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生态功能监测与分析
1
作者 张慧义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管理需求的提升,森林粗死木质残体(CWD)的监测与分析成为生态研究的重点。研究基于遥感技术监测CWD的生态功能,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碳储量及对植被健康的影响,通过Landsat 8和Sentinel-2卫星影像、LiDAR技术进行数据采... 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管理需求的提升,森林粗死木质残体(CWD)的监测与分析成为生态研究的重点。研究基于遥感技术监测CWD的生态功能,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碳储量及对植被健康的影响,通过Landsat 8和Sentinel-2卫星影像、LiDAR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合ArcGIS核密度估计和ENVI软件处理,获取了大兴安岭林区CWD数据。结果表明,CWD的分布和碳储量在自然干扰后显著增加,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随CWD密度增加有所下降。研究为森林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木质残体 遥感技术 生态功能 森林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被引量:132
2
作者 闫恩荣 王希华 黄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森林粗死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 ,没有通用而确切的概念用来描述 CWD,对研究结果的比较造成了很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以及对 CWD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森林... 森林粗死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 ,没有通用而确切的概念用来描述 CWD,对研究结果的比较造成了很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以及对 CWD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森林管理和研究机构 (例如 USDA Forest Service和 L TER)为了把 CWD放在区域以及景观尺度上进行比较 ,对 CWD的概念等进行了统一 ,将其直径标准由原来的≥ 2 .5 cm调整到≥ 10 cm,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没有与国际接轨 ,仍采用旧标准 (≥ 2 .5 cm ) ,这样的研究结果难于和国外进行比较 ,不利于我国 CWD的长期深入研究。另外 ,有关 CWD的分类一直以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我国也缺少 CWD分类方法的介绍。鉴于以上情况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在 CWD方面的研究动态 ,综述了 CWD的概念和分类情况 ,并初步提出较综合的 CWD概念及其分类系统 ,以供相关研究者讨论和参考 ,为我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死木质残体 概念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何东进 何小娟 +4 位作者 洪伟 刘勇生 卞莉莉 覃德华 游惠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5-721,共7页
详细论述了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对国内外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指出CWD的生态功能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对CWD的贮量、分解量(率)、养分贮量(C、N等)、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CWD... 详细论述了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对国内外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指出CWD的生态功能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对CWD的贮量、分解量(率)、养分贮量(C、N等)、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抑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地)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幼苗保育功能等方面都作了较多的论述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粗死木质残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三种森林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修玉 管东生 张海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27-5236,共10页
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对广州3种森林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CWD储量及其与相应森林总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枯... 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对广州3种森林CWD的储量与分解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CWD储量及其与相应森林总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枯立木与倒木为CWD的主要成分,其中,针叶CWD主要物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i),阔叶CWD物种主要为荷木(Schima superba)与黄杞(Engelhardtia chrysolepis)等。(2)CWD径级主要集中在<10cm的范围内,存在状态主要为中级腐烂状态,干扰与竞争是3种森林CWD产生的主要因素。(3)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CWD的分解常数k分别为0.0244、0.0407和0.0487,即分解速率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随着CWD的分解,N、P与木质素的含量逐渐升高,C、C/N与木质素/N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木质残体 储量 分解 森林生态系统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 被引量:32
5
作者 吕明和 周国逸 张德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法、测定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变化,研究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三个直径(5~10cm、10~20cm和20~30cm)的分解过程,探讨粗死木分解过程中C、N元素及其C/N比值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的分... 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法、测定粗死木质残体的密度变化,研究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三个直径(5~10cm、10~20cm和20~30cm)的分解过程,探讨粗死木分解过程中C、N元素及其C/N比值与分解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的分解常数K值随直径的增加从0.2225a^-1呈指数降低到0.1257a^-1,由粗死木质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密度变化得出三个直径从小到大分解95%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3a、19a和24a;黄果厚壳桂粗死木质残体在分解过程中不存在时滞效应,其树皮和心材的分解速度也相近,用单因素数指数方程能准确反映黄果厚壳桂的分解过程;与高纬度地区比较,鼎湖山黄果厚壳桂粗死木残体的分解速率常数K值显著高于前者。还就粗死木残体基质组成和性质、气候与环境条件、生物等因素对粗死木分解速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厚壳桂 粗死木质残体 分解速率 元素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宝岩猴头杜鹃林粗死木质残体数量特征 被引量:35
6
作者 何东进 何小娟 +3 位作者 洪伟 覃德华 刘进山 蔡昌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天然猴头杜鹃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形态、贮量、直径分布规律以及腐烂等级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WD输入形式多样,主要是以倒木、枯立木和树桩的形式存在;从树种组成...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天然猴头杜鹃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形态、贮量、直径分布规律以及腐烂等级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WD输入形式多样,主要是以倒木、枯立木和树桩的形式存在;从树种组成看,CWD以猴头杜鹃和长苞铁杉为主;随着海拔上升,CWD总贮量、各类CWD现存量均呈递增趋势,各个腐烂等级CWD也基本呈递增趋势;猴头杜鹃林CWD现存量呈正态分布,数量顺序为Ⅱ>Ⅲ>Ⅴ>Ⅳ>Ⅰ,此外,CWD总现存量为45.266 4 t.hm-2,且倒木>枯立木>树桩;各海拔猴头杜鹃林主要是由小径级木组成,直径为0-20 cm的CWD所占比例随着海拔增加呈现递减趋势,此外,CWD的数量大小顺序为小径级木>中径级木>大径级木,即随着径级的增大,倒木和枯立木数量均呈减少趋势;无论是倒木、枯立木还是树桩,其腐烂等级分布呈增—减—增趋势,出现2个高峰,即Ⅱ和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猴头杜鹃 粗死木质残体 数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分解动态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梁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分含量及其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体积贮量为337.61 m^3/hm^2,生物量为87.98 mg/hm^2;倒木树干是粗死木质残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占总体积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为衡量指标,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分解常数为0.011 74。5个不同腐朽等级倒木的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状态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机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5.93%±1.42%、0.34%±0.07%、0.12%±0.01%、0.06%±0. 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养分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养分在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粗死木质残体 倒木 腐朽等级 贮量 分解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彦 游巍斌 +2 位作者 王方怡 巫丽芸 何东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7913-7927,共15页
粗死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单元,作为连接植被碳库与土壤碳库的关键纽带,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CWD碳储量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国内外CWD碳储量研究的发展... 粗死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性与功能性单元,作为连接植被碳库与土壤碳库的关键纽带,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CWD碳储量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国内外CWD碳储量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范围与基本特征等内容,总结概括了CWD体积测算、CWD碳浓度估算等碳计量相关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CWD碳储量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于探讨不同树种、不同林龄、不同腐解等级、不同海拔、不同存在形式的森林CWD碳储量分布特征,而较少关注CWD碳库对土壤碳库和植被碳库的作用机制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制;CWD碳计量方法较为单一,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生物量-碳浓度法",而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CWD碳储量进行估算的研究尚不多见。此外,相对国外研究而言,国内研究主要局限于小尺度范围。文章据此提出未来CWD碳储量研究的发展方向:(1)拓展研究尺度,建立CWD碳储量长期观测体系;(2)深入开展不同森林生态系统CWD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3)探索更加多元化的CWD碳储量计量方法;(4)深入探讨CWD碳库对土壤碳库与植被碳库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死木质残体 碳储量 碳计量方法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天宝岩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游惠明 何东进 +5 位作者 洪伟 游巍斌 刘进山 蔡昌棠 王磊 叶贤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直径、数量、体积、高度及腐烂等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的CWD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小径级范围,数量和体积随径级的增加呈...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长苞铁杉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直径、数量、体积、高度及腐烂等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的CWD主要分布在0-20 cm的小径级范围,数量和体积随径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海拔对倒木数量分布有极显著影响(df=2,P=0.006),倒木的数量随海拔上升而减少;枯立木的数量、体积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3)不同海拔CWD主要分布在0-5 m高度级,且此高度级内CWD的数量分布随海拔的下降而增加;(4)倒木数量在不同腐烂等级上的分布差异显著(df=4,P=0.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苞铁杉林 粗死木质残体 海拔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柳泽鑫 张璐 +2 位作者 区余端 孙东 苏志尧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8-23,共6页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种类组成、径级结构、样方分布以及腐烂等级状态。结果表明:冰灾后迎风坡林分的CWD贮量为14.81 t/hm2...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种类组成、径级结构、样方分布以及腐烂等级状态。结果表明:冰灾后迎风坡林分的CWD贮量为14.81 t/hm2,明显高于背风坡林分5.66 t/hm2的CWD贮量;且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有较大的差异,迎风坡林分中CWD存在形式以倒木为主,而背风坡林分则以枯立木为主;倒木的分解速度较快,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状态,而大多数枯立木则处于轻度分解状态;迎风坡林分大径级树种由于积雪作用,形成大量倒木;而背风坡林分小径级树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大量枯萎死亡。冰灾引起的CWD剧增会严重影响森林演替的进程,其中倒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短期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而枯立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灾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腐烂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粗死木质残体的燃烧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秋华 刘文国 +4 位作者 李世友 陶汝坤 李明华 吴从起 阮德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3,共6页
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测定,利用载量和单位面积热量2个关键指标,研究了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华山松、云南油杉、滇青冈、地盘松、麻栎和旱冬瓜6个主要林型粗死木质残体(CWD)的燃烧性。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燃烧性最强的是地盘松,最... 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测定,利用载量和单位面积热量2个关键指标,研究了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华山松、云南油杉、滇青冈、地盘松、麻栎和旱冬瓜6个主要林型粗死木质残体(CWD)的燃烧性。结果表明,粗死木质残体燃烧性最强的是地盘松,最弱的是云南油杉,华山松、滇青冈和麻栎的燃烧性很接近,旱冬瓜的燃烧性仅微大于云南油杉,因此,燃烧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地盘松、麻栎、滇青冈、华山松、旱冬瓜和云南油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量 单位面积热量 粗死木质残体 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宝岩典型森林群落粗死木质残体现存量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石红 何东进 +2 位作者 游惠明 刘进山 蔡昌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和柳杉林典型森林群落粗死木质残体(CWD)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群落CWD现存量分别为33.6、45.3、31.8t/hm2,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的中间水平;2)3种森林...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和柳杉林典型森林群落粗死木质残体(CWD)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群落CWD现存量分别为33.6、45.3、31.8t/hm2,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森林的中间水平;2)3种森林群落中,CWD的不同形态组成较不同腐烂等级对现存量差异的贡献度更大;3)猴头杜鹃林和长苞铁杉林内各种类型CWD现存量表现为倒木>枯立木>树桩,柳杉林内CWD现存量则为树桩>枯立木>倒木;4)中高腐烂等级CWD现存量为猴头杜鹃林>长苞铁杉林>柳杉林,而在低腐烂等级中呈现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5)在柳杉林内,未受人为干扰地段枯立木和树桩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受干扰地段,而倒木的比例则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粗死木质残体 现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及粗死木质残体贮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立超 孟晓清 +1 位作者 孙翀 刘琪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对北京1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进行调查,估测了北京地区的油松人工林地表凋落物和粗死木质残体(CWD)的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凋落物贮量为25.614 t·hm-2,变异系数为0.112-0.635;CWD贮量为0.213 t·hm-2,变异系数为... 通过对北京14块油松人工林样地进行调查,估测了北京地区的油松人工林地表凋落物和粗死木质残体(CWD)的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凋落物贮量为25.614 t·hm-2,变异系数为0.112-0.635;CWD贮量为0.213 t·hm-2,变异系数为0.854-2.449。凋落物贮量主要集中在半—已分解层,其一般占凋落物贮量的60%-80%,其次为未分解层叶,所占比例一般低于30%,而未分解层枝所占比例最小,低于15%。不同密度等级的油松林凋落物中养分元素含量均表现出N(53.55 kg·hm-2)>K(31.97 kg·hm-2)>P(7.29 kg·hm-2)的规律,但各元素含量在不同密度林分中大小规律不完全相同,N元素含量依次为Ⅰ(2 500株·hm-2)>Ⅱ(2 000株·hm-2)>Ⅲ(1 700株·hm-2),P和K元素含量依次为Ⅰ>Ⅲ>Ⅱ。经相关性分析得出,凋落物贮量与林分平均树高呈显著正相关,而CWD贮量与平均胸径、海拔、坡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凋落物 粗死木质残体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锥栗粗死木质残体雨季呼吸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方方 李跃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3,共6页
采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基于多年气候图谱对于雨季的划分,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进行了雨季粗死木质残体的呼吸速率研究。2009年雨季对锥栗3个腐解等级(Ⅰ、Ⅱ... 采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基于多年气候图谱对于雨季的划分,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进行了雨季粗死木质残体的呼吸速率研究。2009年雨季对锥栗3个腐解等级(Ⅰ、Ⅱ、Ⅲ)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腐解等级粗死木质残体的呼吸速率具有相同的CO2释放特征,即表现为相同的季节变化,其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温度最高的8月。但不同腐解等级间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变幅范围为1.68-8.64μmol m^-2s^-1。在树干温度、相对湿度及林内温度等环境因子与呼吸速率的关系表现上,呼吸速率与粗死木质残体树干温度呈正相关(R^2〉0.70,P〈0.001),与树干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2〉0.69,P〈0.001)。Q10值在1.77-4.62间变化,表现为Ⅰ〉Ⅲ〉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粗死木质残体 呼吸速率 雨季 鼎湖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温琳华 梁宏温 +2 位作者 温远光 梁家善 黄棉 《广西林业科学》 201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坡位设计调查样区,样区内采用相邻网格样方法设置调查样地27个,样地总面积为10 800 m2。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坡位设计调查样区,样区内采用相邻网格样方法设置调查样地27个,样地总面积为10 800 m2。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贮量及其腐解等级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33.142 t/hm2,其中倒木占CWD总贮量的95.75%。各腐解等级的贮量百分比序列为2级(60.8%)>3级(21.7%)>4级(13.6%)>5级(3.9%)。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干扰造成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非正常CWD贮量骤然增大,高达20.172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腐解等级 大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综述
16
作者 张伟 路宗悦 +2 位作者 孙康 曾冠中 康建坤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6期131-133,共3页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森林生态系统内的土壤层、乔木层、草灌层研究较多,而对粗死木质残体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足。粗死木质残体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森林生态系统内的土壤层、乔木层、草灌层研究较多,而对粗死木质残体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足。粗死木质残体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为给粗死木质残体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从粗死木质残体的概念、分类和生态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粗死木质残体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莽山针阔混交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德胜 袁星明 +1 位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的粗死木质残体(CWD)现状进行研究,以揭示莽山典型森林CWD的发生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莽山森林资源的经营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莽山针阔混交林内设置一个面积0.15 hm^(2)样地,并将其分... 通过实地调查,对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针阔混交林的粗死木质残体(CWD)现状进行研究,以揭示莽山典型森林CWD的发生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莽山森林资源的经营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在莽山针阔混交林内设置一个面积0.15 hm^(2)样地,并将其分成15个小样方,调查分析每个小样方内CWD的输入方式、径级结构、贮存量和腐烂等级。莽山CWD的输入方式包括倒木、枯立木和枯枝,大径级倒木是CWD贮存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针阔混交林CWD的总贮存量为108.59 t·hm^(-2)。从腐烂等级来看,CWD的腐烂等级以Ⅲ级、Ⅳ级较多,分别占其总贮存量的29.3%、42.8%,Ⅰ级、Ⅱ级腐烂程度都较少。莽山针阔混交林的CWD贮存量大于国内其他森林,且以直径30cm以上的倒木和枯立木为主,腐烂等级高,这可能与冰灾、风害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粗死木质残体 贮存量 腐烂等级 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死木质残体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090-7092,共3页
粗死木质残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笔者就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粗死木质残体 城市绿化 枯立木 倒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宝岩3种典型森林类型CWD持水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7
19
作者 游惠明 何东进 +6 位作者 刘进山 蔡昌棠 何小娟 游巍斌 朱乃新 叶贤双 王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1-626,共6页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内粗死木质残体(CWD)的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Crytomeria fortunei)林内CWD的持水量最低;不同森林类型各类CWD的水分蓄持能力不同,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内以倒木>枯立...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内粗死木质残体(CWD)的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Crytomeria fortunei)林内CWD的持水量最低;不同森林类型各类CWD的水分蓄持能力不同,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内以倒木>枯立木>树桩,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林和柳杉林内为枯立木>倒木>树桩;CWD有效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随CWD腐烂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粗死木质残体 自然持水量 有效持水量 自然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