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价值观中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建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运用问题上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在科学主义信念的支撑下,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生态价值观的确立表明了人类的思想和实践在走向成熟。生态价值观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 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运用问题上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在科学主义信念的支撑下,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生态价值观的确立表明了人类的思想和实践在走向成熟。生态价值观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人文精神 现实意义 科学万能论 素质 生态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体育人文精神价值的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永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40-141,共2页
体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的关系 ,存在着荣与辱、胜与负、得与失 ,甚至生与死的选择 ,于是人文道德就成为对体育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研究体育的人文精神 ,归根到底 ,首先是要在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从而对... 体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与人的关系 ,存在着荣与辱、胜与负、得与失 ,甚至生与死的选择 ,于是人文道德就成为对体育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研究体育的人文精神 ,归根到底 ,首先是要在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 ,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从而对于提高人类劳动能力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人文精神 价值 研究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评《英美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研究》
3
作者 李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I0008-I0008,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当代人情感淡漠、意义感与安全感缺失,这促使人们回归对人文价值的探索。人文主义思潮也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文学不再被视...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当代人情感淡漠、意义感与安全感缺失,这促使人们回归对人文价值的探索。人文主义思潮也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文学不再被视为“无用之学”,反而日渐成为当代人的“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人文主义思潮 情感淡漠 意义 无用之学 人文主义精神 安全感缺失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科学的人文价值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建伟 《新视野》 CSSCI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科学 人文价值 文化价值 精神价值 人文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的价值审视:文化与人的视角
5
作者 梁跃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化因子 现代文明意识 价值 社会成员 社会实践活动 内心世界 角定义 精神内涵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被引量:17
6
作者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104,共6页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包涵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与审美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弘扬,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走向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终极关怀作为对人生价值最高层次的关怀,是工...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包涵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与审美精神。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弘扬,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走向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终极关怀作为对人生价值最高层次的关怀,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终极关怀 理性精神 精神价值 实证精神 审美精神 存在意义 自我完善 自由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艺术与人文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慧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建筑活动与人的生存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建筑活动同其他艺术和审美活动一样,面临着抗拒人性沦落与异化,重铸人的感性生命世界的历史重任,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日益成为建筑活动新的主题和方向。当代建筑文化要回归自己的真实目标,避免无... 建筑活动与人的生存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建筑活动同其他艺术和审美活动一样,面临着抗拒人性沦落与异化,重铸人的感性生命世界的历史重任,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日益成为建筑活动新的主题和方向。当代建筑文化要回归自己的真实目标,避免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回归生活世界,立足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建筑艺术 建筑活动 生活世界 生命活动 人的生存 审美活动 历史重任 生命世界 人文主义 建筑文化 意义 回归 感性 行为 首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8
作者 刘福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实践活动 “三个代表” 共同体 实践者 价值意识 职业道德 人文精神 利益追求 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烛照课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守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8-49,共2页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满怀乐趣去参与智慧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生活...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满怀乐趣去参与智慧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活动 人文精神 现代学校教育 课堂生活 生命活力 认知范畴 生命价值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事物价值意义的“实际确定者”
10
作者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1-55,共5页
事物或现象相对确定的价值意义的“实际确定者”,乃为“人的全部实践”。这是由于价值的社会文化本性和实践的人文特性决定的。价值介入人文实践的功能性活动中,从而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而人文实践作为功能性活动的价值意义... 事物或现象相对确定的价值意义的“实际确定者”,乃为“人的全部实践”。这是由于价值的社会文化本性和实践的人文特性决定的。价值介入人文实践的功能性活动中,从而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导向;而人文实践作为功能性活动的价值意义,实际是人文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发展完善的内在需求所“赋予”的。所以,事物相对确定的价值意义,只能在人文实践上述两方面特性的相互对应的关系中最终得以确定。同时,这与价值所固有的评价形式又密不可分。因为作为价值一般形式的“评价”,也只能放到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联系和基本趋势即“人的全部实践”中去裁决。担心这样会影响价值的客观性质,是没有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意义 确定者 人的存在方式 人文特性 实践活动 价值评价 人类实践 价值关系 文化本性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11
作者 张培兰 魏信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价值取向 实践性课程 创新精神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批判与反省
12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4-124,共1页
人文精神:批判与反省王晓明编的《人文精神寻思录》1996年1月已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他在《编后记》(《文艺争呜》1996年第1期)中谈到,其中发表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上的一个座谈记录,第一次以“人文精神的... 人文精神:批判与反省王晓明编的《人文精神寻思录》1996年1月已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他在《编后记》(《文艺争呜》1996年第1期)中谈到,其中发表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上的一个座谈记录,第一次以“人文精神的危机”来概括当前的文化状况;另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当代知识分子 王晓明 文化因素 讨论者 文化现实 上海文学 精神问题 存在意义 价值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
13
作者 钱念孙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中国知识分子 人文学术研究 专制主义 人文知识分子 拜金主义 “知识分子” 经济大潮 意义价值 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
14
作者 吴芸 《学海》 1994年第4期18-22,共5页
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吴芸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中世纪统治欧洲人心灵上千年的宗教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神道主义,重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尊严,提出“我是人,我应当享受现实的幸福;”“人的高贵... 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吴芸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中世纪统治欧洲人心灵上千年的宗教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神道主义,重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尊严,提出“我是人,我应当享受现实的幸福;”“人的高贵,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天使”,从而首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革命 科学活动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价值理性 亚里士多德 万有引力定律 人道主义 思维模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俗文化与人文精神
15
作者 刘小平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3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通俗文化 人文精神 精英文化 知识分子 商业价值 社会文化格局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的生存意义 80年代 文化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精神修养理论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淑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先秦儒家与道家精神修养理论在精神与身体的关系、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的关系、精神活动的层面、精神活动与意义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别。先秦儒家认为,精与神相互影响,精神修养立足于个体精神,重视意识对潜意识的引导,强调精神活动所承载... 先秦儒家与道家精神修养理论在精神与身体的关系、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的关系、精神活动的层面、精神活动与意义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别。先秦儒家认为,精与神相互影响,精神修养立足于个体精神,重视意识对潜意识的引导,强调精神活动所承载的人文价值意义。而先秦道家也认为精神与身体相互影响,但先秦道家力图消解个体精神,重视潜意识对意识的消解,要求泯灭精神活动所承载的人文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修养 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 意识与潜意识 精神活动与人文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40
17
作者 蔡方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74,共8页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秘书处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成都分组委会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 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秘书处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成都分组委会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中国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 思维模式 时代意义 “和而不同” 中国哲学 和合学 价值评判标准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亚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I0007-I0007,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生息的基因与灵魂,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与底气,是中国人民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的动力与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德育培育的第一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生息的基因与灵魂,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与底气,是中国人民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的动力与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德育培育的第一资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何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尤其是在德育教化中的价值,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 重要作用和意义 时代风采 继承创新 人文精神 德才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人文意蕴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月兰 《学海》 1999年第1期51-53,共3页
自从韦伯划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将现代化过程视为工具理性化过程之后,似乎现代化过程必然会引发科学与人文冲突与对抗,这已成为一种不争之论。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强大动力的同时,科学发展、科技应用所... 自从韦伯划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将现代化过程视为工具理性化过程之后,似乎现代化过程必然会引发科学与人文冲突与对抗,这已成为一种不争之论。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强大动力的同时,科学发展、科技应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科学活动 科学与人文 知识体系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价值合理性 科学观 西方人文精神 自然辩证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前絮语
20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人文学科的核心是研究人和文化,是对人创造的精神文化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取向作出深刻解读与阐释的重要学科,它是随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聚焦于创造而显现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 人文学科的核心是研究人和文化,是对人创造的精神文化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取向作出深刻解读与阐释的重要学科,它是随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聚焦于创造而显现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最新国产AI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 seek)的问世,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问题,被取代的担心和忧虑再次萦绕在人们思绪中。人们有理由欣喜,也有理由疑虑,但都不应成为最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意义生成 人文学科 精神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