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易平 汪莉 +1 位作者 孙清萍 朱英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9-733,共5页
以红莲 (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及杂种一代F1为材料 ,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莲型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及各位点的编辑频率 .结果表明atp6基因的转录本有 18个编辑位点 ,其中有 15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 以红莲 (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及杂种一代F1为材料 ,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莲型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及各位点的编辑频率 .结果表明atp6基因的转录本有 18个编辑位点 ,其中有 15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上 ,这些位点的编辑最终会导致氨基酸种类的变化 .18个编辑位点在A、B和F1中没有差异 ,但各位点的编辑频率在引入了核恢复基因的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完全编辑的比例增加 .这些结果首次证明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atp6转录本的编辑有一定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线粒体 atp6基因转录本 编辑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汪莉 易平 +1 位作者 万翠香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为了研究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 ,以水稻红莲型粤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A和保持系 B及杂种一代 F1 为材料 ,应用 AP- PCR分析 ,用 10个单引物对其线粒体 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在 3种材料间均有不同... 为了研究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 ,以水稻红莲型粤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A和保持系 B及杂种一代 F1 为材料 ,应用 AP- PCR分析 ,用 10个单引物对其线粒体 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在 3种材料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此外 ,在引物 6 F1的扩增图谱中找到一条在 YTA和 F1 中特异的带 TAF6 F 2 ,Sounthern分析 TAF6 F2 不育胞质的特异性 ,可能与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线粒体DNA AP-PC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在杂交粳稻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汤述翥 张宏根 +7 位作者 朱正斌 刘超 李鹏 梁国华 严长杰 刘巧泉 于恒秀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 为了探讨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的可能性,利用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野败(WA)型等4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六千辛A与181个粳稻亲本测交,根据测交F1的小穗育性,筛选HL型粳稻恢复系。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HL型粳稻恢复系与更多HL型不育系复测,并进行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的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L型和CL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十分一致,测交F1小穗育性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2)HL型和CL型粳稻不育系的可恢性虽不如BT型不育系,但明显优于WA型粳稻不育系;以测交F1小穗育性达到85%以上作为选择标准,从BT型恢复系和广亲和恢复系中筛选出25个HL型(CL型)粳稻恢复系。3)不育系的核背景对杂种育性有影响,HL型六千辛A可恢性最好,其次为HL型陵香A,HL型珍5A可恢性最差。4)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相比,HL型和C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育性稳定性相对较差。5)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与BT型、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在播种至抽穗历期、株高、产量及品质性状上均无明显差异;HL型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粳稻结实率正常,与BT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WA型不育系配制的杂种。说明HL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杂交粳稻育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细胞质 恢复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的思考与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汤述翥 张宏根 +6 位作者 朱正斌 刘巧泉 梁国华 严长杰 刘超 李鹏 顾铭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58-1164,共7页
部分BT型粳稻不育系存在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杂交种的纯度;WA型粳稻不育系虽然不育性稳定,但开花习性差,育性最难恢复,应用难度较大;HL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粳稻不育系无显著差异,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B... 部分BT型粳稻不育系存在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杂交种的纯度;WA型粳稻不育系虽然不育性稳定,但开花习性差,育性最难恢复,应用难度较大;HL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粳稻不育系无显著差异,育性稳定性明显好于BT型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明显好于WA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提出了在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用红莲(HL)型不育系部分替代BT型不育系,以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不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的问题。通过测交鉴定,已筛选和育成一批HL型粳稻恢复系。不同细胞质杂交粳稻组合的鉴定结果表明,将红莲型不育细胞质应用于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雄性不育细胞质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雄性不育系粤泰A的特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世胡 李传国 +1 位作者 伍应运 宋进昌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4期32-33,共2页
粤泰A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红莲型籼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繁制种容易、米质优、杂种一代适应性广等特性。江苏、四川等省已用其配制一批组合,如:粤优938,表现比汕63增产显著,品质明显改善。粤优938、粤优占等组合在... 粤泰A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红莲型籼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繁制种容易、米质优、杂种一代适应性广等特性。江苏、四川等省已用其配制一批组合,如:粤优938,表现比汕63增产显著,品质明显改善。粤优938、粤优占等组合在越南、印尼等地试种,也表现比当地推广种显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粤泰A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HL-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体外转录及Northern Blot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华宇峰 刘京 +2 位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谭艳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497-3498,3501,共3页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技术获得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的RNA,为Northern Blot检测提供阳性定量标准品,并可作为凝胶阻滞试验的底物,用于研究与恢复基因编码...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技术获得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的RNA,为Northern Blot检测提供阳性定量标准品,并可作为凝胶阻滞试验的底物,用于研究与恢复基因编码产物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阐释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红莲型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的特异引物,利用不育系YTA为材料,PCR扩增获得相应片段,分别连接至pGEM-T Easy质粒并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后酶切线性化,补平粘性末端,以rN4为底物、用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用DNase处理除去DNA模板,纯化并测定RNA浓度,并用Northern Blot验证。[结果]获得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各自的RNA,经检测orf216浓度为1.286μg/μl,A260/A280为2.01;orfH79浓度为1.006μg/μl,A260/A280为2.10。[结论]运用体外转录技术获得的RNA片段条带单一,纯度较高,可用于体外大量获取目的 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体外转录 NORTH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基因的渗入对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纯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际凤 陆作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0-506,共7页
通过模拟生物学混杂试验,于2004-2006年在江苏南京和海南陵水调查粤泰A的纯度并分析其杂株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粤泰A不育性稳定,生物学混杂导致恢复基因的渗入是粤泰A纯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常用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温敏核不育系等... 通过模拟生物学混杂试验,于2004-2006年在江苏南京和海南陵水调查粤泰A的纯度并分析其杂株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粤泰A不育性稳定,生物学混杂导致恢复基因的渗入是粤泰A纯度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常用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温敏核不育系等的恢复基因可直接渗入粤泰A,或者间接通过对粤泰B的渗入而渗入到粤泰A,产生F1杂株及其"同质恢"后代。粤泰A、B异交结实率高,抽穗扬花期与生产上常用品种同步,是它容易发生生物学混杂的重要因素。排除恢复基因后严格隔离是确保粤泰A、B纯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纯度 恢复基因 不育性稳定性 同质恢后代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易平 汪莉 +1 位作者 万翠香 朱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以红莲型 (H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 ,构建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 BAC文库。每个文库保存约2 30 0个菌落 ,外源插入片段介于 9~ 2 5 kb之间。以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验证 ,均筛选到了阳性克隆。构建的两... 以红莲型 (H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 ,构建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 BAC文库。每个文库保存约2 30 0个菌落 ,外源插入片段介于 9~ 2 5 kb之间。以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验证 ,均筛选到了阳性克隆。构建的两个文库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保持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基因组 BAC文库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统花粉发育不同时期MADS-box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清萍 汪莉 +1 位作者 易平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为材料 ,根据 MADS- bo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并分别以 Oligo d T1 2 GC和 Oligo d T1 2 CG为锚定引物对花粉发育单核期和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差异展示分析。扩增共得到 382条带 ,其中有组...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为材料 ,根据 MADS- bo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并分别以 Oligo d T1 2 GC和 Oligo d T1 2 CG为锚定引物对花粉发育单核期和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差异展示分析。扩增共得到 382条带 ,其中有组成型表达带 2 2× 8=176条。对差异带的统计分析表明 :MADS- box基因家族参与了水稻CMS和育性恢复的核质互作。最后 ,对这些差异带与 CMS和育性恢复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异引物在研究复杂生物学现象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统 花粉发育 时期 MADS-box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差异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IL-PCR对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特异片段HL-sp1侧翼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丕顺 刘学群 +3 位作者 王春台 周杰 余光辉 刘新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粤泰A(YTA)线粒体DNA为模板,在具有细胞质遗传的线粒体特异性片段HL-sp1侧翼各设计3条特异性巢式引物(LSP1﹑LSP2﹑LSP3﹑RSP1﹑RSP2、和RSP3),利用特异性引物和随机引物AD1﹑AD2和AD3,通过热交错PCR(TAIL-PCR)扩增HL...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粤泰A(YTA)线粒体DNA为模板,在具有细胞质遗传的线粒体特异性片段HL-sp1侧翼各设计3条特异性巢式引物(LSP1﹑LSP2﹑LSP3﹑RSP1﹑RSP2、和RSP3),利用特异性引物和随机引物AD1﹑AD2和AD3,通过热交错PCR(TAIL-PCR)扩增HL-sp1的侧翼序列。通过扩增和序列分析得到了HL-sp1 5′侧翼1 456 bp和3′侧翼2 570 bp的序列。改进后的TAIL-PCR方法为线粒体目的片段的侧翼序列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引种质对红莲型不育胞质的恢复力鉴定研究
11
作者 邢运高 刘艳 +9 位作者 李健 迟铭 杨波 陈庭木 徐波 孙志广 方兆伟 卢百关 王宝祥 徐大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3-28,共6页
为了研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187份水稻种质对红莲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以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珞红4A为母本与外引种质测交,以自然结实率为依据,鉴别外引种质的恢保关系。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9份强恢种质、5份保持... 为了研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共187份水稻种质对红莲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以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珞红4A为母本与外引种质测交,以自然结实率为依据,鉴别外引种质的恢保关系。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9份强恢种质、5份保持种质以及163份半恢半保种质。对19份强恢种质的来源地区进行分析,亚洲种质15份,占来源于亚洲种质的14.0%;欧洲种质2份,占来源于欧洲种质的4.5%;非洲和北美洲的种质各1份,占来源于非洲和北美洲种质的比例分别为11.0%、12.5%;南美洲没有种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质 细胞质 恢保关系 分布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HL-CMS中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表达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为 周杰 +4 位作者 谭艳平 程钢 刘新琼 王春台 刘学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根、茎、叶以及减数分裂期小穗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Lsp和orfH79均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表达最...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根、茎、叶以及减数分裂期小穗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Lsp和orfH79均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表达最高,而在营养生长的根、茎、叶及成熟花粉中表达很低。HLsp在粤泰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orfH79,但HLsp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的表达量与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明显比orfH79大。2个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HL-CMS不育系YTA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暗示二者在水稻HL-CMS的发生中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雪贞 潘大建 +2 位作者 吴惟瑞 黄巧云 范芝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8,共2页
选用经 9个连续回交核置换含有普通野生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雄性不育株系 ,与优质为主、兼抗病虫和经济性状优良的栽培稻品种进行回交转育 ,培育出一批优异新质源不育材料。这些新质源不育材料的不育性稳定 ,柱头外露率高 ,且具有优质、抗... 选用经 9个连续回交核置换含有普通野生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雄性不育株系 ,与优质为主、兼抗病虫和经济性状优良的栽培稻品种进行回交转育 ,培育出一批优异新质源不育材料。这些新质源不育材料的不育性稳定 ,柱头外露率高 ,且具有优质、抗病虫害或优质、经济性状良好的优点。其恢复谱较广 ,较容易配制出早熟、米质优、抗性好、产量高的强优组合 ,是杂交稻开发利用有较好前景的新质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杂交稻 不育细胞质 雄性不育 野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