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生成粗糙度的岩石-混凝土界面破坏特性研究
1
作者 曹勇 余飞 +3 位作者 黄康 戴张俊 陈善雄 张志才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岩石-混凝土界面是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对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反映岩-混界面天然粗糙状态,基于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简称CZM),建立了具有随机生成粗糙界面的岩石-混凝土复合巴西圆盘试件数值模型,通过不同... 岩石-混凝土界面是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对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反映岩-混界面天然粗糙状态,基于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简称CZM),建立了具有随机生成粗糙界面的岩石-混凝土复合巴西圆盘试件数值模型,通过不同加载角度下的巴西劈裂物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探究了界面粗糙度、加载角度对试件峰值荷载和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载角度下,试件存在3种典型破坏模式:界面黏结破坏、复合破坏、双材料拉伸开裂破坏;加载角度对试件力学行为的影响以70°为界,加载角度小于70°时影响显著,大于70°后影响不显著;界面粗糙度的影响随加载角度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当加载角度在15°~65°范围内,提高界面粗糙度可显著提高试件峰值荷载,增强岩-混结构的承载能力;界面处应力状态的差异决定了试件破坏模式的不同,但粗糙的界面可以增强混凝土与岩石之间的黏结和互锁效应,对试件破坏模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岩石-混凝土界面破坏机制的认识,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粗糙度 节理粗糙系数 巴西劈裂 数字图像相关 内聚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改善磁流变阻尼器密封副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姗姗 孙兴伟 +3 位作者 乔赫廷 赵文曾 刘寅 任霞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6,共11页
利用自制试验装置与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磁流变阻尼器密封副非线性磨损行为,通过与参考介质甲基硅油环境下形成的摩擦系数时变曲线对比分析,揭示磁流变液工况下表面粗糙度对密封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此外,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 利用自制试验装置与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磁流变阻尼器密封副非线性磨损行为,通过与参考介质甲基硅油环境下形成的摩擦系数时变曲线对比分析,揭示磁流变液工况下表面粗糙度对密封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此外,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密封副磨损表面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进行分析,探究密封副在磁流变液工况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密封副在2种试验介质下的摩擦系数曲线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规液压系统推荐的表面粗糙度参考范围已不再适合作为磁流变阻尼器密封系统的设计准则.具体地说,磁流变液环境下粗糙样本展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和材料磨耗,磨损机制主要以三体磨粒磨损为主;而抛光样本对应的曲线波动剧烈且磨损严重,磨损机制主要以两体磨粒磨损为主.经数据拟合方式得到的优化样本T_(opt)(R_(opt)=3:2μm)在密封磨损试验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减摩特性和抗接触疲劳特性,揭示了配副表面粗糙度与悬浮铁粉平均粒径接近时有助于改善密封磨损性能,为延长磁流变装置密封系统使用寿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表面粗糙度 摩擦系数 摩擦学性能 往复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3
作者 刘红岩 薛雷 +4 位作者 张光雄 王光兵 王基禹 和铁柱 邹宗山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其次,将该计算模型引入到前人提出的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中,建立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裂隙粗糙度(JRC)、裂隙面基本摩擦角φb、裂隙长度2a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JRC由0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42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37 MPa;当φb由0°分别增加到15°和3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24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80 MPa;当2a由1 cm分别增加到2和3 cm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31.37 MPa分别降低至27.28和23.90 MPa。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刻画裂隙面粗糙度的影响,将裂隙面分形维数引入到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不但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岩体 裂隙粗糙度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jrc-JCS抗剪强度模型 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时贵 郭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30-33,共4页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是描述岩体结构面粗糙起伏状态的力学参数,对于无填充或少填充的硬性结构面而言是关键性指标。本文介绍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估算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并探讨了JRC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粗糙度系数 岩体 结构面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定向统计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杜时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62-71,共10页
本文回顾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JRC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在野外实际结构面形态的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Barton直边法,并提出按岩性定向统计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科学思想。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定向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声发射智能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波 郭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6,共6页
医用氧化锆陶瓷(Y-TZP)是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材料,为了得到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性能对于其制造精度特别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但其是硬脆难加工材料,为了提高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过程中的... 医用氧化锆陶瓷(Y-TZP)是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材料,为了得到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性能对于其制造精度特别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但其是硬脆难加工材料,为了提高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分频段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磨削声发射840~850kHz敏感频段信号中与磨削表面粗糙度强相关的12组特征值,构建了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随机森林神经网络,最终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声发射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低于8.37%,研究结果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在线智能监测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氧化锆陶瓷 磨削声发射 表面粗糙度预测 随机森林神经网络 相关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表面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寿命影响分析 被引量:64
7
作者 章刚 刘军 +1 位作者 刘永寿 岳珠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把平板的表面形貌简化为半椭圆形微缺口,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Rz时平板的表面应力集中系数,并预测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平板在不同存活率下的疲劳寿命,讨论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 把平板的表面形貌简化为半椭圆形微缺口,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表面粗糙度Rz时平板的表面应力集中系数,并预测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平板在不同存活率下的疲劳寿命,讨论表面粗糙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回归方法建立表面应力集中系数与微缺口中心间距、表面粗糙度之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在相同存活率下,表面粗糙度与平板的对数疲劳寿命呈二次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微缺口 有限元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参数的二维节理粗糙度系数非线性确定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昌硕 王亮清 +4 位作者 葛云峰 梁烨 孙自豪 董曼曼 张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573,共9页
岩体节理粗糙度系数JRC与其统计参数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一统计参数因存在对结构面形貌描述的片面性,从而导致JRC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较低。从结构面起伏角、起伏高度及其分布特征的角度选取了平均起伏角avei、平均相对起伏度H/L... 岩体节理粗糙度系数JRC与其统计参数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一统计参数因存在对结构面形貌描述的片面性,从而导致JRC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较低。从结构面起伏角、起伏高度及其分布特征的角度选取了平均起伏角avei、平均相对起伏度H/L、起伏角标准偏差iSD和起伏高度标准偏差hSD 4个参数共同反映结构面形貌。以已知JRC试验反算值的102条结构面剖面线作为样本数据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构建JRC与所选取的统计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了JRC支持向量回归(SVR)预测模型,并通过Barton标准剖面线的JRC预测值与试验反算值的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以三峡库区秭归县马家沟滑坡所处地层岩体结构面为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试验获取了其表面形貌数据并建立了三维形貌模型,开展室内直剪试验反算得到了其JRC。实例JRC的计算结果表明,SVR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反算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5%,不同统计参数回归关系式对于相同剖面线的估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基于所选取的统计参数,采用SVR模型预测得到的JRC更加可靠。该方法为JRC的定量确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统计参数 节理粗糙度系数 支持向量机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塔混凝土粗糙度对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国朝 陈政清 +1 位作者 罗建辉 牛华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2,共7页
采用CFD方法研究全尺寸双曲冷却塔表面混凝土粗糙度对风压系数的影响.在规范规定的粗糙度范围内,分别对表面混凝土光滑以及表面混凝土有不同粗糙度高度的冷却塔全尺寸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不同工况下的风压系数计算值与以往文献的风洞... 采用CFD方法研究全尺寸双曲冷却塔表面混凝土粗糙度对风压系数的影响.在规范规定的粗糙度范围内,分别对表面混凝土光滑以及表面混凝土有不同粗糙度高度的冷却塔全尺寸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不同工况下的风压系数计算值与以往文献的风洞试验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却塔全尺寸CFD模拟虽然解决了雷诺数相似问题,但纯粹的光滑壁面冷却塔在CFD计算中得到的平均风压系数比实际值偏离较大;在冷却塔全尺寸CFD模拟中必须考虑实际冷却塔表面的粗糙度对其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数值模拟 粗糙度 平均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推拉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战友 杜时贵 黄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1-3386,3392,共7页
粗糙度系数是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由于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复杂性,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研究并未获得较大进展。总结了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3种获取手段:标准剖面对比法、理论公式法、试验反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方法在... 粗糙度系数是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由于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复杂性,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研究并未获得较大进展。总结了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3种获取手段:标准剖面对比法、理论公式法、试验反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方法在研究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了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与试样尺寸的相关度,对中砂、硅粉、水泥、非引气型萘系减水剂等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与天然钙质板岩物理力学特性相类似的岩石模型材料,然后采用研发的结构面制作模具及其制备工艺制作了8组共176对具有不同尺寸和表面起伏粗糙程度的结构面,并利用改进的高精度岩石结构面推拉仪对结构面粗糙度系数进行了推拉试验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统计均值随试样尺寸的增加而降低,但特定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尺寸效应规律需要根据结构面的具体表面形貌进行测试;Barton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变化规律与推拉试验测试规律总体上一致,但试验值与理论值有差异,且结构面试样尺寸越小,二者的差异就越大;具有特定表面形貌的模型结构面粗糙度系数也有差异,工程大尺寸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需要根据表面形貌和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尺寸效应 推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平整中工作辊与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白振华 韩林芳 +2 位作者 高健 刘卫 李秀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8-21,26,共5页
针对干平整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仅能定性分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粗糙度的基本理论,根据干平整轧制过程中摩擦特点构造了反映... 针对干平整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仅能定性分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充分结合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粗糙度的基本理论,根据干平整轧制过程中摩擦特点构造了反映工作辊及带钢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模型计算策略,并将其应用到宝钢冷轧薄板厂1 220平整机组的生产实践,定量分析了工作辊及带钢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轧制压力的预报精度与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平整 工作辊 带材 表面粗糙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上游不同下垫面动量总体输送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俊 胡泽勇 +3 位作者 陈学龙 张敏 何慧根 张渝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0-926,共7页
利用廓线法计算了黑河中上游地区盈科农田站、冰沟稀疏草地站、阿柔牧场站和大冬树山垭口积雪观测站的总体输送系数和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与植被覆盖度和高度以及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夏季地表粗糙度大小是农田站最大,其次是... 利用廓线法计算了黑河中上游地区盈科农田站、冰沟稀疏草地站、阿柔牧场站和大冬树山垭口积雪观测站的总体输送系数和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与植被覆盖度和高度以及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夏季地表粗糙度大小是农田站最大,其次是牧场站和稀疏草地站,高寒草甸站最小。下垫面状况还影响动量总体输送系数对稳定度的依赖程度,地表粗糙度大的地区强于地表粗糙度小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线-通量法 动量总体输送系数 地表粗糙度 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粗糙度系数Barton直边法的简明公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晓飞 杜时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96-200,共5页
JRC是反映爬坡角力学效应的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等效描述指标。本文在Barton直边法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直边图的几何性质,推导出结构面粗糙度系数Barton直边法的简明公式,并通过实例检验了JRC简明公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 Barton直边法 简明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断裂粗糙度系数的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杜时贵 唐辉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32-42,共11页
本文首次提出了断裂粗糙度系数的各向异性和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各向异性概念。根据不同成因断裂表面形态的定性分析结果,结合2180个不同方向粗糙度系数实测值的统计结果,系统地阐述了Ⅰ型断裂(节理)和Ⅱ、Ⅲ型断裂(断层)粗糙度系数及... 本文首次提出了断裂粗糙度系数的各向异性和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各向异性概念。根据不同成因断裂表面形态的定性分析结果,结合2180个不同方向粗糙度系数实测值的统计结果,系统地阐述了Ⅰ型断裂(节理)和Ⅱ、Ⅲ型断裂(断层)粗糙度系数及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各向异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系数 各向异性 岩体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理粗糙度系数的裂隙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段慕白 李皋 +3 位作者 孟英峰 赵之 马骁 李洪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裂隙的研究对石油开采、水利工程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真实裂隙表面粗糙的几何形态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特性及裂隙的传导能力,立方体定律难以满足使用条件。根据节理粗糙度(JRC)标准剖面轮廓曲线,采用逆向数字化建模方法,... 裂隙的研究对石油开采、水利工程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真实裂隙表面粗糙的几何形态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特性及裂隙的传导能力,立方体定律难以满足使用条件。根据节理粗糙度(JRC)标准剖面轮廓曲线,采用逆向数字化建模方法,开展仿真模拟不同JRC裂隙渗流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作用在不同粗糙度裂隙两端的压差恒定时,随着节理粗糙度的增加裂隙内流体的流量逐渐减小;流入不同粗糙度裂隙单位体积流量恒定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作用在裂隙两端的压差逐渐增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得出裂隙机械宽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两条趋势线相吻合,均符合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粗糙度系数 裂隙 数字化建模 仿真模拟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群岛海域近海面粗糙度、中性曳力系数及总体交换系数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志球 马耀明 +1 位作者 王介民 张庆荣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1期38-43,共6页
根据 1 994年 9月 1 8— 30日南沙群岛海域渚碧礁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实验资料 ,分别计算了该海域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的空气动力粗糙度 (z0 )、中性曳力系数 (CDN)。利用Brutsaert的假定 ,推导了一组求取标量粗糙度 (zT,zQ)、整体输... 根据 1 994年 9月 1 8— 30日南沙群岛海域渚碧礁的近海面大气湍流观测实验资料 ,分别计算了该海域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的空气动力粗糙度 (z0 )、中性曳力系数 (CDN)。利用Brutsaert的假定 ,推导了一组求取标量粗糙度 (zT,zQ)、整体输送系数 (感热交换系数CHN、水汽交换系数CEN)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和分析了该海域近海面光滑海面和粗糙海面上z0 ,zT,zQ,CDN,CHN,CEN 及它们关于水平风速u分量的分布 ,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海面 粗糙度 水汽交换 中性曳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度对大间隙环流偏心转子动特性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启国 虞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5-369,共5页
基于作者建立的大间隙环流中转子运动的理论模型 ,用摄动法推导了大间隙环流流场非线性控制方程的一阶摄动方程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静子和转子壁面粗糙度对大间隙环流中偏心转子动特性系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静子和转子壁面粗糙度... 基于作者建立的大间隙环流中转子运动的理论模型 ,用摄动法推导了大间隙环流流场非线性控制方程的一阶摄动方程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静子和转子壁面粗糙度对大间隙环流中偏心转子动特性系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静子和转子壁面粗糙度对大间隙环流中偏心转子动特性系数有较大影响 .所得到的数值结果与已有的解析解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间隙环流 转子动特性系数 粗糙度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统计估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时贵 樊良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7-580,共4页
基于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和尺寸效应,本文提出粗糙度系数(JRC)的统计估测方法.根据11064条表面轮廓曲线的测量统计资料,提供16种典型岩体结构面3个方向的粗糙度系数经验值.本文的JRC经验值可直接用... 基于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和尺寸效应,本文提出粗糙度系数(JRC)的统计估测方法.根据11064条表面轮廓曲线的测量统计资料,提供16种典型岩体结构面3个方向的粗糙度系数经验值.本文的JRC经验值可直接用于岩体结构面的力学参数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分维数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衬砌基面粗糙度的面积扩大系数评定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雅君 陶双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快速和方便地评定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度,提出一种采用喷射混凝土基面的面积扩大系数来评定其粗糙度的方法。通过对喷射混凝土基面实际表面形态的分析,将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分为表观粗糙度和细观粗糙度两大类,并建立相... 为快速和方便地评定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度,提出一种采用喷射混凝土基面的面积扩大系数来评定其粗糙度的方法。通过对喷射混凝土基面实际表面形态的分析,将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分为表观粗糙度和细观粗糙度两大类,并建立相应的喷射混凝土基面简化表面形态模型。在两个层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喷射混凝土基面面积扩大系数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初步应用,并将总体面积扩大系数与平均灌砂深度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均灌砂深度法在表征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度指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而面积扩大系数能有效地反映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程度的变化趋势,是一种快捷合理的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基面粗糙度评定 面积扩大系数 喷射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粗糙度系数及其分数维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继敏 陈玲 +1 位作者 孙少锐 朱家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以巴顿提出的10条典型粗糙度剖面模型为基础,从立体学和形态数学原理出发,讨论巴顿模型的线粗糙度和面粗糙度特征及其分数维特征;并通过一些学者研究成果的比较,对巴顿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得出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不仅与裂隙粗糙度系... 以巴顿提出的10条典型粗糙度剖面模型为基础,从立体学和形态数学原理出发,讨论巴顿模型的线粗糙度和面粗糙度特征及其分数维特征;并通过一些学者研究成果的比较,对巴顿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得出了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不仅与裂隙粗糙度系数或分数维有联系,而且还与岩性特征有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粗糙度系数 模型 分数维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