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种皮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科金 张宁 +2 位作者 王胜男 刘贺 杨立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3-212,共10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大豆种皮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表征其结构和性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最大应力为考察指标,选取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衍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大豆种皮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表征其结构和性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最大应力为考察指标,选取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最佳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工艺为:凝胶温度191℃、冷冻时间102 h、无水CaCl_(2)浓度7%,在此条件下纳米纤维素水凝胶的最大应力的实际值为84.11 kPa,与预测值83.7 kPa相近。大豆种皮纳米纤维素/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SCNFs/SA/CaCl_(2))水凝胶内部呈现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拉伸性(断裂伸长率220%)、良好的机械强度(83.97 kPa)、透光率(82%)和导电性(1.58 S/cm),并且水凝胶经过5次循环拉伸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性,增加了水凝胶的使用寿命。本文为制备一种强韧、透明、导电和抗疲劳的纳米纤维素水凝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水凝胶 大豆种皮 海藻酸钠 抗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素水凝胶的界面光热净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雪 孙洋 +2 位作者 赵冠宇 王旭珍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基于低温溶剂法从大宗农林废弃物玉米芯中提取的纤维素,耦合具有优异吸光性能的碳纳米管(CNTs),构筑复合纤维素水凝胶(CNTs-CH),利用纤维素凝胶的高保水性、可降解性,以及碳纳米管的高效光热转换能力、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将其... 基于低温溶剂法从大宗农林废弃物玉米芯中提取的纤维素,耦合具有优异吸光性能的碳纳米管(CNTs),构筑复合纤维素水凝胶(CNTs-CH),利用纤维素凝胶的高保水性、可降解性,以及碳纳米管的高效光热转换能力、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将其用于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净化领域。考察了吸光材料CNTs的不同添加量对CNTs-CH复合水凝胶的太阳能吸收率、机械性能及界面光热水蒸发效率的影响。最优条件下,CNTs添加质量百分数仅需0.2%,此CNTsCH复合纤维素水凝胶的平均蒸发速率可达到~1.52 kg m^(-2)h^(-1),太阳能-蒸汽转换效率约为92%;在海水中连续蒸发8 h,蒸发速率可保持在1.37 kg m^(-2)h^(-1)左右,且无积盐现象,净化水质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对饮用水的标准,说明CNTs-CH抗盐性能较强。此外,CNTs-CH水凝胶在强酸/碱性水溶液体系、染料废水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体中的蒸发速率可维持为1.30~1.40 kg m^(-2)h^(-1),太阳能-蒸汽效率可达到80%~86%,对污染物及盐分截留率高达99.9%,蒸发效果稳定,说明CNTs-CH光热蒸发器在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净化回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玉米芯 纤维素水凝胶 碳纳米管 界面太阳能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聂华荣 柳明珠 陈振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用氯化铝对羧甲基纤维素进行交联,制得了水凝胶.考察了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降解温度对该水凝胶降解速率的影响,探讨了酶降解动力学及“表观”活化能对酶浓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该酶促反应最佳温度为37℃,降解反应对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用氯化铝对羧甲基纤维素进行交联,制得了水凝胶.考察了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降解温度对该水凝胶降解速率的影响,探讨了酶降解动力学及“表观”活化能对酶浓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该酶促反应最佳温度为37℃,降解反应对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1.2级;得到了与传统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机制不同的非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表观”活化能与酶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 生物降解 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酶浓度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5掺杂改性对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强 樊国栋 +2 位作者 周春生 崔孝炜 龚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15-6220,共6页
以MOF-5为改性剂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掺杂改性,通过FT-IR、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掺杂量、pH、盐溶液浓度、温度对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可循环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素水凝胶表面的活性基团,有利于MOF-5... 以MOF-5为改性剂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掺杂改性,通过FT-IR、XRD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掺杂量、pH、盐溶液浓度、温度对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可循环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素水凝胶表面的活性基团,有利于MOF-5与其结合,与纯纤维素水凝胶相比,吸水率最高达4294.94%,提高了1725.63%。保水性实验发现,复合水凝胶在NaCl、AlCl3盐溶液中的保水效果随着浓度增大而减小;当MOF-5掺杂量为20%、pH=12、盐溶液浓度为4 m mol/L时具有最佳的保水效果,且在40℃,放置175 min,最佳掺杂量的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率仍在50%以上。可循环利用性实验证实,复合纤维素水凝胶循环使用3次时,其保有率仍高于50%。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在高温农业生产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5 纤维素水凝胶 保水性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BTC掺杂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保水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强 樊国栋 +2 位作者 周春生 李美兰 崔孝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55,共6页
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BTC)为改性剂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掺杂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掺杂量、pH值、盐溶液浓度、温度对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的影响及其... 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BTC)为改性剂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掺杂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掺杂量、pH值、盐溶液浓度、温度对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的影响及其可循环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纤维素水凝胶表面的活性基团,有利于Zn-BTC与其结合,与纯纤维素水凝胶相比,溶胀比(SR)最高达3 667. 61%,增加了1 098. 3个百分点。保水性实验发现,复合水凝胶在NaCl、AlCl3盐溶液中的保水效果随着浓度增大而减小;当Zn-BTC掺杂量为5%、pH值=12、盐溶液浓度为4 mmol/L时具有最佳的保水效果,且在40℃,放置130 min,最佳掺杂量的复合纤维素水凝胶保水率仍在50%以上。可循环利用性实验证实,复合纤维素水凝胶循环使用4次时,其保有率为48. 97%。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在高温农业生产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纤维素水凝胶 保水性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MA掺杂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保水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强 周春生 +2 位作者 崔孝炜 龚伟 樊国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3,38,共6页
利用掺杂法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复合改性,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表征其结构,研究不同因素对改性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及可重复利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PMA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保水率可以达到3936.78%,与纯纤维素... 利用掺杂法对纤维素水凝胶进行复合改性,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表征其结构,研究不同因素对改性纤维素水凝胶保水性能及可重复利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PMA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保水率可以达到3936.78%,与纯纤维素水凝胶相比,提高了1367.47%。保水性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最佳保水条件是Zn-PMA掺杂量为1%、pH=12、盐溶液浓度为4 mmol/L,并且其保水效果与盐溶液浓度呈现反比关系。耐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40℃下,使用140 min,掺杂量为1%的改性纤维素水凝胶的保水率依旧保持在50%以上。重复利用性测试结果表明,当改性纤维素水凝胶重复使用3次时,保有率最高仍可以达到7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PMA 纤维素水凝胶 保水性 掺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MgCl_(2)反应液在纤维素水凝胶上的Mg(OH)_(2)原位担载制备阻燃膜材料
7
作者 于惠 龙玉洁 +1 位作者 王毅 唐海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5-703,共9页
本文选用脱脂棉为纤维素原材料,以低温碱尿素溶液为溶解体系将脱脂棉溶解后再生制得再生纤维素水凝胶,选择较低浓度的氯化镁溶液(0.01 mol·L^(-1),0.05 mol·L^(-1),0.10 mol·L^(-1),0.15 mol·L^(-1),0.20 mol·... 本文选用脱脂棉为纤维素原材料,以低温碱尿素溶液为溶解体系将脱脂棉溶解后再生制得再生纤维素水凝胶,选择较低浓度的氯化镁溶液(0.01 mol·L^(-1),0.05 mol·L^(-1),0.10 mol·L^(-1),0.15 mol·L^(-1),0.20 mol·L^(-1))与氢氧化钠溶液通过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沉淀反应将氢氧化镁原位担载在再生纤维素水凝胶上,干燥后最终制得氢氧化镁/再生纤维素复合膜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燃烧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当脱脂棉含量为3 wt.%时,纤维素溶液浓度适中便于均匀涂布成膜。较低浓度的原位担载氢氧化镁对再生纤维素的阻燃有较好的效果。反应液浓度对氢氧化镁沉淀的微观形貌有显著影响,当氯化镁浓度为0.05 mol·L^(-1)时沉淀担载均匀且有纳米级微突起结构,浓度为0.10 mol·L^(-1)、0.15 mol·L^(-1)可观察到微棱片状结构。且当氯化镁反应液浓度为0.15 mol·L^(-1)时,氢氧化镁的理论担载质量分数为19.68%,样品平均续燃时间0 s,平均灼燃时间3.83 s,平均炭化长度3.83 mm,阻燃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阻燃改性 氢氧化镁 原位担载 纤维素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载银水凝胶对亚甲基蓝的催化还原性能
8
作者 高凯茹 张欣瑶 +2 位作者 崔茂祺 袁淼 刘少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5,共8页
针对银纳米颗粒(Ag NPs)催化剂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催化还原反应中高催化性与易回收性难以平衡的问题,制备了纤维素基载银水凝胶(TOC-CMC-Ag),对MB的催化还原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以氧化纤维素(oxidized cellulose, TOC)和羧... 针对银纳米颗粒(Ag NPs)催化剂在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催化还原反应中高催化性与易回收性难以平衡的问题,制备了纤维素基载银水凝胶(TOC-CMC-Ag),对MB的催化还原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以氧化纤维素(oxidized cellulose, TOC)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ymethyl cellulose, CMC)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 ECH)为交联剂,制备TOC-CMC水凝胶,研究CMC取代度对溶胀、吸附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吸附性能最好的TOC-CMC水凝胶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TOC-CMC-Ag,并进行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最后,研究TOC-CMC-Ag对MB的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TOC-CMC-Ag能在4 min内完全还原MB,且在7次循环使用后仍可使MB得到完全还原。所制备的兼具高催化性与易回收性的载银水凝胶,为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催化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纤维素水凝 纳米银 催化还原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纤维素基水凝胶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9
作者 曹妍 高军凯 +3 位作者 夏孟胜 徐彭涛 韩志 陈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0-1000,共11页
以杨木粉(PF)中提取的纤维素木浆(PF-NA)为基底,通过冷冻盐析技术,利用聚乙烯醇(PVA)将LiCl颗粒包裹在纤维素骨架上制备了纤维素基(CLH)水凝胶膜。采用FTIR、SEM、XRD、XPS对CLH水凝胶膜进行了表征,对其机械、高温、耐酸碱和耐盐稳定性... 以杨木粉(PF)中提取的纤维素木浆(PF-NA)为基底,通过冷冻盐析技术,利用聚乙烯醇(PVA)将LiCl颗粒包裹在纤维素骨架上制备了纤维素基(CLH)水凝胶膜。采用FTIR、SEM、XRD、XPS对CLH水凝胶膜进行了表征,对其机械、高温、耐酸碱和耐盐稳定性、自清洁和耐污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LH水凝胶膜具有三维层状结构,PVA的加入及冷冻盐析技术的利用提高了CLH水凝胶膜的力学性能。LiCl作为吸水单元分布在纤维素骨架周围,使CLH水凝胶膜具有超亲水性,水下油接触角为151°;在重力作用下,CLH水凝胶膜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和水包油乳液的高效分离,在高温(60℃)、强酸(pH=3)和强碱(pH=13)条件下具有稳定的分离效率(≥99.8%);在循环分离12次水包机油乳液中,CLH水凝胶膜保持稳定的分离性能;CLH水凝胶膜对四氯乙烯油渍具有自清洁和耐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水凝胶 聚乙烯醇 冷冻盐析 废木材回收 重力驱动 油水分离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水凝胶薄膜在食品包装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慧杰 李超 +2 位作者 李乐苹 杜健 王海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9-214,共16页
目的探索石油基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并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备可降解纤维素基包装材料成为当下最有前景的候选方案。方法详细总结纤维素基水凝胶材料的特点、制备技术、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重点对用于食品... 目的探索石油基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并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备可降解纤维素基包装材料成为当下最有前景的候选方案。方法详细总结纤维素基水凝胶材料的特点、制备技术、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重点对用于食品包装的高力学强度水凝胶薄膜、抗菌抗氧化水凝胶薄膜、黏附水凝胶薄膜、自愈功能水凝胶和环境响应型水凝胶薄膜等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多功能性纤维素基食品包装材料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制备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泛的包装材料之一。可持续食品包装是确保食品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对包装材料质量和产品安全方面进行权衡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备纤维素基包装材料是未来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水凝薄膜 纤维素衍生物 抗菌抗氧化作用 食品保鲜包装 环境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纤维素双网络导电水凝胶制备及其应变感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蹇均宇 谢宜彤 +2 位作者 高士帅 张代晖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3,共9页
将微晶纤维素(MCC)-氢氧化钠/尿素溶液通过乙醇蒸气诱导形成纤维素一级网络,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构建二级网络,随后采用浸泡法引入氯化铁,构筑了多交联的纤维... 将微晶纤维素(MCC)-氢氧化钠/尿素溶液通过乙醇蒸气诱导形成纤维素一级网络,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构建二级网络,随后采用浸泡法引入氯化铁,构筑了多交联的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铁离子(C/PAMAA/Fe^(3+))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Fe^(3+)与—COO^(-)形成的配位键在形变时作为牺牲键断裂,这有助于C/PAMAA/Fe^(3+)机械性能的提升,水凝胶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7.13 MJ/m^(3)和4.59 MPa。循环拉伸测试的结果显示:随着Fe^(3+)浓度的增加,C/PAMAA/Fe^(3+)水凝胶的能量耗散效率增加,从56.86%增加到75.17%,且第二次循环后弹性恢复率接近85.0%。随着Fe^(3+)用量的增加,离子电导率增大,Fe^(3+)浓度为0.2 mol/L的C/PAMAA/Fe^(3+)水凝胶电导率为1.03 S/m。将C/PAMAA/Fe^(3+)水凝胶组装为应变感应器,感应器的灵敏度为4.0,其拉伸递增和拉伸循环的电阻变化结果表明该应变感应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时监测关节活动的结果表明该感应器具有稳定的应变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配位 纤维素水凝胶 双网络 应变感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水凝胶调控藜麦种子逆境胁迫下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晓帆 程茹 +9 位作者 赵娇娇 邱丽娜 包曙光 李政 李明 王妍卿 张华颖 姜亚明 谢晓东 曹高燚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纤维素基水凝胶处理下藜麦盐碱胁迫及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藜麦品种津藜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对不同盐碱胁迫下(300mmol/L NaCl、200mmol/L Na2SO4、200mmol/L NaHCO3和200mmol/L Na2CO3)藜麦种子的发... 为研究纤维素基水凝胶处理下藜麦盐碱胁迫及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藜麦品种津藜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对不同盐碱胁迫下(300mmol/L NaCl、200mmol/L Na2SO4、200mmol/L NaHCO3和200mmol/L Na2CO3)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的影响和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幼苗根长、株高、根冠比以及叶片叶绿素、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2h处理,增加了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在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后,增加了藜麦幼苗的根长和株高、降低了幼苗根冠比,提高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纤维素基水凝胶能够有效改善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藜麦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纤维素水凝 盐碱胁迫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水凝胶纤维素的制备
13
作者 郎明芳 吞海信雄 宫本武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用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羟丙基纤维素(HP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作为初始原料,在不同取代度(DS)条件下,轻度导入特定的疏水性取代基,旨在使其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并对处理后所得到的新型纤维素衍生物的热塑性及水溶性进行分析探讨.实验... 用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羟丙基纤维素(HP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作为初始原料,在不同取代度(DS)条件下,轻度导入特定的疏水性取代基,旨在使其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并对处理后所得到的新型纤维素衍生物的热塑性及水溶性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表明:HPC和HEC在特定的取代基和DS条件下,均能获得良好的热塑性和水凝胶性,其中,HPC在取代基C_6H_5NCO—,DS为0.12—0.21;HEC在取代基C_4H_9NCO—和CH_3(CH_2)_7CH(OH)CH_2O—,DS分别为0.5和0.4时,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水凝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热塑性 水凝纤维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汞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喻勤 蒋向阳 +4 位作者 张欢 余金珂 赵俊虎 崔晓曼 张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0,共5页
总结了不同形态的纤维素基材料在汞离子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其在比色、荧光和电化学传感等各类传感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纤维素基材料在汞离子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纤维素纸基 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 纤维素水凝胶 汞离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姚一军 王鸿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478-3488,共11页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等优越性能,是最有潜力的绿色材料之一,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化学、化工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纤维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等优越性能,是最有潜力的绿色材料之一,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化学、化工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纤维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寻找环境友好的溶剂体系,对纤维素溶液直接加工;(2)利用化学反应,减弱纤维素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作用,制备可溶解在普通溶剂中的纤维素衍生物或接枝共聚物;(3)以纤维素衍生物为结构单元,通过引入特定基团或其他高聚物修饰来构建新型纤维素功能材料。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纤维素溶剂,传统的纤维素改性均在多相介质中进行,存在工艺复杂、产品均一性差、结构控制困难及能耗高等问题,研究可发生化学反应的纤维素新溶剂体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开发了多种新溶剂体系来溶解和加工纤维素,如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聚甲醛/二甲基亚砜(PF/DMSO)、二甲基亚砜/三水合四丁基氟化铵(DMSO/TBAF·3H_2O)、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离子液体(ILs)、熔盐水合物、碱/尿素/水体系等。其中,DMAc/LiCl和ILs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是纤维素均相酯化和接枝共聚的理想溶剂,碱/尿素/水体系由于碱的存在是纤维素进行均相醚化的优异介质。纤维素的均相化学改性为开发简单、经济、高效、高品质的纤维素基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上述体系中,以纤维素为原料已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再生纤维素材料(再生纤维素纤维、膜、水凝胶、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多种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醚、接枝共聚物)。其中,TEMPO体系氧化反应、醛基-氨基的席夫碱反应、共价交联反应、叠氮-炔烃环加成反应、巯基-烯基的"点击化学"反应、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的自由基聚合(NMP)及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已成为纤维素基高聚物制备技术的发展态势,为纤维素的加工与功能化提供了新的多用途平台,在药物控释、污水净化、造纸行业、涂层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此外,纤维素衍生物除单独使用外,还可作为结构单元构筑具有新型结构与功能的纤维素材料,形成的接枝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可表现出自组装行为。本文归纳了氧化纤维素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纤维素衍生物的最新制备方法及应用,介绍了基于交联纤维素构建纤维素水凝胶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传统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合及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原理与特点,最后探讨了未来纤维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丙烯纤维素 接枝共聚物 纤维素水凝胶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菠萝皮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眉 迟晓君 《中国果菜》 2019年第8期48-51,共4页
菠萝外皮多硬质果槽,果肉还有刺根,在生产上通常被剔除,这造成了皮渣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菠萝皮渣中含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可提取物质与发酵性能良好的乳酸菌菌株。本文总结了目前菠萝皮渣在提取果胶、黄酮、制备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发... 菠萝外皮多硬质果槽,果肉还有刺根,在生产上通常被剔除,这造成了皮渣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菠萝皮渣中含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可提取物质与发酵性能良好的乳酸菌菌株。本文总结了目前菠萝皮渣在提取果胶、黄酮、制备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发酵饲料、吸附重金属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旨在提高菠萝皮废渣的资源利用率,加快果蔬皮渣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综合利用 纳米纤维素水凝胶 黄酮 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