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准直器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劭敏 高兴旺 +1 位作者 邓小武 王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利用直接射野优化技术和加速器独立准直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及测试运行,探索其用于鼻咽癌临床治疗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一种基于直接射野优化技术的商业化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独立准直器调强(JO-IMRT)... 目的利用直接射野优化技术和加速器独立准直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及测试运行,探索其用于鼻咽癌临床治疗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一种基于直接射野优化技术的商业化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独立准直器调强(JO-IMRT)和多叶准直器调强(MLC-IMRT)治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参数,以及剂量监测器跳数和执行时间等差别。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鼻咽癌简单调强的临床剂量要求,JO-IMRT与MLC-IMRT的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941±0.015和0.981±0.013(P<0.001),肿瘤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904±0.012和0.915±0.019(P>0.05),前者的计划质量略差于后者;简单调强条件限制下两种计划的子野数接近,但总剂量监测器跳数平均值分别为474.3和419.6(P<0.05),执行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8.0与7.5min(P<0.01),JO-IMRT的执行效率稍差于MLC-IMRT。结论 JO-IMRT可以满足较简单的鼻咽癌调强治疗要求。尽管其计划质量与执行效率略差,JO-IMRT对没有配置多叶准直器的放疗单位作为MLC-IMRT的替代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独立准直器调强放疗 直接射野优化 简单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调强技术在鼻咽癌外照射中应用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凯旋 王佳舟 +1 位作者 姜睿 胡伟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8-9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该文旨在研究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implifi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M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术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该文旨在研究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implifi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M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术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10例NPC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设计9野IMRT和s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剂量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不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剂量参数、机器总跳数(MU)和总子野数。结果:IMRT和sIMRT的CI、HI分别为0.647、0.057和0.633、0.071(t=2.14,P=0.062;t=-6.21,P=0.000),sIMR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略差于IMRT,但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的要求。两种计划中各OAR剂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22,P=0.053~0.621)。sIMRT计划的机器总跳数和总子野数均少于IMRT计划。结论:鼻咽癌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与IMRT计划相当,均匀性略差于IMRT;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相当,但sIMRT技术可显著减少机器总跳数和总子野数,对患者数量大的治疗中心提高治疗效率具有较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简单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设置头颈前部淋巴引流保护区的剂量学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娟 陈晓慧 +2 位作者 翟瑞萍 孔芳芳 应红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2-69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头颈部淋巴水肿(head and neck lymphedema,HNL)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后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则较少。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预防或减... 背景与目的:头颈部淋巴水肿(head and neck lymphedema,HNL)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后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则较少。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预防或减轻NPC患者放疗后HNL的计划设计方法,研究其剂量学可行性。方法:对20例NPC患者分别设计两组计划,计划A按常规方法设计简单调强放射治疗(simplifi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sIMRT)计划,计划B在计划A的基础上使用头颈前部淋巴引流保护区设计的s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量和机器跳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要求,计划靶区1(planning target volume 1,PTV1)的各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计划A中PTV2的D98%、V100%(%)、V95%(%)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优于计划B(t=4.134、3.455、2.423和-2.410,P<0.05)。计划A中左、右腮腺Dmean和左侧腮腺V30均低于计划B(t=-2.454、-2.113和-4.651,P<0.05);但计划A的口腔Dmean和V50高于计划B(t=4.639和2.237,P<0.05);计划A的喉Dmean和V50也高于计划B(t=10.934和4.624,P<0.05)。机器跳数方面,计划B比计划A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PC患者给予头颈前部淋巴引流保护区的计划设计在剂量学上是可行的,在满足临床靶区覆盖的前提下,于头颈前部留出了低剂量(<20 Gy)照射的区域以利于淋巴回流,更好地保护了口腔、喉等可导致淋巴水肿的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头颈部淋巴水肿 简单调强放射治疗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