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丝网强化余热回收烟气换热器的试验与数值研究
1
作者 舒歌群 黄炎梅 +3 位作者 田华 王轩 张洪飞 丁元勋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探究金属丝网强化元件在余热回收烟气换热器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性能表现,对嵌有金属丝网的通道的流动与换热性能开展试验与数值研究。对嵌入不同孔隙率金属丝网的通道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流场分析,并分析... 为探究金属丝网强化元件在余热回收烟气换热器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性能表现,对嵌有金属丝网的通道的流动与换热性能开展试验与数值研究。对嵌入不同孔隙率金属丝网的通道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流场分析,并分析了丝网高度对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平直翅片,嵌入金属丝网后通道综合性能指标最大提高58%。综合性能随孔隙率的提高先增后减,0.945为最佳孔隙率。同时,使用高度与流道高度一致的金属丝网,可以获得最佳综合性能。在相同压力损失下,金属丝网通过均匀流体温度、破坏边界层可以比平直翅片通过增加传热面积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证明了金属丝网作为烟气换热器强化元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换热 金属丝网强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的结垢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钟毅 高翔 +4 位作者 霍旺 王惠挺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78,共4页
国内某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气-气换热器结垢堵塞的问题.为查明结垢原因,对气-气换热器垢样、副产品石膏、锅炉飞灰等进行了取样分析,样品的颗粒表面形态由扫描电镜分析,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相关成分... 国内某电厂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气-气换热器结垢堵塞的问题.为查明结垢原因,对气-气换热器垢样、副产品石膏、锅炉飞灰等进行了取样分析,样品的颗粒表面形态由扫描电镜分析,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相关成分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结垢是由于一些饱和的石膏浆液液滴在通过除雾器时未能被有效除去而被带入气-气换热器中,随后被烟气中的飞灰包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湿法脱硫 -换热 结垢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省却气-气换热器(GGH)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志光 惠远峰 +2 位作者 常爱玲 汪洋 候文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分析脱硫后烟气的腐蚀性,并结合技术、经济等因素论证燃煤电厂湿法脱硫(FGD)装置加装GGH的利与弊。分析认为,燃煤电厂湿法脱硫装置不设GGH是可行性的,建议新建脱硫项目不装设GGH;已安装GGH的脱硫装置,需对其尾部设备采取防腐措施。
关键词 火电厂 燃煤 脱硫 -换热(GGH)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不宜安装烟气换热器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鹏高 马果骏 +1 位作者 王宝德 胡健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65,共4页
当前火电厂烟气脱硫(FGD)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均以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法工艺为主,并已成为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首选工艺。针对烟气脱硫湿法工艺是否需要进行烟气升温(即烟气脱硫是否需加装烟气换热器)的问题,... 当前火电厂烟气脱硫(FGD)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均以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法工艺为主,并已成为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首选工艺。针对烟气脱硫湿法工艺是否需要进行烟气升温(即烟气脱硫是否需加装烟气换热器)的问题,对烟气换热器(GGH)的作用及安装与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安装GGH弊多利少,不但不能有效改善我国总体环境质量,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并影响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建议今后建设的FGD不宜再安装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石灰石-石膏法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堵塞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海平 张千 孙保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研究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GGH)堵塞的机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GGH结垢物的物相组成,测量了脱硫系统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出口烟气携带的小液滴浓度以及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效率.结果表明:垢的主要成分为石膏和CaSO4,飞灰参... 研究了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气-气换热器(GGH)堵塞的机理,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GGH结垢物的物相组成,测量了脱硫系统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出口烟气携带的小液滴浓度以及除雾器叶片的除雾效率.结果表明:垢的主要成分为石膏和CaSO4,飞灰参与了垢的形成过程;除雾器后净烟气携带的浆液粒径主要分布在10~30μm;随着气流速度的加快,除雾效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烟气流速高于8 m/s后,除雾器出现严重的二次携带,除雾效率急剧下降;除雾器入口烟气流速分布不均,整体流速偏高,整体除雾效率为68.67%;净烟气从脱硫塔携带出的脱硫浆液是造成堵塞的主要物质,除雾器脱除效率偏低,使得小粒径的脱硫浆液流经除雾器进入GGH,造成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换热 除雾 除雾效率 结垢 堵塞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变更气-气换热器的环境经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学礼 谢永平 +1 位作者 黄显昌 高文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101,共5页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否设置气-气换热器(GGH)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利弊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结合工程实例,从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GGH变更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实施GGH变更,新增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否设置气-气换热器(GGH)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利弊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结合工程实例,从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GGH变更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实施GGH变更,新增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设施具有较显著的环境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湿法脱硫 -换热 选择性催化还原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烟气水分回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盛源 杨富鑫 +2 位作者 谭厚章 杜君文 李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83-4393,I0022,共12页
我国火电机组耗水量大,开展湿烟气中水分回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氟塑料换热器进行烟气水分回收实验,重点研究烟气温差和烟气速度对水分回收的影响,分析仅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温差下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速度下... 我国火电机组耗水量大,开展湿烟气中水分回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氟塑料换热器进行烟气水分回收实验,重点研究烟气温差和烟气速度对水分回收的影响,分析仅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温差下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速度下改变烟气温差时,收水比和收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温差相同时,随着烟气速度从3增加到8.2 m/s,收水量实验值与理论值之比由90.02%下降至78.18%,收水率由20.37%下降至18.44%,收水比和收水率均呈下降趋势。烟气速度相同,烟气温差由5.3℃增大到13.2℃时,收水比由77.53%增加至96.69%,收水率由18.86%增加至51.77%。随着烟气温差的增加,收水比与收水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其相关系数R值为0.99,采用预设的理论收水率来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利用拟合函数,获得不同烟气速度下的实际收水率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尺寸,以利于工程应用。研究结果系统揭示烟气流速与温差对水分回收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工程适用性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水分回收 收水率 氟塑料换热 珠状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脱硫系统烟气-烟气换热器结垢物质机理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王树东 田思达 +2 位作者 安康 胡三高 徐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6-80,共5页
烟气–烟气换热器(gas-gas heater,GGH)是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重要设备,GGH结垢是困扰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普遍难题,该文对GGH结垢强弱不同的2个电厂的现场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GGH垢形成过程中对原烟气中的逃逸飞灰是选择吸收的,垢... 烟气–烟气换热器(gas-gas heater,GGH)是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重要设备,GGH结垢是困扰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普遍难题,该文对GGH结垢强弱不同的2个电厂的现场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GGH垢形成过程中对原烟气中的逃逸飞灰是选择吸收的,垢中硅铝比高,钠含量高。GGH垢的强度取决于飞灰的性质,高铝飞灰能更多地从静电除尘器中逃逸,造成强度更大的GGH结垢。作为GGH结垢的主要成分,硫酸钙在垢中以二水石膏存在,用高温蒸汽吹灰时,转变为无水石膏,或许会促使结垢的疏松,有利于其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湿法脱硫 -换热 结垢分析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烟气余热的特种耐腐蚀塑料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5
9
作者 陈林 孙颖颖 +2 位作者 杜小泽 魏高升 杨立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78-2783,共6页
运用特种塑料材料的换热器可以解决烟气余热回收中的低温腐蚀问题,扩大热回收的温度范围。结合1000MW机组烟气余热回收工况,分析了氟塑料管束式换热器和导热塑料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比较了两者在传热系数、换热面积、换热器体积、流动... 运用特种塑料材料的换热器可以解决烟气余热回收中的低温腐蚀问题,扩大热回收的温度范围。结合1000MW机组烟气余热回收工况,分析了氟塑料管束式换热器和导热塑料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比较了两者在传热系数、换热面积、换热器体积、流动阻力等方面的差异。尽管氟塑料换热器在传热系数和材料消耗方面具有优势,但翅片管换热器整体体积更小,且管件数量远小于氟塑料换热器。在此基础分析了污垢热阻和材料热导率对翅片管换热器的影响,发现污垢热阻会造成换热器性能20%~30%的变化,材料热导率则需要达到15~20W/(m?K)的阈值,才能实现较好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塑料换热 耐腐蚀 氟塑料 导热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气换热器在湿法烟气脱硫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春萱 黄淑芳 +1 位作者 杨征 房靖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62,共3页
介绍一种可以解决湿法烟气脱硫腐蚀问题的新方法,即将管式气气换热器(MGGH)的降温换热器放在电除尘器之前,使烟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烟气中的SO3与水蒸气凝结成雾状并附着在飞灰颗粒上,然后在除尘器中随飞灰一同被去除。该方法不但能提... 介绍一种可以解决湿法烟气脱硫腐蚀问题的新方法,即将管式气气换热器(MGGH)的降温换热器放在电除尘器之前,使烟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烟气中的SO3与水蒸气凝结成雾状并附着在飞灰颗粒上,然后在除尘器中随飞灰一同被去除。该方法不但能提高排烟温度,而且解决了脱硫塔下游腐蚀的难题,同时还能提高除尘器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WFGD) 管式-换热(MGGH)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水冷换热器考虑热辐射影响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禹 褚浩然 +3 位作者 徐卫 李晓海 郑博文 阮佳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7,78,共7页
由于烟气水冷换热器中的热烟气和冷却水温差较大,在设备设计时,除了考虑对流换热外,还需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参考管壳式换热器和气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对烟气水冷换热器进行工艺设计。同时,利用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备进行... 由于烟气水冷换热器中的热烟气和冷却水温差较大,在设备设计时,除了考虑对流换热外,还需要考虑热辐射的影响。参考管壳式换热器和气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对烟气水冷换热器进行工艺设计。同时,利用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备进行数值分析。由此证明,烟气水冷换热器设备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当考虑热辐射时,换热器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还发现,随着烟气入口温度的不断提高,热辐射对设备换热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辐射换热系数甚至能够达到总换热系数的40%以上;当烟气处理量较大时,对流换热则会成为设备换热性能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烟气中CO2质量分数的增加也会提高设备的辐射换热能力,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热辐射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运行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瑞卿 杨海瑞 吕俊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3-618,共6页
在回热系统中布置低温烟气换热器(GCH)是降低排烟温度和回收热量的有效方式,将烟气换热器分别布置在1 000MW机组的电气除尘器前和脱硫吸收塔前,研究了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汽轮机热耗降低了... 在回热系统中布置低温烟气换热器(GCH)是降低排烟温度和回收热量的有效方式,将烟气换热器分别布置在1 000MW机组的电气除尘器前和脱硫吸收塔前,研究了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汽轮机热耗降低了0.56%,供电煤耗降低了1.59g/(kW·h),同时保证了烟气温度高于其酸露点温度,降低了相关设备的腐蚀风险;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脱硫系统水耗降低了39.75t/h;电气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所提高,出口粉尘平均排放质量浓度降低到14.05mg/m3,能够满足新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有效地实现了机组节能、脱硫系统节水和电气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余热利用 低温换热 脱硫系统 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颗粒捕集器-烟气换热器集成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
13
作者 李聿容 田华 +2 位作者 石凌峰 王轩 张洪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1-178,共8页
集成后处理功能的烟气换热器是实现内燃机余热回收小型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壁流式柴油颗粒捕集器与板翅式烟气换热器,提出集成颗粒捕集-换热功能的多种过滤型烟气侧结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分析不同结构在高、中、低流量3组工况... 集成后处理功能的烟气换热器是实现内燃机余热回收小型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壁流式柴油颗粒捕集器与板翅式烟气换热器,提出集成颗粒捕集-换热功能的多种过滤型烟气侧结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分析不同结构在高、中、低流量3组工况下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颗粒捕集-换热集成结构具有良好的流动换热性能,并具有显著的小型化优势,相较于原系统体积减小43.9%~49.7%;本文结构中,方形多孔壁面的烟气压降较小,W形多孔壁面在质量流量较低工况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而方形多孔壁面在质量流量较高的工况下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在金属隔板处合理布置多孔介质有利于强化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换热 柴油颗粒捕集 孔道结构 集成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积灰抑制技术研究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汤松臻 王飞龙 +1 位作者 童自翔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5,共7页
为了探讨能够减轻积灰的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结构布置,提出了在换热管后加附属圆柱的方式,对6排管顺排布置换热器的流动传热及积灰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附属圆柱的各因素组合方式对换热器积灰及流动换热性能的影... 为了探讨能够减轻积灰的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结构布置,提出了在换热管后加附属圆柱的方式,对6排管顺排布置换热器的流动传热及积灰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附属圆柱的各因素组合方式对换热器积灰及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影响积灰及换热性能的主次要因素;最终得出能够有效降低颗粒沉积率的较优组合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对于沉积率指标,附属圆柱直径是最敏感的因素,附属圆柱与换热管间距次之,附属圆柱安装角影响最小,而影响换热性能的最敏感因素为附属圆柱安装角;综合考虑颗粒沉积率与换热性能,选择的最优方案是附属圆柱直径为6mm、圆柱与换热管间距为4mm、附属圆柱安装角为40°;将颗粒沉积率作为优化目标,按照正交设计的最优组合管束与光管管束相比,其颗粒沉积率降低约55.1%,能够实现工业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换热 抑制积灰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隧道窑烟气换热器换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杰 胡国林 +1 位作者 孙健 朱永红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2-486,共5页
首先对某陶瓷隧道窑的烟气换热器的尺寸和工作时的相关热工参量进行了测量。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换热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后得到的烟气出口温度等参量与测量值吻合较好,计算区域内的质点速度矢量... 首先对某陶瓷隧道窑的烟气换热器的尺寸和工作时的相关热工参量进行了测量。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换热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后得到的烟气出口温度等参量与测量值吻合较好,计算区域内的质点速度矢量图、温度场云图等,经分析,符合流体流动和传热规律。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单位时间内流经换热器烟气的能量减少量,空气的能量增加量,和换热器外壁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分别为157.2kW、150.9kW、6.3kW;(2)烟气流经换热器的阻力损失远大于空气流经换热器的阻力损失;(3)烟气由入口到出口温度下降的值较小,阻力损失值较大,表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待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隧道窑换热 换热性能 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脱硫系统回转再生式烟气换热器清洗装置使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傅文玲 胡秀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介绍烟气脱硫(FGD)系统中回转再生式烟气换热器(GGH)的用途、原理及应达到的要求。针对GGH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堵灰问题,分析不同类型GGH的清洗方式及其效果,并介绍3个电厂GGH清洗装置的使用情况。根据已有的运行经验,提出了防止GGH积灰... 介绍烟气脱硫(FGD)系统中回转再生式烟气换热器(GGH)的用途、原理及应达到的要求。针对GGH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堵灰问题,分析不同类型GGH的清洗方式及其效果,并介绍3个电厂GGH清洗装置的使用情况。根据已有的运行经验,提出了防止GGH积灰和提高清洗效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回转再生式换热(GGH) GGH积灰 吹灰 清洗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脱硫装置新型烟气换热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键 傅钟泉 +2 位作者 蒲良毅 陈星 谭志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51,共5页
对重庆九龙电力公司九龙发电分公司(九龙发电公司)1台200 MW机组燃煤锅炉的脱硫装置进行改造,设计了新型的管式烟气-烟气换热器(GGH),换热器管侧首次采用了三维内肋强化换热技术,大幅提高了换热效率。改造后的管式GGH对系统增压无特殊要... 对重庆九龙电力公司九龙发电分公司(九龙发电公司)1台200 MW机组燃煤锅炉的脱硫装置进行改造,设计了新型的管式烟气-烟气换热器(GGH),换热器管侧首次采用了三维内肋强化换热技术,大幅提高了换热效率。改造后的管式GGH对系统增压无特殊要求,净烟气排烟温度基本满足污染物扩散要求,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无需蒸汽加热可降低发电煤耗6.7 g/(kW.h),经济效益显著;节约除盐水费用130元/h;进入脱硫吸收塔烟气温度降低,蒸发水量减少,可节水20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 MW机组 燃煤锅炉 脱硫装置 管式烟气-烟气换热器 蒸汽-换热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660 MW燃煤发电机组管式烟气换热器流致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得龙 葛春亮 +1 位作者 厉雄峰 蒋楠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105,共7页
流致振动会导致换热器结构破坏和失效。以某超超临界660 MW燃煤发电机组管式烟气换热器振动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多跨度U型翅片管和管式烟气换热器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换热管束的固有频率,并分析旋涡脱落、湍流抖振和... 流致振动会导致换热器结构破坏和失效。以某超超临界660 MW燃煤发电机组管式烟气换热器振动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多跨度U型翅片管和管式烟气换热器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换热管束的固有频率,并分析旋涡脱落、湍流抖振和声学共振等因素对管式烟气换热器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涡脱落或湍流抖振诱发的声共振是管式烟气换热器振动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消除振动(消振)的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有效的消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换热 流致振动 有限元分析 消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塔合一”技术采用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邱丽霞 郝艳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1,共3页
"烟塔合一"技术,即取消火电厂中的烟囱,将锅炉经除尘脱硫后排出的烟气,经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用等效热降的方法分析了"烟塔合一"技术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并以66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几种方案比... "烟塔合一"技术,即取消火电厂中的烟囱,将锅炉经除尘脱硫后排出的烟气,经自然通风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用等效热降的方法分析了"烟塔合一"技术增设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节能效果,并以66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几种方案比较。定量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对指导发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余热换热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合一 余热换热 经济性 等效热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窑烟气换热器肋板强化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杰 胡国林 +1 位作者 朱永红 孙健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为了考察换热管外加装肋板对于某隧道窑烟气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情况,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分别对无肋板和加装1、2、3块肋板四种情况下换热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加装1、2、3块肋板相对于不加... 为了考察换热管外加装肋板对于某隧道窑烟气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情况,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分别对无肋板和加装1、2、3块肋板四种情况下换热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加装1、2、3块肋板相对于不加装肋板,换热器的空气出口处的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0.7℃、2.6℃、3.7℃,空气流经换热器的机械能损失分别增加了0.5 Pa、3.1 Pa、5 Pa。由计算可知,加装三块肋板换热器相对于不加装肋板换热器每年所增加的能源节约量相当于22.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因此,采用加装肋板这一强化传热方式,对于提高某隧道窑烟气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隧道窑换热 肋板 强化传热 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