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神经酰胺类鞘脂及其代谢通路在慢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PS)0.5 m L/次,每周2次,连续注射10周,诱导大鼠慢性免疫性肝纤维化,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目的探讨神经酰胺类鞘脂及其代谢通路在慢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PS)0.5 m L/次,每周2次,连续注射10周,诱导大鼠慢性免疫性肝纤维化,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利用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检测、超声影像检查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等判断肝纤维化形成及程度。HPLC-MS/MS分析血清鞘脂、特别是神经酰胺类鞘脂的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鞘脂代谢通路主要代谢酶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D大鼠给予PS后第4周,肝脏出现轻度纤维化。在第6,8周,肝超声检查出现纤维化造影,血清透明质酸和肝羟脯氨酸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至第10周,可见假小叶形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多个鞘脂类成分,包括神经酰胺、糖基化神经酰胺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在神经酰胺的变化中,Ce(r18∶1)含量在第4周显著降低,后升高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仍显著降低;Cer(22∶0),Cer(24∶1)的含量在第6周明显升高,至第8周、第10周,含量显著升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神经酰胺代谢通路主要代谢酶的表达变化,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 S2)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神经酰胺类鞘脂可能参与了慢性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Cer S2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