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特平均直径对煤粉及其在瓦斯气氛下爆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汤其建 秦汝祥 戴广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9-497,共9页
为了研究索特平均直径(D_(3,2))对煤粉及其在瓦斯气氛中爆炸特性的影响,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测量了煤粉初始样和混合样及其在瓦斯气氛中的爆炸特性参数,研究了粒径分散度σ_(D)对煤尘爆炸威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粒径特征参数d_(50),D_(... 为了研究索特平均直径(D_(3,2))对煤粉及其在瓦斯气氛中爆炸特性的影响,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测量了煤粉初始样和混合样及其在瓦斯气氛中的爆炸特性参数,研究了粒径分散度σ_(D)对煤尘爆炸威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粒径特征参数d_(50),D_(4,3),D_(3,2)值与煤粉粉尘爆炸威力的相关性;同时收集了煤粉粉尘爆炸的固体残渣,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结合煤粉粉尘爆炸实验数据和产物微观结构分析结果,探讨了煤粉粉尘及其在瓦斯气氛中爆炸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d_(50)值相同时,σ_(D)值最大(2.31)时煤粉粉尘的压力最大值P_(max)和(d P/d t)_(max)值较σ_(D)值最小(1.49)时分别增加了14.71%和68.05%,说明煤粉粉尘的粒径分散度σ_(D)会显著影响其爆炸性能;相对于d_(50)值和D_(4,3)值,D_(3,2)值可以更好的阐述煤粉粉尘的爆炸特性,D_(3,2)值最大(120μm)时的粉尘爆炸压力P_(ex)和(d P/d t)_(ex)值较D_(3,2)值最小(2.5μm)时分别降低了33.33%和83.33%,说明D_(3,2)值对(d P/d t)_(ex)值的影响大于对P_(ex)值的影响;在瓦斯气氛中,随着D_(3,2)值的增加,煤粉粉尘的(d P/d t)_(ex)值逐渐减小,低瓦斯体积分数时,D_(3,2)值对P_(ex)值影响较小,但高瓦斯体积分数时,D_(3,2)值越大则P_(ex)值越小,而煤粉颗粒的D_(3,2)值越小,挥发分燃烧速率更快,爆炸更剧烈,其残渣表面的孔洞越多,破碎程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特平均直径(D_(3 2)) 煤粉 瓦斯 粉尘爆炸 粒径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反旋贫油直喷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2
作者 赵若霖 孔文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基于贫油直喷低排放燃烧室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双级反旋喷嘴,为优化其雾化性能,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探究雾化压力、旋流器结构及进气条件等参数对雾滴粒径分布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雾化压力增加,雾化锥角先... 基于贫油直喷低排放燃烧室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双级反旋喷嘴,为优化其雾化性能,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探究雾化压力、旋流器结构及进气条件等参数对雾滴粒径分布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雾化压力增加,雾化锥角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索特平均直径(SMD)逐渐减小;沿雾锥径向和轴向SMD逐渐增大;旋流气流能有效降低SMD,内旋流叶片角度增加和外旋流叶片角度减小均有助于降低SMD;叶片数量对粒径分布和喷雾速度场影响较小;外气量过高时,雾锥无法形成,最佳内外气量比例为3∶1;随总气量增大,SMD先减少后增大,在7.89 g/s时,SMD达到最小值.研究结果为喷嘴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反旋 贫油直喷 雾化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技术的柴油喷雾特征直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杰 董全 +2 位作者 任晓光 蔡志勇 倪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研究影响内燃机可燃混合气分布的柴油雾化特性,本文基于平面激光测径技术开展柴油喷雾粒径分布的试验研究,对图像信号强度和喷雾粒径之间进行标定,获取不同喷油压力、背景压力和喷孔孔径条件下的可视化图像,探究其对喷雾粒径分布的影... 为研究影响内燃机可燃混合气分布的柴油雾化特性,本文基于平面激光测径技术开展柴油喷雾粒径分布的试验研究,对图像信号强度和喷雾粒径之间进行标定,获取不同喷油压力、背景压力和喷孔孔径条件下的可视化图像,探究其对喷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粒径分布与喷雾浓度场结构分布吻合,靠近喷嘴的液核区喷雾SMD最大,沿着喷雾轴线SMD在逐渐减小,喷雾外围部分SMD最小。提高喷油压力对于D_(0.1)的降幅最大,表明喷雾前锋面粒径受喷油压力的影响最大;喷雾SMD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D_(0.9)的涨幅最大,表明增大背景压力会使喷雾粒径尺寸差别增大;喷孔直径增大对D_(0.9)影响最大。随着开始喷油后时刻的增加,喷雾平面内SMD的值在减小,特征直径D_(P)、D_(0.1)、D_(0.5)和D_(0.9)的变化幅度都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平面激光测径技术 喷雾雾化 喷油压力 背景压力 喷孔孔径 索特平均直径 特征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柴油初次雾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新宇 方振昌 +4 位作者 李佳奇 唐新程 吕钊 乔信起 孙春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针对斯特林发动机小负荷燃油雾化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雾化方式.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仿真研究了鼓泡喷嘴内气液流态,并依据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对射流液膜失稳和破碎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鼓泡-引射耦合下的初次雾化模... 针对斯特林发动机小负荷燃油雾化不良问题,提出了基于鼓泡-引射耦合的雾化方式.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仿真研究了鼓泡喷嘴内气液流态,并依据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对射流液膜失稳和破碎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鼓泡-引射耦合下的初次雾化模型.分析了气液质量比RGL(gas-liquid mass ratio)、负荷对初次雾化的影响,并与传统雾化方式比较.结果表明:增大RGL会促进射流失稳、减小液滴粒径.相较于传统雾化方式,鼓泡-引射耦合下小负荷索特平均直径SMD减小约62%,雾化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引射耦合 初次雾化 射流失稳 气液质量比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背压下GDI油束喷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雁飞 郭恒杰 +1 位作者 王建昕 徐宏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6-333,共8页
在定容弹中,利用高速摄影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试技术(PDPA)研究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射脉宽对汽油直喷(GDI)发动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的影响,包括喷雾贯穿距、粒度和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喷雾的发展,油束有往喷油器中心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定容弹中,利用高速摄影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试技术(PDPA)研究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射脉宽对汽油直喷(GDI)发动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的影响,包括喷雾贯穿距、粒度和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喷雾的发展,油束有往喷油器中心方向运动的趋势;在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喷雾贯穿距均出现两阶段发展趋势;喷射压力和背压对喷雾的粒度和速度特性有着明显影响.提高喷射压力会明显降低索特平均直径(SMD),并会增加油滴速度.增加背压会导致SMD变大,并使油滴速度降低.SMD会随PDPA测量体位置远离喷油器而增大,这是由于在远离喷油器位置处,油滴间聚合作用占主导因素.在喷射脉宽大于0.8,ms时,喷射脉宽的变化对喷雾头部的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喷油脉宽的增加会导致SMD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直喷 相位多普勒测试技术 索特平均直径 喷雾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出口气泡雾化喷嘴液膜破碎过程与喷雾特性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联胜 杨华 +1 位作者 吴晋湘 闫运忠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主要研究了环状出口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液膜破碎过程与喷雾特性.当气液质量流量比为零时,出口下游形成空心封闭膜壳,表面波明显存在于液膜表面.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膜壳逐渐膨胀并在最薄弱部位被撕裂.利用DualPDA测量得到液雾... 主要研究了环状出口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液膜破碎过程与喷雾特性.当气液质量流量比为零时,出口下游形成空心封闭膜壳,表面波明显存在于液膜表面.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膜壳逐渐膨胀并在最薄弱部位被撕裂.利用DualPDA测量得到液雾颗粒的速度分布、直径分布与流通量分布特性;在主流区域存在负向运动的粒子同时颗粒平均速度明显降低.出口下游的速度分布曲线呈现双峰趋势,实验数据显示中心回流区域结束于距离出口30mm左右.索特平均直径的有关数据显示气泡的“爆炸”发生于出口下游5~15mm区域.流通量分布曲线也是双峰的,径向逐渐扩张,轴向逐渐降低,并且液雾主流区域流通量明显高于边缘区域的流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雾化 喷嘴 速度分布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结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姚春德 耿培林 +3 位作者 银增辉 胡江涛 杨子明 陈大陆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解高压共轨喷嘴结构对喷雾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高喷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喷嘴结构的喷雾粒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燃油喷雾的粒径分布呈现轴线大、两边小的趋势,并在喷雾边缘稍微增加;... 为了解高压共轨喷嘴结构对喷雾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高喷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喷嘴结构的喷雾粒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燃油喷雾的粒径分布呈现轴线大、两边小的趋势,并在喷雾边缘稍微增加;同时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MD)的分布呈现粒径减小的趋势,小粒径区域逐渐向喷嘴顶端靠近,喷雾雾化效果随喷射压力增加而改善.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喷雾总体SMD呈减小趋势;当喷孔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进一步减小喷孔直径对喷雾雾化效果的影响逐渐减弱.孔径为0.18,mm的喷嘴,喷雾SMD随着长径比(L/D为3.89~5.00)的增加而增大;孔径为0.13,mm的喷嘴,喷雾SMD随着长径比(L/D为5.38~7.69)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结构 长径比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同轴式喷嘴雾化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章福 吴继平 +2 位作者 陶玉静 周进 王振国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研究表明:喷嘴出口扩张时可以改善喷嘴的雾化性能;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都存在一个合适的缩进长度,在改善喷嘴雾化特性的同时对总流量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 通过试验研究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研究表明:喷嘴出口扩张时可以改善喷嘴的雾化性能;气液同轴直流式和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都存在一个合适的缩进长度,在改善喷嘴雾化特性的同时对总流量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喷雾性能要优于气液同轴直流式喷嘴的喷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 喷嘴 索特平均直径(SMD) 粒子动态分析仪(P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喷射量对空气辅助喷射喷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白洪林 胡春明 +2 位作者 李志军 侯圣智 刘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空气辅助喷射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的变化规律,并且分别在定容弹及光学发动机上开展了喷雾特性(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的试验研究,引入喷雾半锥角(α角和β角)的概念用以分析在有进气气流时空... 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空气辅助喷射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的变化规律,并且分别在定容弹及光学发动机上开展了喷雾特性(喷雾锥角和贯穿距离)的试验研究,引入喷雾半锥角(α角和β角)的概念用以分析在有进气气流时空气喷射量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空气喷射量可以改善燃油的雾化效果,特别是当喷雾燃空比γ小于0.8时,喷雾的SMD会有明显降低;在定容弹内空气喷射量的增大会使喷雾锥角减小,但对贯穿距离的影响不大;在光学发动机内由于进气气流的影响,空气喷射量的增加会使喷雾锥角增大,贯穿距离变小,同时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明显不同于定容弹内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喷射 空气辅助喷嘴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光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无气喷涂涂料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滕燕 王譞 +1 位作者 孙中圣 路建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0,100,共4页
采用氧化镁压痕法,以铁红防锈漆为工质,研究了高压无气喷涂中喷嘴等效孔径、雾化压力等工作参数对涂料雾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不同等效孔径的喷嘴在不同喷涂压力下的涂料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涂料雾化颗粒的索特平均直径(S... 采用氧化镁压痕法,以铁红防锈漆为工质,研究了高压无气喷涂中喷嘴等效孔径、雾化压力等工作参数对涂料雾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不同等效孔径的喷嘴在不同喷涂压力下的涂料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涂料雾化颗粒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和特征直径随雾化压力增大而减小,随喷嘴孔径增大而增大;雾化压力对雾化颗粒的相对尺寸范围影响较大,压力增大,雾化颗粒相对尺寸范围减小,雾化颗粒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无气喷涂 雾化 索特平均直径 特征直径 相对尺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温度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佘金平 张煜盛 +2 位作者 张辉亚 闫妍 徐波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3,共7页
以KIVA-3V为基础,研究了在定容室喷雾条件下,燃油温度对喷雾气液相贯穿距、气相总体积及气相混合气燃空当量比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油温度的升高,喷雾的液相及气相贯穿距缩短,蒸发喷雾在径向上的扩展明显增强,喷雾蒸发的气... 以KIVA-3V为基础,研究了在定容室喷雾条件下,燃油温度对喷雾气液相贯穿距、气相总体积及气相混合气燃空当量比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油温度的升高,喷雾的液相及气相贯穿距缩短,蒸发喷雾在径向上的扩展明显增强,喷雾蒸发的气相体积几乎呈线性增加;在燃油温度为293K时,喷雾中气相混合气燃空当量比小于1的油气质量占所蒸发总油气质量的90%以上,而燃空当量比大于2的油气质量近乎为零;但当燃油温度达530K时,喷雾中气相混合气燃空当量比大于2的油气质量约占所蒸发油气总质量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正庚烷 燃油温度 蒸发 贯穿距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康康 李昕昕 +2 位作者 李俊鸽 王井山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利用高速摄影和粒子图像分析技术(PDIA)研究了生物柴油、B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丁醇)、P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丙醇)和E 20(80%,生物柴油和20%,乙醇)的喷雾宏观和微观特性,主要对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索特平均直径(SMD)和液... 利用高速摄影和粒子图像分析技术(PDIA)研究了生物柴油、B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丁醇)、P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丙醇)和E 20(80%,生物柴油和20%,乙醇)的喷雾宏观和微观特性,主要对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索特平均直径(SMD)和液滴尺寸分布等喷雾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柴油、B 20、P 20和E 20的喷雾贯穿距离依次减小,平均锥角依次增大.随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燃料的影响逐渐削弱,喷雾贯穿距离和锥角主要受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影响.喷射压力的升高使生物柴油和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SMD减小,小粒径液滴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喷射压力为80,MPa、环境压力为1,MPa时,轴向距离为50,mm处,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相对生物柴油SMD平均减小1.6,μm(5.7%,),不同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间SMD也依次减小,但幅度略小.醇类与生物柴油掺混可以提高喷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粒子图像分析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液滴尺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粒度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光军 张煜盛 +1 位作者 余敬周 邱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48,共5页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稳态自由喷雾粒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就不同喷油压力、喷孔直径对乙醇、柴油及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稳态自由喷雾粒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燃料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MD)的...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稳态自由喷雾粒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就不同喷油压力、喷孔直径对乙醇、柴油及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稳态自由喷雾粒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燃料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MD)的空间分布沿喷雾轴线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柴油喷雾的SMD在20~40μm范围内变化,乙醇喷雾较柴油喷雾具有更小的SMD,且其空间分布较为均匀;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的SMD不断减小,其SMD大小和空间分布均匀性介于柴油喷雾和乙醇喷雾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乙醇 柴油 燃料喷雾 粒度分布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SD技术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特性SMD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旭 石永昊 +3 位作者 刘海 李向荣 田国弘 刘福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43-1247,共5页
为更好地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特性,搭建了柴油喷雾特性激光测试试验系统,基于激光测试手段,利用平面激光粒径测试技术,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微观特性—索特平均直径进行定量测量,分别考察不同喷孔直径、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索特平均... 为更好地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特性,搭建了柴油喷雾特性激光测试试验系统,基于激光测试手段,利用平面激光粒径测试技术,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微观特性—索特平均直径进行定量测量,分别考察不同喷孔直径、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索特平均直径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喷孔直径的增加,在1 600μs内喷雾场中的平均索特平均直径增大;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在1 400μs内喷雾场中的平均索特平均直径相对较小,分布也较均匀;喷雾场中粒径的分布趋于粒径较小的方向集中,因此喷雾场中索特平均直径的形态分布近似服从于概率分布中的非中心F分布,并根据其分布形态拟合出相应的非中心F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特性 平面激光粒径测试技术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雾化高黏度流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猛 段钰锋 张铁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2-87,共6页
该文主要为研究液体性质以及喷嘴结构对气泡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用浆体包括水和6种高黏度流体。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多种流体进行雾化实验研究。对喷嘴几何结构和操作参数对雾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雾化液滴沿径向的索特平... 该文主要为研究液体性质以及喷嘴结构对气泡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用浆体包括水和6种高黏度流体。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多种流体进行雾化实验研究。对喷嘴几何结构和操作参数对雾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雾化液滴沿径向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最大值在120μm以内。提高气液比能有效降低雾化液滴SMD。喷嘴出口直径和注气孔直径对水的雾化液滴SMD的影响显著,而改变注气角度和混合室长度对水的雾化液滴SMD影响不大。混合室长度增加后,非牛顿流体的雾化质量有一定下降。黄原胶添加量的提高对雾化液滴SMD有很大影响。在雾化介质为水的情况下,液滴SMD变化范围为60~95μm;雾化高黏度流体时SMD范围为60~1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气泡雾化 气液比 索特平均直径 高黏度流体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背压对压力涡流喷嘴喷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涛涛 张武高 +3 位作者 陈晓玲 顾根香 郭晓宁 黄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激光测粒仪和PIV测试技术系统试验研究了燃烧室背压对斯特林发动机压力涡流喷嘴喷雾形成过程、贯穿距离增长规律、喷雾锥角、液滴粒径和喷雾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背压的增加使喷雾形状更加致密,贯穿距离的增...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激光测粒仪和PIV测试技术系统试验研究了燃烧室背压对斯特林发动机压力涡流喷嘴喷雾形成过程、贯穿距离增长规律、喷雾锥角、液滴粒径和喷雾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背压的增加使喷雾形状更加致密,贯穿距离的增加变缓,液滴平均速度增加,索特平均直径增加。当燃烧室背压大于1.0-1.5 MPa之间的一个临界值时,其对喷雾锥角没有影响,小于此临界值,燃烧室背压的增加会使喷雾锥角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涡流喷嘴 斯特林发动机 喷雾锥角 索特平均直径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栋 龙潭 朱锡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 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研究生物质热解油喷雾特性,考察气液质量流量比对液滴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与0号柴油和生物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索特平均直径沿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沿着径向不断增大;随着气液质量流量比的增加,液滴的平均直径不断减小,但减小趋势变缓;柴油雾化性能最好,生物油最差,添加乙醇能增强生物油的雾化性能。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生物油索特平均直径的经验公式,拟合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为生物油燃烧喷嘴的设计和运行工况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喷雾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气液质量流量比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体气流式喷嘴加压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朴杰 张忠孝 +3 位作者 毕德贵 娄彤 周志豪 陈永权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74-77,共4页
水煤浆入炉前的雾化对其稳定燃烧和气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双流体气流式雾化喷嘴在加压条件下的雾化过程,使用LS-2000分体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随着环境压力(雾化室压力)及气液比的不同其雾化角、索特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 水煤浆入炉前的雾化对其稳定燃烧和气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双流体气流式雾化喷嘴在加压条件下的雾化过程,使用LS-2000分体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随着环境压力(雾化室压力)及气液比的不同其雾化角、索特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气液比一定时,索特平均直径d32随着雾化室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雾化角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索特平均直径与环境压力的n次幂成正比,n为-0.9^-1.5,当环境压力不变时,索特平均直径随着气液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环境 索特平均直径 气液质量比 雾化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rtmann哨超声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旭泽 高贵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Hartmann哨的超声雾化喷嘴。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气压对雾滴索特平均直径(SMD)、雾化角和用水量的影响。对喷嘴加装了中心杆,对比了有无中心杆对于雾滴SMD的影响。研究表明:随... 介绍了一种基于Hartmann哨的超声雾化喷嘴。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气压对雾滴索特平均直径(SMD)、雾化角和用水量的影响。对喷嘴加装了中心杆,对比了有无中心杆对于雾滴SMD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气压的增大,雾滴SMD显著减小,雾化角增大,而气压在0.5 MPa时两者达到极值并趋于稳定;喷嘴加入中心杆,并在气压达到一定值后,雾滴SMD有了明显的减小,最小雾滴SMD可以达到12μm;在气压为0.5 MPa,用水量最少,雾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tmann哨 超声喷嘴 中心杆 索特平均直径 雾化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喷嘴组雾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凯 蔡九菊 +1 位作者 张宝诚 马洪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55-1158,共4页
讨论了某重型燃气轮机(E级)燃烧室燃料喷嘴组雾化特性试验研究结果.应用美国TSI公司LDV/PDPA系统测得不同压力下喷嘴组雾化粒度及分布,应用软件识别方法测得喷嘴组喷雾锥角.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组雾化粒度对压力变化敏感,当压力由0.4 MPa... 讨论了某重型燃气轮机(E级)燃烧室燃料喷嘴组雾化特性试验研究结果.应用美国TSI公司LDV/PDPA系统测得不同压力下喷嘴组雾化粒度及分布,应用软件识别方法测得喷嘴组喷雾锥角.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组雾化粒度对压力变化敏感,当压力由0.4 MPa升高到1.2 MPa时,粒度由23.22μm降低到10.11μm,而雾化锥角则由73.5°降低到69.5°.试验数据为喷嘴组的设计改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燃料喷嘴组 雾化特性 索特平均直径 雾化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