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动态决策模型
1
作者 姜福川 牛悦 +3 位作者 张国庆 张思宇 刘培舜 李梦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为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合理的安全投入比例,引用累积前景理论(CPT)方法,建立一种结合变异系数法改进的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和CPT的动态安全投入决策模型。从安全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CR... 为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合理的安全投入比例,引用累积前景理论(CPT)方法,建立一种结合变异系数法改进的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和CPT的动态安全投入决策模型。从安全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CRITIC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CPT计算出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各方案的静态决策排序结果,在此基础上,动态性优化该结果,得到最终安全投入动态决策排序结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相比灵敏度更高;该模型考虑决策者的主观风险偏好对实际决策结果的影响,且时间因素能够反映研究期间内的动态累积水平,决策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前景理论(cpt) 安全投入 动态决策 指标体系 煤矿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累积前景理论的抽水蓄能容量规划综合决策
2
作者 张成 夏沛 +1 位作者 陈钰仁 张晓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185,130,共6页
针对含新能源接入的电网中抽蓄电站容量规划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定量、定性指标及决策者主观偏好的综合决策方法,旨在达到经济、技术性最优,生态影响最小的目的。首先构造了抽蓄容量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火—风—抽蓄联合出力模型... 针对含新能源接入的电网中抽蓄电站容量规划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定量、定性指标及决策者主观偏好的综合决策方法,旨在达到经济、技术性最优,生态影响最小的目的。首先构造了抽蓄容量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火—风—抽蓄联合出力模型,优化抽蓄电站出力;然后采用毕达哥拉斯模糊数描述专家主观判断的模糊性;最后利用累积前景理论处理模糊数矩阵,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类型。针对改进的IEEE30节点联合出力系统中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决策。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体现决策者主观偏好对方案支持度的影响,为抽蓄容量规划的综合决策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容量规划 毕达哥拉斯模糊理论 累积前景理论 综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累积前景理论的山区铁路绿色低碳线路优选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天贵 谭衢霖 +2 位作者 王雪甜 谭浩银 秦晓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22-3830,共9页
铁路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绿色低碳研究势在必行。铁路选线设计统领项目全局的阶段,对后续的建设、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设计比选易受到专家和决策者的影响,专家评价存在不... 铁路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在我国的交通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绿色低碳研究势在必行。铁路选线设计统领项目全局的阶段,对后续的建设、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设计比选易受到专家和决策者的影响,专家评价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决策者存在主观偏好,难以定性评判方案优劣。此外,项目初期需要反复修改优化设计方案,难以获得全面的方案数据,而目前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选线设计研究较少,缺少相应的工程案例做参考,定量描述线路设计低碳设计水平存在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累积前景理论的山区铁路绿色低碳线路设计优选方法。结合山区铁路特征和绿色低碳设计理念构建评价体系,用熵权法和CRITIC法获取指标权重。采用云模型综合考虑专家评语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借助累积前景理论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提出在设计阶段估算铁路线路碳排放量和车站光伏发电潜力的公式,实现了对线路低碳设计水平的定量描述。以中老铁路孟阿至班普亚一段为例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与专家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将为山区铁路线路设计提供决策支持,为交通碳排放计算和光伏潜力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云模型 累积前景理论 中老铁路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缙烨 胡军红 +2 位作者 傅文陵 刘开源 邱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57-12365,共9页
为缓解停车资源紧缺问题,合理利用现有泊位资源,在充分考虑商业区停车用户的出行目的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通过累积前景理论分析商业区用户的停车选择行... 为缓解停车资源紧缺问题,合理利用现有泊位资源,在充分考虑商业区停车用户的出行目的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的共享停车泊位匹配模型。通过累积前景理论分析商业区用户的停车选择行为,在考虑停车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对泊位满意程度的基础上,以泊位利用率和综合前景价值综合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模型泊位分配方案差异,发现相较于泊位利用率最大(maximum parking utilization rate,MPUR)模型的分配方案,CPT方案的泊位利用率与MPUR方案相同,但用户平均满意度提升了4.6%。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分别在不同供需情况和不同停车规模下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供大于求、供需平衡和供不应求3种情况下,CPT模型能在保证泊位利用率的基础上,使用户平均满意度分别提升了10.72%、8.64%和24.62%。模型可根据不同用户个体特性和泊位选择心理,为用户分配该停车场景下更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泊位,提升用户对停车分配方案的满意度,为泊位管理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泊位分配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泊位分配 遗传算法 累积前景理论(cpt) 共享停车 停车行为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啸林 熊志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4,共9页
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异常,乘客容易产生盲目、恐慌、从众等心理,并做出非完全理性的决策。现有MNL模型基于信息完备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在面对非常态情景时的适应性较差。为刻画非常态情况下乘客的不完全理性并考虑乘客个体差异,解决... 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异常,乘客容易产生盲目、恐慌、从众等心理,并做出非完全理性的决策。现有MNL模型基于信息完备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在面对非常态情景时的适应性较差。为刻画非常态情况下乘客的不完全理性并考虑乘客个体差异,解决MNL模型的不适用性,本文针对轨道交通非常态情景,通过累积前景理论进行建模。首先,综合考虑时间、费用、舒适度与便捷性4个对乘客出行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刻画乘客的不完全理性行为。然后,开展问卷调查用以标定模型参数,并结合调查结果构建服从泊松分布的差异化参考点,描述模型的参考点依赖现象,差异化参考点的泊松分布检验值满足大于等于0.05的检验标准,解释了乘客出现不同决策结果的本质,使综合前景呈现随参考点波动的态势。最后,将引入差异化参考点的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非常态情景,本文模型体现了乘客面对非常态时的有限理性与个体差异性,宏观角度下的交通方式划分率计算结果总体偏差较MNL模型减小了4.9%,微观角度下乘客个体决策结果预测准确率较MNL模型提升了25.4%,整体效果优于MNL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非常态下的交通需求预测与应急响应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累积前景理论 差异化参考点 非常态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应急物流路径选择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玮强 张春民 +1 位作者 朱昌锋 方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为提高应急物资运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在充分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和风险态度后,建立一个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的应急物流路径选择模型。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对CPT模型做了多参考点的延伸。选取物资运送的时间和运量作为模型的2个异质... 为提高应急物资运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在充分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和风险态度后,建立一个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的应急物流路径选择模型。根据应急物流的特点,对CPT模型做了多参考点的延伸。选取物资运送的时间和运量作为模型的2个异质参考点,并在考虑时间可靠性和路径重新构造性的基础上,构建了2个参考点取值的数学模型。在算例部分,为对比决策者不同的风险态度对结果的影响,将决策者分为风险追求型和规避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实际决策机制,有助于提升救援效率,而且参数的设置对路径前景值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前景理论(cpt) 多参考点 应急物流 路径选择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63
7
作者 樊治平 陈发动 张晓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针对带有决策者期望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了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因素,以决策者对各属性的期望作为参照点,然后将具有清晰数、区间数和语言短语三种信息形式的决策矩阵转化为相对于参照... 针对带有决策者期望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考虑了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因素,以决策者对各属性的期望作为参照点,然后将具有清晰数、区间数和语言短语三种信息形式的决策矩阵转化为相对于参照点的益损决策矩阵,在此基础上,考虑决策者对待收益和损失的不同风险态度,依据累积前景理论计算每个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依据综合前景值的大小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 期望 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联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洁 吴小桔 +2 位作者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99,共8页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部分参数,分析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仿真模拟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策略由直接收益、转移成本及前景损益等因素决定;转移方的风险损失对转移策略影响较大,而接收方潜在收入对知识转移策略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盟 知识转移 演化博弈 累积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模型 被引量:28
9
作者 徐红利 周晶 徐薇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54,共8页
出行者行为假设对交通网络用户均衡建模具有重要影响,更符合人们的真实决策行为的累积前景理论,为随机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与网络的随机性相结合,建立了随机网络... 出行者行为假设对交通网络用户均衡建模具有重要影响,更符合人们的真实决策行为的累积前景理论,为随机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决策与网络的随机性相结合,建立了随机网络用户均衡的等价变分不等式模型;提出了求解模型的算法,通过简单的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通过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行者的风险态度、出行者对网络服务水平的预期以及出行流量波动大小对网络均衡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随机网络 用户均衡 累积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系累积前景理论的基坑支护方案决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明武 赵奎元 +2 位作者 朱其坤 蒋辉 金菊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622-628,共7页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方案 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 集对分析 联系数 价值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波 隽志才 林徐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8-874,共7页
为了使交通分配更符合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特征,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给出了交通流连续分布状态下路径前景的连续函数表达式,建立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该模型同时考虑了交通系统的不确定性、出行者的感知误差以及建... 为了使交通分配更符合出行者的实际行为特征,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给出了交通流连续分布状态下路径前景的连续函数表达式,建立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该模型同时考虑了交通系统的不确定性、出行者的感知误差以及建模者的观测误差.讨论了模型解的性质,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0,1)区间内,当出行可靠性参数或风险态度参数值越大时,出行者对于风险的感知越敏感,越倾向于选择行程时间波动较小的路径;当感知误差较小或路网不确定性程度较大时,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均逐渐趋于稳定.研究还表明,出行者的损失规避程度对网络均衡态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前景理论 随机用户均衡 变分不等式 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田系统和灰色累积前景理论的变压器区间数维修风险决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伟 郝玉国 +2 位作者 范瑞祥 苑嘉航 李存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马田系统和灰关联累积前景理论的维修方案风险决策方法。在已有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区间数初始维修决策矩阵。将区间数决策向量视为多维属性空间中的超长方体,采用2水平正交试验在该超长方体... 提出一种基于马田系统和灰关联累积前景理论的维修方案风险决策方法。在已有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区间数初始维修决策矩阵。将区间数决策向量视为多维属性空间中的超长方体,采用2水平正交试验在该超长方体上均匀、分散地布点,根据正交表的试验次数组成布点集代表决策方案。利用马氏距离计算每个维修方案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以消除指标之间相关性对结果造成的影响。考虑到公司领导的主观风险态度,引入累积前景理论,定义了基于马氏距离的灰关联函数,进而构建了正负前景价值矩阵,计算各维修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排序选择最优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比已有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模型更切合实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田系统 累积前景理论 灰色关联 变压器 维修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被引量:55
13
作者 乐琦 樊治平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6,共9页
针对考虑主体期望值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方法.给出了考虑主体期望值的双边匹配问题的描述;将主体给出的期望值视为参照点,构建了两个相对参照点的益损矩阵;依据累积前景理论和规范化公式,构建了两个规范化... 针对考虑主体期望值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决策方法.给出了考虑主体期望值的双边匹配问题的描述;将主体给出的期望值视为参照点,构建了两个相对参照点的益损矩阵;依据累积前景理论和规范化公式,构建了两个规范化前景矩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求解该双边匹配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该单目标优化模型获得匹配结果;最后,通过毕业生与实习岗位的双边匹配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匹配 序值 期望值 参照点 累积前景理论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机场群旅客出行决策行为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爱庆 陈欣 朱金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共8页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研究了机场群旅客出行决策行为.针对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综合计划延误时间、票价、出行在途时间"可靠性"和"不可靠性"动态设置出行决策参考点,并考虑航班容量限制因素,构建了旅客出行选择模型,并...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研究了机场群旅客出行决策行为.针对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综合计划延误时间、票价、出行在途时间"可靠性"和"不可靠性"动态设置出行决策参考点,并考虑航班容量限制因素,构建了旅客出行选择模型,并将实证调查数据分别与累积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前景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机场群航空旅客的出行路径决策过程,旅客选择行为随着出行目的不同而不同;与期望效用理论模型比较,该模型对描述航空旅客决策行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因此,机场应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并结合旅客有限理性特点优化航班频率、票价和航线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出行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 区域机场群 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发时间选择SDUO模型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波 隽志才 林徐勋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6,共9页
以早高峰工作出行为研究对象,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动态用户最优(SDUO)交通分配模型,模型可以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路径及OD对之间的动态出发... 以早高峰工作出行为研究对象,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动态用户最优(SDUO)交通分配模型,模型可以同时选择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给出了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路径及OD对之间的动态出发流量、出发时间选择满意函数均与到达工作地点的价值函数形态相似,绝大多数出行者(96.45%)都能在"可以接受的最早到达时刻"与"工作开始时刻"之间到达。模型拓展了传统出发时间选择模型中"时间窗"的概念和出行者完全理性假设的局限,在有限理性框架下考察出行者的决策行为,模型及算法可以为出行行为分析、动态路径诱导,以及拥挤收费和错时上下班等交通管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前景理论 出发时间选择 随机动态用户最优(SDUO) 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动态交通流演化博弈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波 隽志才 倪安宁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交通流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出行者的适应性学习及其诱发的路径选择行为的持续改变,当选择行为趋于稳定时交通系统也将达到或接近均衡状态。首先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用户均衡模型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模型解... 交通流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出行者的适应性学习及其诱发的路径选择行为的持续改变,当选择行为趋于稳定时交通系统也将达到或接近均衡状态。首先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一个用户均衡模型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模型解的性质进行了讨论;然后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论相结合,利用复制子动态来刻画出行者日常路径选择的博弈学习行为,建立了一个动态交通系统模型,结合稳定性分析证明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演化能够实现用户均衡;最后通过算例在不同初始状态和不同参照点更新规则下分别展示了交通流的动态演化与用户均衡的实现过程,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拓展了传统交通分配模型完全理性假设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更加真实、全面的刻画了动态交通系统长期运行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系统 累积前景理论 复制子动态 用户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参照点累积前景理论的风险型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欢 朱建军 张世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针对决策者权重信息、属性值为区间数形式的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双参照点累积前景理论的群决策方法。考虑预期和正理想点为双参照点,根据累积前景理论分别表示针对双参照点的价值;引入预期侧重系数,进一步得到各方案... 针对决策者权重信息、属性值为区间数形式的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双参照点累积前景理论的群决策方法。考虑预期和正理想点为双参照点,根据累积前景理论分别表示针对双参照点的价值;引入预期侧重系数,进一步得到各方案的加权累积前景值;根据离差最大化的思想建立决策者权重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各方案综合累积前景值并进行方案排序。最后运用到工程评标案例中,通过与单参照点、期望效用理论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型群决策 双参照点 累积前景理论 区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产品开发项目中止决策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茜 李延来 陈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12-2321,共10页
为了有助于系统性、阶段性地审查产品开发项目,识别缺乏良好前景的项目并加以中止,以整合优化有限资源、提高企业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根据产品开发项目阶段性、风险性的特点,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项目中止决策方法。使用一定量样本项目... 为了有助于系统性、阶段性地审查产品开发项目,识别缺乏良好前景的项目并加以中止,以整合优化有限资源、提高企业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根据产品开发项目阶段性、风险性的特点,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项目中止决策方法。使用一定量样本项目与待判项目的指标评价值组成决策矩阵,将决策矩阵的正、负理想解作为参考点,依据前景理论中的前景价值函数计算正、负前景矩阵;以样本项目中不同类别项目的综合前景值离差最大化为目标构建最优化模型,求解模型获得最优权重向量;通过权重向量计算各项目的综合前景值,按照待判项目综合前景值的对应区间确定所属类型,作出继续执行、暂缓执行或中止的决策。以某制造企业的开发项目为例进行决策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中止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 优化模型 决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通勤者路径选择模型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小静 刘林忠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3-178,共6页
为了全面描述决策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出行行为,从价值变化和可靠性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通勤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及对待风险的态度,提出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的通勤者路径选择模型.首先推广了两个参考点的CPT,接着根据不确定理论对行程时间... 为了全面描述决策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出行行为,从价值变化和可靠性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通勤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及对待风险的态度,提出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的通勤者路径选择模型.首先推广了两个参考点的CPT,接着根据不确定理论对行程时间进行预算,给出通勤者参考点估计的统一方法,然后构造通勤者的路径选择模型.最后在一个测试网络上研究可靠度与参考点及可靠度与累积前景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通勤者的参考点可以根据可靠度要求动态设置.出发时刻相同,出行者可靠度要求较高时,风险较低的路径前景值较大;反之可靠度要求较低时,行程时间平均值较小,虽然风险较高的路径前景值也比较大,这一结论与事实相符合.本文所提出的决策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通勤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参考点 累积前景理论 预算出行时间 通勤者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异质道路网配流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彪 刘海旭 +2 位作者 蒲云 王恪铭 郭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针对出行者择路行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取向的差异性,将出行者分为4类:分别以可靠度低于50%的出行时间预算、期望出行时间、可靠度高于50%的出行时间预算和超预算期望出行时间作为选择路径的参考点.推导了需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路段通行... 针对出行者择路行为的有限理性和风险取向的差异性,将出行者分为4类:分别以可靠度低于50%的出行时间预算、期望出行时间、可靠度高于50%的出行时间预算和超预算期望出行时间作为选择路径的参考点.推导了需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路段通行能力服从均匀分布条件下各类出行者的前景值计算公式,建立了用等价变分不等式表示的均衡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累积前景理论参数设置对配流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收益敏感系数的增大,各类出行者的路径前景均呈增大趋势,且第3、4类出行者比第1、2类出行者变化更显著;随着损失敏感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的增大,各类出行者的路径前景均呈减少趋势,且第1、2类出行者比第3、4类出行者变化更显著;随着感知概率系数的增大,第1、2类出行者的路径前景呈减小趋势,而第3、4类出行者的路径前景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分配 累积前景理论 变分不等式 出行时间预算 超预算期望出行时间 有限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