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19,共6页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类型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逻辑、纽带与路径 被引量:46
2
作者 胡茂波 谭君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0,共8页
共同的终极价值、一致的经济诉求、归一的文化透视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价值基础。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对接,职业教育技能属性... 共同的终极价值、一致的经济诉求、归一的文化透视是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价值基础。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类型功能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类型化办学与乡村产业生态发展对接,职业教育技能属性的人才培养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接的耦合逻辑,文章提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落实涉农职业教育依据乡村振兴需求提质增优,涉农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扎根乡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类型发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应然逻辑、功能定位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胡茂波 郭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12,共8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探索出一条平衡、协调、包容的发展路径。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蕴含的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面向人人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相吻合。职业教育类型发展...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探索出一条平衡、协调、包容的发展路径。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蕴含的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面向人人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相吻合。职业教育类型发展需加强社会阶层流动功能、提升技能人力资本、传承创新技能文化,从而助力公民权益共有、物质文明共建、精神文明共享。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要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完善实践政策,以制造强国为面向优化办学模式,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指向提质增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类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幼儿自我控制的类型、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建议——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4
作者 杨丽珠 刘舒宜 何明影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在我国15省采用分层取样抽取3 544名幼儿,使用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量表对其施测,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幼儿自我控制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研究发现,我国幼儿自我控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被动控制型、约束顺从型和... 在我国15省采用分层取样抽取3 544名幼儿,使用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量表对其施测,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幼儿自我控制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研究发现,我国幼儿自我控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被动控制型、约束顺从型和自主控制型。小班幼儿以被动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为主,小班下学期(3.5岁)被动控制型的占比开始下降。中班幼儿以约束顺从型为主,自主控制型的人数在增长,中班下学期(4.5岁)约束顺从型开始下降。大班幼儿约束顺从型和自主控制型的占比趋向平衡,大班下学期(5.5岁)自主控制型的占比快速上升。女童的被动控制型比例显著低于男童的被动控制型比例,而女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比男童的自我控制水平高。建议教师和家长,针对幼儿自我控制三种类型的特征和3.5~4岁、4.5~5岁幼儿自我控制类型发展的敏感期进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自我控制类型 类型发展特点 潜在剖面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基于辽宁省41个县(市)的数据分析
5
作者 张振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进一步推动县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对县域乡村发展类型的高质量认知与判断。依据2020-2022《沈阳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数据对2019-2021辽宁省41县(市)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指出乡村发展类型的三个主... 进一步推动县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对县域乡村发展类型的高质量认知与判断。依据2020-2022《沈阳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数据对2019-2021辽宁省41县(市)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指出乡村发展类型的三个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持续突破产业壁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特色产业集群,勇于打破均衡状态以及大力引导大学生返乡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乡村发展类型 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与乡村发展类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彬 宁悦文 +2 位作者 肖薇薇 陈皓 刘宇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利用湖北省2003—2017年81个县域的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力数据,运用粮劳弹性系数模型方法,分析了湖北省粮劳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应耦合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整体呈现稳中有增态势,呈“中高周低”“中增周减”空间特征... 利用湖北省2003—2017年81个县域的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力数据,运用粮劳弹性系数模型方法,分析了湖北省粮劳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应耦合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整体呈现稳中有增态势,呈“中高周低”“中增周减”空间特征,高产区集中在鄂西北中部与江汉平原南部;农业劳动力总量持续减少,呈“东多西少”“东增西减”空间特征,密集区集中在江汉平原东部和鄂东北丘陵西部。2003—2017年湖北省最典型的粮劳耦合变化模式为粮增劳减型(60.49%),其次为粮劳同减型(23.46%)和粮劳同增型(11.11%),粮减劳增型占比最低(4.94%)。受地理条件和农业政策的影响,湖北省乡村发展类型呈现多样化并存的格局:中部多分布外延扩张型和农业现代化型县域,东部和西部多分布产业转移型和种养一体化型县域;2010年前后两时段县域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较为复杂,维持不变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业劳动力 耦合模式 乡村发展类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小荣 杨海娟 +3 位作者 何艳芬 刘超 罗佳丽 李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6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省份,地域面积广大,农村人口众多,但乡村发展程度差异较大,认识并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陕西省2013年县域数据,通过各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省份,地域面积广大,农村人口众多,但乡村发展程度差异较大,认识并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陕西省2013年县域数据,通过各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借助Arc GIS软件,对陕西省县域不同乡村发展类型的乡村性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有46.31%的县域农业、工业以及商旅服务业得到均衡发展,而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各占14.57%、27.59%、11.53%;(2)由于其他因素及乡村多功能发展的原因,陕西省县域尺度上的乡村性存在显著差异,关中地区大部分县域乡村性较弱,陕北地区乡村性较强,而陕南地区乡村性适中。并且同一乡村发展类型区域的乡村发展程度不同,但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乡村性指数。因此,提出陕西省要实现乡村转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发展奠定基础;二要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自有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发展类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实现机理与推进路径——基于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莉 王志明 徐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20-26,共7页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层次”向“类型”转变,是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主线。在现实层面,应从构建跨界多元办学格局、强化市场化办学、深化德技并修培养目标、完善学历结构层次体系等方面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化...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层次”向“类型”转变,是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主线。在现实层面,应从构建跨界多元办学格局、强化市场化办学、深化德技并修培养目标、完善学历结构层次体系等方面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层面,应科学把握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实现机理,具体为:以类型化发展为实现形式,以产业人才供需匹配为实现手段,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实现载体,以高学历层次建设探索为实现依托。在实践层面,从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构建高水平育训并举培养体系、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等方面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发展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白沙县加勒比松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及虚拟实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国红 陆元昌 +1 位作者 雷相东 洪玲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63-166,共4页
Forest development type(FDT) is an expectation pattern for forest management obje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data and reference to other stands data in the similar environment,FDT of Pinus caribaea in Baisha County,Hai... Forest development type(FDT) is an expectation pattern for forest management obje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data and reference to other stands data in the similar environment,FDT of Pinus caribaea in Baisha County,Hainan Province was designed. Accordidng to the condition of forest stand,it was the object to transform pure coniferous stand to close to nature stand with the structure of coniferous broadleafed mixed forest. On the other hand,visualization of FDT by LMS(landscape management system),was performed for management Pinus caribaea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勒比松 近自然经营 森林发展类型 LMS 林分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区域发展类型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凤君 王缉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以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关系为主线,分析评价了我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发展态势、区域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状态类型及其所形成的投资环境,以及区域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发展类型 区域发展 中国 交通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 被引量:92
11
作者 杜德斌 段德忠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76-81,共6页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转移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板块转移的趋势下,亚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更具备孕育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且随着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功能,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城市发展将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空间格局 发展类型 演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地方城市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与发展类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俊 刘云刚 王开泳 《热带地理》 2015年第1期51-60,共10页
近年来的中国城镇化由于强调少数核心城市的发展而使得众多地方城市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地方城市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问题也成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慎重思考的议题。在此背景下,以广东省为例,对地方城市进行界定... 近年来的中国城镇化由于强调少数核心城市的发展而使得众多地方城市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地方城市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问题也成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慎重思考的议题。在此背景下,以广东省为例,对地方城市进行界定,并利用熵权法和聚类分析对其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和分类,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发展可能性及其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广东省共有15个地方城市,其中,中山市的城镇化水平最高,茂名最低,各地方城市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水平差异。根据城镇化水平的不同可将广东省地方城市分为5类,每类地方城市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在新型城镇化政策理念下,这些地方城市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可望通过因地制宜、挖掘自身内涵与优势而走向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如中山应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梅州要挖掘城市内涵、凸显城市特色;河源应该走生态型、绿色化的发展道路;而茂名应致力于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市 城镇化水平 发展类型 新型城镇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评述 被引量:20
13
作者 姚龙 刘玉亭 《南方建筑》 2014年第2期44-50,共7页
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包括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社会和居民的发展等。已有研究侧重对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进行探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职能、空间地域等多方面来总结乡村发展类型,从动力要素... 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包括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社会和居民的发展等。已有研究侧重对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进行探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职能、空间地域等多方面来总结乡村发展类型,从动力要素、空间体系、历史条件、地域特色等多视角提炼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对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发展模式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明确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类型 乡村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及其发展类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嘉惠 吴克宁 +1 位作者 李晨曦 高翔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27-332,共6页
以天津市1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 GIS 10.2软件,对2000—2014年天津市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及空间区域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以天津市1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 GIS 10.2软件,对2000—2014年天津市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及空间区域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增长趋换"的上升趋势,16个区(县)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200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基础、天津市2000—2014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年均增长率,可将天津市的16个区(县)划分为高基础-快增长型、高基础-慢增长型、低基础-快增长型、低基础-慢增长型4种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经济效益 时间序列 天津市 发展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城镇化发展类型与农民公民意识的发展——以浙江省15个村落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秀英 章剑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6,共6页
城郊村、经济发达远郊村和经济欠发达远郊村城镇化发展类型大相径庭。通过对浙江省15个村落的问卷调查,发现城市扩张带动的城郊村城镇化推动了农民与城市文明的频繁接触,促进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发展;经济发达远郊村的内... 城郊村、经济发达远郊村和经济欠发达远郊村城镇化发展类型大相径庭。通过对浙江省15个村落的问卷调查,发现城市扩张带动的城郊村城镇化推动了农民与城市文明的频繁接触,促进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发展;经济发达远郊村的内生城镇化提升了农民参与公共生活积极性,增强了政治效能感,但公共性的缺失,使其公共责任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显著低于其他村落;经济欠发达远郊村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参与公共生活和接触现代传媒文化的经历,参与意识和政治效能感最低,但受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的滋养,公共责任意识显著高于其他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发展类型 农民 公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视角的广州都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类型分化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杨忍 张菁 陈燕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基于村庄规划详细调查数据库,采用空间集中度和功能识别等方法,深度剖析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尺度乡村发展的类型分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①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乡村功能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乡村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呈现... 基于村庄规划详细调查数据库,采用空间集中度和功能识别等方法,深度剖析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尺度乡村发展的类型分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①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乡村功能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乡村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出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减弱的分异特征,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则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增强态势。以乡村主导功能为划分原则,将广州市都市边缘区乡村划分为经济发展功能主导型、社会保障功能主导型、农业生产功能主导型、生态保育功能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等6种类型。②在城乡区位上,城镇发展型、混合发展型和传统发展型3类乡村依次呈现出围绕主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圈层结构特征。③政府力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城乡发展空间转型,奠定了乡村发展的圈层分化格局;市场力通过企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助推乡村产业非农化和地域功能多样化;社会力通过经济组织发展和乡镇企业兴办等推动乡村“三生”空间重构。④建立多方参与的社区化管理体系、乡村群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镇乡互动圈将是乡村发展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乡村发展分化 乡村发展类型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霞 王静爱 +1 位作者 于永涛 于园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2-279,共8页
根据 1986— 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数量等指标 ,从城市发展动态过程的角度 ,构建了中国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I,从而以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的年际增长速度来反映城市发展过程 .样带的I动态格... 根据 1986— 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数量等指标 ,从城市发展动态过程的角度 ,构建了中国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I,从而以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非农业人口的年际增长速度来反映城市发展过程 .样带的I动态格局表明城市的不同类型之间具有穿插分布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北样带 城市非农业人口 城市建成区 城市发展类型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发展类型及其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健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
班级类型的多样化,既是班级发展的应有生态,也应成为班级建设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所在。一个班级兼有各种类型的全部良性特征,是不太可能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特色建设、品牌建设之路才是正道。进行班级发展类型的自觉设计,是对班级发展... 班级类型的多样化,既是班级发展的应有生态,也应成为班级建设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所在。一个班级兼有各种类型的全部良性特征,是不太可能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特色建设、品牌建设之路才是正道。进行班级发展类型的自觉设计,是对班级发展的主动引领和具体策划,是班主任履行岗位职责、行使教育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班主任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 发展类型 班主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类型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窦文章 房淑云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5,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着重从微观或中观层次研究教学组织过程及其模式,而在宏观层次又主要以全国或三大地带作为分析单元,而忽视宏观教育发展复杂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我国国土辽阔,各教育发展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历史基础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着重从微观或中观层次研究教学组织过程及其模式,而在宏观层次又主要以全国或三大地带作为分析单元,而忽视宏观教育发展复杂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我国国土辽阔,各教育发展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历史基础及空间区位差别明显,教育发展类型多样性特征突出。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从空间角度系统研究我国教育区域发展类型,已成为值得重视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模式 区域教育 类型及模式 教育投入 发展类型 中国区域 外延式增长 教育资产 教育水平 内涵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主要类型、趋势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9-183,共5页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从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为保险风险证券化、整体业务证券化等,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从证券化的消极经营向积极和主动的管理转变、证券化产品的衍生性和证券化风险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证券化资产及市场主体的范围日益拓展...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从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为保险风险证券化、整体业务证券化等,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从证券化的消极经营向积极和主动的管理转变、证券化产品的衍生性和证券化风险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证券化资产及市场主体的范围日益拓展。我国要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发展类型 发展趋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