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课”视域下茶文化思想精髓与人格教育的融合
1
作者 张宏书 《福建茶叶》 2025年第7期116-118,共3页
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制茶与饮茶,更涵盖了深层的精神内涵,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医学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当前,“大思政课”视域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人格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 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制茶与饮茶,更涵盖了深层的精神内涵,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医学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当前,“大思政课”视域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人格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提升“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尽管如此,当前许多高校在实施人格教育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融合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人格教育,成为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茶文化思想与人格教育的融合,为高校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文化 想精髓 人格教育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善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威 黄建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58,共3页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大思政课”,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使命担当。“大思政课”善用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在于引领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实践路径上...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大思政课”,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使命担当。“大思政课”善用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在于引领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实践路径上看,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大思政课”,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实践场域,不断提升“大思政课”的整体效能和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永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3-56,共4页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革命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采取以下策略:通过跨学科融合、数字赋能及深度挖掘红...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革命精神、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采取以下策略:通过跨学科融合、数字赋能及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核,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库,增强红色文化知识的厚度和广度;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参与,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实践体验;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培训交流及实践基地考察,提升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拓展红色文化教学视野,提升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文化 教师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任鹏 马鑫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建设弥足珍贵的育人资源,将其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效、有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但从现实看,“碎片化”融入与系统化学理阐释间存在...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政课建设弥足珍贵的育人资源,将其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效、有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但从现实看,“碎片化”融入与系统化学理阐释间存在差距、“同质化”融入与各学段差异化需求存在张力、“灌输式”融入与启发式教育教学要求不相匹配、多元主体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合力亟须增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一体化融入实效。这就要深化学理阐释,厚植一体化融入的理论根基;观照学生需求,打通一体化融入的学段壁垒;注重形式创新,激发一体化融入的创新活力;健全制度机制,筑牢一体化融入的坚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一体化融入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红色基因与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的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节 马珂 龙程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环境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本文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为引领,聚焦湖湘红色文化思政元素,旨在促进湖湘红色文化与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互动融合。针对当前...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环境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本文以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为引领,聚焦湖湘红色文化思政元素,旨在促进湖湘红色文化与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互动融合。针对当前高校设计专业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空洞、环境建设不足,通过打造“三位一体”教学目标,重构四维融合教学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教学实践策略,并以《服务设计》课程为具体案例展开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策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设计专业知识的内驱力,践行湖湘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为高校设计专业领域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红色文化 设计专业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6
作者 刘洁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9-101,共3页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加深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三个方面。新时代,抓好这项工作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思政实践教育中深层...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及加深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三个方面。新时代,抓好这项工作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思政实践教育中深层次融合红色音乐文化;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音乐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教育 红色音乐作品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引领力视域下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理与路
7
作者 陈超凡 潘玉腾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思政引领力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力量,新时代廉洁文化和“大思政课”是增强思政引领力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增信、铸魂、崇德、力行等价值意蕴。新时代廉洁文化与“大思政课”之间内在统一、协同育人,二者... 思政引领力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力量,新时代廉洁文化和“大思政课”是增强思政引领力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增信、铸魂、崇德、力行等价值意蕴。新时代廉洁文化与“大思政课”之间内在统一、协同育人,二者思政属性契合、建设目标吻合、教育内容融合、路径方式适合,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应遵循文化建设、教学规律和新时代大学生特点,从课程教学、文化实践、网络平台、治理体系等维度,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以“廉动力”赋能思政引领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基础和廉洁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力 新时代廉洁文化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曲岩 王雷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48,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首先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其次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最后要积极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高校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融合式教学”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艳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在教育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课必然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走向“融合”式教学阶段。数字化技术促发了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将网络云课堂、线下专题教学课堂、翻转课堂、“克隆班”异地-同步课堂、社会大课堂等五大“融合... 在教育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课必然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走向“融合”式教学阶段。数字化技术促发了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将网络云课堂、线下专题教学课堂、翻转课堂、“克隆班”异地-同步课堂、社会大课堂等五大“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引入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助力思政课教学向智能化、全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迈进,促进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转变的价值意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性、个性化教学,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实践原则,以内生机制保障“融合式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断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融合式教学” 高质量发展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三维向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俊斐 傅琳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优质育人资源。在讲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坚定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优质育人资源。在讲好“大思政课”的过程中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坚定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要把握正确育人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提高育人针对性,同时也要善用育人“大课堂”、培育师资“大先生”、搭建资源“大平台”,以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 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与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安龙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其中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新时代...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其中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所向。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之“要”,既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的融入,也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要义、时代价值的融入。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式方法,需要着重把握系统性融入、科学性融入、高效性融入、开放性融入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高校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与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既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域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融入的关键要点,又要从建强师资队伍、甄选教学方法、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激励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大中小学一体化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丽 张建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4,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文化根基。“大思政课”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协同育人智慧的有效传承。要以“两个结合”为基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文化根基。“大思政课”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协同育人智慧的有效传承。要以“两个结合”为基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导向选好育人资源,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地推动育人资源向教学资源有效转化。守好“小课堂”、拓展“大课堂”、用好“新技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晴雪 孙博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思想性升华、系统性改革、体系化完善,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改革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价值导向、拓展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框架、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价值导向体现为五个方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政治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归宿,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大原则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底色,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引领。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衔接点,构建包括把握大方向、塑造大格局、构建大师资、创新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大教改等在内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理论分析框架,从强化顶层设计、拓展“三全”育人格局、健全大师资体系、构建思政教研智慧平台以及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塑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实践创新路径,以形成一个由理论指导到实践落实、由内生动力到外部支持的完整“大思政课”建设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育人新格局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承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3,共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面临着教师素养与学生认知待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待加强等困境。基于此,高校可采取稳固中坚力量,锻造优质教师队伍;拓展实践空间,强化学生吸收效果等策略,以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为涵育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筑牢文化根基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 高校教学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思政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泓 祝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教育理念,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大思政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教育理念,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大思政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现实中在教学内容时代性、教学方法感染力、实践教学价值度、师资能力建设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践进程。要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出新、实践教学更新、师资建设焕新等方面探索“大思政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的互嵌融合
17
作者 雷雨婷 董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其与专业课程互嵌融合、协同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都是践行实践育人的重...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其与专业课程互嵌融合、协同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都是践行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两者的互嵌融合也是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教育现实中两者却面临“平行运行”“二元割裂”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协同育人效能的发挥。基于此,从体系设计和实施路径双重视角切入,探讨构建由制度支撑、资源支持、师资保障、评价激励构建的“四位一体”融合实践体系,打造“目标链”“内容链”“方法链”构成的“三链协同”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从而实现价值观引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交融,为高等教育在实践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科学且可操作的方案,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 互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18
作者 王万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4-6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育人资源,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效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其实效性。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育人资源,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效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其实效性。从二者的契合性出发,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并从提升教师能力、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课外实践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从而实现思政课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9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治理论 高校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渔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20
作者 张莹 李丽 +1 位作者 乔秀亭 刘乐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87-90,共4页
新农科和课程思政的提出,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以渔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重要价值,如何将渔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渔文化在融... 新农科和课程思政的提出,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以渔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提供了重要价值,如何将渔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渔文化在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对二者的融合路径进行初步探究,并对渔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剖析,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文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