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Bcl-2相关抗凋亡蛋白-1表达变化及其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方 施毅 +5 位作者 辛晓峰 刘玉秀 钱桂生 罗向东 宋勇 李子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55-1158,1162,共5页
目的:在模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条件下,阐明Bcl-2相关抗凋亡蛋白-1(BAG-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作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BAG-1表达... 目的:在模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条件下,阐明Bcl-2相关抗凋亡蛋白-1(BAG-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作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BAG-1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核蛋白中BAG-1与GR相互结合作用;相对荧光素酶法检测GR转录激活活性。结果:LPS和Dex作用后,细胞总蛋白中BAG-1 L表达增加,BAG-1 S表达无变化;核蛋白中只能检测到BAG-1 L,表达量在LPS作用24 h内逐渐增加;细胞核内BAG-1 L与GR在LPS和Dex作用后存在着相互结合,同时GR转录激活活性逐渐降低,其变化与核蛋白中BAG-1 L表达变化呈负相关。结论:LPS和Dex作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BAG-1 L表达增加,与GR结合后共同转核,并抑制GR活性。该机制可能是感染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2相关抗凋亡蛋白-1 糖皮质激素受体 免疫共沉淀 转录活性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对激素反应性通路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尚曙玉 瞿伟 刘勇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2,719,共6页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对激素反应性通路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探讨克拉霉素对烟雾暴露哮喘小鼠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组(OVA组)、烟雾暴露哮喘组...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对激素反应性通路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探讨克拉霉素对烟雾暴露哮喘小鼠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组(OVA组)、烟雾暴露哮喘组(SEA组)以及哮喘接触烟雾暴露后通过克拉霉素治疗组(CAM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平行比较。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并通过PCR检测肺组织中HDAC2mRNA的表达情况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DAC2和GR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OVA组和SEA组均存在肺组织气道炎症,其中SEA组纤毛被严重破坏,而CAM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弱。与CAM组相比,SEA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L-8水平均显著提高(104.36±14.39 vs.65.49±10.82、681.35±66.18 vs.321.49±90.37,P=0.031、0.017)。CAM组HDAC2mRNA表达显著高于SEA组(0.062±0.013 vs.0.031±0.015,P=0.03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AM组相比,SEA组HDAC2蛋白(0.23±0.017 vs.0.49±0.022,P=0.033)和GR蛋白(0.19±0.014 vs.0.64±0.023,P=0.011)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克拉霉素能抑制烟雾暴露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与GR相结合,影响下游HDAC2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烟雾暴露 哮喘 炎症 蛋白去乙酰化酶2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 李伟宏 +3 位作者 程志鹏 王斌 王思珩 王毓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94,共7页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是一种多结构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通过磷酸化特定的蛋白质,引起下游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近年来,随着对RIPK1的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是一种多结构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通过磷酸化特定的蛋白质,引起下游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近年来,随着对RIPK1的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RIPK1通过激活特定通路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促进细胞存活及炎症反应。另一方面,RIPK1通过与胱天蛋白酶-8(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8,caspase-8)作用促进凋亡,或与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作用促进坏死性凋亡的发生。RIPK1作为上游信号在不同肿瘤患者中表达水平不同。其支架功能和激酶活性可以调节癌症进展,也可以启动机体适应性免疫,抑制肿瘤进展;此外,还能产生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其双重作用在调节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机体免疫反应方面都有所展现,可以作为新的治疗靶点控制癌症进展。该文从RIPK1的结构入手,深入探讨其功能,特别是其在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方面的功能,为癌症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坏死性凋亡 坏死复合物 癌症 免疫反应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和自噬相关基因3的影响
4
作者 高志旭 王玉满 +6 位作者 郭建恩 刘岩 杨冰然 辛秋平 孙嘉颖 武晓磊 楚世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和自噬相关基因3(Atg3)的影响。方法:选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雄性26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温针灸组7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灌胃50 mg/kg等量生理盐水。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评估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程度(Mankin)评分、滑膜炎病理评分(Krenn)情况,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量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情况,检测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自噬相关基因3(Atg3)mRNA及Notch1、Atg3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升高,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Mankin评分、Krenn评分、MMP-1、MMP-3、IL-1β、TNF-α水平、骨小梁分离度水平、Notch1 mRNA、Notch1表达降低,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Atg3 mRNA、Atg3表达升高(P<0.05)。结论:探讨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干预,改善大鼠炎症反应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微结构,调节Notch1、Atg3表达,改善轻软骨细胞破坏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大鼠 软骨组织 跨膜受体蛋白1 自噬相关基因3 软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IL-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3 位作者 赵景宏 周艳红 秦荣 刘贤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应用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报告质粒pMAMneo CAT分析系统观察GR的转录激活能力改变。结果 BRL 3A细胞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 12h后 ,其胞浆和胞核GR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 ,尤以核内GR降低更加显著 ;转染pMAMneo CAT质粒的肝细胞在地塞米松存在情况下 ,经TNF α和IL 1刺激后CAT含量显著下降 ,两者协同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TNF α和IL 1可以通过降低BRL 3细胞GR的表达和核转位而抑制GR的转录激活能力 ,这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 肝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4 位作者 刘贤华 赵景宏 刘都户 周艳红 秦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5-895,共1页
目的 研究大鼠在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探讨影响GR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GR在严重烫伤后早期不同时相点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及烫伤血清、细胞因子以及高浓度地塞米松对体外... 目的 研究大鼠在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探讨影响GR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GR在严重烫伤后早期不同时相点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及烫伤血清、细胞因子以及高浓度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肝细胞GR表达的影响 ;应用放免和ELISA方法测定烫伤大鼠血清皮质酮和细胞因子TNF α、IL 1β的浓度变化。 结果 大鼠肝脏GR的表达在严重烫伤后早期显著下调 ,而血清皮质酮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在烫伤早期均显著升高 ,体外实验则证实烫伤血清和TNF α、IL 1对培养肝细胞GR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则不明显。结论 严重烫伤会引起大鼠肝脏GR表达显著下调 ,烫伤早期分泌增多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引起GR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严重烫伤 糖皮质激素受体 肝脏 免疫印迹法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姜华军 刘建社 +4 位作者 朱忠华 王全胜 张晓丽 王玉梅 冯玉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将正常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Candesartan治疗组(DC组)。治疗8 wk后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肾皮质SGK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肾皮质中SGK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D组小鼠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增加;肾皮质中SGK1、CT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经Candesartan干预后(DC组),相应生化指标较D组有明显改善,SGK1、CTGF的表达水平较D组亦有明显下调。纤维化指标CTGF的表达与SGK1呈正相关。结论Candesartan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过程,它对细胞内SGK1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主要环节,该作用与AngⅡ-AT1途径被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P56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淑蓉 粟永萍 +2 位作者 刘晓宏 楼淑芬 程天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严重创伤早期及全身性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寻找与GR相互作用的新的蛋白质,以期调节GR的功能活性,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糖皮质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区(GR LBD)为诱饵蛋白,在人骨髓cDNA文库中筛选到 4 2个阳性克隆... 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严重创伤早期及全身性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寻找与GR相互作用的新的蛋白质,以期调节GR的功能活性,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糖皮质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区(GR LBD)为诱饵蛋白,在人骨髓cDNA文库中筛选到 4 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中一个克隆为干扰素诱导蛋白P5 6的大部分编码序列(2 2 1~ 16 4 2bp,编码第 5 3位至第 4 78位氨基酸).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再次验证P5 6与GR具有结合作用.并用PCR方法从酵母质粒中扩增出P5 6片段,进行GST P5 6原核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及真核表达与免疫共沉淀.蛋白质结合实验表明,P5 6与GR LBD在体内外有结合作用.CAT报告基因检测表明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干扰素诱导蛋白P56 酵母双杂交系统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受体、IRF-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在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莉君 郝璐 +5 位作者 李慧婷 卢立国 卞宏 刘敏 宋琳琳 朱述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的情况,探讨肥胖与难治性哮喘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的情况,探讨肥胖与难治性哮喘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肥胖及哮喘模型建立后取各组大鼠气道,体外培养ASMC,反转录PCR(RT-PCR)测OB-R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IRF-1及GR-β蛋白的表达。结果:OB-R mRNA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IRF-1和GR-β蛋白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结论:OB-R、IRF-1及GR-β在ASMC中表达的增加可能与肥胖哮喘发病及激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平滑肌细胞 瘦素受体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急性肺损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改变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民 熊仁平 +4 位作者 陈星云 李平 赵艳 刘苹 周元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后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配体结合活性显著下降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Hsps)改变的关系。方法以小鼠油酸急性肺损伤为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动态观察伤后GR、Hsp90、Hsp70和GR...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后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配体结合活性显著下降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Hsps)改变的关系。方法以小鼠油酸急性肺损伤为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动态观察伤后GR、Hsp90、Hsp70和GR的结合容量和亲和力变化。结果伤后小鼠肺组织水肿、肺体指数和肺含水量显著升高;GR在伤后1h升高,然后显著下降,在12h达最低点;Hsp90和Hsp70在伤后的表达逐渐升高,在12h达最高点。配体结合试验显示在伤后GRBmax逐渐下降,Kd值升高,与Hsp90/GR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急性肺损伤后的GR配体结合活性的改变可能与Hsp90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糖皮质激素 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CA1区的共存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喆 张伟国 +1 位作者 曹桂范 陶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及共存变化。方法:用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制作PTSD模型,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血清糖皮质激素(GC)。取SPS后12 h、1 d、7 d...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及共存变化。方法:用连续单一刺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制作PTSD模型,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血清糖皮质激素(GC)。取SPS后12 h、1 d、7 d鼠脑组织,以非刺激的脑组织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进行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MR和GR表达及二者共存表达的观察。结果:大鼠血清GC于SPS后1 h时明显增高,12 h时仍持续升高,24 h时低于正常,7、14 d回升但低于正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MR-CY3呈红光,GR-FITC呈绿光,二者融合为黄色或橙色光。对照组可见MR分布于胞质和胞核,GR主要分布于胞核,少数于胞质;12 h时MR表达减少,GR在胞核内明显增多;1 d时MR表达进一步减少且集中于胞质,GR集中于胞质;7 d时MR持续减少,GR重新表达于胞核。用双重波长激发时,对照组融合光集中于胞核,12 h时核内融合光增多,1 d时融合光集中于胞质,7 d时核内融合光再次增多。结论:MR、GR在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表达与PTSD大鼠血中GC浓度变化相互影响,而导致海马受损、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糖皮质激素受体 皮质激素受体 海马C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热应激及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热休克蛋白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培庆 王选年 +2 位作者 王水琴 赵坤 王新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应用3 H- Dex 放射配体结合的 Scatchard 分析和35 S- 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40 ℃热应激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P B L) 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G R) 的最大结合容量( Ro) 、平衡解离常数... 应用3 H- Dex 放射配体结合的 Scatchard 分析和35 S- 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40 ℃热应激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P B L) 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G R) 的最大结合容量( Ro) 、平衡解离常数( Kd) 及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热应激处理后05 ~4 h 鸡 P B L G R Ro 从(8575 ±1009)fmol·10 -7 细胞迅速下降至(1634 ±289)fmol·10 -7 细胞仅为正常 C K组 Ro 的1906 % ( P< 001)与此同时细胞热休克蛋白( H S P) 的合成持续增加,主要有 H S P100 , H S P90 , H S P70 和 H S P25 ,而在热应激最初05 h 细胞总的蛋白合成急剧下降,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 H S P 合成的增多,细胞总的蛋白也逐渐恢复提示 H S P 在热应激过程中对细胞结构和机能的重建、维持激素与 G R 的亲合力,稳定受体蛋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时鸡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选年 冯春花 +3 位作者 刘远升 王新华 王水琴 潘耀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8,共3页
本研究应用 3H- Dex放射配体结合的 Scatchard分析和 35S-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 4 0℃热应激时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 PBL)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 GR)的最大结合容量 ( Ro)、平衡解离常数( Kd)及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显... 本研究应用 3H- Dex放射配体结合的 Scatchard分析和 35S-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 4 0℃热应激时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 PBL)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 GR)的最大结合容量 ( Ro)、平衡解离常数( Kd)及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热应激处理后 0 .5~ 4 h鸡 PBL、GR、Ro从 85.75± 10 .0 9fmol/ 10 7细胞迅速下降至 15.34± 2 .89fmol/ 10 7细胞。仅为正常对照组 Ro的 17.90 % ( P<0 .0 1)。与此同时细胞热休克蛋白 ( HSP)的合成持续增加 ,主要有 HSP10 0 ,HSP90 ,HSP70和 HSP2 5。而在热应激最初 0 .5h细胞总的蛋白合成急剧下降 ,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 ,HSP合成的增多 ,细胞总的蛋白也逐渐恢复。提示 HSP在热应激过程中对细胞结构和机能的重建、维持激素与 GR的亲合力 ,稳定受体蛋白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糖皮质激素受体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α、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玲 何威 +4 位作者 黎智 吴军 林自华 何云志 黄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α、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κB、TNF-α及IL-...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α、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κB、TNF-α及IL-1β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GR-α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的分布情况一致,GR-α不但在表皮呈弥漫性表达,还可表达于汗腺及汗管、真皮成纤维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的一些细胞成分。然而,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GR-α在慢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NF-κB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在正常对照组皮肤中均为胞质表达,而在慢性皮炎组中为胞质表达和(或)胞核均有表达。TNF-α及IL-1β在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胞质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为弱阳性反应。结论:慢性皮炎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中GR-α的表达下调有可能会影响皮损局部的抗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慢性 角质形成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核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楤木根皮和人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物对过度训练大鼠海马盐皮质类固醇受体MR,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波 高珊珊 +4 位作者 郭琪 宋洋 周丹丹 房亮 李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97,106,共5页
研究目的:为了加快机体的恢复,提高机体对大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我们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和不同中药提取物对海马的调节,进一步探索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调理方式,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 研究目的:为了加快机体的恢复,提高机体对大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我们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和不同中药提取物对海马的调节,进一步探索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调理方式,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Wistar大鼠77只,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运动对照组(EC组)17只、运动+人参组(PG组)16只、运动+辽东楤木低剂量组(LA组)16只、运动+辽东楤木高剂量组(HA组)16只,采用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模型,最后一次训练结束,随机剔除多余大鼠,使各组样本数均为8只,24h后,取样。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鼠脑组织(海马)代谢和调节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各组MR无显著差异。与NC组相比较,EC组GR蛋白表达极显著下降,P<0.01。与EC组相比较,PG、LA和HA组G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P<0.05)。与PG组相比较,LA和HA组G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研究结论:过度训练可导致海马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提示过度训练导致运动性高皮质酮血症出现与海马中GR蛋白表达下降引起的海马损伤及功能失调,HPA轴负反馈障碍有关。人参和辽东楤木提取物均可提高海马GR蛋白的表达,对于改善海马对HPA轴负反馈的调节,对降低过度训练导致的应激反应(高皮质醇血症),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且人参提取物优于高、低剂量的辽东楤木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训练 皮质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及NAC对腺病毒E1A蛋白上调IL-8及ICAM-1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园园 冉丕鑫 +3 位作者 张锦 郑西卫 李冰 陈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蛋白在致炎因素TNF-α作用下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炎症因子IL-8和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地塞米松(DXM)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E1A蛋白的A549细胞系(E1A+组)及对照质粒转染细胞系(E1A-组)。...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蛋白在致炎因素TNF-α作用下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炎症因子IL-8和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地塞米松(DXM)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作用。方法构建稳定表达E1A蛋白的A549细胞系(E1A+组)及对照质粒转染细胞系(E1A-组)。用TNF-α刺激、DXM以及NAC干预细胞,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8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ICAM-1的表达。结果E1A+组在10μg.L-1的TNF-α作用前后细胞IL-8蛋白浓度分别为(48.49±0.27)ng.L-1和(22 841.75±12.92)ng.L-1,明显高于E1A-组作用前的(1.67±0.07)ng.L-1和作用后的(3 576.04±3.20)ng.L-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单独作用组相比,DXM和NAC预作用细胞可明显降低TNF-α诱导下IL-8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1A+组在10μg.L-1的TNF-α作用前后细胞ICAM-1蛋白浓度(荧光强度)分别为17.12±3.32和35.12±3.19,均高于E1A-组作用前0.59±0.09和作用后29.72±3.3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单独作用组相比,DXM和NAC预作用细胞可明显降低TNF-α诱导的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1A蛋白能够增加TNF-α诱导下的IL-8和ICAM-1蛋白的表达。DXM和NAC能够明显拮抗TNF-α诱导下的IL-8和ICAM-1的蛋白表达,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腺病毒E1A蛋白对NAC及DXM的抗炎作用无明显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即早蛋白质类 糖皮质激素 N-乙酰半胱氨酸 炎症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在梗阻性肾病肾小球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彬 王全胜 +4 位作者 朱锐 汪永辉 张丽哓 徐敏 刘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45-248,I0001,共5页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8只。术后第3、7及14 d分别随机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的表达第3 d开始上调,第7 d和14 d继续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BUN、SCr的改变不明显,但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随UUO肾病变发展,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SGK1在梗阻性肾病的肾小球纤维化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肾小球中SG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单侧输尿管梗阻性肾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β-HSD1及皮质类固醇受体在兔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溢 张玉杰 +2 位作者 夏丹 姚志峰 袁志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可能诱发敏感个体的眼压升高,研究证实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可能影响房水的产生,这种机制是否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甚... 背景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可能诱发敏感个体的眼压升高,研究证实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可能影响房水的产生,这种机制是否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目的检测11β-HSDl及GR、MR在兔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6周龄新西兰白兔1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8只。实验组兔隔日在固定时间及固定地点于左眼球结膜下注射质量分数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1ml),注射次日用质量分数0.5%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3次。每次注射后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次以预防感染,持续2个月;对照组兔以同法注射等容积无菌生理盐水,实验组兔眼压升高至18mmHg(1mmHg=0.133kPa)以上并能持续1周者为造模成功。实验组注射5周后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实验兔,分离模型眼睫状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定位11β-HSD1蛋白在兔模型眼睫状体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定量检测11β-HSDlmRNA、GRmRNA及MRmRNA在实验组兔模型眼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兔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点眼后前2周眼压无明显升高,第1周与第2周问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69,P〉0.05);第3、4、5周眼压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0.535、20.353、28.681,P〈0.01),第5周时达(18.87±0.77)mmHg。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11β—HSDl蛋白在睫状体中呈阳性表达,位于非色素上皮细胞,但模型眼11β—HSDl的阳性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RT—PCR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兔模型眼睫状体中MRmRNA、GRmRNA及11β-HSDl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GADPH为内参)分别为2.22±0.78、0.64±0.11、0.47±0.16,而对照组分别为0.94±0.27、1.88±0.74、2.68±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70,P=0.004;t=5.170,P=0.007;t=5.540,P=0.005)。结论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病可能与睫状体中MR表达的上调及11β—HSDl和GR表达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 生理功能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高眼压 药物诱导 青光眼 受体 皮质类固醇 代谢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在糖尿病小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5 位作者 谢纪文 刘建国 李仁康 冯玉锡 邓安国 朱忠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索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脏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DM模... 目的探索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肾脏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erum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DM模型,设DM组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在DM模型1、3、4、6和12周时,检测肾重指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SG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SGK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皮质中肾小球的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从第1周末起到第12周末DM组小鼠肾重指数、血糖和HbA1c均显著增加;第1周末肾皮质SGK1 mRNA和蛋白以及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即开始上调,到第4周末肾皮质SGK1 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顶峰,第6周至第12周仍有较高表达。结论随DM肾脏病变发展,肾皮质及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它在DM肾脏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糖尿病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培 苏兆亮 +1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 氨基酸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