饰增强TiO2-纳米管光催化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n(Zn)-n(Ti)为1-4的ZnO/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Zn和Ti的协同效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ZNO 表面修饰 可见光 光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NO_2^- 被引量:51
5
作者 金华峰 李文戈 +1 位作者 向纪明 唐吉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6-639,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NO- 2 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3+ / Ti O2 / Si O2 (ω( Fe3+ ) =1 .5 % ,m( Ti)∶ m( Si) =2∶ 1 )具有最佳活性 ,样品呈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结构 .Fe3+ 掺杂导致晶粒的增大 ,稳定性降低 ,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有利于对低浓度 N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 tio2/SIO2 复合微粒 光降解 NO2- 纳米粉末 催化活性 环境污染物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铁掺杂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e-TiO_2纳米光催化剂的溶胶-微波法合成、谱学表征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莉 王丹军 +3 位作者 李东升 付峰 蒲勇 闫宏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85-2190,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微波法(Sol-Microwave Method)合成了镧和铈共掺型纳米TiO2粉体(La-Ce-TiO2),借助XRD、XPS和UV-Vi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微波法(Sol-Microwave Method)合成了镧和铈共掺型纳米TiO2粉体(La-Ce-TiO2),借助XRD、XPS和UV-Vi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所得粉体均为锐钛矿相纳米TiO2,且稀土元素镧和铈掺杂后纳米TiO2特征衍射峰宽化,强度降低;XPS分析表明,镧和铈掺杂后样品表面存在大量的氧缺位;UV-Vis吸收光谱表明,所得粉体在400nm以下均有连续宽化的吸收带,且La和Ce掺杂后样品对光的吸收显著增强,这是由于La(Ⅲ)—O荷移跃迁以及Ce(Ⅳ)f→d跃迁和Ce(Ⅳ)—O荷移跃迁所致;光催化实验表明,La和Ce共掺杂能显著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其中当La(Ⅲ)和Ce(Ⅳ)掺杂量分别为2%和0.04%时,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自然光照射下光催化氧化处理卷烟厂蒸叶车间废水,效果较好,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镧铈掺杂 溶胶-微波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TiO2纳米薄膜及其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燕峰 张娟 +4 位作者 张义永 丁敏 漆海清 杜荣归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3-398,共6页
应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TiO2纳米膜和 B-Fe-Ce改性的TiO2纳米膜.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法和能量分散谱(EDS)对薄膜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 应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TiO2纳米膜和 B-Fe-Ce改性的TiO2纳米膜.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法和能量分散谱(EDS)对薄膜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的测试考察薄膜的耐蚀性及对不锈钢的保护性能. 结果表明:两种纳米薄膜均含锐钛矿型的TiO2纳米颗粒,纯TiO2纳米膜与改性后的纳米膜中颗粒直径分别约为15和10 nm. TiO2/316L不锈钢和 B-Fe-Ce-TiO2/316L不锈钢膜电极浸泡在0.5 mo.lL-1 NaCl溶液后,后者的电化学反应电阻较大,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的稳定钝化区较宽,击穿电位更高,说明改性的纳米膜的耐蚀性及其保护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溶胶-凝胶法 316L不锈钢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Eu^3+掺杂纳米TiO2-SiO2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喜贵 齐霞 +1 位作者 薄素玲 娜米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3-119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Eu3+掺杂于不同比例的纳米TiO2—SiO2复合体系,研究了基质中钛、硅摩尔配比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样品的FTIR谱图显示:纳米复合氧化物SiO2—TiO2之间发生了键合作用,形成了Ti—O—Si键;TEM显示样品的颗粒大小约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Eu3+掺杂于不同比例的纳米TiO2—SiO2复合体系,研究了基质中钛、硅摩尔配比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样品的FTIR谱图显示:纳米复合氧化物SiO2—TiO2之间发生了键合作用,形成了Ti—O—Si键;TEM显示样品的颗粒大小约为35 nm,是具有一定的单分散性的球形颗粒;XRD和SAED结果表明,样品退火至700℃后仍为单一的锐钛矿相,这说明微量硅的加入对二氧化钛的锐钛矿相有热稳定的作用。当微量的Si4+进入TiO2的晶格,取代部分Ti4+的位置时,形成了结构等电子陷阱。通过对样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分析,发现这种结构有利于将基质吸收的能量传递到发光中心,使Eu3+的465nm处7F0→5D2激发效率最高,成为最灵敏的激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SiO2颗粒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级锐钛型TiO_2的V_2O_5基催化剂脱氮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锋 金保升 +3 位作者 翟俊霞 刘涛 范红梅 顾立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5,共4页
以2种不同纳米级锐钛型TiO2为载体负载V2O5和WO3制备得到脱氮催化剂H和Z,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其DeNOx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H的活性比催化剂Z低得多.利用XRD、BET、FT-IR和SEM等手段对2种催化剂进行比较,BET表面积虽然会对DeNOx活... 以2种不同纳米级锐钛型TiO2为载体负载V2O5和WO3制备得到脱氮催化剂H和Z,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其DeNOx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H的活性比催化剂Z低得多.利用XRD、BET、FT-IR和SEM等手段对2种催化剂进行比较,BET表面积虽然会对DeNOx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催化剂H主要因为活性物质V2O5和载体TiO2发生反应,生成V3Ti6O17,导致其DeNOx活性大幅下降,而在催化剂Z中TiO2仍然保持锐钛型,未与V2O5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锐钛tio2 V2O5基催化剂 DeNOx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梅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 粉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系列粉末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TiO2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tio2 凝胶时间 转变温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微粒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XRD分析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琦丽 唐超群 肖循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6,共3页
本文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用XRD分析了二氧化钛胶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晶粒粒径。分析表明温度在 4 73K时TiO2 微粒呈锐钛矿结构 ,粒径约为 5 5nm。在 6 73K以上TiO2 粒径迅速增大 ,微粒出现锐钛相与金红石相混晶... 本文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用XRD分析了二氧化钛胶体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晶粒粒径。分析表明温度在 4 73K时TiO2 微粒呈锐钛矿结构 ,粒径约为 5 5nm。在 6 73K以上TiO2 粒径迅速增大 ,微粒出现锐钛相与金红石相混晶结构。 973K时TiO2 微粒完全转化为金红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纳米微粒 XRD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 晶界结构弛豫 光催化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负载纳米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 被引量:5
12
作者 常玥 应婵娟 +2 位作者 任小宁 祁彩菊 马红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3-697,共5页
以坡缕石(PGS)浸渍负载TiO2,H2SO4改性后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PGS,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SO42-/TiO2-PGS对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以坡缕石(PGS)浸渍负载TiO2,H2SO4改性后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PGS,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SO42-/TiO2-PGS对合成偏苯三酸三辛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浴温度210℃,偏苯三酸酐和2-乙基己醇的摩尔比为1∶4.5,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原料质量的3.7%,反应6 h酯化率可达9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 so42-/tio2 固体超强酸 偏苯三酸三辛酯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TiO_2纳米复合薄膜紫外光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建华 吴广明 +1 位作者 沈军 王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74-118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结合二步水解法分别在单晶硅片、石英玻璃和Kg玻璃上制备SiO2、TiO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高压汞灯对其进行紫外光处理,分别用AFM、椭偏仪、FTIR、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XRD对凝胶膜紫外光处理前...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结合二步水解法分别在单晶硅片、石英玻璃和Kg玻璃上制备SiO2、TiO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高压汞灯对其进行紫外光处理,分别用AFM、椭偏仪、FTIR、UV-Vis分光光度计以及XRD对凝胶膜紫外光处理前后的光学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热处理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紫外光处理是实现凝胶膜低温致密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致密化的机理不同于传统的热处理,主要是通过紫外高能光子诱导复合薄膜网络结构的原子中的电子激发,导致原子化学键的断裂,进而产生结构重组而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tio2 纳米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紫外光处理 致密化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智卓 高艳 陈红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6-379,共4页
本文以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效率。发现ZnO@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与模板孔深孔径有关... 本文以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效率。发现ZnO@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与模板孔深孔径有关,并且由于TiO2与ZnO间的电荷转移作用,使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高于TiO2模板和ZnO@AAO光催化效率的线性加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纳米ZNO 复合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V_2O_5纳米复合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长生 吴广明 +4 位作者 沈军 张志华 杜开放 黄耀东 王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钛酸丁脂、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V2 O5复合薄膜。使用XRD、FTIR、AFM、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具有纳米孔洞结构 ;随V2 O5含量的增加 ,TiO2...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钛酸丁脂、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V2 O5复合薄膜。使用XRD、FTIR、AFM、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具有纳米孔洞结构 ;随V2 O5含量的增加 ,TiO2 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率大大提高 ,从 5 0 0℃时纯TiO2 的 0 4 2 %增加到含 30 %V2 O5时的 80 5 % ;复合薄膜在紫外区域的吸收显著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V2O5纳米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钛酸丁脂 二氧化钛 五氧化二钒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ZnO纳米复合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丽娟 田进涛 +2 位作者 李超 王昕 尹衍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92-1993,199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表面制备了TiO2/ZnO纳米复合薄膜并进行了SEM、XRD和EDS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和结晶化程度都强烈依赖于钛相对百分含量;随着钛含量减少,薄膜微裂纹消失,由晶化相趋向于玻璃态后又逐步趋向...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表面制备了TiO2/ZnO纳米复合薄膜并进行了SEM、XRD和EDS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和结晶化程度都强烈依赖于钛相对百分含量;随着钛含量减少,薄膜微裂纹消失,由晶化相趋向于玻璃态后又逐步趋向于结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ZnO 纳米复合薄膜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TiO_2-SiO_2纳米杂化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刘兴重 强敏 赵惠忠 李轩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2,共4页
采用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TiO2SiO2与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原位复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了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并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在无机组分质量分数低于8%... 采用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TiO2SiO2与热固性聚丙烯酸酯原位复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了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并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基纳米SiO2包覆TiO2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在无机组分质量分数低于8%时是透明的;随着TiO2SiO2用量的增加,纳米杂化材料的附着力是先增后降,而热稳定性则是逐渐增加;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TiO2SiO2用量的增加都是先增后降,当TiO2SiO2质量分数为5.1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提高了25%;当TiO2SiO2质量分数为3.45%时,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tio2-SIO2 纳米杂化材料 -壳结构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体TiO2光催化降解1-萘酚的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炜 王一平 +2 位作者 王艮 翟增秀 金文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6,共9页
浓度为50 mg/L的1-萘酚废水在二次微波法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和紫外光组成的光催化氧化体系中常温下被彻底降解,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6.49%和89.36%.通过对降解反应全过程进行定时多点GC/MS检测,发现了60多种中间产物... 浓度为50 mg/L的1-萘酚废水在二次微波法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和紫外光组成的光催化氧化体系中常温下被彻底降解,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6.49%和89.36%.通过对降解反应全过程进行定时多点GC/MS检测,发现了60多种中间产物,并对中间产物的产生、变化及其相对含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确定了1-萘酚降解的3条主要路径,全面准确地揭示了降解过程的全貌,对1-萘酚在上述氧化体系中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 tio2 光催化 降解 1-萘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制备纳米TiO_2及晶型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尤玉飞 徐春花 +2 位作者 王俊鹏 王镜喆 张军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研究了在400~700℃热处理对纳米粉体尺寸及晶体结构转变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制备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用Spurr-Myers方法对制备产物中不同相的相对质量含量进行...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研究了在400~700℃热处理对纳米粉体尺寸及晶体结构转变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制备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用Spurr-Myers方法对制备产物中不同相的相对质量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粉体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晶粒尺寸从10 nm增大到6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粉体 相变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y)N_x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机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城英 姜洪泉 +2 位作者 李井申 卢智宇 闫盼盼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13-1418,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尿素为氮源,采用原位掺杂方式制备了TiO2-yNx纳米粉体;以亚甲基蓝(MB)溶液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评价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考察了体系初始pH值、N的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XRD、XPS、ESR和...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尿素为氮源,采用原位掺杂方式制备了TiO2-yNx纳米粉体;以亚甲基蓝(MB)溶液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评价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考察了体系初始pH值、N的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XRD、XPS、ESR和DRS测试技术,研究了N掺杂纳米TiO2的可见光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O2-yNx纳米粉体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体系初始pH=0.52,掺杂比n(N)∶n(Ti)=1∶6,焙烧温度为440℃。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N含量为0.77%,为单一的锐钛矿相,平均粒径为19.0nm,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N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增加,形成了大量束缚单电子的氧空位;N取代晶格O形成了N—Ti—O和O—N—Ti键合结构。N掺杂导致TiO2纳米粒子的吸收带边红移,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增强,这表明N掺杂改变TiO2电子结构,使带隙窄化,降低光响应阈值。N掺杂TiO2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响应归因于N取代掺杂形成的掺杂能级与氧空位形成的缺陷能级共同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氮掺杂 溶胶-凝胶 可见光响应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