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糯禾与交换:都柳江流域侗族的稻作文化与社会网络 被引量:3
1
作者 曹端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5,共10页
都柳江流域侗族"糯禾"在生命仪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侗人将生命观融入其对糯禾的认知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选种""育种""稻田养鱼"以及聚落形态建构逻辑。糯禾作为侗人的日常主食,通过... 都柳江流域侗族"糯禾"在生命仪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侗人将生命观融入其对糯禾的认知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选种""育种""稻田养鱼"以及聚落形态建构逻辑。糯禾作为侗人的日常主食,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共享,成为了侗人的一个自我隐喻。糯禾的交换嵌合在侗人整个社会交换体系之内,从而构建了坚实的社会网络。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糯禾文化,不仅应认识到其经济价值,还应看到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禾 稻作文化 交换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糯禾改籼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奇岩 《古今农业》 2008年第3期27-34,共8页
黔东南是贵州的糯禾文化区,从清代中期改土归流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多次推行"糯禾改籼稻",结果使糯禾区变成了籼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区。糯禾改籼稻既是生态多样性被破坏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量的增长的体现。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糯禾改籼稻” 历史过程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糯禾种植的传统知识研究——以贵州省从江县高仟侗寨糯禾种植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龙初凡 孔蓓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从江高仟侗寨糯禾种植的调研,系统地展现了高仟侗族糯禾种植的传统知识。基于糯禾种植传统知识的变迁问题,提出了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对侗族地区的稻鱼鸭共生系统进行有效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侗族糯禾种植 传统知识 从江高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黑香禾糯米糠黄酮代谢组学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4
作者 汪燕 陈旭玲 +6 位作者 赵春霞 陈其皎 孟子烨 王继玥 杨丽 赵顺江 梁成刚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200,共9页
对不同色泽紫黑香禾糯米糠进行黄酮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并探讨代谢物差异及其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米糠中共鉴定到10类139种黄酮类代谢物,紫黑香禾糯牙定纱、苟嫩当和白香禾糯苟阳弄分别含7、2种和7种特有代谢... 对不同色泽紫黑香禾糯米糠进行黄酮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并探讨代谢物差异及其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米糠中共鉴定到10类139种黄酮类代谢物,紫黑香禾糯牙定纱、苟嫩当和白香禾糯苟阳弄分别含7、2种和7种特有代谢物。牙定纱vs苟阳弄、苟嫩当vs苟阳弄、牙定纱vs苟嫩当分别存在111、104种和96种差异代谢物。不同色泽米糠中花青素、原花青素、二氢黄酮醇和查耳酮类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深紫色牙定纱总黄酮含量最高,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浅紫色苟嫩当次之,表明种皮颜色越深,黄酮含量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共72个黄酮类代谢物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紫黑香禾糯米糠的加工、利用以及黄酮代谢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黑香 米糠 黄酮 代谢组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香禾糯新品种(系)一年多点区域比较试验
5
作者 龙章永 刘鹏霖 +5 位作者 浦选昌 余志 姚元勋 黄姚英 杨昌元 尚立琪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89-92,96,共5页
为鉴定香禾糯新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选取了部分优异品种(系),以苟当1号为对照,共6个新品种(系),于2022年在黔东南州香禾糯主产区开展多点区域试验,比较各新品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米质... 为鉴定香禾糯新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选取了部分优异品种(系),以苟当1号为对照,共6个新品种(系),于2022年在黔东南州香禾糯主产区开展多点区域试验,比较各新品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米质等。结果表明,‘2607’‘4227’‘2608’较对照品种苟当1号增产17.2~26.2 kg/667 m^(2),增产幅度为5.9%~8.9%,在参试新品系中产量潜力较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田间表现较好,建议下一年继续开展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禾糯新品种苟当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6
作者 余志 龙章永 +3 位作者 刘鹏霖 浦选昌 杨昌元 王凌志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1-133,共3页
苟当6号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品种苟当3号作母本与五里香作父本进行杂交,经5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香禾糯新品种。2024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禾区种植... 苟当6号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品种苟当3号作母本与五里香作父本进行杂交,经5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香禾糯新品种。2024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和榕江县香禾区种植。介绍了苟当6号的品种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为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当6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的贵州香禾糯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世丽 杨胜海 +5 位作者 李涛 管艳伟 杨文荟 潘宗东 周丽洁 赵全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6,共8页
以317份贵州香禾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10份籼稻材料为对照,采用1 K mGPS SNP芯片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贵州香禾糯核心种质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K mGPS SNP芯片在317份香禾糯材料中共获得731个... 以317份贵州香禾糯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10份籼稻材料为对照,采用1 K mGPS SNP芯片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贵州香禾糯核心种质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K mGPS SNP芯片在317份香禾糯材料中共获得731个良好多态性SNP位点,多态性标记比例为17.89%,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0505~0.5000,观测杂合度为0~0.6940,期望杂合度为0.0959~0.500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913~0.5736。基于IBS遗传距离的NJ聚类分析将327份水稻材料分为籼、粳两个亚群,其中317份贵州香禾糯划分为粳稻亚群。利用Core Hunter 3对香禾糯原种质设置5%、10%、15%、20%、25%、30%等6种抽样比例,遗传多样性参数的t检验表明,15%的抽样比例即可保持遗传多样性参数的最大化,同时剔除了许多冗余材料,最终确定47份香禾糯资源为构建的核心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香禾糯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分析
8
作者 王治谊 《农技服务》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从江香禾糯稻种是从江山区苗侗等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培育的适应从江县土壤和气候条件并融于从江苗侗等民族文化的特殊种质资源。为促进从江香禾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从江香禾... 从江香禾糯稻种是从江山区苗侗等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培育的适应从江县土壤和气候条件并融于从江苗侗等民族文化的特殊种质资源。为促进从江香禾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从江香禾糯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现状、保护开发利用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扩大香禾糯繁育基地规模、建设优质特色种质资源库、培育新型种植模式、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组建香禾糯产业发展工作机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现状 措施 对策 从江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禾糯在从江县的筛选试验初报
9
作者 王凌志 龙凯珍 +2 位作者 刘鹏霖 张金明 潘宗东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种植的优质香禾糯品种,为香禾糯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挑选种质资源圃里综合性状好的香禾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滚郎香禾-5”产量最高,为387.04kg/667m^(2),较对照“苟当1号”增产4.19%,生育期适...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种植的优质香禾糯品种,为香禾糯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挑选种质资源圃里综合性状好的香禾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滚郎香禾-5”产量最高,为387.04kg/667m^(2),较对照“苟当1号”增产4.19%,生育期适中,株型好,穗大粒多,抗性强,建议在黔东南香禾糯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三团香禾””产量较对照“苟当1号”增产1.92%,生育期适中,株型好,穗长粒多,结实率好,抗倒性一般,建议在示范区示范推广时注意合理密植和加强肥水管理;其余品种都存在突出缺点,不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种质资源圃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锌和镍的含量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柴东方 蒋天智 +2 位作者 谭甫成 唐文华 常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367-17368,共2页
[目的]测定从江香县禾糯中的锌(Zn)和镍(Ni)含量,探讨其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方法]以产自长寿之乡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米为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作测定,先采用正交试验确定Zn和Ni的最佳仪器测试条件,再采用微波消解F... [目的]测定从江香县禾糯中的锌(Zn)和镍(Ni)含量,探讨其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方法]以产自长寿之乡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米为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作测定,先采用正交试验确定Zn和Ni的最佳仪器测试条件,再采用微波消解FAAS法在绘制标准曲线的基础上对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锌(Zn)和镍(Ni)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这2种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结果]标准曲线的绘制表明,Zn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0.494 6A+0.008 4,相关系数r=0.999 6;Ni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0.047 9A+0.003 0,相关系数r=0.999 64。锌和镍含量的测定表明,从江香禾糯米含微量元素Zn和Ni分别为11.25和0.41 mg/kg。[结论]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米中含有适量的Zn和Ni,不但可以安全食用,而且还可以补充微量元素,达到延寿安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异稻种香禾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惠查 黎小冰 +5 位作者 游俊梅 谭金玉 焦爱霞 宋泽 王玲莉 阮仁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67,F0002,共8页
香禾糯是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原生环境的一种特殊稻类生态型,以米质优、香味浓、耐冷抗旱、耐瘠耐阴等诸多优良特性而备受关注。现收集保存本土样本850余份,陆续编目并送国家中、长期种质库保存1000余份(次),是水稻优质... 香禾糯是分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原生环境的一种特殊稻类生态型,以米质优、香味浓、耐冷抗旱、耐瘠耐阴等诸多优良特性而备受关注。现收集保存本土样本850余份,陆续编目并送国家中、长期种质库保存1000余份(次),是水稻优质抗逆育种与种质创新的重要基因源。本文系统全面回顾了近40年来香禾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等,尤其是遗传演化的主要进展,并就继续抢救性收集香禾糯种质资源,深化精准鉴定评价技术,提高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集保护 遗传多样性 鉴定评价 改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地方稻种香禾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杰 郑晓峰 +1 位作者 黄刚 冯跃华 《中国稻米》 2019年第2期53-58,共6页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长期并广泛种植的,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多样,并与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类地方特色稻品系,具有抗寒、抗病、耐瘠、耐旱、耐涝、耐荫等优异性状,且稻米营养品质优良,气味芳香浓郁。贵州黔东南是香禾糯的主要种...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长期并广泛种植的,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多样,并与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类地方特色稻品系,具有抗寒、抗病、耐瘠、耐旱、耐涝、耐荫等优异性状,且稻米营养品质优良,气味芳香浓郁。贵州黔东南是香禾糯的主要种植区域,而香禾糯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黔东南香禾糯的研究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民族文化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Fe、Cu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文华 蒋天智 +1 位作者 谭甫成 柴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测定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中微量元素Fe和Cu的含量,为该地香禾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微波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Fe和Cu。[结果]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Fe和Cu含量分别为7... [目的]测定黔东南林区从江县的原生态香禾糯稻中微量元素Fe和Cu的含量,为该地香禾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微波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Fe和Cu。[结果]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Fe和Cu含量分别为73.11和1.50mg/kg。[结论]原生态从江香禾糯中微量元素Fe、Cu的含量较高,对于调节人体一些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应给予大力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生态 从江香 Fe含量 CU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特色优质香禾糯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宗东 杨桂兰 杨正伟 《农技服务》 2022年第7期13-15,共3页
为黔东南的香禾糯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各地方主栽的香禾糯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探究黔东南地区地方特色香禾糯各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特征,筛选出适应黔东南地区种植的特色香禾糯品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高红糯的... 为黔东南的香禾糯生产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各地方主栽的香禾糯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探究黔东南地区地方特色香禾糯各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特征,筛选出适应黔东南地区种植的特色香禾糯品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高红糯的产量最高,达到440.4 kg/667m^(2),比得我禾增产18.4%;其次是白融禾,产量为410.9 kg/667m^(2),比得我禾增产10.5%。高红糯和白融禾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建议在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的香禾糯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禾 特色 筛选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香禾糯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雷启义 熊勇 +3 位作者 周江菊 张文华 孙军 龙春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香禾糯是我国侗族人民数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也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侗族地区传统分类的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评价,以便探讨香禾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香禾糯是我国侗族人民数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也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侗族地区传统分类的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评价,以便探讨香禾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变化。通过8对AFLP引物并基于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对从黔东南侗族地区收集的95个香禾糯农家品种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70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619个,占87.55%,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3738,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46,遗传相似系数为0.7121~0.995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546时,可划分为Ⅰ、Ⅱ两大类,外加1个特殊品种,其中Ⅰ类群有88个品种,Ⅱ类群有6个品种,来自相同和相邻侗寨或者形态性状相近的品种并没有完全聚在一起。结果表明黔东南地区香禾糯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较高,特别是传统耕作文化保护较好的侗寨内,其遗传背景差异较大。香禾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黔东南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关,还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耕作制度和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AFLP 种质资源 传统文化 民族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禾糯稻鱼生态模式与生产技术要点
16
作者 田景文 潘恒志 +1 位作者 刘艳 莘海亮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7期11-12,共2页
在不施化肥农药、不投放饲料的前提下,设置试验对香禾糯与鲤鱼、七星鱼、泥鳅、冷水虾生态组合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生态、经济效益,选出好的生态稻鱼模式。结果显示,香禾糯与地方品种鲤鱼配置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较好。七星鱼、泥鳅、... 在不施化肥农药、不投放饲料的前提下,设置试验对香禾糯与鲤鱼、七星鱼、泥鳅、冷水虾生态组合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生态、经济效益,选出好的生态稻鱼模式。结果显示,香禾糯与地方品种鲤鱼配置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较好。七星鱼、泥鳅、冷水虾稻鱼模式存在问题较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生产 生态模式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黎平县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的考察 被引量:26
17
作者 焦爱霞 王艳杰 +2 位作者 陈惠查 谭金玉 阮仁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3-177,共5页
贵州特色稻种香禾糯是我国水稻研究的宝贵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查阅文献、普查资源、专业组队、地方座谈、制定方案、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等多种方式,对贵州省黎平县6个乡(镇)15个行政村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 贵州特色稻种香禾糯是我国水稻研究的宝贵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查阅文献、普查资源、专业组队、地方座谈、制定方案、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等多种方式,对贵州省黎平县6个乡(镇)15个行政村侗族村寨香禾糯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黎平县作为香禾糯的主要产区和"糯食文化圈"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较为多样的遗传资源,凝聚了丰富的传统知识,采集样品45份;香禾糯的利用、保护和传承与当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交融,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侗族百姓日常饮食、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的方方面面。针对当前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平县 侗族 利用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禾糯品系命名与分类的语言人类学考察——中国山地民族农业认知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永荣 龙宇晓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文系作者多年开展山地民族农业认知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根据2007年在贵州黎平黄岗村等侗寨调研糯稻命名和分类系统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从语言人类学和农业生物认知的角度对侗族香禾糯品种系列名称及其分类体系进行了初步... 本文系作者多年开展山地民族农业认知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根据2007年在贵州黎平黄岗村等侗寨调研糯稻命名和分类系统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从语言人类学和农业生物认知的角度对侗族香禾糯品种系列名称及其分类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透视侗族关于香禾糯遗传资源的语言命名分类系统在侗族农业认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侗族传统农业实践之间的"结构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品系 农业遗传资源 命名制度 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侗族香禾糯及其演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江波 吴舒奕 +1 位作者 陈米 雷启义 《中国稻米》 2019年第4期70-73,共4页
香禾糯是我国西南山区以侗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原生态山间梯田里,根据当地特殊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完全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世世代代传承至今的地方特色优良糯稻品系。本文综述了香禾糯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关... 香禾糯是我国西南山区以侗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原生态山间梯田里,根据当地特殊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完全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世世代代传承至今的地方特色优良糯稻品系。本文综述了香禾糯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关系,香禾糯独特的优良性状及演变分化情况,以期为我国稻种遗传资源的丰富和补充、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保护、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以及为现代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水稻 种质资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平香禾糯发展现状及有机高产栽培技术
20
作者 吴锡锋 吴世炳 王德美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6期77-77,74,共2页
为提升黎平香禾糯的品牌价值,通过对香禾糯生产调研,总结多年试验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一套黎平香禾糯有机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黎平 有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