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酰甘氨酰天门冬氨酸三肽的合成
1
作者 刘洪英 徐红岩 周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以L-精氨酸、L-甘氨酸、L-天门氨酸为原料,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Arg-Gly-Asp(RGD)。Z-Arg(NO2)-OH经偶联剂活化与H-Gly-OMe.HCl缩合,水解后得到Z-Arg(NO2)-Gly-OH;产物与H-Asp(OBzl)-OBzl.TosOH偶联得到全保护多肽,经Pd-C... 以L-精氨酸、L-甘氨酸、L-天门氨酸为原料,采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法合成了Arg-Gly-Asp(RGD)。Z-Arg(NO2)-OH经偶联剂活化与H-Gly-OMe.HCl缩合,水解后得到Z-Arg(NO2)-Gly-OH;产物与H-Asp(OBzl)-OBzl.TosOH偶联得到全保护多肽,经Pd-C/H2还原为Arg-Gly-A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 三肽 偶联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和铺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黄辉 马轩祥 +2 位作者 朱光辉 张惠 越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粘附肽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和铺展的影响,为使用粘附肽对种植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有RGD的粘附肽片段RGDC以共价键固定在... 目的:研究粘附肽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小鼠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附着和铺展的影响,为使用粘附肽对种植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组装单层结构法将含有RGD的粘附肽片段RGDC以共价键固定在材料表面。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4h,细胞计数分析其对材料的附着。FITC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培养4h后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分布。结果:RGD可以使细胞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密度显著提高。体外培养4h,细胞在RGD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铺展形态。结论:表面固定 RGD可以促进细胞对材料表面的附着和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 成骨细胞 材料表面 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GC-1小鼠精原细胞的毒性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明 黄婷 +4 位作者 易吉平 钟才高 关岚 王安 刘新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摘要:为探讨41%草甘膦水溶液(农达)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干预效应。以GC.1小鼠精原细胞为受试细胞,设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染毒组(60、90、120、150、180mg·L-1)... 摘要:为探讨41%草甘膦水溶液(农达)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干预效应。以GC.1小鼠精原细胞为受试细胞,设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染毒组(60、90、120、150、180mg·L-1)、NAC干预组(10mmol·L NAC+90mg·L-1农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草甘膦染毒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妒〈0.01),彗星阳性率逐渐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草甘膦染毒组LDH活性增加(P〈0.05,60mg·L-1组除外),MDA生成量增多(P〈0.05),GSH含量降低(P〈0.05)和SOD活性降低(P〈0.05)。抗氧化剂NAC预处理具有相应的拮抗作用。研究表明,60~180mg·L。浓度草甘膦对GC-1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草甘膦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和DNA损伤。抗氧化剂NAC对草甘膦的细胞毒性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1原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N-乙半胱(N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甘-天冬-丝氨酸4肽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岚 姜慧卿 +3 位作者 郑毅琳 刘丽 杨成 单保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 目的 :探讨精 -甘 -天冬 -丝氨酸 (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 (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 (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 -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 [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 ;膜联蛋白 (Annexin -V) /碘化丙啶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TUNEL、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s凋亡 ;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粘附率 ;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caspase - 3蛋白表达。结果 :① 2 5mg·L-1、5 0mg·L-1、10 0mg·L-1浓度RGDS 4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 ,P <0 0 1。②RGDS 4肽对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P <0 0 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 ,RGDS 4肽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③RGDS 4肽作用于HSCs2h ,2 5mg·L-1、5 0mg·L-1、10 0mg·L-1组粘附抑制率分别是 8 82 %、2 9 4 1%、4 5 5 9% ,而RGES4肽组的粘附抑制率仅为 4 4 1% ,P <0 0 1。④RGDS 4肽处理组caspase - 3表达明显高于FN、RGES 4肽组。结论 :RGDS 4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RGDS 4肽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 ,依赖于caspase -3,也与其抗粘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半胱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琥珀酰亚胺水解条件与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冬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聚天冬氨酸具有无磷、可生物降解的特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垢分散剂并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已经成为水处理药剂开发和研究的热点。目前,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进行缩合制得聚琥珀酰亚胺的工艺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聚琥珀酰亚胺... 聚天冬氨酸具有无磷、可生物降解的特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垢分散剂并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已经成为水处理药剂开发和研究的热点。目前,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进行缩合制得聚琥珀酰亚胺的工艺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聚琥珀酰亚胺水解为聚天冬氨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的比较少。作者研究了聚琥珀酰亚胺的不同水解条件对其产物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琥珀酰亚胺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10~20℃,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0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琥珀亚胺 水解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石磊 张兵 夏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37-740,746,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无菌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1例(22髋)ANFH取股骨头病灶周围骨松质,其中早期ANFH组(6髋),中期ANFH组(8髋),晚期ANFH组(8髋);另取19例(19髋)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对应部位骨松质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空骨陷窝计数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股骨头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骨陷窝空虚百分率(F=45.43,P=0.000)、成骨细胞凋亡率(F=120.86,P=0.000)等凋亡指标均随ANFH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ANFH早、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q=18.899,P<0.05;q=6.398,P<0.05),但并不随着ANFH病变进展而增强,而呈现进行性下降;ANFH晚期组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Caspase-3活性无统计学差异(q=2.021,P>0.05)。Caspase-3活性与细胞凋亡率统计学相关性不显著(r=0.126,P=0.425)。结论在ANFH进展过程中,Caspase-3可能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执行分子;Caspase-3在ANFH进展中可能发挥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半胱蛋白酶-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天冬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蔺俊斌 廖维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及早治疗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研究生物体受到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变化的科学.
关键词 N-乙 卒中 预后 治疗结果 缺血半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基亮 夏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生物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组蛋白脱乙酶2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2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中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12
作者 李皓 宋阳成 +3 位作者 滕红刚 陈宇飞 周全 陈长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49-251,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饮料中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及其代谢物(L-苯丙氨酸)含量的系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乙腈流动相(85:15,V/V)作为分离条件,在DAD检测器210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饮料中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及其代谢物(L-苯丙氨酸)含量的系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乙腈流动相(85:15,V/V)作为分离条件,在DAD检测器210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L-苯丙氨酸0.8ng,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2.4ng,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4,回收率在96.3%~9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结论:该法简捷、快速且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苯丙甲酯 苯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脑缺血后氢谱N-乙酰天冬氨酸在各脑区分布特点的研究
13
作者 张运周 尹岭 +4 位作者 朱克 陆兵勋 金香兰 刘买利 卢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区作为1 HMRS检查体域的定位标准 ,在缺血前后不同时间进行 1 HMRS检查 ,动态观察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及其对侧镜相区域NA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缺血后NAA很快减少 ,在中心区 ,缺血后 6h减至对侧的 5 0 %左右 ,缺血后 12h减至对侧的 2 0 %左右 ,2d后完全消失 ;而在半暗带区 ,NAA减少速度较慢 ,缺血后 12h减至正常的 6 0 %左右 ,随后维持在正常的 5 0 %左右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缺血中心区 ,缺血后 6h内 ,NAA的变化最为剧烈 ;而在半暗带区 ,以缺血后 12h内变化明显。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氢谱N-乙 脑区分布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连接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活体可视化成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云龙 黄昊 +1 位作者 杨凯 唐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 目的探索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原位可视化成像情况。方法将含有RGD序列的肽段与发射波长为800 nm的近红外量子点(QD800)偶联,制备QD800-RGD荧光探针。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植入裸鼠颊部皮下建立OSCC模型。用QD800-RGD探针和CD105单克隆抗体对OSCC冰冻切片行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QD800-RGD探针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将QD800-RGD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入OSCC模型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观察QD800-RGD对OSCC活体原位可视化动态成像情况。在12 h后处死荷瘤鼠取出肿瘤,检测QD800-RGD在体内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的结合情况。结果 QD800-RGD探针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与OSCC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靶向结合。静脉注射QD800-RGD探针后能对体内OSCC进行清楚地可视化成像,在注射QD800-RGD后0.5-6 h内肿瘤成像最完整,信噪比最高,9 h时肿瘤荧光强度显著减低,但在12 h时仍能看到明显的肿瘤成像。结论以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vβ3为靶点,利用QD800-RGD探针经静脉注射后能对OSCC进行清晰地可视化成像,在OSCC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量子点 整合素ΑVΒ3 --肽段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金龙 钱俊青 +2 位作者 丁伟强 陈建土 祝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44-646,共3页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 探讨了以N-甲酰-L-天冬氨酸酐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甜味剂阿斯巴甜中间体(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以乙酸为溶剂,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甲酰--α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考察了乙酸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比例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乙酸的量为L-苯丙氨酸质量的3.53倍,N-甲酰-L-天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质量比为0.95∶1,此时产物收率达95.46%.并且α-异构体与β-异构体的比例达到7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巴甜 N-甲-α-L--L-苯丙 L-苯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高通量检测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活性的方法
16
作者 高博 冯旭东 李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54-2059,共6页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是嘧啶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其活性的反馈调节机制在控制嘌呤和嘧啶合成途径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检测该酶活性的方法是基于安替比林和2,3-丁二酮肟的显色法。然而,该方法需先避光反应16h,再在45℃水... 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是嘧啶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其活性的反馈调节机制在控制嘌呤和嘧啶合成途径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检测该酶活性的方法是基于安替比林和2,3-丁二酮肟的显色法。然而,该方法需先避光反应16h,再在45℃水浴30min并均匀光照,操作比较繁琐。本研究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DAB)盐酸溶液为显色试剂,建立了一种检测ATCase活性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ATCase催化产生的N-氨甲酰基-L-天冬氨酸(N-CP-L-Asp)与PDAB在室温下反应15min,可生成黄色物质并能通过比色法定量检测。研究表明,在0.1~5mmol/L N-CP-DL-Asp的浓度范围内,黄色随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加深,且在438nm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87%~1.52%,加标回收率为96.6%~101.9%。该方法成功用于重组表达ATCase的活性测试,测得比酶活为56.83U/mg。该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和可视化地检测ATCase的活性,并且可以通过酶标仪实现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活性 对二甲基苯甲醛 可视化 高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波 米镇涛 +2 位作者 邵仕香 欧阳杰 安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68-1172,共5页
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30000的聚丁二酰亚胺为原料、L-赖氨酸和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微波技术合成了聚天冬氨酸水凝胶。探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或加热方式、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不仅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 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30000的聚丁二酰亚胺为原料、L-赖氨酸和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微波技术合成了聚天冬氨酸水凝胶。探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或加热方式、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不仅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而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小。同时,还详细考察了线性聚天冬氨酸和交联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对Pb2+的吸附作用。结果显示,线性聚天冬氨酸对Pb2+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其吸附容量高(按聚丁二酰亚胺计,吸附容量为1 0g/g),而且具有较低的平衡吸附浓度(小于0 25mg/L),吸附平衡可用Freundlich方程表示;交联聚天冬氨酸水凝胶也是优良的Pb2+吸附剂,其对Pb2+的吸附容量约为190mg/g。根据红外光谱数据推测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对Pb2+的吸附作用既有离子交换作用又有配位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 聚丁二亚胺 L-赖 戊二醛 水凝胶 凝胶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风亭 张冰如 +1 位作者 李璐 何永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共3页
在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的压力和人们环境认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成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生物可降解化学品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聚天冬氨酸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在工业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在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的压力和人们环境认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成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生物可降解化学品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聚天冬氨酸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在工业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者总结了最近几年聚天冬氨酸的主要合成方法与发展状况,及其在水处理、农业、医药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聚天冬氨酸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琥珀亚胺 缓蚀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军 陈强 +4 位作者 李利 杨溢 朱瑞 沈健 林思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以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了聚丁二酰亚胺(PSI);采用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制备出了聚天冬酰胺水凝胶;研究了聚丁二酰亚胺分子量、交联剂分子量以及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在37℃下... 以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了聚丁二酰亚胺(PSI);采用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制备出了聚天冬酰胺水凝胶;研究了聚丁二酰亚胺分子量、交联剂分子量以及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在37℃下、pH=4.6的介质中,药物在聚天冬酰胺水凝胶中的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基封端的聚乙二醇 控制释放 甲硝唑 制备 可降解 聚丁二亚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红健 王兰芝 +1 位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对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的工艺路线分为胺化、聚合、水解三个步骤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三步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原料配比条件对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胺化反应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原料配比为MA∶NH3=1... 对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的工艺路线分为胺化、聚合、水解三个步骤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三步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原料配比条件对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胺化反应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原料配比为MA∶NH3=1∶3,反应时间6h,温度为80℃;聚合反应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是230℃,时间是3h;水解反应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50℃和30min。产物聚天冬氨酸的粘均分子量均达到35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琥珀亚胺 马来 粘均分子量 阻垢性能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