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石墨烯材料在能量储存转换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林峰 陈晋 +2 位作者 丁冬海 杨春利 杨晓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3,共8页
随着高效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材料成为清洁高效能源计划中的研究重点,类石墨烯材料由于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结构及其革新性能,逐渐成为能源计划中的研究前沿。简要介绍了类石墨烯材料的基本结构及其"自上而下"和"自下... 随着高效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材料成为清洁高效能源计划中的研究重点,类石墨烯材料由于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结构及其革新性能,逐渐成为能源计划中的研究前沿。简要介绍了类石墨烯材料的基本结构及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类石墨烯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在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以及作为储氢载体在储氢装置中的应用。探讨了类石墨烯材料在能量储存转换领域的应用,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展望了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材料 二维结构 制备方法 能量储存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负载单个金属原子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博方 苏宇峰 +4 位作者 吴东洋 度世豪 高路洋 陈卫光 唐亚楠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气体小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graphenylene)衬底支撑的金属原子(M=Co,Mo和Pd,gra-M)表面的吸附特性,系统地分析了吸附不同数量的NO和CO分子的稳定构型,吸附能,电荷转移量以及引起的体系电子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气体小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graphenylene)衬底支撑的金属原子(M=Co,Mo和Pd,gra-M)表面的吸附特性,系统地分析了吸附不同数量的NO和CO分子的稳定构型,吸附能,电荷转移量以及引起的体系电子结构和磁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NO、CO气体小分子的稳定吸附位在金属原子顶位,吸附物与衬底间的电荷转移量表明负载不同的金属原子能够有效地调制类石墨烯材料的气敏特性;(2)单个和两个气体分子吸附能够引起gra-M体系的自旋电荷密度分布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气体吸附体系表现出不同磁矩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材料 气体小分子 吸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烯材料中应力调制的量子泵浦效应
3
作者 洪盛熙 邓文基 刘军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2-358,共7页
通过对应力及电势垒的周期调制,在石墨烯及类石墨烯蜂窝格子材料中泵浦出能谷流.应力在能谷K和K'处诱导的符号相反的矢势,等效于加载K和K'能谷处的应力泵浦信号间有一个π相位差,导致纯能谷流的产生.当在含有自旋轨道耦合的类... 通过对应力及电势垒的周期调制,在石墨烯及类石墨烯蜂窝格子材料中泵浦出能谷流.应力在能谷K和K'处诱导的符号相反的矢势,等效于加载K和K'能谷处的应力泵浦信号间有一个π相位差,导致纯能谷流的产生.当在含有自旋轨道耦合的类石墨烯蜂窝格子材料中存在一个交错子格子势时,经由自旋-能谷锁定相,泵浦出的纯能谷流可伴随着纯的自旋流.再引入一个交换场后,可通过泵浦得到电荷流、能谷极化流以及自旋极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 类石墨烯材料 能谷流 自旋流 量子泵浦 周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级孔类石墨烯载三氧化二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勤伟 李运勇 沈培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采用简单的水解、热处理方法合成三氧化二铁(Fe2O3)负载在三维多级孔类石墨烯(3D HPG)上的复合材料.3D HPG有效的导电网络有利于负载纳米Fe2O3,使其呈均匀分散状态,并有效增强纳米复合物的导电率,提高Fe2O3利用率,抑制纳米Fe2O3的团聚,... 采用简单的水解、热处理方法合成三氧化二铁(Fe2O3)负载在三维多级孔类石墨烯(3D HPG)上的复合材料.3D HPG有效的导电网络有利于负载纳米Fe2O3,使其呈均匀分散状态,并有效增强纳米复合物的导电率,提高Fe2O3利用率,抑制纳米Fe2O3的团聚,从而制得稳定、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2O3-3D HPG电极在50m A·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达1745 m Ah·g-1,50周期放电容量保持于1095 m 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三维多级孔类石墨烯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模板法合成石油沥青基多孔类石墨烯炭材料(英文)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明杰 魏风 +3 位作者 杨雪梅 董仕安 李英杰 何孝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3,共8页
利用纳米CaCO_3模板耦合原位KOH活化方法合成出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类石墨烯炭材料(PGCM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_2吸脱附技术对PGCM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GCMs的比表面积为1 542~2 305 m^2 g^(-1),其取... 利用纳米CaCO_3模板耦合原位KOH活化方法合成出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类石墨烯炭材料(PGCM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N_2吸脱附技术对PGCM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GCMs的比表面积为1 542~2 305 m^2 g^(-1),其取决于模板、KOH/沥青的比例和活化温度。当模板/沥青比为1.5、KOH/沥青比为1.5,在850℃恒温1 h所得PGCM的超电容性能最佳。同时,PGCMs具有相互连接的类石墨烯炭层和丰富的分级短孔。在6 M KOH电解液中,0.05A g^(-1)电流密度下,超级电容器用PGCMs电极的比容高达293 F g^(-1);在20 A g^(-1)电流密度下,其电容保持为231 F g^(-1),显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经7 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其电容保持率为97.4%,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在BMIMPF_6离子液体电解液中,0.05 A g^(-1)电流密度下,PGCMs电极的比容高达267 F g^(-1)。PGCMs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达148.3 Wh kg^(-1),其相应的平均功率密度为204.2 W kg^(-1)。本工作为利用廉价的纳米CaCO_3模板合成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用石油沥青基多孔类石墨烯炭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纳米CaCO3模板 多孔石墨材料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石墨烯类活性炭材料的简易合成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全华 邓雯雯 李长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0-749,共10页
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视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装置.然而,硫的利用率较低及循环寿命短等问题限制着其商业化进程.本文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将三聚氰胺(C3H6N6)和L半胱氨酸(C3H7NO2S)碳化,制备出一种氮掺杂类石墨烯活... 锂硫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视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装置.然而,硫的利用率较低及循环寿命短等问题限制着其商业化进程.本文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将三聚氰胺(C3H6N6)和L半胱氨酸(C3H7NO2S)碳化,制备出一种氮掺杂类石墨烯活性碳材料(NGC).该材料的类石墨烯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以此提升其循环性能.不仅如此,材料中含有的含氮官能团还可以促进离子转移,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进而提升硫的利用率.其中,制备出的NGC-8/PS复合电极用于锂硫电池时在0.2 C的电流密度下初始容量为1164.1 mAh·g-1,在经过400圈的充放电循环之后依然具有909.4 mAh·g-1的比容量,每圈容量衰减仅为0.05%,甚至在2C的电流密度下也能达到820 mAh·g-1的高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石墨材料 体积效应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D-MoO3纳米含能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新新 杨海艳 +2 位作者 刘玉存 熊继军 陈晓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28-2330,2334,共4页
使用液相超声剥离方法高效、快速、方便的制备了二维三氧化钼(2D-MoO3),所得2D-MoO3材料大约为4~6层纳米片;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纳米铝(n-Al)/2D-MoO3基纳米含能材料,扫描电镜测试表面(SEM)发现,n-Al分散于2D-MoO3纳米片表面,分散性较... 使用液相超声剥离方法高效、快速、方便的制备了二维三氧化钼(2D-MoO3),所得2D-MoO3材料大约为4~6层纳米片;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纳米铝(n-Al)/2D-MoO3基纳米含能材料,扫描电镜测试表面(SEM)发现,n-Al分散于2D-MoO3纳米片表面,分散性较好;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测定了所得纳米含能材料热行为,发现所制备的含能材料放热较为集中、反应起始早(起始温度低),证实2DMoO3纳米片能极大增加反应活性,显示2D材料对改善异质含能组分间界面接触具有显著作用。展示了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在纳米含能材料中巨大研究价值,为新型纳米含能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二维材料 纳米含能材料 二维三氧化钼 高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