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症小体与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雷震云 薛国忠 +1 位作者 刘臻华 张新丽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2-729,共8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机制包括慢性炎症、免疫细胞募集与激活、肾小管与肾小球损伤以及肾脏纤维化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机制包括慢性炎症、免疫细胞募集与激活、肾小管与肾小球损伤以及肾脏纤维化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及其所介导的细胞焦亡高度相关。既往研究表明,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可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泄漏、免疫细胞的募集和激活,从而减缓邻近细胞的炎症反应扩散、纤维化和组织重塑过程,并最终改善DN引起的肾脏损伤和功能障碍。本文通过综述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在DN不同病理阶段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出调控其激活的潜在靶点,以期为DN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LRP3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免疫激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丹妮 杨悦 金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9,共8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并加剧社会医疗负担。线粒体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功能障碍在...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并加剧社会医疗负担。线粒体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功能障碍在DKD进展中起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作为二者动态交互的核心枢纽,通过调控钙稳态、脂质代谢、线粒体动力学及细胞凋亡等过程影响DKD病理进程。本文系统综述MAM在DKD发生发展中的多重分子机制,揭示其通过调节钙离子(Ca^(2+))平衡、葡萄糖代谢、炎症反应及自噬等途径参与肾损伤的精细调控网络,并阐明MAM功能失调如何驱动DKD向终末期肾病转化,深入探讨MAM相关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潜力,以及靶向MAM的药物干预、基因修复等创新治疗策略,为DKD的基础机制研究与临床实践衔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内质网相关膜 细胞器相互作用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通过调控NOX家族改善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郭倩 万生芳 +3 位作者 邵晶 李荣科 魏昭晖 张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4-1592,共9页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诱导建立...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周后将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30 mg大鼠按0.05 mg·kg^(-1)尾静脉注射10%大分子右旋糖苷3次,诱导成DKD血瘀证模型。检测大鼠随机血糖(glucose,GLU)、24-hUP、生化指标、病理染色等;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1、NOX2、NOX3、NOX4、NOX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GLU、24-hUP、SCr、BUN、TG、TC明显升高,ALB2、HDL、LDL显著降低,NOX1、NOX2、NOX4、NOX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6周、8周GLU、24-hUP、SCr、BUN、TG、TC均明显降低,ALB2、HDL、LDL明显升高,NOX1、NOX2、NOX4、NOX5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可有效改善DKD氧化应激及大鼠肾功能,其作用机制靶点可能与NOX家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血瘀证 氧化应激 NOX家族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直接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海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56-759,共4页
近年的研究显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具有不依赖于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肾直接保护作用 ,在未降低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 ,TZD可减少清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肥大及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 :在高血糖状态下 ,... 近年的研究显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具有不依赖于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肾直接保护作用 ,在未降低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 ,TZD可减少清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肥大及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 :在高血糖状态下 ,TZD通过激活肾小球中二酰基甘油激酶 (DGK) ,抑制二酰基甘油 (DAG) 蛋白激酶C(PKC)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ERK)通路活性而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抑制ECM蛋白的过度产生。也有研究认为 ,TZD与改善硫酸乙酰肝素原多糖 (HSPG)合成及硫酸化、从而抑制肾小球基膜 (GBM)外疏松层的阴离子位点有关。此外 ,TZD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糖尿病肾病 DAG-PKC-ERK通路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振忠 宋恩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5-1211,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 目的基于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研究当归芍药散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通路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二联法(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早期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芍药散组、厄贝沙坦组,同时设置空白组作为对照,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分别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体质量、随机血糖(GLU)、24 h饮水量及24 h尿量,分别对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值(Scr)、尿素氮(BUN)、肾脏肥大指数(KW/BW)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肾脏行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ɑ、IL-1β、IL-6炎症因子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BUN、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升高(P<0.05),而体质量下降(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组大鼠肾脏体积、KW/BW、GLU、24 h尿蛋白定量、24 h饮水量、24 h尿量、Scr、血清中TNF-ɑ、IL-1β、IL-6水平及肾脏组织NF-κB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体质量增加(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损害有所缓解。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炎症信号通路NF-κB蛋白的表达,减少TNF-ɑ、IL-1β、IL-6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对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当归芍药散治疗DN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糖尿病肾病 NF-ΚB信号通路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保护糖尿病肾病肾脏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曲柄衡 童晓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0,共7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小檗碱(BBR)是一种天然的异喹啉生物碱。近年来研究发现,BBR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及抗纤维化作... 糖尿病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小檗碱(BBR)是一种天然的异喹啉生物碱。近年来研究发现,BBR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可以有效改善DKD的肾脏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改善糖脂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脏纤维化、调控DNA甲基化、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代谢及清除功能。本文系统性综述了BBR治疗DKD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未来BBR的临床应用及DKD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改善 作用机制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宁洪悦 祁彤 +4 位作者 高飞 刘慧 高志旭 常柏 郭建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86-1493,1498,共9页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成模小鼠依据体质量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观察组,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加味肾气丸...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成模小鼠依据体质量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观察组,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加味肾气丸各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12.95、25.89、51.78 g/kg药物颗粒混悬液灌胃,厄贝沙坦组小鼠给予0.026 g/kg厄贝沙坦混悬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次/d,均干预12周。对比各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用苏木素-伊红(HE)、糖原染色(PAS)染色法、透射电镜(TE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UNEL)法检测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BCL2]、ERS标志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酶1(IRE1)]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TMBIM6/mTORC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MBIM6、p-mTORC2/mTORC2、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AKT、BCL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加味肾气丸组及厄贝沙坦组Scr、BUN、UACR低(P<0.05),肾组织病理变化改善,肾细胞凋亡率低(P<0.05),BAX蛋白表达低(P<0.05),BCL2蛋白表达高(P<0.05),肾组织中CHOP、ATF6、IRE1蛋白表达低(P<0.05),肾组织中TMBIM6、p-mTORC2/mTORC2、p-AKT/AKT、BCL2蛋白表达高(P<0.05),CHOP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加味肾气丸能够通过调控TMBIM6/mTORC2信号通路,有效抑制DKD小鼠ERS介导的肾细胞凋亡,从而减少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 跨膜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抑制剂结构域家族成员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瑞頔 徐江雁 +3 位作者 谢治深 张效威 陈洁 张振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6,共10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可调控细胞转化、增殖、存活等多种基因的表达,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TAT3的异常激活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可调控细胞转化、增殖、存活等多种基因的表达,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TAT3的异常激活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STAT3在DKD中的治疗潜力,包括STAT3的结构、活性调控机制、在DKD中的异常激活作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的整理总结,以期为DKD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STAT3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诗画 熊瑛 +2 位作者 唐春莲 谢亚平 李相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83,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也是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利用度差、口服药物的肝肾毒性以及缺乏精准靶向等问题。...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也是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利用度差、口服药物的肝肾毒性以及缺乏精准靶向等问题。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s)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纳米载体能够将药物靶向到特定区域,解决特定部位递送药物不足的问题,并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当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纳米平台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新愿景,为实现肾脏疾病的高效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 纳米颗粒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王珏 张晶 +1 位作者 肖曼 谢毅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1-90,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草药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平台、ETCM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灯盏细辛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及GeneCards获取与DN相关靶点基因;筛选灯盏细...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草药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平台、ETCM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灯盏细辛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及GeneCards获取与DN相关靶点基因;筛选灯盏细辛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共同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插件ClueGo对共同靶点进行KEGG及GO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灯盏细辛的有效活性成分9个,其作用于DN的靶点为79个。GO富集分析结果示,灯盏细辛-糖尿病肾病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正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分布在PI3K-AKT信号通路上。灯盏细辛的作用机制呈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本研究从药理作用及网络药理学两个方面研究灯盏细辛治疗DN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灯盏细辛的药用价值,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灯盏细辛 糖尿病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影响NADHP氧化酶4抑制氧化应激通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
11
作者 冯淑琪 金国荣 +9 位作者 薛群航 贺敏 王泽航 要嘉欣 陈龙 王玉姣 张安秀 何生 周冰蕊 解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0-740,共11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患者的病理机制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持续高血糖状态通过诱导肾内氧化应激反应,引发足细胞损伤及肾小管间质炎症浸润,进而导致蛋白...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患者的病理机制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持续高血糖状态通过诱导肾内氧化应激反应,引发足细胞损伤及肾小管间质炎症浸润,进而导致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等不可逆肾损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因其良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有望为DN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建立了DN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hUC-MSCs(1×10^(6)/只)来达到治疗DN的目的。空腹血糖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数据显示,hUC-MSCs能显著降低DN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22.5±3.0 vs 14.7±1.1,P<0.01)并提高其血糖调节能力(P<0.05)。同时,DN小鼠经hUC-MSCs治疗后肾功能得到改善并且氧化应激产物水平下降,例如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肌酐(urinary creatinine,Ucr)、尿蛋白(urinary protein,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糖原(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肾组织形态学进行分析,经hUC-MSCs治疗后DN小鼠的肾小球间质增生、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管炎性间质浸润等病理状态均得到减轻。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等结果显示,hUC-MSCs治疗可降低氧化应激主要相关蛋白酶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的表达(P<0.05),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同时,在体外实验中选择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HK-2 cells)进行验证,使用高糖处理,采用hUC-MSCs的条件培养基(mesenchymal stem cell-conditioned medium,MSC-CM)进行处理,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OX4和TXNIP的表达都得到抑制(P<0.05),ROS表达降低。综上,hUC-MSCs治疗可以降低DN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下降以及病理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下调NOX 4的表达从而抑制TXNIP介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氧化应激 NADPH氧化酶4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和Mad相关蛋白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2
作者 贾会玉 李中南 陈光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已作为临床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标。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是TGF-β家族下游信号转导蛋白,TGF-β1与受体结合激活Smad2和Smad3,上调细胞核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转...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已作为临床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标。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是TGF-β家族下游信号转导蛋白,TGF-β1与受体结合激活Smad2和Smad3,上调细胞核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转录,Smad3促进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积聚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导致肾纤维化;Smad2和Smad7则起着负向调控作用,抑制肾纤维化。TGF-β1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等)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大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已上市的对DN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如苯那普利、阿托伐他汀、氯沙坦和吡非尼酮等可抑制TGF-β1表达,雷公藤、冬虫夏草和小檗碱也通过降低TGF-β1水平延缓DN进程。本文就近年来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其防治药物在DN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信号通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8
13
作者 赵娟 戴助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如何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该文综述国内外文献,介绍降血糖药物、抗凝及改善微循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如何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该文综述国内外文献,介绍降血糖药物、抗凝及改善微循环药物、肾素抑制药阿利吉仑、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维生素D等药物在保护肾脏、减少尿蛋白等方面的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糖尿病 降血糖药物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乔英 周小雨 +6 位作者 李珊珊 李英 杨世诚 刘园园 刘晓罡 陈永利 付乃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5-1326,共2页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排除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原因,应用造影剂48~72h后血清肌酐较原有基础水平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44.2μmol/L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肾脏储...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排除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原因,应用造影剂48~72h后血清肌酐较原有基础水平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44.2μmol/L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肾脏储备及代偿功能差,且常合并多种疾病,极易发生CIN。因此,寻求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CIN发生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因其抗炎症、抗氧化、保护内皮功能等多重生物效应而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否能预防CIN的发生、合适的剂量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患者 造影剂肾病 他汀类药物 预防作用 介入治疗后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择期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振龙 王晨静 +3 位作者 曲海军 朱莉 荆凡波 王春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左卡尼汀(L-carnitine,LC)、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ALC)、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L-carnitine,PLC)含量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口...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左卡尼汀(L-carnitine,LC)、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ALC)、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L-carnitine,PLC)含量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与药物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早期及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1 g,Bid),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GLU、TG、CHO、LDL-C、HDL-C、BUN、Cr、UA、尿PRO的变化以及体内卡尼汀群的经时变化和代谢情况。结果 (1)治疗组给药4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GLU、TG、CHO、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1或P<0.05);(2)治疗组用药4周后血BUN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尿PRO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3)血浆LC、ALC、PLC浓度与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浆LC浓度给药4周比给药2周明显升高(P<0.01)。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体内卡尼汀群的血药浓度,明显改善GLU、TG、CHO、LDL-C、HDL-C、BUN、PRO等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左卡尼汀 乙酰左卡尼汀 丙酰左卡尼汀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比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志纯 周巧玲 +1 位作者 欧阳春 邓声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 :探讨莫比可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链脲佐菌素所诱导的SD清洁级DN大鼠 2 8只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未干预组和糖尿病肾病莫比可干预组 ,每组各 14只。另将 12只鼠龄及体重相等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糖尿... 目的 :探讨莫比可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链脲佐菌素所诱导的SD清洁级DN大鼠 2 8只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未干预组和糖尿病肾病莫比可干预组 ,每组各 14只。另将 12只鼠龄及体重相等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 6周后 ,收集 2 4h尿液及血标本 ,处死大鼠后 ,取肾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COX 2表达明显增加 ,尿蛋白增加 ,肌酐清除率上升 ,莫比可使尿蛋白减少 (P <0 .0 1) ,肌酐清除率降低 (P <0 .0 1) ,COX 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选择性COX 2抑制剂莫比可通过部分抑制COX 2的活性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比可 糖尿病肾病 COX-2表达 保护作用 大鼠肾脏 药物干预 肌酐清除率 清洁级 SD大鼠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畅 崔敬爱 +3 位作者 王思霁 于婷 潘佳 陈晓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1-325,共5页
为探究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与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 为探究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与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和桦褐孔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小鼠4周后,观察小鼠生长状态、测量小鼠体重,测定肾脏指数、肾功能指数以及肾脏抗氧化能力并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等。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剂量组均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体重异常以及肾脏指数增高、肾脏肿大。其中高剂量组可以极显著抑制肾脏肿胀、修复肾组织损伤,提高肾脏氧化酶活力(P<0.01),抑制丙二醛产生。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与多糖抑制小鼠机体过氧化损伤、减少脂质过氧化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多糖 糖尿病肾病 抗氧化作用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宽芝 王燕 王为社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豪杰 严美花 +3 位作者 张乐 肖雅 赵晓山 罗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33-223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肾脏病组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肾脏病组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159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但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不高,仅有2个B级,其余14个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用ACEI或ARB类药物在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某些指标方面具有优势,仅有1个文献报道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1例出现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ACEI或ARB类药物相比,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且相对安全。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的态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宫成军 马晓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肾衰饮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TTD、...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肾衰饮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DKD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肾衰饮治疗DKD交集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BATMAN-TCM、TCMSP得到肾衰饮的178个有效成分和280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DK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699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肾衰饮治疗DKD核心靶点3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46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78个、分子功能条目44个、细胞组成条目24个,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脂质反应、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血小板α颗粒等功能途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01个,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肾衰饮治疗DKD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肾衰饮治疗DK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肾衰饮 糖尿病肾病 信号通路 靶点 生物信息技术 中药药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