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羊海棠 杨瑞成 +3 位作者 冯辉霞 李迎春 陈奎 袁晓波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聚丙烯(PP)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比较了溶液共混法与聚合法的改性效果差异,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的纳米SiO2/PP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在纳米SiO2粒子含量为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约为未经改性的PP材料的8倍;用纳米SiO2粒子改性的PP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未经改性的PP材料基本一致;在相似的工艺条件下,共混法对PP的增韧效果较聚合法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聚丙烯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溶液共混法 聚合法 增韧机理 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玉琨 钟浩波 吴金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64,68,共5页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合成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受控水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李嘉诚 冯玉红 伍剑博 林强 史载峰 王向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8-1024,共7页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Oct-Alg-Si O_2的形貌、粒径和胶体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海藻酸酰胺衍生物共价接枝到氨基二氧化硅(Si O_2-NH_2)纳米粒子的表面,提高了其平均直径,调控了其Zeta电位,在水介质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以10%的液体石蜡为油相,采用Oct-Alg-Si O_2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在油水界面能够形成液滴粒径为5.7μm的稳定Pickering乳液.随着水相p H值的增大,乳液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Oct-Alg-Si O_2纳米粒子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i多组分反应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两亲性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酰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聚合物同轴纳米纤维 被引量:11
4
作者 洪友良 商铁存 +2 位作者 靳玉伟 杨帆 王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5-987,F013,共4页
The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ilica/polyvinylpyrrolidone(PVP)-polyacrylonitrile(PAN) coaxial nanofiber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obtained via an electrospin... The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ilica/polyvinylpyrrolidone(PVP)-polyacrylonitrile(PAN) coaxial nanofiber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obtained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hile SiO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a Stber method. The measurements of water contact angle(WCA), the compared results of silica coating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ith PAN nanofibers indicate that much PVP resided on the composite nanofiber surface, which results in the occurrence of SiO2@polymer coaxial nanofiber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silica and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subsequent adsorption of silica on the fibe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复合纤维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同轴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发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用于磷酸化蛋白免疫印迹标记 被引量:1
5
作者 毛雨晓 郑蒙蒙 +2 位作者 刘桂真 安保礼 康经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90,共7页
发展了一种能够识别磷酸化蛋白的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发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用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磷酸化蛋白的标记。首先通过反相微乳液Stöber方法合成了掺杂异硫氰酸荧光素硅烷化衍生物的发光二氧化硅(FITC@SiO_(2))球形纳... 发展了一种能够识别磷酸化蛋白的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发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用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磷酸化蛋白的标记。首先通过反相微乳液Stöber方法合成了掺杂异硫氰酸荧光素硅烷化衍生物的发光二氧化硅(FITC@SiO_(2))球形纳米粒子,粒子平均粒径为60 nm。然后通过共聚反应在FITC@SiO_(2)纳米粒子表面生成一层聚合物用于保护纳米粒子,并引入N,N-(双羧甲基)-L-赖氨酸功能基团用于螯合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作用。以α-酪蛋白作为实验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研究了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发光纳米粒子对磷酸化蛋白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螯合了Ti^(4+)金属离子的发光二氧化硅FITC@SiO_(2)纳米粒子对α-酪蛋白酶解液中的磷酸化肽段的富集作用最强。利用这种发光二氧化硅FITC@SiO_(2)纳米粒子对磷酸化肽段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可用于Western Blot实验中标记磷酸化蛋白的条带。结果显示,α-酪蛋白的电泳条带可以被亲和发光二氧化硅FITC@SiO_(2)纳米粒子标记,而作为对照的牛血清白蛋白则没有被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发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磷酸化蛋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吡啶盐染料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6
作者 周盛蕊 王明亮 +4 位作者 徐春祥 吴伟兵 崔一平 刘畅 黄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09,共4页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2种吡啶盐染料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为30nm.通过研究其在氯仿、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水中的紫外及荧光性质,发现吡啶盐染料负载于二氧...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2种吡啶盐染料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为30nm.通过研究其在氯仿、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水中的紫外及荧光性质,发现吡啶盐染料负载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后,克服了吡啶盐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随着溶剂极性而变化的现象,有效地抑制了吡啶盐在高浓度下的浓度淬灭效应,并提高了材料的抗光漂白性能.在254nm激发光照射25h后,荧光纳米粒子分散液在460nm处的吸光度是原来的68%,而染料溶液只有原来的11%.研究表明,这类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探针可用作高灵敏度的生物检测及细胞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盐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制备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振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环保型水性树脂在印刷及涂料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由于水性油墨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较低的干燥速度,容易发泡,pH稳定性及不同的黏度特性,使水性油墨的研制非常困难。但随着化学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水性油... 近年来,环保型水性树脂在印刷及涂料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由于水性油墨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较低的干燥速度,容易发泡,pH稳定性及不同的黏度特性,使水性油墨的研制非常困难。但随着化学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水性油墨将逐步取代溶剂型油墨。本文以内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水性树脂为原料,正丁醇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基乙醇胺为pH调节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得到丙烯酸树脂。合成的丙烯酸乳液与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丙烯酸乳液,并且利用此乳液制备水性油墨。通过动态光散射仪与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粒子的分布及表面形貌,并且还研究了油墨在玻璃板上的附着力及油墨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微乳液法制备负载染料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
8
作者 董宝利 王明亮 +2 位作者 钱鹰 王芳 周盛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6-419,共4页
采用正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油溶性染料2,5-二[4-(2-N,N-二苯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荧光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 采用正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油溶性染料2,5-二[4-(2-N,N-二苯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荧光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染料PASPO和荧光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光谱基本一致,从氯仿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两者的紫外光谱分别蓝移了3和5 nm,荧光光谱分别红移了54和50 nm,表明染料PASPO负载于荧光纳米粒子之后光学性能并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荧光纳米粒子在水中分散后仍然具有较强的荧光,因而可以直接用于含水生物样品的检测,对于发展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的高灵敏度荧光纳米探针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微乳液法 PASPO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法构筑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涂层及其光学和润湿性质
9
作者 高亮娟 何溥 +1 位作者 李晓禹 贺军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0-268,共9页
采用Stber方法,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及乙醇和水的体积,合成了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合成的粒径为2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原料,采用简单、方便的喷涂方法在玻璃片上构筑了纳米粒子涂层.在550℃煅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涂层,增强了... 采用Stber方法,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及乙醇和水的体积,合成了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合成的粒径为2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原料,采用简单、方便的喷涂方法在玻璃片上构筑了纳米粒子涂层.在550℃煅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涂层,增强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玻璃片上的附着力.用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之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涂层的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通过喷涂法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涂层具有减反增透效果,当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0.48%、循环喷涂沉积数为3时,涂层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透光率可达95.5%.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涂层表面形貌发现,喷涂法制备的涂层是均匀的、可控的.喷涂技术构筑纳米粒子涂层具有简单快速、可大面积应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喷涂 亲水性 疏水性 透光率 1H 1H 2H 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菲并咪唑衍生物对Hg2+的检测
10
作者 贾红丹 邢文莉 +3 位作者 宋玉姣 郑社洪 高云燕 欧植泽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601-608,共8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EDMS)为原料,制备了两种不同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NP1和SNP2。利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P1和SNP2的尺寸分别为13.5 nm和25.9 nm。动态光散射实验测得S...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EDMS)为原料,制备了两种不同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NP1和SNP2。利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P1和SNP2的尺寸分别为13.5 nm和25.9 nm。动态光散射实验测得SNP1和SNP2的Zeta电位分别为-5.74 mV和-2.28 mV。设计合成了Turn-on型荧光探针菲并咪唑衍生物PIP-S,并将其负载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NP1和SNP2上以改善其水溶性。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PIP-S在水溶液中对汞离子的识别特性,发现PIP-S在有机溶剂DMF中对汞离子的检测限为1.32 nmol·L-1;而负载于SNP1和SNP2后,对水中汞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8.37 nmol·L-1和14.75 nmol·L-1。此结果证实负载PIP-S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汞离子具有良好选择性、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汞离子 荧光传感器 菲并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超疏水整理涤纶织物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缘 韩杰 +3 位作者 叶山富 孔雀 潘能宇 栗志广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3,共6页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超疏水涤纶织物,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正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改性剂,利用传统的St9ber法制备烷基改性二氧化硅(H-SiO_(2))纳米粒子,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然后通过浸-烘-焙工艺将其整理到涤纶织...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超疏水涤纶织物,采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正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为改性剂,利用传统的St9ber法制备烷基改性二氧化硅(H-SiO_(2))纳米粒子,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然后通过浸-烘-焙工艺将其整理到涤纶织物上,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此外,将制备的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含氟耐静水压防水剂复配,通过浸-烘-焙工艺整理到涤纶织物上,测试表征织物接触角、微观结构、自清洁等。结果表明:H-SiO_(2)纳米粒子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耐静水压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接触角达到156.4°,并表现出良好的耐皂洗性与耐摩擦性。通过H-SiO_(2)水溶胶与防水剂以3∶7复配整理,H-SiO_(2)纳米粒子更易分散均匀,整理后涤纶织物的疏水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涤纶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耐静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过氧化铜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协同化学动力学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肿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昭敏 江舒婷 +5 位作者 王郁东 唐婉兰 舒娟 张骥阳 何浩洋 陈孔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75,共5页
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是通过使用芬顿催化剂将细胞内过氧化氢(H_(2)O_(2))催化成羟基自由基(·OH)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然而,内源性H_(2)O_(2)含量不足以及单一治疗的局限性限制了CDT的治疗效率。本工作报道了一种负载... 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是通过使用芬顿催化剂将细胞内过氧化氢(H_(2)O_(2))催化成羟基自由基(·OH)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然而,内源性H_(2)O_(2)含量不足以及单一治疗的局限性限制了CDT的治疗效率。本工作报道了一种负载过氧化铜(CuO_(2))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其中,MSN内部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其表面负载催化剂CuO_(2)封堵孔道,避免药物提前早释。在肿瘤微环境(TME)刺激下,CuO_(2)分解产生外源性H_(2)O_(2)和类芬顿离子Cu~(2+),Cu^(2+)消耗细胞内谷胱甘肽(GSH)生成Cu^(+),Cu^(+)催化外源性H_(2)O_(2)生成高细胞毒性的·OH,协同化疗药物DOX实现CDT和化疗的联合治疗,提高抗肿瘤疗效。此外,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该芬顿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优异的细胞毒性,为协同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化学动力学治疗 化疗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13
作者 沈倩 高文建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4期224-228,共5页
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修饰的碳量子点与正硅酸四乙酯共水解的方式制备了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CdSe@ZnS//CDs-mSiO_(2))。通过考察CdSe@ZnS//CDs-mSiO_(2)的微观形貌及荧光特征,证明... 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修饰的碳量子点与正硅酸四乙酯共水解的方式制备了碳量子点-CdSe@ZnS纳米晶双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CdSe@ZnS//CDs-mSiO_(2))。通过考察CdSe@ZnS//CDs-mSiO_(2)的微观形貌及荧光特征,证明了碳量子点和CdSe@ZnS纳米晶被成功地包覆在了多孔SiO_(2)纳米粒子的内部,并且具有明显的双荧光特性。通过调整碳量子点和CdSe@ZnS纳米晶的比例以及CdSe@ZnS纳米晶的发射波长可获得丰富的荧光变化,显示出其在荧光编码和防伪以及生物标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CdSe@ZnS纳米 双荧光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合物门控的介孔二氧化硅基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星火 汤钧 杨英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43,共1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聚合物体系作为门控构筑的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药物控释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类别将门控体系分为聚合物刷、聚合物交联网络和聚合物包裹层三类.根据聚合物“阀门”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方式...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聚合物体系作为门控构筑的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药物控释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类别将门控体系分为聚合物刷、聚合物交联网络和聚合物包裹层三类.根据聚合物“阀门”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共价或非共价连接方式,综述了这些杂化材料在不同外界刺激作用下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并给出该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药物递送系统 大分子 聚合物刷 聚合物交联网络 聚合物包裹层 纳米阀门 超分子化学 靶向给药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的双层氧化硅包覆金纳米花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文植 李慧 +5 位作者 张艳 何丹 李英姿 黄臻臻 刘新 尹万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44-2650,共7页
采用种子生长法和改良Stber法制备了双层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其在裸鼠体内的生物毒性,并以种植了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荷瘤裸鼠为体内模型,应用光声成像方法研究了其体内分布、代谢和... 采用种子生长法和改良Stber法制备了双层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研究了其在裸鼠体内的生物毒性,并以种植了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荷瘤裸鼠为体内模型,应用光声成像方法研究了其体内分布、代谢和在肿瘤组织的被动靶向富集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区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无明显体内生物毒性,是一种良好的光声成像剂,其在荷瘤裸鼠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至肠道排出体外,可通过EPR效应实现在肿瘤组织的靶向富集.本研究证明所制备的双层氧化硅包覆金纳米花复合材料可用于生物体内治疗,可作为包括口腔癌在内的恶性肿瘤近红外光热诊疗的理想介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花-二氧化硅复合粒子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光声成像 近红外光热转换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O_2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娟 徐静娟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4-617,共4页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 Si O2 纳米粒子 ( 60 nm ) ,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 H2 O2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 1 .7× 1 0 -7~ 1 .9× 1 0 -5mol/L,检出限为 8.3× 1 0 -8mol/L.达到 95 %稳态电流...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 Si O2 纳米粒子 ( 60 nm ) ,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 .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 H2 O2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 1 .7× 1 0 -7~ 1 .9× 1 0 -5mol/L,检出限为 8.3× 1 0 -8mol/L.达到 95 %稳态电流所用时间少于 1 0 s.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 7.8μ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器 氧化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硅基纳米粒子对重金属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疆辉 亢玉龙 +2 位作者 樊荣荣 王亚斌 丁秀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独特的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表面硅羟基官能团可作为功能化活性位点。已有研究表明,DMSNs基新型吸附剂材料能够替代传统二氧化硅材料(如MCM-41和SBA-15),对重金属...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s)独特的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结构使其具有出色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表面硅羟基官能团可作为功能化活性位点。已有研究表明,DMSNs基新型吸附剂材料能够替代传统二氧化硅材料(如MCM-41和SBA-15),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去除作用。综述总结了DMSNs基新型吸附剂材料的功能化方法,比较了其和功能化MCM-41或SBA-15对不同重金属离子(Pb^(2+)、Cr^(6+)、Hg^(2+)等)和放射性金属离子(U(Ⅵ)、Th(Ⅳ)等)的吸附性能,以期为设计具有优越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的DMSNs基新型吸附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吸附剂 重金属去除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制备纳米SiO_2粒子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春玲 陈祖耀 +3 位作者 张立祥 党学明 刘允萍 黄文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硅烷偶联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分散剂 ,对从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 微球形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因不同硅烷偶联剂的不同水解速度可获得不同尺寸的单分散SiO2 微球外 ,还可得到由SiO2 纳米粒子组装成的一维粒子链结构 ,特别是在... 硅烷偶联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分散剂 ,对从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 微球形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因不同硅烷偶联剂的不同水解速度可获得不同尺寸的单分散SiO2 微球外 ,还可得到由SiO2 纳米粒子组装成的一维粒子链结构 ,特别是在高pH值条件下 ,硅烷偶联剂不仅发生水解 ,同时还发生自身缩聚反应 ,所得产物就可能起软模板作用 ,诱导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自身缩聚反应 一维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球状双亲纳米SiO2粒子的合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健辉 杨洁 +2 位作者 李远洋 贺利鹏 江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70-2177,共8页
以纳米SiO_2粒子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氮杂烷(HMDS)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分别作为亲油改性剂和亲水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亲油和亲水纳米SiO_2粒子.通过亲油SiO_2和亲水SiO_2粒子表面化学键的偶合,将亲油粒子... 以纳米SiO_2粒子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氮杂烷(HMDS)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分别作为亲油改性剂和亲水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亲油和亲水纳米SiO_2粒子.通过亲油SiO_2和亲水SiO_2粒子表面化学键的偶合,将亲油粒子和亲水粒子偶联,制备了粒径为30 nm的双球状双亲纳米SiO_2粒子.以双球状双亲纳米SiO_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了环己烷/水Pickering乳液,证明了双球状纳米SiO_2粒子具有较好的双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溶胶-凝胶法 Pickering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疏型预氧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志伟 王宇 黄庆林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聚合物,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纳米纤维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O_(2))粒子(SiNPs)原位生长在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后对所得PAN纳米纤维膜进行高温预氧化处理,得到预氧化PAN(O-PAN)纳米纤维膜。利用...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聚合物,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纳米纤维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O_(2))粒子(SiNPs)原位生长在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后对所得PAN纳米纤维膜进行高温预氧化处理,得到预氧化PAN(O-PAN)纳米纤维膜。利用三甲氧基(1H,1H,2H,2H-十七氟癸基)硅烷(17-FAS)对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双疏型O-PAN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等表征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形貌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PAN纳米纤维膜经碱处理后,表面生成大量-OH,SiNPs成功地原位生长在纤维表面,SiNPs的数量和粒径大小随着氢氧化钠(NaOH)浓度的升高和正硅酸乙酯(TEOS)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使得纤维膜表面粗糙度增大。所得双疏型O-PAN纳米纤维膜对水、乙二醇和煤油的静态接触角分别高达151.4°、150.2°和1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氧化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双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