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建州
杨金燕
+1 位作者
田丽燕
李廷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自农田的赤红壤的硫酸酯酶、磷酸酶和肽酶活性高于紫色土和采自矿山的赤红壤的相应的酶活性;矿山赤红壤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三者中最高;紫色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赤红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可快速测定土壤中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酶
荧光
微
孔
板
酶
检测
技术
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虞伟
孙永康
+3 位作者
廖建辉
张海黔
顾宁
武建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9-482,共4页
以重组人钙调素 (rhCaM )、亲环素 (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 (dsDNA)为包被抗原 ,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 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 (PS)紫外线 (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PS板经UV 辐照后 ,可显...
以重组人钙调素 (rhCaM )、亲环素 (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 (dsDNA)为包被抗原 ,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 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 (PS)紫外线 (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PS板经UV 辐照后 ,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 ,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 .原子力学显微镜 (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 ,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 辐照的PS基底表面 ,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 ,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表明 ,PS板经UV 辐照后 ,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 ,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 6 9倍 ,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 ,此亦即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线辐照
聚苯乙烯
微
孔
板
酶
免疫测定
分子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CR-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
被引量:
2
3
作者
向延根
石国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板 ,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孔板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板 ,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孔板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 10例。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为 5 9.3% ,特异性为 95 .0 % ;阳性预测值为 96 .3% ,阴性预测值为 5 1.4 %。结论 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DNA ,是结核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ELISA
微
孔
板
杂交
技术
检测
结核杆菌DNA
核酸杂交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
4
作者
徐桦
孙爱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9-480,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生物化学教研室徐桦,孙爱民关键词酶联免疫检测法,微孔板中图号R50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广泛用于科研和临床...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生物化学教研室徐桦,孙爱民关键词酶联免疫检测法,微孔板中图号R50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广泛用于科研和临床检测,由于通常应用的40孔微孔板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
联免疫
检测
法
微
孔
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因扩增产物微孔杂交法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毒株
5
作者
夏梦岩
张卓然
+1 位作者
秦成
赵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实用的方法以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性毒株。方法在F蛋白裂解位点的两侧设计引物 ,引物1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 ;按Aus/32强毒株F基因裂解区域设计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探针 ,并对之进行5'端地高辛标记...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实用的方法以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性毒株。方法在F蛋白裂解位点的两侧设计引物 ,引物1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 ;按Aus/32强毒株F基因裂解区域设计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探针 ,并对之进行5'端地高辛标记。生物素化的双链扩增产物被固相的链霉亲和素捕获后经变性成为生物素化单链。然后微孔中加入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 ,并用抗 -地高辛 -碱性磷酸酶显色。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特异 ,敏感性比琼脂糖电泳法高约3~4倍 ,批内CV为9.88 % ,批间CV为18.3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优化PCR条件后可作为新城疫病毒感染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扩增产物
微
孔
杂交法
检测
新城疫病毒
致病毒株
免疫
酶
技术
固相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建州
杨金燕
田丽燕
李廷强
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1DFA101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484)
文摘
【目的】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文对土壤酶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土壤硫酸酯酶、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肽酶活性,采用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自农田的赤红壤的硫酸酯酶、磷酸酶和肽酶活性高于紫色土和采自矿山的赤红壤的相应的酶活性;矿山赤红壤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三者中最高;紫色土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赤红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可快速测定土壤中酶的活性。
关键词
土壤
酶
荧光
微
孔
板
酶
检测
技术
紫外微孔板酶检测技术
Keywords
soil
enzyme
96-well microplate fluorimetric assay
96-well microplat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分类号
S718.521.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虞伟
孙永康
廖建辉
张海黔
顾宁
武建国
机构
东南大学国家教委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开放实验室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9-48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9890 2 2 0 )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奖励基金 (2 0 0 0年 )资助项目~~
文摘
以重组人钙调素 (rhCaM )、亲环素 (rhCyP)、心磷脂和双链DNA (dsDNA)为包被抗原 ,建立了检测针对上述 4种抗原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并对聚苯乙烯微孔板 (PS)紫外线 (UV)辐照前后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PS板经UV 辐照后 ,可显著改善酶免疫分析的测定效果 ,自身抗体的测定敏感度和重复性均有显著提高 .原子力学显微镜 (AFM)表征结果则提供了改善酶免疫分析的直接证据 ,抗原分子均匀平铺于UV 辐照的PS基底表面 ,而未经辐照的PS板则抗原分子的吸附率低 ,且分布不均并有成团聚集现象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表明 ,PS板经UV 辐照后 ,基底表面发生了氧化并引入了含氧的活性基团 ,O/C元素比较辐照前提高了 6 9倍 ,改善了对抗原生物分子的亲水和化学反应性能 ,此亦即UV
关键词
紫外
线辐照
聚苯乙烯
微
孔
板
酶
免疫测定
分子组装
Keywords
polystyrene microtitre plates
ultraviolet light
enzyme immunoassay
molecular assembly
分类号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CR-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
被引量:
2
3
作者
向延根
石国民
机构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4-266,共3页
文摘
目的 采用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核杆菌DNA ,并将扩增产物加入预先包被结核杆菌探针的微孔板 ,再加入结核杆菌显色探针 ,同时进行微孔板核酸夹心杂交ELISA显色。共检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 5 10例。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为 5 9.3% ,特异性为 95 .0 % ;阳性预测值为 96 .3% ,阴性预测值为 5 1.4 %。结论 PCR 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杆菌DNA ,是结核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实验室方法。
关键词
PCR—ELISA
微
孔
板
杂交
技术
检测
结核杆菌DNA
核酸杂交
脱氧核糖核酸
Keywords
PCR
Hybridization
ELISA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NA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
4
作者
徐桦
孙爱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9-480,共2页
文摘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生物化学教研室徐桦,孙爱民关键词酶联免疫检测法,微孔板中图号R50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广泛用于科研和临床检测,由于通常应用的40孔微孔板对...
关键词
酶
联免疫
检测
法
微
孔
板
分类号
Q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扩增产物微孔杂交法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毒株
5
作者
夏梦岩
张卓然
秦成
赵静
机构
解放军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省商检局
出处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5期22-25,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实用的方法以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性毒株。方法在F蛋白裂解位点的两侧设计引物 ,引物1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 ;按Aus/32强毒株F基因裂解区域设计24个碱基的寡核苷酸探针 ,并对之进行5'端地高辛标记。生物素化的双链扩增产物被固相的链霉亲和素捕获后经变性成为生物素化单链。然后微孔中加入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 ,并用抗 -地高辛 -碱性磷酸酶显色。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特异 ,敏感性比琼脂糖电泳法高约3~4倍 ,批内CV为9.88 % ,批间CV为18.3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优化PCR条件后可作为新城疫病毒感染诊断。
关键词
基因扩增产物
微
孔
杂交法
检测
新城疫病毒
致病毒株
免疫
酶
技术
固相杂交
Keywords
NDV EIA PCR solid phase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S852.659.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4.4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紫外-荧光微孔板酶检测技术测定两种土壤的酶活性
何建州
杨金燕
田丽燕
李廷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紫外线辐照聚苯乙烯微孔板用于酶免疫测定的研究与表征
虞伟
孙永康
廖建辉
张海黔
顾宁
武建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CR-ELISA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
向延根
石国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微孔板重复使用的研究
徐桦
孙爱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因扩增产物微孔杂交法检测新城疫病毒致病毒株
夏梦岩
张卓然
秦成
赵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