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精神国防:抗战时期史学经世功能的旨归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效驷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60,共8页
传统史学资治醒世的价值取向,到了近代则表现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对于家国命运的忧患意识。抗战史学并非从服膺考据学派向经世致用的转向,而是对我国传统史学经世功能的继承和发展。九一八事变以后,建设精神国防逐渐成为全体国人的... 传统史学资治醒世的价值取向,到了近代则表现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对于家国命运的忧患意识。抗战史学并非从服膺考据学派向经世致用的转向,而是对我国传统史学经世功能的继承和发展。九一八事变以后,建设精神国防逐渐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和当局施政的重点,以国难教育为代表的社会教育体现了史学与精神国防建设的契合。史学家以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为取向进行"术业专攻",全国上下特别是史学界对历史教育的重视、改革和强化,是抗战史学以建设精神国防为旨归的经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国防 抗战时期 史学 经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难思良将”:抗战时期霍去病形象再塑研究
2
作者 尚季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抗战军兴,国家板荡,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艰难境遇。如何提振民气,调动民众抗日的爱国意识,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霍去病因在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的卓越贡献,被时人当作英雄重新加以颂扬。国民政府通过祭扫霍去病墓,重新生成... 抗战军兴,国家板荡,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艰难境遇。如何提振民气,调动民众抗日的爱国意识,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霍去病因在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的卓越贡献,被时人当作英雄重新加以颂扬。国民政府通过祭扫霍去病墓,重新生成政治性的“马踏匈奴”概念以及讲述霍去病的丰功伟绩,力图挖掘霍去病英武勇敢、爱国无私的光辉形象,以此激发中华民族抗日报国、抗战必胜的强大内生力量。质言之,国难时期的寻根意识是建设精神国防的重要体现,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表达,也是动员民众的一种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霍去病形象 社会动员 精神国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对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济宏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0-53,共4页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领导、有组织地在公民中灌输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培养国防精神,提高公民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不但要从...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有领导、有组织地在公民中灌输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培养国防精神,提高公民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各种素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不但要从军事力量去比较,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人口等诸因素,而人口的素质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因此,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一个民族要长兴不哀,就必须对它的公民强化国防教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民国防观念始终是构成国家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精神因素。在群雄并立,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教育 国防精神 教育内容 全民国防 国防理论 精神因素 国防知识 生存能力 军事技能 长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