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型水稻种衣剂系列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
1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2,共1页
项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持,核心实施区域为浙江、云南和黑龙江3省14个项目县。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全国农技中心在3个项目省安排了大量的试验内容。
关键词 生物型 水稻种衣剂 系列技术 技术开发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研究高温处理前后家蚕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忠赞 张彩霞 +6 位作者 徐世清 周前凯 魏广兵 王华 刘腾 金鑫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7,共12页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 高温对家蚕的生理和免疫能力有明显影响。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家蚕抗高温机制,应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技术获得家蚕5龄雌蚕高温处理前后中肠、丝腺和脂肪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构建高温组(34℃)和常温组(26℃)2个家蚕SAGE文库。2个家蚕SAGE文库分别包含3555107和3580976个原始标签,其中的标签种类分别为113684和131 296个,清洁标签的种类分别为45972和49467。比较2个文库清洁标签获得65 535种差异标签,共注释4249个基因,其中有1 06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P<0.05,错误检测率FDR≤0.001并且拷贝数的差异在2倍以上)。经GO分析发现2个文库中基因的分布极其相似,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并参与类似的生理代谢过程。KEGG pathway分析显示有732个基因涉及176个KEGG路径,其中有40个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路径(P<0.05),超过一半的路径与代谢、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有关。上述结果有助于对家蚕抗高温基因的鉴定以及探究基因调控的网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高温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催化裂化家族技术发展新型炼化一体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61-1967,共7页
重油流化催化裂化(RFCC)是重油轻质化核心工艺和车用燃料主要来源,近30年来,中国石化(Sinopec)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主研并工业化了十五余项FCC家族系列专有技术,为RFCC作为重油轻质化和烯烃、芳烃化的炼化核心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 重油流化催化裂化(RFCC)是重油轻质化核心工艺和车用燃料主要来源,近30年来,中国石化(Sinopec)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主研并工业化了十五余项FCC家族系列专有技术,为RFCC作为重油轻质化和烯烃、芳烃化的炼化核心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针对环境保护对燃油的要求高,且炼制原料重质化、劣质化和炼油过剩而化工品紧缺的现状,结合对FCC家族技术的评述,提出以FCC家族系列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技术方案,包括:上游原料加氢预处理、下游油品质量升级、烯烃或芳烃深加工等规模相匹配的装置群,构成重油加工联合装置,实现了环境保护要求和“减油增化”目的,形成新型炼化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环境保护 FCC家族系列技术 联合装置 炼化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材料系列性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郑芳 周新 +2 位作者 严明 叶水清 刘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建立了微量材料 (1μgRNA)系列性基因表达分析技术 (minimal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 ,miniSAGE) ,并用miniSAGE技术对冠心病 (coronaryarterydisease ,CAD)患者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 ,合成了两个高质量的S... 建立了微量材料 (1μgRNA)系列性基因表达分析技术 (minimal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 ,miniSAGE) ,并用miniSAGE技术对冠心病 (coronaryarterydisease ,CAD)患者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 ,合成了两个高质量的SAGE库 ,比较了两个库的SAGE标签 ,为CAD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表达异常基因的资料 .从而为后续分离与CAD发病相关的新基因打下了基础 .miniSAGE技术是一种有力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 ,可用于微量RNA (1μg)材料的基因表达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材料 系列性基因表达分析技术 冠心病 成纤维细胞 多因素复杂疾病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发规划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王凤兰 方艳君 +2 位作者 王天智 张继风 孙洪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展的2类7项开发规划系列技术,包括开发规律及指标预测技术、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技术、开发效果及潜力评价技术、规划编制及优化技术4项核心技术和可采储量及SEC储量评估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及决策支持技术、规划信息化技术3项支撑技术。通过分析当前油田开发规划技术发展存在的生产与技术难题,明确了3个发展方向以及3条实现路径。研究成果与认识对油田开发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特高含水 开发规划 技术系列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系列经营管理技术要点
6
作者 张鑫 陈治城 吴新成 《林业勘查设计》 1996年第1期51-51,共1页
在几十年的森林经营实践中,全国100家大型森工企业之一的穆棱林业局总结出一套“森林系列经营管理技术”。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表明,这套系列技术是成功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大面积低强度择伐择伐强度一般控制在20%—30%,伐后郁... 在几十年的森林经营实践中,全国100家大型森工企业之一的穆棱林业局总结出一套“森林系列经营管理技术”。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表明,这套系列技术是成功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大面积低强度择伐择伐强度一般控制在20%—30%,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5以上。作业时对采伐木和保留木要严格按标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经营 管理技术要点 国有林 穆棱林业局 低强度择伐 郁闭度 择伐强度 采伐木 保留木 系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系列国产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7
7
作者 尹丛彬 叶登胜 +3 位作者 段国彬 张俊成 邓素芬 王素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1,共5页
随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已成为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的必要手段。针对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储层特点,结合套管固井完井方式,通过开展自主攻关与现场试验,在页岩气水平... 随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已成为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的必要手段。针对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储层特点,结合套管固井完井方式,通过开展自主攻关与现场试验,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系列,包括:新型复合桥塞分段工具、高效降阻滑溜水体系、优化分段设计技术、体积压裂工艺、连续油管钻磨技术、连续混配、连续供砂、连续作业技术、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等,从而实现了页岩气水平井储层改造的最优化体积和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页岩气水平井复合桥塞优化分段、滑溜水体积压裂工艺及工程配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时效和增加井口产能,为页岩气水平井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下一步四川盆地页岩气工厂化压裂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技术系列 复合桥塞 滑溜水 连续油管钻磨 工厂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工程建设技术系列划分方法初探
8
作者 岳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3-217,共5页
通过对管道工程建设发展状况、技术现状为背景,以《油气管道输送技术》中对技术系列的划分基础,对管道工程建设技术系列划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了四级分类基础下的41项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核心工艺及核心装备,分析、归纳关键技术对管道... 通过对管道工程建设发展状况、技术现状为背景,以《油气管道输送技术》中对技术系列的划分基础,对管道工程建设技术系列划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了四级分类基础下的41项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核心工艺及核心装备,分析、归纳关键技术对管道工程建设发展取得的成效,为管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后续管道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参考。建议后续对中国管道工程建设分类技术进行评价,确定各关键技术在国际和国内同行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地位,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某些关键技术进行应用和创新,以促进核心技术的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系列 管道工程 工程建设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探讨鲜茧缫丝的系列配套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树明 杨小芳 《四川蚕业》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利用鲜茧缫丝可以省去鲜茧烘干的中间环节,可以完整地保全鲜茧质量,这是缫丝技术路线的改变.前苏联曾经作过研究,鲜茧缫丝对于降低缫丝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蚕茧副产品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有少数丝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蚕... 利用鲜茧缫丝可以省去鲜茧烘干的中间环节,可以完整地保全鲜茧质量,这是缫丝技术路线的改变.前苏联曾经作过研究,鲜茧缫丝对于降低缫丝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蚕茧副产品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有少数丝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蚕期搞鲜茧缫丝,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但是鲜茧缫丝还没有得到配套发展,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缫丝 系列配套技术 经济效益 桑树轮伐 蚕茧冷库 缫丝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海洋船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召开
10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全国海洋船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 广州市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系列问答
11
作者 王灵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31,共1页
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系列问答问: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中对学历和专业工作年限有哪些要求?答:根据《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市职改办有关文件规定:管理员:大学专科、中专毕业实习一年期满;高中毕业... 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系列问答问: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中对学历和专业工作年限有哪些要求?答:根据《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市职改办有关文件规定:管理员:大学专科、中专毕业实习一年期满;高中毕业,从事档案工作三年以上、专业课四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档案专业 评聘工作 档案系列 档案工作 专业课考试 任职资格 毕业实习 大学专科 学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煤层气示范工程建设的启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综述 被引量:37
12
作者 吴建光 孙茂远 +3 位作者 冯三利 郭本广 叶建平 范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5,112-113,共7页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12月正式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项目。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0...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以下简称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12月正式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项目。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积极推进项目建设,2009年10月,示范工程一期150口井气田建设全面竣工投产,达到了1×108m3/a的产能建设规模。这标志着中国煤层气地面开发正式步入快速发展的大规模商业化轨道,为沁南煤层气的商业开发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加速了中国煤层气产业化的进程。该示范工程采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较好的项目组织管理及工程质量控制,形成了"300 m×300 m井网部署"、"空气钻井技术"、"微珠低密度固井技术"、"清水加砂压裂技术"、"氮气泡沫压裂技术"、"分片集输一级增压地面集输技术"、"稳控精细排采技术"、"无烟煤储层生产特征分析"等8项适合于沁南高阶煤的技术系列,并得到了推广应用。另外还对新材料、新装备进行了试验应用,并制订了煤层气两个行业标准和两个企业标准,对国内煤层气田直井开发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南部 煤层气 地面开发 产业化 示范工程 技术系列 标准制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91
13
作者 卢涛 张吉 +4 位作者 李跃刚 王继平 万单夫 朱亚军 李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薄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开发难度大。为了实现该气田的有效开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从2001年开始持续攻关,逐渐掌握了该...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薄储层、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难度大、开发难度大。为了实现该气田的有效开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从2001年开始持续攻关,逐渐掌握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精细描述的方法,形成了针对该气田薄层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储层的水平井开发地质、快速钻井、多段改造等技术系列。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已由初期的23%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单井日产气量超过5×104 m3,是邻近直井的3~5倍,已规模建成水平井整体开发区,实现了气田开发方式的转变,开发水平和开发效益显著提升。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说明了水平井是致密砂岩气有效开发的重要技术,也展示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开发 技术系列 强非均质性 气田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鱼骨水平井技术特色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邢景宝 郑锋辉 +2 位作者 何世明 钟水清 吴月先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6,共3页
国内鱼骨水平井有明显的技术特色和技术优势,业绩和成效倍受青睐,已进入自主技术创新、自主施工作业阶段,细化分类时机成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对国内大量成功范例井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综合井身结构特征,将鱼骨水平井技术系列细... 国内鱼骨水平井有明显的技术特色和技术优势,业绩和成效倍受青睐,已进入自主技术创新、自主施工作业阶段,细化分类时机成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对国内大量成功范例井进行了对比分析,依据综合井身结构特征,将鱼骨水平井技术系列细化分为ZⅠ、ZⅡ和ZⅢ类型,包括有多个亚类型,主要特征参数均有描述表达式,并揭示出不同类型鱼骨水平井的适应条件及产能影响因素。专业学术研究有助于交流,扩大推广应用领域和范围,促进深层次集成创新选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鱼骨水平井 技术系列 细化分类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超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气田为例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振彪 孙雄伟 肖香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5,共9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气田属于国内罕见的超深超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田开发在超深圈闭及断层的落实、储层气水分布的预测、气藏精细描述、裂缝活动性变化的评价及预测、动态监测资料录取、渗流机理研究及对水侵的预测和治理...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气田属于国内罕见的超深超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田开发在超深圈闭及断层的落实、储层气水分布的预测、气藏精细描述、裂缝活动性变化的评价及预测、动态监测资料录取、渗流机理研究及对水侵的预测和治理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为此,通过开展超深复杂构造地震处理解释、裂缝性致密储层定量描述与地质建模、断层活动性评价、超高压气井动态监测以及超高压条件下的渗流机理实验,结合考虑水侵影响的优化开发技术政策,攻关形成了适用于该气藏的系列配套开发技术,并应用于气田开发实践。结果表明:(1)对于山前超深复杂构造,宽方位、高覆盖、高密度的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高精度速度模型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提高圈闭和断层的落实程度;(2)沿轴线高部位集中布井的井网可以较好地规避构造偏移的风险,实现储量的有效动用、延缓边部水侵;(3)防水、控水、排水是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全生命周期都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温和开采、见水排水是主要的开发技术对策;(4)系列配套开发技术在该气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钻井成功率、产能到位率均达到100%,高效井比例达到78%,该气田年产气量从3×10~8 m^3快速上升到74×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克拉苏气田 超深 超高压 裂缝性 致密砂岩气藏 高效开发 系列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59
16
作者 韩大匡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5期51-57,共7页
回顾了我国油气田开发所走过的不平凡光辉历程,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田的储层地质特点、主要类型和已形成的技术系列,揭示了近年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对策和开发好高含水、低渗透、稠油、海洋等主要类... 回顾了我国油气田开发所走过的不平凡光辉历程,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田的储层地质特点、主要类型和已形成的技术系列,揭示了近年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技术对策和开发好高含水、低渗透、稠油、海洋等主要类型油田和各种复杂气田的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气田开发 技术系列 高含水油田 低渗透油田 稠油油田 海洋油田 复杂气田 技术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致密砂岩气开发工程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78
17
作者 马新华 贾爱林 +1 位作者 谭健 何东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2-579,共8页
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主要类型。根据中国近年来发现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可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透镜体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多层状致密砂岩气及块状致密砂岩气。前2种类型以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为技术目标形... 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主要类型。根据中国近年来发现的大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可划分为3种主要类型:透镜体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多层状致密砂岩气及块状致密砂岩气。前2种类型以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为技术目标形成了系列开发技术,推动了致密气的规模化发展。针对透镜体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形成了以优化布井、多级加砂压裂、井下节流与低压地面集输为特点的开发技术。针对多层状致密砂岩气,形成了以富集区预测与评价、水平井整体开发和排水采气为特点的开发技术。中国致密砂岩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包括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新类型和难动用储量的开发、气田稳产接替与开发后期气井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分类评价 开发工程技术系列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重大突破 被引量:47
18
作者 谢玉洪 张功成 +1 位作者 唐武 赵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共11页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历经20年的科技攻关与应用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表明:①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拆离作用控制了深水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在陆缘深水区形成了始新世湖相、渐新世海...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历经20年的科技攻关与应用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表明:①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拆离作用控制了深水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在陆缘深水区形成了始新世湖相、渐新世海陆过渡相和渐新世—中新世海相3套烃源岩;②陆缘岩石圈强烈薄化带控制了南海北部的古地貌与沉积环境,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形成了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体系和大型中央峡谷沉积体系的优质储层,上述3套烃源岩与多类型储集体之间由不同的输导系统构成了3种油气成藏模式;③针对深水区中深层地震成像差、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难的问题,研发了“犁式”电缆宽频和立体震源采集技术、三维空间高精度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深水油气勘探海底检波器地震处理和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深水储层物性—含油气性定量评价技术;④针对深水钻完井与测试关键技术缺乏等难题,研发了一种深水探井井壁主动强化技术、深水表层集束批钻模式、深水大产能安全高效测试模块化技术。结论认为:①建立了南海北部深水油气成藏理论、深水区油气勘探地球物理技术体系和深水安全高效钻完井测试技术,形成了配套的深水油气勘探技术体系,有效地指导和发现了一批大中型商业油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3000×10^8 m^3,实现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历史性重大突破;②油气地质理论认识创新、地球物理和钻采关键瓶颈技术突破,是南海北部深水区持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天然气成藏模式 地质理论 “犁式”采集 模块化作业 油气勘探技术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1-1气田开发地震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薇薇 周家雄 +2 位作者 马光克 李芳 张合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26,127,共5页
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的东方1-1气田受海上作业条件限制,部署的井位数量相对较少,井控范围大,对地震资料的依赖度高。为达到高效开发气田的目的,针对其储层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有色反演技术结合倾角切片等资料进行了多体构造分析... 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的东方1-1气田受海上作业条件限制,部署的井位数量相对较少,井控范围大,对地震资料的依赖度高。为达到高效开发气田的目的,针对其储层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有色反演技术结合倾角切片等资料进行了多体构造分析及砂体精细描述,并利用时频三原色信息来指导隔、夹层的准确雕刻,最终实现了对该气田储层空间几何形态的精细描述;同时,利用叠后资料地震属性及地质综合资料,进行了相控储层预测,结合叠前弹性反演、吸收等信息对储层的物性变化及含气性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对该气田开发井位部署、地质储量的确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由此建立起了一套适应莺歌海盆地储层评价、气田开发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东方1—1气田 开发 地震技术 属性分析 储集层 预测 地球物理技术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集成与规模化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岳砚华 伍贤柱 +2 位作者 张庆 赵晗 姜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82,共9页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 自2009年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1口井开钻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及时总结所优化集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对于"高效益、高效率"推进川渝地区页岩气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并完善了10项页岩气钻完井工程主体技术系列,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页岩气规模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形成了从设计到室内实验评价、井中地震压裂缝网实时监测的体积压裂配套技术,保证了页岩气增产方案的实施效果;(3)创新形成了钻井—压裂、钻井—采输、压裂—采输等同步作业模板,优化平台布置,实现"批量化、模块化、程序化、一体化"作业,大幅度加快了页岩气井的投产进度;(4)形成6项页岩气开发环保节能技术,实现了页岩气清洁节能生产;(5)形成了以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为打造"透明"气藏奠定了基础;(6)优化地面集输工艺,实现了气藏采输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有效支撑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页岩气上产,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工程技术系列 钻井压裂 钻井采输 压裂采输 规模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