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和铺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黄辉 马轩祥 +2 位作者 朱光辉 张惠 越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粘附肽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和铺展的影响,为使用粘附肽对种植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有RGD的粘附肽片段RGDC以共价键固定在... 目的:研究粘附肽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和铺展的影响,为使用粘附肽对种植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有RGD的粘附肽片段RGDC以共价键固定在材料表面。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4h,细胞计数分析其对材料的附着。FITC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培养4h后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分布。结果:RGD可以使细胞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密度显著提高。体外培养4h,细胞在RGD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铺展形态。结论:表面固定 RGD可以促进细胞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和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成骨细胞 材料表面 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4肽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3 位作者 郑毅琳 刘丽 杨成 单保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n -V) /碘化丙啶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TUNEL、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s凋亡 ;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粘附率 ;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caspase - 3蛋白表达。结果 :① 2 5mg·L-1、5 0mg·L-1、10 0mg·L-1浓度RGDS 4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 ,P <0 0 1。②RGDS 4肽对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P <0 0 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 ,RGDS 4肽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③RGDS 4肽作用于HSCs2h ,2 5mg·L-1、5 0mg·L-1、10 0mg·L-1组粘附抑制率分别是 8 82 %、2 9 4 1%、4 5 5 9% ,而RGES4肽组的粘附抑制率仅为 4 4 1% ,P <0 0 1。④RGDS 4肽处理组caspase - 3表达明显高于FN、RGES 4肽组。结论 :RGDS 4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RGDS 4肽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 ,依赖于caspase -3,也与其抗粘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半胱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季亚香 奚静 +3 位作者 刘春艳 吴萍 章晓兰 宋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初诊为HCC并接受RFA治疗的患者204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APRI的最佳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曲线计算高、低APRI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Cox回归分析RFA后HCC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选择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对HCC复发的预测能力。结果RFA治疗后HCC复发率为57.4%(117/204)。APRI预测HCC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0.5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8(95%CI:0.603~0.752)。高APRI组(≥0.501)121例,低APRI组(<0.501)83例,高APRI与患者低RFS显著相关(χ^(2)=12.929,P<0.01)。Cox回归分析证实,肿瘤数目(HR=1.541,95%CI:1.039~2.286,P=0.031)、肿瘤最大直径(HR=1.461,95%CI:1.011~2.112,P=0.044)、血清AFP(HR=2.286,95%CI:1.576~3.318,P<0.01)和APRI(HR=1.873,95%CI:1.257~2.790,P=0.002)是HCC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构建预测RFA治疗后HCC复发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769(95%CI:0.676~0.862),预测1年、2年和3年RFS的AUC分别为0.707、0.719和0.707。校正曲线展示模型预测与实际复发风险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基于APRI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对HCC复发具有良好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 复发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的体内分布及其对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晨琳 丁晓颖 +3 位作者 张鑫 陈昆明 张墨玲 邱明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 探讨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RGDY)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在大鼠体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同位素示踪方法检测四环素-RGDY在小鼠体内分布,骨组织计量学方法检测其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同位素示踪物在维甲酸造成的... 目的 探讨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RGDY)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在大鼠体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同位素示踪方法检测四环素-RGDY在小鼠体内分布,骨组织计量学方法检测其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同位素示踪物在维甲酸造成的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环素-RGDY可以抑制去卵巢后骨质疏松所致骨小梁的丢失,表现在骨小梁体积和全部骨组织体积之比(TBV/TTV)、骨小梁体积和海绵骨体积之比(TBV/SBV)和平均骨小梁板厚度(MTPT)均较去卵巢组显著增加,平均骨小梁板间隙(MTPS)和骨小梁表面和体积之比(TBS/TBV)较去卵巢组显著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四环素-RGDY治疗组TBV/SBV和平均骨小梁板密度显著减少,但TBS/TBV较之减少,MTPT较之显著增加(P<0.05);TBV/TTV和MTPS与之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 四环素-RGDY能在骨组织聚集,其聚集能力不仅与四环素载体作用有关,而且与骨组织所处的代谢状态密切相关,四环素-RGDY可以抑制去卵巢后骨小梁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骨组织计量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连接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活体可视化成像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云龙 黄昊 +1 位作者 杨凯 唐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植入裸鼠颊部皮下建立OSCC模型。用QD800-RGD探针和CD105单克隆抗体对OSCC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QD800-RGD探针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将QD800-RGD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入OSCC模型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观察QD800-RGD对OSCC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在12 h后处死荷瘤鼠取出肿瘤,检测QD800-RGD在体内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结果 QD800-RGD探针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与OSCC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靶向结合。静脉注射QD800-RGD探针后能对体内OSCC进行清楚地可视化成像,在注射QD800-RGD后0.5-6 h内肿瘤成像最完整,信噪比最高,9 h时肿瘤荧光强度显著减低,但在12 h时仍能看到明显的肿瘤成像。结论以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为靶点,利用QD800-RGD探针经静脉注射后能对OSCC进行清晰地可视化成像,在OSCC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量子点 整合素ΑVΒ3 --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酸多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天冬氨酸对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杰 马文强 +2 位作者 许梓荣 汪以真 刘建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选用16头体重6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01、00 mg·kg-1N-甲基-天冬氨酸(NMA),研究NMA对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7 d后,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略有提高... 选用16头体重6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01、00 mg·kg-1N-甲基-天冬氨酸(NMA),研究NMA对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7 d后,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15 d后,酶活性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30.44%(P<0.05);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丰度变化与其酶活性变化呈相同趋势,7 d后无显著改变,但15 d后,mRNA丰度显著提高13.70%(P<0.05).由此可知,NMA可以通过调控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酶活性及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猪机体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MA) 油三脂脂肪酶 MRNA 肥育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β-环糊精对土壤中芴和镉的分配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兰 胡苏杭 +1 位作者 章绍康 王光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60,共5页
通过β-环糊精与天冬氨酸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极好的天冬氨酸-β-环糊精(ACD)。运用分子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研究了ACD对芴的包结作用和对镉(Cd)的配位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对ACD的吸附行为以及ACD对土壤中芴和Cd的... 通过β-环糊精与天冬氨酸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极好的天冬氨酸-β-环糊精(ACD)。运用分子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研究了ACD对芴的包结作用和对镉(Cd)的配位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对ACD的吸附行为以及ACD对土壤中芴和Cd的分配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ACD具有β-环糊精的空腔结构和天冬氨酸的羧基和氨基,具有比β-环糊精更好的水溶性,土壤对其的最大吸附量为21.49 mg/g;在40g/L的ACD作用下,土壤中芴和Cd的分配系数(K_d)分别降到了2.19、3.56L/kg。因此,ACD通过对芴等有机物发生包结作用,对Cd等重金属发生配位作用使污染物从土壤固相中解吸,溶解到液相中,从而起到土壤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序列在生物活性玻璃对人牙髓细胞生物作用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意 王赛楠 +1 位作者 崔彩云 董艳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增殖及矿化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是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序列(Arg-Gly-Asp-Ser,RGDS)在BG对hDPCs的黏附、增殖及矿化作用中的... 目的: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增殖及矿化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是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序列(Arg-Gly-Asp-Ser,RGDS)在BG对hDPCs的黏附、增殖及矿化作用中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质量浓度RGDS(12.5 mg/L、25.0 mg/L、50.0 mg/L、100.0 mg/L、200.0 mg/L)的BG浸提液培养hDPCs,对照组为不含RGDS的BG浸提液。采用细胞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于接种后4 h检测细胞黏附数量,于第1、3、5、7、9天测定细胞增殖,第14、28天对细胞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活性。结果:BG浸提液加RGDS组与单纯BG浸提液组相比,hDPCs黏附数目降低,呈RGDS浓度依赖性;BG浸提液加RGDS组的增殖活性早期低于单纯BG浸提液组,但后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G浸提液能够促进hDPCs的矿化,加入RGDS组的矿化活性与单纯BG浸提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态RGDS不影响BG对hDPCs的增殖和矿化促进作用,但会与hDPCs结合进而影响hDPCs向培养皿底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活性玻璃 牙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天冬氨酸对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冯杰 马文强 +2 位作者 许梓荣 汪以真 刘建新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9期60-60,共1页
选用16头体重60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0,100mg·kg^-1N-甲基-天冬氨酸(NMA),研究NMA对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7d后,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略... 选用16头体重60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喂0,100mg·kg^-1N-甲基-天冬氨酸(NMA),研究NMA对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7d后,肥育猪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15d后,酶活性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增加30.44%(P〈0.05);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丰度变化与其酶活性变化呈相同趋势,7d后无显著改变,但15d后,mRNA丰度显著提高13.7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MA) 油三脂脂肪酶 MRNA 肥育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及脊髓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许明 张泓 +4 位作者 张健 刘继生 尹秀婷 艾坤 邓石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髓内细胞凋亡率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36只,按脊髓横断法制作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后,将符合要求的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髓内细胞凋亡率及脊髓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0只雌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36只,按脊髓横断法制作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后,将符合要求的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各12只,其余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2只;术后第19天取"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行电针干预,连续治疗7天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并用TUNEL法测定髓内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尿流动力学,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的膀胱基础压力、膀胱最大压力、漏尿点压力升高(P<0.05),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膀胱基础压力、膀胱最大压力、漏尿点压力均降低(P<0.05),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均升高(P<0.01);(2)髓内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的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脊髓组织TUNEL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3)Caspase-3蛋白表达,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脊髓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脊髓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压力、最大容量及顺应性,降低受损脊髓组织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脊髓组织中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骶上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 半胱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β-环糊精强化TiO_2-石墨烯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遥 李青 +2 位作者 徐朋飞 周仲魁 王光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7-502,507,共7页
利用Hummers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R),并结合水热法制得TiO_2-GR,研究了天冬氨酸-β-环糊精(ACD)对TiO_2-GR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酸性红R初始浓度、pH和ACD浓度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ACD可以强化TiO_2-GR光催化... 利用Hummers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R),并结合水热法制得TiO_2-GR,研究了天冬氨酸-β-环糊精(ACD)对TiO_2-GR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酸性红R初始浓度、pH和ACD浓度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ACD可以强化TiO_2-GR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pH为5、催化剂用量为1g/L、ACD质量浓度为100mg/L、氮气流量为6L/min时,60mg/L酸性红R经过20min光催化反应,降解率相比无ACD的情况可提高39百分点。酸性红R光催化降解率随酸性红R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随pH升高而降低。ACD在10~250mg/L时,随着ACD浓度的增加,光催化降解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ACD可以加快TiO_2-GR光催化降解酸性红R的反应速率,ACD-TiO_2-GR体系中,酸性红R动力学常数为3.0×10-3 mg/(L·min),是TiO_2-GR体系的1.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石墨烯 -β-环糊 光催化 性红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半胱特异性蛋白酶-14 丝象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与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芳 张前前 +2 位作者 陆小兰 江涛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共4页
合成了两种新的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Cu(HAsp)ImH2O]SO4.4H2O与[Cu(Asp)Im(OH)].4H2O,HAsp代表天冬氨酸分子,Asp代表天冬氨酸离子,Im代表咪唑)。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荧... 合成了两种新的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Cu(HAsp)ImH2O]SO4.4H2O与[Cu(Asp)Im(OH)].4H2O,HAsp代表天冬氨酸分子,Asp代表天冬氨酸离子,Im代表咪唑)。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分析法研究了这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明显不同[Cu(HAsp)ImH2O]SO4.4H2O为伴随着静电作用的插入结合;而[Cu(Asp)Im(OH)].4H2O主要与DNA的碱基N发生配位作用,造成了DNA双螺旋的破坏。分析了两种配合物因结构不同而导致的与DNA作用方式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咪唑类混配配合物 DNA 作用模式 结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纳米的小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莉莉 郑永丽 +2 位作者 沈锡中 府寿宽 董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760,共4页
目的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原药及其壳聚糖(chitosan,CS)-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纳米粒子小鼠灌胃后血药浓度曲线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方法同性健康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予5-FU原药及其2种CS-Pas... 目的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原药及其壳聚糖(chitosan,CS)-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纳米粒子小鼠灌胃后血药浓度曲线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方法同性健康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予5-FU原药及其2种CS-Pasp纳米粒子灌胃,灌胃后15min,1、2、4、6、8、12、16、24和48h10个时间点颈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血药浓度,代入3P97程序计算各样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作比较。结果 5-FU原药组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15min之内,此后血药浓度迅速降低。CS-Pasp-5FU纳米粒子1组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6h左右,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2~16h)维持较高的浓度。CS-Pasp-5FU纳米粒子2组的血药浓度曲线呈双峰形,药物峰浓度分别出现在灌胃后2h和16h左右,24h后下降。两种CS-Pasp-5FU纳米粒子的血药峰浓度(Cmax)降低,半衰期(f1/2)延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结论 CS-Pasp-5FU纳米粒子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敏 赵春田 +3 位作者 张正波 吴瑶瑶 裘娟萍 白彦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6,260,共6页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脱去α-羧基后生成β-丙氨酸.利用PCR扩增技术,将Escherichia coliDH5α中的PanD基因克隆后连接到pET28c(+)载体上,先转化E.coliDH5α中,经过50μg/mL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酶切、测序验证后,转化...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脱去α-羧基后生成β-丙氨酸.利用PCR扩增技术,将Escherichia coliDH5α中的PanD基因克隆后连接到pET28c(+)载体上,先转化E.coliDH5α中,经过50μg/mL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酶切、测序验证后,转化表达菌株E.coliBL21(DE3),得到具有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活性的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ET28c(+)-panD.经乳糖诱导该基因能有效表达C-末端具有组氨酸标签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通过对乳糖诱导时间、乳糖诱导质量浓度、诱导温度、诱导菌龄和培养基诱导初始pH值等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乳糖诱导时间20 h,乳糖质量浓度12 g/L,诱导温度为35℃,诱导菌龄为3.5 h,诱导培养基初始pH 5.5,通过对转化产物β-丙氨酸的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工程菌株E.coliBL21(DE3)/pET28c(+)-panD在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186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α-脱羧酶 PanD 工程菌 诱导表达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与Ca^(2+)的络合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玉玲 刘晓冬 +3 位作者 赵彩霞 胡志光 李伟 王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以天冬氨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共聚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改性产品——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PAMA),分子链中引入苹果酸,提高了PASP的络合性能。参照静态阻垢法,以络合量为评价标准,考察了不同条... 以天冬氨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共聚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改性产品——天冬氨酸-苹果酸共聚物(PAMA),分子链中引入苹果酸,提高了PASP的络合性能。参照静态阻垢法,以络合量为评价标准,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硫酸钙过饱和溶液中PAMA与Ca^(2+)的络合性能。结果表明,Fe3+、Zn^(2+)、Cu^(2+)及其混合离子的加入均导致PAMA与Ca^(2+)络合量降低,降幅依次为Ca^(2+)/Cu^(2+)<Ca^(2+)/Fe3+<Ca^(2+)/Zn^(2+),投加量为4 mg/L时,PAMA与Ca^(2+)的络合效果良好;单一Ca^(2+)条件下,投加量为2 mg/L时,PAMA与Ca^(2+)的络合量达到最高,为20.43 g/g。由此可见,PAMA对硫酸钙结垢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共聚物 络合性能 绿色阻垢剂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FU纳米粒子在小鼠肝脏中的浓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丹瑛 朱新宇 +3 位作者 董玲 王吉耀 沈锡中 郑永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肝脏药物浓度的HPLC法,比较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与5-氟尿嘧啶原药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方法雄性健康昆明小鼠(KW)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5-FU原药及其CTS-Pasp纳米粒,灌胃...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肝脏药物浓度的HPLC法,比较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与5-氟尿嘧啶原药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方法雄性健康昆明小鼠(KW)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5-FU原药及其CTS-Pasp纳米粒,灌胃后0.25、1、2、4、6、8、12、16、24和48h10个时间点取小鼠肝脏,匀浆液用乙酸乙脂提取,氮气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进样,HPLC法测定2组给药组肝脏内药物浓度。结果5-FU原药组在肝脏中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2h左右。此后肝脏药物浓度逐渐降低,CTS-Pasp-5FU纳米粒组经小鼠灌胃后,肝脏药物浓度呈现出三峰型,在0.25h即达到一个药物峰浓度,此后峰浓度分别出现在4h和16h左右,16h时候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下降,CS-Pasp-5FU纳米粒的肝脏中药物峰浓度(Cmax)降低,肝脏中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结论CS-Pasp-5FU纳米粒能延缓5-FU在肝脏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脏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