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侵染寄主中黄瓜花叶病毒及其卫星R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集双 柴立红 吴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5-289,共5页
以3 2 P标记的黄瓜花叶病毒 (CMV)RNA3cDNA片段和卫星RNA全长cDNA作为探针 ,定量测定CMV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含量变化 ,结果显示 :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 .在 16~ 2 0℃条件下 ,接种不携带卫星RNA的分离物CMV R3,15天、... 以3 2 P标记的黄瓜花叶病毒 (CMV)RNA3cDNA片段和卫星RNA全长cDNA作为探针 ,定量测定CMV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含量变化 ,结果显示 :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 .在 16~ 2 0℃条件下 ,接种不携带卫星RNA的分离物CMV R3,15天、 30天和 75天时 ,CMV基因组RNA负荷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在第 15天 ,RNA3的负荷量以烟草 >心叶烟 >克里夫兰烟 >番茄的顺序表现为不同寄主的显著性差异 .相同条件下接种携带高拷贝卫星RNA的分离物CMV RS ,在 5天和 15天之间基因组RNA和卫星RNA负荷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 ,同时测得其基因组RNA和卫星的负荷量具有相似的寄主效应和时间效应 ,但程度不同 .第 15天时 ,二者负荷量以烟草 >心叶烟 >番茄的顺序表现寄主效应的显著性差异 .在 18~ 2 1℃条件下 ,接种携带坏死卫星RNA的CMV强毒株HC4 ,第 5天、第 10天和第 15天时 ,基因组RNA和卫星RNA的负荷量均以番茄>心叶烟 >烟草的顺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侵染 寄主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动态变化 负荷量 寄主效应 时间效应 植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萄葡黑痘病系统侵染模拟
2
作者 陈松恩 陈一安 +2 位作者 林德芝 陈皓 曾士迈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黑痘病系统侵染模拟主要由孢子侵入有效时数VHi、侵入即时速率IV_ij和病菌超寄主潜育生长显症率RPi组成。三函数主要与雨后10h温度及孢子侵入后7d实时气温室密切相关。
关键词 黑痘病 系统侵染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霜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俞孕珍 孙军德 +2 位作者 刘志恒 赵春燕 付淑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通过大豆霜霉病病粒接种、孢子囊人工接种胚轴试验以及病苗徒手切片观察,揭示出大豆霜霉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种子表皮下的卵孢子越冬后,萌发侵染胚轴,形成系统侵染。带病种子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通过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不同时... 通过大豆霜霉病病粒接种、孢子囊人工接种胚轴试验以及病苗徒手切片观察,揭示出大豆霜霉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种子表皮下的卵孢子越冬后,萌发侵染胚轴,形成系统侵染。带病种子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通过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不同时期播种,发现温度对卵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影响很大,在室温下贮藏豆种以及适时播种可减少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不同品种的抗性试验表明,大豆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采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对1983~1987年的病害调查,发现降雨造成的高湿度对病害影响很大,尤其是7月份的降雨量,是大豆霜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霜霉病 系统侵染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辉 梁继农 马国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 综合防治 规模化栽培 保护地蔬菜 系统侵染 寄主范围 经济效益 病原菌 维管束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与植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秀芳 郭兴启 +1 位作者 孟祥兵 温孚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属 ,其基因组为一单链正义RNA ,只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表达的策略为先将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一大的多聚肽 ,再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将其切割成各个小的肽段。表达的产物在病毒... 马铃薯Y病毒属 (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属 ,其基因组为一单链正义RNA ,只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表达的策略为先将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一大的多聚肽 ,再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将其切割成各个小的肽段。表达的产物在病毒的系统侵染、传播、症状表达中起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该属病毒与寄主植物之间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就植物对该属病毒的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Y病毒属病毒 植物互作 分子生物学 系统侵染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学源 蒋元晖 《广西园艺》 2004年第5期4-10,共7页
1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的病原概述 柑桔病毒病,是指由病毒(Virus)引起的柑桔病害.柑桔的类似病毒病害是指由类病毒(Viroid),螺原体(Spiroplasma),植原体(Phytoplasma)和某些细菌引起的柑桔病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系统侵染、嫁接传播.
关键词 病毒病害 类似 防治 柑桔病害 系统侵染 共同特征 类病毒 螺原体 植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下)
7
作者 戴启洲 《农家致富》 2017年第14期34-35,共2页
2.发生规律西兰花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种株上越冬,成为次年春菜的初侵染源,孢子萌发侵染植株,在幼茎和叶片上产生孢子囊,形成系统侵染。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 2.发生规律西兰花霜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种株上越冬,成为次年春菜的初侵染源,孢子萌发侵染植株,在幼茎和叶片上产生孢子囊,形成系统侵染。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气孔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发生规律 西兰花 综防技术 真菌性病害 病株残体 孢子萌发 系统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研究进展及其防治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志强 卜华虎 +1 位作者 杨慧珍 肖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564-10566,共3页
对我国玉米丝黑穗病基本现状、侵染时间、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为了解丝黑穗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丝黑穗 孢子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上三种线状病毒引起病害的鉴别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成颂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89年第3期21-24,共4页
烟草病毒病种类繁多,据国外报道已有近20种,在我国也已发现11~12种,有些可疑病毒尚在鉴定中。从60年代至今,影响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影响很小。但在近几年内,随... 烟草病毒病种类繁多,据国外报道已有近20种,在我国也已发现11~12种,有些可疑病毒尚在鉴定中。从60年代至今,影响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影响很小。但在近几年内,随着烟草生产的发展,我国引进了许多美国品种,烟草病毒凍的种类随之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美国品种 绿斑 植物病毒 病毒类型 局部枯斑 系统侵染 病毒株 坏死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病毒病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公远 《广西植保》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 植株 温棚 露地番茄 条斑病 系统侵染 地块 产量 生产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的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柱石 黄邦良 《广西园艺》 2008年第6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病毒病害 柑桔病害 发生与防治 类似 广西 系统侵染 类病毒 螺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白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昀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白发病 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叶片变黄 谷子 孕穗期 土传病害 系统侵染 渐变色 卵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枯萎病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文 《农村新技术》 2023年第1期27-27,共1页
豇豆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豇豆种植区,是豇豆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豇豆外,还可危害菜豆。一、危害症状主要侵染根部,并侵入维管束,形成系统侵染,导致整株发黄萎蔫。纵向切开病株根部和茎基部... 豇豆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豇豆种植区,是豇豆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豇豆外,还可危害菜豆。一、危害症状主要侵染根部,并侵入维管束,形成系统侵染,导致整株发黄萎蔫。纵向切开病株根部和茎基部可发现内部维管束组织呈褐色。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夜间可恢复,几天后植株黄萎枯死。靠近土壤的植株基部呈黑褐色腐烂,有时表面可见粉红色霉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地上部分 维管束组织 植株基部 防治方法 系统侵染 霉状物 病株根 豇豆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显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爱根 王洪领 《河北农业》 2010年第4期23-23,共1页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系统侵染病害,病菌多在5叶前侵入玉米而引起发病。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危害。为了及时控制该病危害.涿鹿县农业局于2008—2009年进行了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系统侵染病害,病菌多在5叶前侵入玉米而引起发病。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危害。为了及时控制该病危害.涿鹿县农业局于2008—2009年进行了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效试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悬浮种衣剂 药效试验 戊唑醇 防治 系统侵染 杀菌剂 农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阿伊先木古丽.赛伊迪力 《农村科技》 2015年第1期46-46,共1页
小麦是且末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且末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直接造成小麦产量、品质下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一、发病症状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其后... 小麦是且末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且末县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直接造成小麦产量、品质下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一、发病症状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其后受叶脉限制,病斑纵向扩展,形成油浸状褐色条斑,并有黄色颗粒状细菌溢脓。叶鞘感病同样形成黄褐色条斑。细菌性条斑病侵染颖壳时,也表现为黄色至黄褐色条斑,但不形成黑颖。带菌种子播种后,重者幼苗死亡,轻者细菌可沿导管系统侵染,使病株产生系统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条斑病 小麦产量 发生与防治 发病症状 系统侵染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16
作者 房桂莲 孙刚 《农学学报》 2003年第8X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发病规律 黑龙江省龙江县 冬孢子 玉米出苗 主栽作物 玉米面积 药剂防治 病穗 系统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顶腐病发病原因研究及防治方法建议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万苍 马建仓 +3 位作者 李文明 杨鹏 张维俊 孟有儒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玉米顶腐病的初侵染来源是种子、土壤、病残体带菌,其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缺乏抗病品种和耕作质量下降是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系统侵染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再侵染发生在感病品种抽穗前后的新叶上,对植株生长和产量... 玉米顶腐病的初侵染来源是种子、土壤、病残体带菌,其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缺乏抗病品种和耕作质量下降是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系统侵染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再侵染发生在感病品种抽穗前后的新叶上,对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无重要影响。采取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秋翻灭茬、增施磷、钾、钙元素等保健栽培技术和化学农药喷洒相结合的生态控防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18
作者 塔斯肯.加纳提 《农村科技》 2012年第10期34-34,共1页
一、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系统侵染,症状多在后期表现出来。但有些病株苗期也表现症状,病苗节间缩短,株形较矮,茎干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粗硬而挺直,有时分蘖增多。有些品种叶片从第5叶开始,出现黄色... 一、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系统侵染,症状多在后期表现出来。但有些病株苗期也表现症状,病苗节间缩短,株形较矮,茎干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粗硬而挺直,有时分蘖增多。有些品种叶片从第5叶开始,出现黄色条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防治 发病症状 系统侵染 表现症状 叶片 病株 节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霜霉病病毒病的区别与防治
19
作者 王青秀 《西北园艺(蔬菜)》 2009年第3期52-53,共2页
1症状区分 大葱霜霉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的真菌病害。染病后,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从病部折断呈倒“V”字形,潮湿时叶面形成一层疏松的茸毛状霉层,呈白色或淡黄色。花梗染病,病斑与叶片病斑相同,多从病部折断枯死。鳞茎染病后变软,... 1症状区分 大葱霜霉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的真菌病害。染病后,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从病部折断呈倒“V”字形,潮湿时叶面形成一层疏松的茸毛状霉层,呈白色或淡黄色。花梗染病,病斑与叶片病斑相同,多从病部折断枯死。鳞茎染病后变软,表面皱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霜霉病 病毒病 防治 真菌病害 系统侵染 枯死 折断 病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防治
20
作者 朱军霞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32-32,共1页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综合防治 黄萎病 棉花生产 系统侵染 发病规律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