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发育、胚乳淀粉积累及胼胝质“套”的形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兰 刘向东 +3 位作者 卢永根 冯九焕 徐雪宾 徐是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7-514,共8页
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其二倍体原种的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都存在一个“充实”的过程。授粉后 5~ 6d,糊粉层开始分化形成 ,此时其细胞壁上未观察到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6~8d ,糊粉层细胞壁上开始积累纤维素物质 ... 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其二倍体原种的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都存在一个“充实”的过程。授粉后 5~ 6d,糊粉层开始分化形成 ,此时其细胞壁上未观察到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6~8d ,糊粉层细胞壁上开始积累纤维素物质 ;授粉后 8~ 9d ,糊粉层细胞壁积累了大量的纤维素物质。胚乳淀粉的积累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 :初生胚乳核周围可见一些淀粉体 ,随着胚乳游离核的增多 ,游离核周围淀粉体的数量逐渐减少 ,胚乳细胞化后 ,胚乳细胞内开始大量形成淀粉体。利用苯胺蓝染色连续切片荧光观察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及其二倍体原种胚乳发育过程中 ,在珠心表皮和内珠被之间存在一层胼胝质物质 ,围绕着胚囊并包裹住珠心呈“套”状。这个结构的形成变化过程为 :授粉后 30min在珠孔端珠心表皮细胞与内珠被之间开始积累少量的胼胝质 ,之后胼胝质逐渐增多并向合点端扩展延伸 ;授粉后 1~ 2d包裹着整个胚囊外的珠心而仅在维管束处断开 ;授粉后 9~ 13d,胼胝质“套”消失。该结构可能与胚和胚乳在发育期间的水分和养分的调节等有密切关系。同源四倍体水稻还存在糊粉层细胞壁发育不同步、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异常以及胼胝质“套”不消失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有可能会影响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水稻 胚乳发育 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 荧光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胞壁结构对水分迁移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佟 应瑞峰 +3 位作者 吴彩娥 李婷婷 范龚建 黄梅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27,39,共7页
为探明小麦糊粉层细胞壁这种由阿拉伯木聚糖和β-(1-3)(1-4)葡聚糖组成的复合多层结构对水分的调控作用,研究了小麦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对水分吸收速率、干燥速率和水分子移动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扫描电镜(SEM)筛选出糊粉层最... 为探明小麦糊粉层细胞壁这种由阿拉伯木聚糖和β-(1-3)(1-4)葡聚糖组成的复合多层结构对水分的调控作用,研究了小麦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对水分吸收速率、干燥速率和水分子移动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扫描电镜(SEM)筛选出糊粉层最厚的周麦22和糊粉层最薄的中麦895,大麦和青稞作为对比,其中大麦细胞壁厚度是中麦细胞壁厚度的1. 49倍。通过比较周麦22、中麦895、大麦和青稞的糊粉层厚度与水分吸收速率、干燥速率的关系,说明了糊粉层细胞壁与吸水、干燥速率呈负相关。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发现:相同吸水条件下,糊粉层细胞壁越厚的样品其体内含水量越低但体内水分子的移动性越好;在干燥条件下,糊粉层细胞壁越厚的样品其体内含水量越高且水分子的移动性越好。因此,小麦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对水分迁移具有显著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壁 阿拉伯木聚糖 β-(1-3)(1-4)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细胞壁结构的地理差异及水分调控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杰伟 吴彩娥 +4 位作者 应瑞峰 高笑全 李婷婷 王耀松 黄梅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共7页
为了探讨小麦糊粉层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在不同产地的地理差异,以8个不同产区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麦籽粒中糊粉层细胞壁厚度及其组分(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和小麦籽粒体内水分子移动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 为了探讨小麦糊粉层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在不同产地的地理差异,以8个不同产区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小麦籽粒中糊粉层细胞壁厚度及其组分(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和小麦籽粒体内水分子移动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8个不同产区中,小麦籽粒糊粉层细胞壁厚度及其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小麦籽粒糊粉层细胞壁厚度与籽粒总阿拉伯木聚糖(Total arabinoxylan,TAX)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31,P<0.01),可通过测量TAX含量来比较小麦籽粒糊粉层细胞壁厚度;小麦籽粒糊粉层细胞壁厚度和TAX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839,P<0.01)。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对籽粒内的水分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75%相对湿度下,糊粉层细胞壁越厚的小麦籽粒吸水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细胞壁 地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的营养价值及中国小麦粉的等级标准 被引量:2
4
作者 早然木.司马义 《农村科技》 1997年第Z1期56-56,共1页
1.小麦的营养价值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工成小麦粉可制成各种食品,虽然各国食用面粉的消费量不甚相同,但仍然是人类生活中价廉而重要的食物。小麦籽粒由胚、胚乳和麦皮组成。各部分的比例随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大体为胚3%,麦... 1.小麦的营养价值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工成小麦粉可制成各种食品,虽然各国食用面粉的消费量不甚相同,但仍然是人类生活中价廉而重要的食物。小麦籽粒由胚、胚乳和麦皮组成。各部分的比例随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大体为胚3%,麦皮15%,胚乳82%。小麦含有大量淀粉,并含有价值高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B 族)和常被人们所忽视的矿物质。小麦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和脯氨酸最多,赖氨酸较少,这是值得注意的,胚和糊粉层中所含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高于胚乳,其赖氨酸含量高于胚乳2.0—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营养价值 小麦籽粒 等级标准 胚乳 维生素 蛋白质 物质 食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益生素产品益宝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春田 李德发 +2 位作者 邢建军 涂真 谯仕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3期14-14,共1页
最近英国研制出一种叫作“益宝素(Multi-germ)”的新型益生素产品,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以发芽大麦为载体,通过乳酸发酵形成以乳酸杆菌为主的有益菌群。 1 大麦发芽的益处 1.1 产生赤霉素 对大麦进行发芽处理期间,当水和氧气进入种子后,... 最近英国研制出一种叫作“益宝素(Multi-germ)”的新型益生素产品,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以发芽大麦为载体,通过乳酸发酵形成以乳酸杆菌为主的有益菌群。 1 大麦发芽的益处 1.1 产生赤霉素 对大麦进行发芽处理期间,当水和氧气进入种子后,大麦内能够产生天然植物激素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之一,是通过增强对氧气的利用,使植物开始进行呼吸作用,从而打破休眠状态。更为重要的足,赤霉素影响种子糊粉层中部分酶的合成和释放。谷物发芽后营养价值的提高,主要与这些酶活性有关。如蛋白酶将谷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肽,一部分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植物蛋白,但有很大一部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Wagner和Piend,1976),这部分氨基酸进入畜禽消化道后,消化利用率很高。有证据表明,来自糊粉层中的糊精酶,有助于降解胚乳细胞壁和淀粉粒壁层;。-淀粉酶则降解淀粉自身;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脂酶降解脂类;磷酸化酶和磷酸酶降解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益生素 乳酸发酵 饲料工业 北京市海淀区 氨基酸 圆明园 大麦发芽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谷杂粮好在哪?
6
作者 刘丹 《中国果菜》 2016年第5期36-37,共2页
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大米,是稻谷碾去外壳、谷皮、糊粉层和胚,留下的胚乳部分。白白净净,或修长,或圆润;或透明,或不透明。胚乳含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因口感好,几乎不用费劲就能下咽,好消化,所以很受欢迎,食用量大。但其维生素... 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大米,是稻谷碾去外壳、谷皮、糊粉层和胚,留下的胚乳部分。白白净净,或修长,或圆润;或透明,或不透明。胚乳含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因口感好,几乎不用费劲就能下咽,好消化,所以很受欢迎,食用量大。但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营养素含量 食用量 胚乳 不透明 蛋白质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 贮藏 加工 利用
7
《麦类文摘》 1994年第2期30-30,共1页
z940375 小麦籽实内的灰分含量与营养/章学澄(商业部科学院)//粮食与饲料工业.-1993,(2).-17~18小麦籽实内的钙、磷、铁、锌、钾等矿物质灰分,是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61%聚集在无色糊粉层内。糊粉层内还富含维生素B<sub>1&l... z940375 小麦籽实内的灰分含量与营养/章学澄(商业部科学院)//粮食与饲料工业.-1993,(2).-17~18小麦籽实内的钙、磷、铁、锌、钾等矿物质灰分,是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61%聚集在无色糊粉层内。糊粉层内还富含维生素B<sub>1</sub>、B<sub>2</sub>、B<sub>6</sub>、PP、泛酸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传统的制粉工艺为了防止小麦外部有色皮层磨入面粉影响色泽,常采取复杂的轻研细磨操作法,将与皮层紧密结合的糊粉层一并磨入麸皮,并利用高灰分含量特征作为一项暗示色泽的抑制指标。粉色越白,其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就越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磨 工艺 营养成分 营养物质 饲料工业 灰分含量 硬度指数 含量特征 氨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米白面小贴士
8
作者 牛夲 《农家致富》 2023年第22期59-59,共1页
用精米白面制作的馒头、面包、米饭等食物口感好、颜值高,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然而,精米白面均由糙米、小麦加工而来,在加工过程中,谷皮、糊粉层和谷胚会被碾磨去除,只剩下胚乳,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流失。并且加工精度越细,碾磨... 用精米白面制作的馒头、面包、米饭等食物口感好、颜值高,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主食。然而,精米白面均由糙米、小麦加工而来,在加工过程中,谷皮、糊粉层和谷胚会被碾磨去除,只剩下胚乳,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流失。并且加工精度越细,碾磨程度越高,损失就越多。具体来说,精米白面损失了以下几大类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加工 精米 营养物质 加工精度 加工过程 碾磨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