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良心稻子”的精神还乡——解析王怀宇《芬芳大地》的人物成长与文学隐喻 |
叶一格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
|
近年来青年导演的精神还乡与“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
沈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真实与谎言:踯躅于现代都市文明的精神还乡——评《手机》 |
贾冀川
|
《电影评介》
|
2004 |
1
|
|
4
|
美国犹太作家的精神还乡 |
杨永忠
|
《外语与翻译》
|
2011 |
0 |
|
5
|
“精神还乡”主题阅读教学设计——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中融入“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学习内容 |
路晶
|
《江苏教育》
|
2020 |
0 |
|
6
|
论剑男诗歌的形式建构与情感旨归——从《星空和青瓦》说起 |
王丽娜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4 |
0 |
|
7
|
论师陀的“乌托邦”情怀 |
张冉
|
《南腔北调》
|
2024 |
0 |
|
8
|
论王安忆乡土小说创作的演变 |
刘传霞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9 |
4
|
|
9
|
从恐惧到温情:莫言文学故乡的影视转换——从《白狗秋千架》到《暖》的影视改编 |
宋学清
朱智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站在原地:寻找回家的路——许艳文诗歌集《站在原地》初读 |
艾力发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1
|
论渡也诗歌的历史意识 |
陈夫龙
|
《百家评论》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