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骨髓病理学特点与鉴别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彭树松
-
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23-2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的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例SM的骨髓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和特殊染色检测。结果 1例为男性,73岁,以皮肤瘙痒7年伴乏力2月就诊。查体示脾肿大,浅表淋巴结及肝脏均不大;另1例女性5,7岁,以面苍、乏力、发热5月余就诊。查体示双下肢、背部少量出血点。外周血检查示1例为全血细胞减少,另1例贫血、白细胞少。骨髓涂片示2例均出现肥大细胞增多,分别为15.5%、6.5%。骨髓活检示2例骨髓中异常肥大细胞多灶性增生,伴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胞质内见紫红色颗粒。免疫组化示异常细胞为CD117(+)、CD25(+)、CD2(-)、MPO(-)l、ysozyme(-),CD20(-)、CD3(-)。结论 SM的骨髓病理学改变具有特征性,骨髓活检病理形态学、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对于SM的诊断十分重要。
-
关键词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骨髓活检
病理学
免疫组化
诊断
-
Keywords
systemic mastocytosis
bone marrow biopsy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diagnosis
-
分类号
R551.3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
-
-
作者
吴椿萍
李雯
陈成璇
陈再生
李健
郑湧智
-
机构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
文摘
1病例资料患儿,女,11岁,因“反复发热23天,关节痛2天”于2023年10月8日入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无贫血貌,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脾肋下未触及。左侧中指掌指关节、右侧无名指掌指关节、左膝关节压痛,局部皮肤稍红肿,皮温稍高,活动受限,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
关键词
病例报告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反复发热
-
分类号
R725.9
[医药卫生]
-
-
题名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12例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源泉
付桂莉
卢静静
黄美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97-99,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总结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检验项目结果(血液分析、胸部X线片检查、腹部彩超检查、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及骨髓穿刺活检),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临床表现相似,Darier征均阳性。除大疱外,还可有皮肤橘皮样改变,面部潮红,其中3例有晕厥史。胸部X线片、腹部彩超、长骨拍片检查和骨髓穿刺活检等系统性检查均未见明显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发现真皮有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有异染颗粒而确诊。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予以抗过敏、激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8例在1岁半到3岁半停药后痊愈、未复发,3例用药至3岁半病情仍有反复,1例患儿失访。结论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肥大细胞增生症比较罕见,具有特征的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抗过敏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播散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大疱
Darier征
病理检查
抗组胺药
糖皮质激素
-
分类号
R7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1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沈军
王秀红
魏利龙
马亮
王国镇
韩呈武
-
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
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2012BAH24F05)
-
文摘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是一种以在皮肤、骨骼、淋巴结、肝脏、脾脏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肥大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少见疾病。我们诊治了1例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SM患者,现报道如下。
-
关键词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结节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2例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芳
张三泉
梁碧华
田歆
陈霄霄
张锡宝
-
机构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广东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出处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83-484,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1286)
-
文摘
报告2例结节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2例患儿均为出生后不久发病,表现为躯干和四肢散发的结节性皮损,部分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或中层弥漫肥大细胞浸润,Giemsa染色可见肥大细胞内紫红色异染颗粒。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结节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结节型
-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 6
-
-
作者
李卉
林达
郭泽
杜文辉
张书梅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
出处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43-114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和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6年收治的29例CM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改变和误诊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年龄40 d^49岁,≤2岁16例;皮疹形态多样,斑丘疹型CM(MPCM)22例(75.86%),肥大细胞瘤3例(10.35%),弥漫型CM 4例(13.79%);2例伴有大疱,1例成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临床误诊13例(44.83%)。组织病理发现肥大细胞真皮弥漫性浸润13例,其中2例见表皮下水疱;浅层血管周围浸润16例。29例患者Giemsa染色均见异染颗粒。结论 CM多见于儿童,皮损形态多样,其中MPCM最为常见,临床容易出现误诊,特别是成年人。临床需加强对不典型CM的关注,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
关键词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临床特点
病理
误诊
-
Keywords
Cutaneous mastocytosis
Clinical feature
Pathology
Misdiagnosis
-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儿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段婷
朱坤
杨敏
赵曼丽
-
机构
浙江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952-953,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9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染色。结果9例患儿中4例,女5例;发病年龄〈6个月5例。色素性荨麻疹7例,肥大细胞瘤1例,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层肥大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显示肥大细胞表达CD117、CD68、CD45,不表达S-100和CD1a。Giemsa染色显示9例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紫红色异染颗粒。结论CM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在6个月内发病,结合临床表现和皮损病理活检可确诊。
-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
皮肤
临床病理分析
-
Keywords
Mastocytosis Urticaria pigmentosa Mastocytoma Cutaneous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
分类号
R751.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婴儿大疱型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吴昊天
陈阳霞
-
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
出处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02-203,215,共3页
-
文摘
报告1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女,6个月,因"头、颈、躯干水疱2月余,加重5天"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枕部、颈部、背部可见大小不等红斑,大部分融合成片,部分表面糜烂,上覆少量褐色痂皮,未见明显渗液;胸、腹可见大小不等红斑、水疱、大疱,疱壁薄,疱液清澈,部分破裂形成糜烂,上见少量澄清液体,部分覆红褐色痂皮,尼氏征阴性,Darier征阳性。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棘细胞间海绵水肿形成,表皮见陈旧性水疱,疱内少许浆液性物质沉积,真皮浅、中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小,细胞质呈蓝紫色。期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单一核细胞Giemsa(+)。诊断:肥大细胞增生症。
-
关键词
大疱型
肥大细胞增生症
婴儿
-
分类号
R758.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非白血病性肥大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和迎春
李正金
刘建婷
龙安雄
-
机构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717-719,共3页
-
文摘
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可原发或继发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占比不到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1%[1]。根据最新的2016年版WHO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该病的诊断需满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标准、骨髓活检示未成熟或非典型肥大细胞浸润以及骨髓涂片中肥大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20%[2]。
-
关键词
肥大细胞白血病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肥大细胞
嗜甲苯胺蓝
-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白细胞疾病
- 10
-
-
-
出处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2期45-45,共1页
-
文摘
9804781 严重慢性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病理生理与治疗/Welte K//Ann Hama-tol.-1996,72(4).-158~165 湘医图9804782 1例一过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病人的血栓栓塞症/Yamamoto M H//AnnHematol.-1996,72(2).-93~95 湘医图9804783 应用干扰素α-2b 有效治疗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骨质疏松/Weide R//Ann Hematol.-1996,72(1).-41~43湘医图9804784 系统性肥大细胞病的内镜发现/Scolapio J S//Gastrointest Endosc.-1996,44(5).-608~610
-
关键词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
嗜酸细胞增多症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血栓栓塞症
骨质疏松
干扰素
病理生理
肥大细胞病
治疗
慢性
-
分类号
R557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邱波
周娟
田月洁
-
机构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省血液中心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拉莫三嗪引起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个例、综述、研究等,综述拉莫三嗪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特征、发生机制。结果拉莫三嗪可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淋巴瘤、边缘性脑炎以及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发生时间从用药后几天到数年不等。不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有的不良反应罕见但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结论医务人员应关注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及时诊断治疗。建议生产企业加强研究,在说明书增加有关不良反应警示,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
关键词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拉莫三嗪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Keywords
immun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lamotrigine
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
分类号
R994.11
[医药卫生—毒理学]
-
-
题名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
- 12
-
-
作者
黄秋凤
邵勇
张杰
于波
胡小平
-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病研究所
安徽医科大学北大深圳医院临床学院
-
出处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
基金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SZXK040)
深圳三名工程经费(SZSM201812059)。
-
文摘
报告2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1:男,38岁。前胸、上臂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皮肤科检查:前胸、上臂可见密集分布毛细血管扩张性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玻璃样变,真皮浅层散在小血管扩张,部分小血管及个别附属器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散在肥大细胞浸润。CD117标记示:真皮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1 mg每晚1次。患者2:男,49岁。双侧上肢及胸背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2年。皮肤科检查:双侧上肢、胸背部分布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甲苯胺蓝染色:镜下血管周围见肥大细胞,胞内见紫红色异染颗粒。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1 mg每晚1次。2例患者电话随访均诉服用酮替芬1个月后皮疹未见明显好转,未再复诊。
-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
-
Keywords
mastocytosis
telangiectasia macularis eruptiva perstans
-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变态反应及中毒性皮肤病
- 13
-
-
-
出处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
文摘
0042872 小鼠接触过敏的起始阶段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ICAM-1和 VCAM-1:TNF-α显性作用的证据/McHale J F//J Im-munol.-1999,162(3).-1648~1655四军大0042873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干扰素α治疗/Lehmann T//Ann Hematol.-1999,78(10).-483~484 湘医图0042874 风疹潜伏期服用2剂引起药疹[日]/印南雅子//皮科临.-1999,41(1).-81~85 冀医情0042875
-
关键词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起始阶段
细胞表达
药疹
血管内皮
接触过敏
干扰素
显性作用
变态反应
潜伏期
-
分类号
R758.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