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洋淀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响应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高彦春 王金凤 封志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白洋淀流域1957—2012年7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和3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径流与降水和气温的响应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白洋淀流域1957—2012年7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和3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径流与降水和气温的响应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并在1988年后上升趋势增大,其中,冬季和春季的气温增幅对气温升高贡献较大;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达1.72 mm·a^(-1)。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典型站点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年际尺度上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在年内尺度上,则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夏季径流量减少幅度最大,阜平、倒马关和紫荆关站分别下降0.85 m^3·s^(-1)·a^(-1)、0.72 m^3·s^(-1)·a^(-1)和0.66 m^3·s^(-1)·a^(-1)。3个指标的周期性变化都比较明显,其中径流和降水的波动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径流对降水的响应比较突出。径流变化不仅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还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各类农业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气温 径流响应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 累计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季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磊 王义民 +1 位作者 畅建霞 魏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2,16,共6页
利用黄河流域106个代表气象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季节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分配特点,并采用Mann-Kendall法、降水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法等方法对季节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黄... 利用黄河流域106个代表气象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季节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分配特点,并采用Mann-Kendall法、降水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法等方法对季节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黄河流域各季节降水分布与年降水分布大体相同,但随着季节变化局部地区存在差别;时间上,20世纪90年代后流域降水变化趋势明显改变,季节降雨减少趋势的强度大于增加趋势的,且大多数站点季节降水序列未来趋势与过去趋势相反;各区域同季节降水序列变异点位置虽各不相同但相对集中,说明季节降水变异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法 累计距平法 变异点 变化趋势 季节降水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曲流域1956—2010年降水趋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增进 李东琴 +2 位作者 张海涛 刘妞 刘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14,19,共4页
基于霞曲流域周边站点1956—2010年的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对霞曲流域降水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霞曲流域1956—2010年的降水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 基于霞曲流域周边站点1956—2010年的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对霞曲流域降水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霞曲流域1956—2010年的降水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增加的突变点为1989年;年降水量在整个研究时域内经历了丰枯交替4个阶段,年降水量具有17、9、5 a的主周期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流域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曲流域 年降水量 滑动平均法 累计距平法 Mann-Kendall检验法 小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端日流量的延河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小苗 穆兴民 +3 位作者 赵广举 高鹏 孙文义 顾朝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8,共7页
日流量能更细致地刻画和表征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其变化特征对流域生态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频率分布定义了极端日流量及其计算方法,并以延河甘谷驿水文站1953—2010年实测逐日流量为基础数据,选取日流量... 日流量能更细致地刻画和表征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其变化特征对流域生态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频率分布定义了极端日流量及其计算方法,并以延河甘谷驿水文站1953—2010年实测逐日流量为基础数据,选取日流量大于或等于第95百分位的日流量的发生天数及其平均流量作为极大日流量指标,小于或等于第5百分位的日流量的发生天数及其平均流量作为极小日流量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累计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60 a来延河极端日流量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河极大和极小日流量发生天数及其平均流量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在季节变化中,极大日流量主要发生在汛期,占全年的93.03%,且代际间变化稳定,而极小日流量的发生集中在12月—次年2月和5—7月,其中5—7月占全年的45.2%,且12月—次年2月的代际间波动较5—7月的大;极大日流量发生天数的突变年份为1971年、1996年,其平均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71年、1986年、1996年,且较极大日流量发生天数的变化大,而极小日流量发生天数及其平均流量开始减小的突变年份较极大日流量突变年份稍有延迟,且极小日流量发生天数较其平均流量不稳定,极小日流量发生天数的突变年份为1976年、1991年,其平均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76年;极大和极小日流量发生天数及其平均流量均存在5、15、30 a的周期,且以30 a为第一主周期,各指标近年来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累计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极端日流量 变化特征 径流 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径流变化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1 位作者 丁之勇 孙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8-210,共13页
基于伊塞克湖流域近70年来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进行研究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 基于伊塞克湖流域近70年来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进行研究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1-2012年伊塞克湖典型小流域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乔尔蓬-阿塔站(湖盆中部)和克孜尔苏站(东部)气温分别在1975年和1989年后上升趋势增大,秋季增温幅度均对气温升高的贡献较大;2个水文站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整体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2)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研究区4个典型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乔尔蓬-阿塔、琼-阿克苏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曲线值分别在1987年、1983年和1987年后开始表现为增加趋势;而卡拉科尔站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曲线值在1982年后开始表现为下降趋势。从年内不同季节的径流分配来看,乔尔蓬-阿塔站和琼-克孜尔苏站径流量增加趋势明显,夏季增加幅度最大;而卡拉科尔站夏季径流量减少趋势明显,下降幅度最大。(3)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在年际尺度上,各水文站径流量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呈较显著的相关性,气温的升高与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径流量产量的多少。(4)从周期性变化分析来看,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周期性变化均比较明显,波动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径流量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 累计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伊塞克湖流域 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