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简要地分析评价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文章认为,系统认识论的终极指向是寻求对认识的内在统一性的说明。这种思维指向,使系统认识论取得了诸多颇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贝塔朗菲低估和忽视了社会实践... 本文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简要地分析评价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认识论。文章认为,系统认识论的终极指向是寻求对认识的内在统一性的说明。这种思维指向,使系统认识论取得了诸多颇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贝塔朗菲低估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系统认识论对认识的阐释,仍旧没有超越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塔朗菲 符号系统 系统认识 逻辑经验主义 一般系统 同型性 实践唯物主义 认识活动 思维方式 认识的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辩证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系统认识阶段
2
作者 史昭乐 《现代哲学》 1987年第2期14-15,9,共3页
迄今为止,人们对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已经作了不少探讨,但其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是较少从辩证认识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专门的、深入的考察。应该看到,系统论的出现和兴盛,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它与当代人类的认识对象、... 迄今为止,人们对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已经作了不少探讨,但其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是较少从辩证认识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专门的、深入的考察。应该看到,系统论的出现和兴盛,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它与当代人类的认识对象、认识能力、认识方法等密切相关,是人类认识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认识 系统 发展过程 阶段 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 辩证认识 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认识:悖论及其解释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碧松 于巧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5-50,68,共7页
现代系统本体论研究表明: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系统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来认识系统的世界。这种在传统的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 现代系统本体论研究表明: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系统的认识形式或思维方式来认识系统的世界。这种在传统的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思维和系统认识,能否真正反映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等复杂的本体特征,达到对系统的系统认识呢?这是许多系统哲学和系统认识论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有些学者(如B·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认识 系统 悖论 认识结构 认识形式 整体认识 不同层次 体性 认识对象 认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系统认识
4
作者 王渝陵 《重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18-21,共4页
东西部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困挠国人的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弥合差距的努力抗争中不难发现,将东西部地区差距纳入系统的轨迹中思索,将启迪一系列新的认识。
关键词 东西部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西部地区 缩小东西部差距 经济差距 系统认识 经济指标 第二产业 地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驻镇帮镇扶村推动乡村振兴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
5
作者 陈建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19-21,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逐渐表露出衰退迹象。为了妥善解决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应着眼于现代化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广东省作为我国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对全国经济具有...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逐渐表露出衰退迹象。为了妥善解决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应着眼于现代化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广东省作为我国人口数量第一大省,对全国经济具有突出贡献,实施乡村振兴,首先应摆脱农村贫困和衰退,重视村庄治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镇帮镇扶村 乡村振兴 系统认识 道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因素的系统认识
6
作者 马寅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0期5-7,15,共4页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是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它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设计者)心目中的预演过程;二是课堂教学的活动实施,它应该作为教学方案设计的检验过程;三是课堂教学的反思与...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是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它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设计者)心目中的预演过程;二是课堂教学的活动实施,它应该作为教学方案设计的检验过程;三是课堂教学的反思与评价,它应该作为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总结与提高。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具有实践性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需要有一张“蓝图”来指导。教师的“胸有成竹”体现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提前做好课章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系统认识 中学 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 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的教龄差异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谢圣英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1,共5页
了解中学数学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的教龄差异,有利于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建设性建议.采用有较高信效度的自编"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量表",对171名在职中学数学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老教师与新手教师对数学学习... 了解中学数学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的教龄差异,有利于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建设性建议.采用有较高信效度的自编"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量表",对171名在职中学数学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老教师与新手教师对数学学习的本质、方式、速度以及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方面的认识信念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教龄增长,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的进步倾向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关于数学学习、数学教学、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认识信念维度,教龄为6—10年的教师群体比其他任何教龄段教师群体都要更倾向于建构主义、民主和积极的认识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师 观念 认识信念系统 认识信念系统量表 教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圣英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共8页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模型.通过维度设计,项目选编、评估、编码、鉴别度分析、可读性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编制和修订《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量表》,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量表内部结构...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模型.通过维度设计,项目选编、评估、编码、鉴别度分析、可读性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编制和修订《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量表》,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量表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各维度与量表的整体概念一致并且具有独立的结构内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比较最初的理论模型和3个竞争模型,发现中学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系统的结构与原有的理论构想五成分结构不完全一致,它是建立在该五因素模型基础之上的二阶因素模型.5个一阶因素分别是关于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学、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认识信念,其上,可以概括出2个二阶因素:与数学学科教学相关的认识信念和关于师生的认识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师 认识信念系统 认识信念系统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认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爽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6期120-126,共7页
文章试图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认识过程纳入一个大的系统中,通过对历史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子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描述,通过对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分析来阐释人类对自身历史过程认识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对历史认识系统的探讨中,文... 文章试图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认识过程纳入一个大的系统中,通过对历史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子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描述,通过对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分析来阐释人类对自身历史过程认识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对历史认识系统的探讨中,文章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目前所谓史学危机的根源及出路等一系列问题作以解释和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主体 认识系统 历史研究 认知定势 历史过程 中介系统 知识结构 历史认识客体 主客体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查统计认识系统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隗斌贤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调查统计 认识系统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运用系统论原理认识细胞
11
作者 刘国礼 陶欣荣 佟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59,共2页
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系统是复杂的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动态性及开放性等特征。应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的原理可以对细胞系统做出更新、... 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系统是复杂的物质系统,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动态性及开放性等特征。应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的原理可以对细胞系统做出更新、更全面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认识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复杂动态网络系统与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认识中介系统谈起
12
作者 冯国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94-100,共7页
认识中介系统在认识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结与枢纽的作用。信息科学技术这一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作为认识的中介系统,它们在发展中内容越来越复杂,认识功能愈来愈突出,其中,信息的层次性、网络性、模... 认识中介系统在认识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结与枢纽的作用。信息科学技术这一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作为认识的中介系统,它们在发展中内容越来越复杂,认识功能愈来愈突出,其中,信息的层次性、网络性、模糊性、动态性更能展现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复杂动态网络系统 认识过程 辩证法 认识中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构建最佳的认识主体系统──兼谈跨世纪人才培养问题
13
作者 姚安泽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5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认识主体系统 跨世纪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教学计划 培养跨世纪人才 德智体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实践观 利用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国 《学术论坛》 1987年第2期62-65,共4页
(一)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行为无不具有目的性。在历史研究中,处于不同时期、隶属于不同集团的史家的观念千差万别,这些现象无一不牵涉到一个重大问题──价值。
关键词 认识系统 价值认识 价值评价 马克思 事实认识 社会意识 社会活动 价值关系 恩格斯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得母”“知子”的认识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立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2-67,90,共7页
老子的认识论包涵两个层次。一为关于道(“母”)的知识系统,一为关于物(“子”)的知识系统。“闻道”和“为学”是与之相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途径。老子把传统的气功养生术升华为哲学理论,故从本源上考察,其认识论也是在经验综合的... 老子的认识论包涵两个层次。一为关于道(“母”)的知识系统,一为关于物(“子”)的知识系统。“闻道”和“为学”是与之相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途径。老子把传统的气功养生术升华为哲学理论,故从本源上考察,其认识论也是在经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却表现出反经验及直觉主义的特色。这就决定了老子关于知识的价值取向是推崇“闻道”、贬斥“为学”。由老子开端的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缺少逻辑思想作为前提条件,是一种思维超越的整体性模式。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定势以推动实证科学的发展,与老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认识 直觉思维 直觉主义 逻辑思维 认识系统 前提条件 知识系统 中国传统哲学 感觉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系统的特性及在社会认识系统中的中介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康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8-25,共8页
认识社会,就其直接成果而育,是要以观念形式再现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实现对于社会历史客体的观念掌握。观念地掌握客体,意味着要在不实际地改变客体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集、获取、加工处理来自客体的信息,... 认识社会,就其直接成果而育,是要以观念形式再现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实现对于社会历史客体的观念掌握。观念地掌握客体,意味着要在不实际地改变客体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集、获取、加工处理来自客体的信息,使外部的现实存在的客体(实体、关系、观念等均如此)内容通过一种形式变换而以语言符号系统的方式进入人的头脑,成为思想、观念的内容。这便是社会存在向社会意识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携带着客体信息的“信号”转化为对主体来说有意义的“符号”,来自客体的各种零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系统 历史客体 认识系统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符号学 社会历史过程 恩斯特·卡西尔 存在状态 分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系统运行论:角度、方法和理论模式
17
作者 王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37-44,共8页
认识系统运行论:角度、方法和理论模式王霁认识系统运行的出现标志着认识过程研究的视角转换,它既是对以往认识过程研究成果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的认识辩证转化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为了使人们对此有个一般性伪了解,就必须对认... 认识系统运行论:角度、方法和理论模式王霁认识系统运行的出现标志着认识过程研究的视角转换,它既是对以往认识过程研究成果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的认识辩证转化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为了使人们对此有个一般性伪了解,就必须对认识系统运行的内涵,它的研究角度、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系统 系统运行 认识过程 动态演化 共时性结构 认识客体 活动系统 相互作用 认识活动 认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系统方法在认识中的作用
18
作者 彭大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26-29,共4页
系统观念的萌芽在人类认识史上早就产生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就把字宙万物看作阴阳两种矛盾互相对立的势力和水、火、金、木、土五种物质要素“相生相克”,即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更明确地提出“整体... 系统观念的萌芽在人类认识史上早就产生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就把字宙万物看作阴阳两种矛盾互相对立的势力和水、火、金、木、土五种物质要素“相生相克”,即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则更明确地提出“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说明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联系着的统一体,而不是部分的机械堆积。这些都是系统观念的荫芽。而系统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中,如马克思的社会经济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之后,随着物理学、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和社会历史学等基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步地开始认识到,这些理论的共同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方法论 认识过程 认识系统 系统观念 有序性 结构关系 整体性原则 相互联系 自然科学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资源利用系统风险分析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建卫 许士国 张柏良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4期12-15,22,共5页
提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系统风险效益分析的一般流程,并以白城市水库、泡沼、湿地、草原等引蓄措施综合利用所形成的洪水资源利用系统为例,按照系统认识、风险识别、风险效益评价与优化决策四个步骤对各单元独立运用与系统综合运行进行了分... 提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系统风险效益分析的一般流程,并以白城市水库、泡沼、湿地、草原等引蓄措施综合利用所形成的洪水资源利用系统为例,按照系统认识、风险识别、风险效益评价与优化决策四个步骤对各单元独立运用与系统综合运行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当地洪水资源合理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系统 系统认识 风险识别 风险效益评价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20
作者 张贤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6-18,共3页
论认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张贤根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认识活动,不仅要受到主体的认识结构、知识状况、情感意志、爱好兴趣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主体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无疑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人的认识... 论认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张贤根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认识活动,不仅要受到主体的认识结构、知识状况、情感意志、爱好兴趣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主体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无疑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人的认识系统通常包含三个基本的子系统,即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系统 不确定性 经验认识 认识活动 认知结构 认识方法 中介系统 客体系统 理论认识 认识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