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成分抗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申敏 蔡良良 钱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21-25,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其病理和生理过程复杂,是目前肝病治疗领域的难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注重整体调理,以病机为基础,辨证施治,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系统生物学的系统整合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阶段,其病理和生理过程复杂,是目前肝病治疗领域的难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注重整体调理,以病机为基础,辨证施治,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系统生物学的系统整合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观念不谋而合,系统生物学利用组学研究方法探究肝纤维化病理机制与治疗策略,为寻找理想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法和靶向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近年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 系统生物 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模型转换研究——从SBML到Stochastic Pi Calculus 被引量:1
2
作者 董驻鹏 董笑菊 倪佳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分析了系统生物标记语言(SBML)模型和用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BioSPI)的不同特点,给出了两种模型之间转换的一系列处理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将具体的SBML模型转换为BioSPI表示的程序语言,并借助分析工具来模拟该SBML模型运动变化过程.提... 分析了系统生物标记语言(SBML)模型和用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BioSPI)的不同特点,给出了两种模型之间转换的一系列处理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将具体的SBML模型转换为BioSPI表示的程序语言,并借助分析工具来模拟该SBML模型运动变化过程.提出了自动实现转换的方法以及将转换扩展到其他进程演算形式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系统生物标记语言 随机Pi演算对生物建模 形式化方法 DNA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燕燕 樊后保 +4 位作者 刘文飞 黄荣珍 袁颖红 苏兵强 廖迎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闽南山区不同林龄(2、3、4、5、6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林木生物量采用标准木法,林下植被和地被物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分别为45.14、69.22、92.20、111... 对闽南山区不同林龄(2、3、4、5、6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林木生物量采用标准木法,林下植被和地被物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分别为45.14、69.22、92.20、111.82、175.09t/hm2,其中树干占的比例最大(44.5%~60.4%),细根最小(0.2%~0.6%);各林龄尾巨桉生产力依次为22.86、26.07、32.63、32.70、46.69t/(hm2·a),叶的生产力随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5308.83、7201.62、5676.47、4033.42、9183.13kg/hm2,其中灌木生物量在3年生时最大,为2121.89kg/hm2,而草本生物量在6年生时最大,达到1062.19kg/hm2;不同年龄尾巨桉地被物现存量大小表现为6年生>3年生>5年生>2年生>4年生,2~5年生时未分解层现存量小于分解层,6年生时则是分解层现存量小于未分解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生态系统生物 初级生产力 林下植被 地被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翟兴 韩爱庆 +1 位作者 张文婷 陈国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近10余年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状况,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正式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分别从年度变化、地区分布、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 目的探讨我国近10余年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状况,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正式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分别从年度变化、地区分布、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学文献总量呈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中药化学物质组学、中医药基因组学、中医药蛋白质组学、中医药代谢组学和中医药信息学等领域,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结论我国对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对该学科的认识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系统生物 发展动态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现状及引入系统生物学技术新趋势 被引量:30
5
作者 潘志强 方肇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中医证候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药学科重点资助的方向之一。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曾确定“证候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最根本问题,并列为中医药重大研究计划... 中医证候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药学科重点资助的方向之一。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曾确定“证候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最根本问题,并列为中医药重大研究计划”,充分说明了证候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重要性。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肾本质的研究开展以来,证候研究大体经历过几个发展的高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系统生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一生命科学的新领域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强 王长亮 李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6期20-22,共3页
20世纪生物学从宏观到微观进步巨大,传统的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系统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一门新兴的生物学交叉学科。从系统角度来进行生物学研究逐步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在研究上,了解... 20世纪生物学从宏观到微观进步巨大,传统的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系统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一门新兴的生物学交叉学科。从系统角度来进行生物学研究逐步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在研究上,了解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需要整合实验和计算方法、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的高通量方法为系统生物学发展提供大量的数据,计算生物学通过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理论分析,成为系统生物学发展的一个必不可缺的、强有力的工具,已经在诸多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中成为重要研究方法而被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阐述系统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希望能对广大相关领域的读者有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计算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浩 屈凌波 相秉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450-451,共2页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侧重于系统水平,其研究体现为对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一直到生物体的各局部信息的整合及模拟,强调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动力学及属性,专注于系统的突现性规律、突现性行为和新的功能。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促使我们与化学...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侧重于系统水平,其研究体现为对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一直到生物体的各局部信息的整合及模拟,强调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动力学及属性,专注于系统的突现性规律、突现性行为和新的功能。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促使我们与化学信息学、药学等研究结合,从整体上、系统上和信息水平上阐明中医理论,在信息水平上建立中药和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和药效评估评价平台,实现数据基础之上的中医药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整合 模型 模拟 中医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新分支——系统生物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华芳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9-,共1页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随着生命科学飞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生物学分支,它将对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等起重要影响.国外不少大学已成立相应的学科或研究所,有一大批多学科交叉的专家共同参与,例如生物学专家、统计学...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随着生命科学飞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生物学分支,它将对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等起重要影响.国外不少大学已成立相应的学科或研究所,有一大批多学科交叉的专家共同参与,例如生物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化学家、数学学、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等.这里就系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等作粗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药物 蛋白质 医学 现代医药学 分支 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肝毒性发现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幼异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梳理近10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肝毒性标志物筛选、肝毒机制研究、毒性预测与毒性蛋白质、基因组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 目的梳理近10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肝毒性标志物筛选、肝毒机制研究、毒性预测与毒性蛋白质、基因组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相比,系统生物学技术可更快、更准确地发现毒性物质,用于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寻找和毒靶研究,也可作为机制研究的补充和验证;但受技术限制在应用中尚存在缺乏规范的毒性评价体系、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等问题。结论系统生物学技术提升了中药肝毒机制的认知水平,在中药肝毒性评价、机制研究、临床诊断领域提供了一个适宜技术,尤其为肝毒性生物标记物发掘、肝毒性预警奠定了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蛋白质组学 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系统生物学研究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富仁 赵宏杰 +1 位作者 雷钧涛 张笑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系统生物 中医模型 功能模块 血液相图 藏象模型 N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恒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6-6,111,共2页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会对医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将中医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 系统生物学是旨在从整体高度理解生物系统的新的研究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其理论的突破,将会对医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将中医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标本兼治的治病机理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中医药学 中药复方 化学物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中大型布尔网络的结构型序关系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生物学中大型布尔网络的结构型模块分解以及相关的动态演化问题。【方法】引入了一种适应于大尺度调控网络的模块划分方法,探讨了与模块划分相关的网络动态特性。【结果】在模块划分方面,证明了模块之间存在着偏序关系... 【目的】研究系统生物学中大型布尔网络的结构型模块分解以及相关的动态演化问题。【方法】引入了一种适应于大尺度调控网络的模块划分方法,探讨了与模块划分相关的网络动态特性。【结果】在模块划分方面,证明了模块之间存在着偏序关系。在与模块划分相关的网络动态特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投影状态空间的概念,给出了局部投影空间和整个系统状态空间在稳定状态方面的关联性。【结论】通过对系统生物学中大型布尔网络进行合理模块分解,得到了从局部稳态特性推导总体稳态特性的基本结论,有效化简了对这类大型网络研究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大型布尔网络 结构型模块 投影状态空间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基因组学驱动蜜蜂系统生物学研究
13
作者 刘振国 王红芳 +3 位作者 王颖 郭兴启 李兴安 胥保华 《中国蜂业》 2016年第9期15-19,共5页
在生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后基因组学时代,系统生物学已成为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以高通量组学技术为技术平台,研究特定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等生物大分子的表达模式变化规律,有助于建立与生物表型... 在生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后基因组学时代,系统生物学已成为研究复杂生命现象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以高通量组学技术为技术平台,研究特定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等生物大分子的表达模式变化规律,有助于建立与生物表型变化的相关性,为探究生理过程的分子调节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总结了广泛应用的多种组学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技术在蜜蜂领域的研究加以综述,为蜜蜂系统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系统生物 功能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腹膜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林 刘伏友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有复杂的发病机制,涉及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和特异性的试验来检测早期的腹膜纤维化,预测纤维化的进展并监测治疗反应。系统生物学在过去10年因为开发了新的... 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有复杂的发病机制,涉及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和特异性的试验来检测早期的腹膜纤维化,预测纤维化的进展并监测治疗反应。系统生物学在过去10年因为开发了新的实验方法和计算工具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它整合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实验方法,完全有能力测量健康与疾病状态,药物治疗前后,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纤维化 系统生物 应用 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 发病机制 治疗反应 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酸度调控的遗传、分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梁 曹明浩 +1 位作者 郑剑 郑志亮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3,168,共7页
果实有机酸(特别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是决定甜度或糖酸比等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调节酸度提高果实品质一直是园艺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果实内有机酸代谢与调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合成、转运、贮存和降解,这些生物学... 果实有机酸(特别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是决定甜度或糖酸比等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调节酸度提高果实品质一直是园艺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果实内有机酸代谢与调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合成、转运、贮存和降解,这些生物学过程均受到果实类型、基因型、果实发育、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的综合影响。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一些与果实酸度连锁或相关的基因已经被克隆或鉴定,并且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解释了酸度调控机制,最近又引入系统生物学从系统水平上探测了柑桔和苹果果实酸度的基因调控网络,所有这些进展为最终应用分子遗传学手段改进果实糖酸品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酸度 有机酸 代谢 基因表达 系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卢冬雪 刘峰 +1 位作者 严晶 孙志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31-135,共5页
“证候”是中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中医证候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制约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灵魂在于“整合”,与中医学“整体观”异曲同工。基于系统生... “证候”是中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中医证候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制约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灵魂在于“整合”,与中医学“整体观”异曲同工。基于系统生物学挖掘中医证候的本质,使中医证候的辨识更具有可信度。本文综述近年来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中医证候 客观化 整体观 本质 代谢组学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生物学组学技术的甲状腺疾病中医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牧亚峰 向楠 +4 位作者 曾明星 谭张奎 陈继东 左新河 赵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41-44,共4页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缩短起效时间、迅速缓解症状、增强西药疗效、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但目前研究缺乏创新及中医药特色。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点的大科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特点不谋而合。本文...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缩短起效时间、迅速缓解症状、增强西药疗效、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但目前研究缺乏创新及中医药特色。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研究为特点的大科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特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阐述甲状腺疾病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从组学技术角度提出甲状腺疾病研究的设想和展望。系统生物学平台的组学技术可以互相整合并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拓宽甲状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中医药 甲状腺疾病 组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技术在氨基酸生产菌种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群 应向贤 +1 位作者 杨池 汪钊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1年第3期18-20,共3页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科学研究等领域。氨基酸发酵是当今的主要氨基酸生产方式,而如何构建优良的菌种是氨基酸发酵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科学研究等领域。氨基酸发酵是当今的主要氨基酸生产方式,而如何构建优良的菌种是氨基酸发酵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氨基酸生产菌种的选育和代谢控制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综述了以多组学技术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氨基酸生产菌种改良上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生产菌 系统生物 菌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系统生物学是一门将生物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的科学,其整合了多个学科知识,通过对生物进行全方面的定量数据收集后,模拟和预测生物系统,以期能更好的认识、理解甚至调控、设计生命过程。目前的系统生物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研究和应... 系统生物学是一门将生物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的科学,其整合了多个学科知识,通过对生物进行全方面的定量数据收集后,模拟和预测生物系统,以期能更好的认识、理解甚至调控、设计生命过程。目前的系统生物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研究和应用局限于对生物某个方面的系统分析,对生命总体研究尚不能实现。但应看到许多大型的计划正在实施当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少理论成果已应用到实际阶段。系统生物学必将有长足的发展并最终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 模拟 组学 生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肝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乔 张润涛 +2 位作者 刘聪 倪艳 康永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4期53-57,共5页
介绍研究中药肝毒性的重要性及其现状,中药毒性古今不同定义和现代研究对其毒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以及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优势,系统生物学各方面的技术应用在中药毒理学当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对不同基因比较的... 介绍研究中药肝毒性的重要性及其现状,中药毒性古今不同定义和现代研究对其毒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以及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优势,系统生物学各方面的技术应用在中药毒理学当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对不同基因比较的基因组学分析、通过进行比较差异蛋白表达的蛋白组学分析、通过差异代谢物的代谢组学比对分析以及通过基因转录和基因表达差异的转录组学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中药肝毒性机制研究,此类新型的中药肝毒性研究思路和方法既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更加接近,而且也使得中药毒性研究手段上升到更加先进的水平,开辟中药毒性研究的新领域,同时还有望使人们对中药肝毒性的认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技术 基因组学技术 蛋白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技术 转录组学技术 中药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