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腰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痛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DI、CRMDQ评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结果:CODI,术前(34.25±3.01)与术后(19.83±2.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RMDQ,术前(7.66±0.89)与术后(3.76±0.6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ODI与中文版RMDQ相比,符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中文版ODI评定CCS致腰痛的康复疗效稳定、可靠,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功能障碍指数 功能障碍问卷表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5
2
作者 白跃宏 沈晓艳 曹曼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腰痛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筋膜间隔综合征
3
作者 林其雄 秦志仁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活血止痛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50%葡萄糖外漏致前臂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玲娥 白巧英 王美英 《山西护理杂志》 1997年第1期24-24,共1页
静脉注射50%葡萄糖外漏致前臂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ACaseReportofForearmFasciaSeptumSyndromeInducedbyLeakageof50%GlucoseIntravenousInje... 静脉注射50%葡萄糖外漏致前臂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ACaseReportofForearmFasciaSeptumSyndromeInducedbyLeakageof50%GlucoseIntravenousInjection武玲娥白巧英王美英①W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前臂 静脉注射 外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莺 池小风 许平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30-1931,共2页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桡...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桡动脉穿刺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应提高对此症的认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保守治疗无效,要及时切开减压,以免造成致残。良好的护理,过硬的穿刺本领,选择血管状况好的动脉进行穿刺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肾透析 桡动脉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小波 李振洲 +3 位作者 黄嘉维 张逸青 梅妍丽 陆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9-302,共4页
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AECS)十分重要,而漏诊率较高。目前多基于临床表现和有创骨筋膜室压力检测诊断AECS,尚未达成相关标准共识,导致难以确定手术干预时机。超声已用于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本文就超声诊断AECS进... 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AECS)十分重要,而漏诊率较高。目前多基于临床表现和有创骨筋膜室压力检测诊断AECS,尚未达成相关标准共识,导致难以确定手术干预时机。超声已用于评估骨筋膜室综合征。本文就超声诊断AECS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筋膜间隔综合征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腹壁缺损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家康 钟微 +1 位作者 夏慧敏 邝小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严重腹壁缺损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不伴有致死性畸形的巨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手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采用机械通气、肌松剂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效果... 目的总结新生儿严重腹壁缺损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不伴有致死性畸形的巨大脐膨出和腹裂患儿手术后腹腔室隔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采用机械通气、肌松剂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治愈22例,死亡1例。无1例再次紧急开腹。平均机械通气5.35±3.07d,其中4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关腹后,膀胱内压在20cmH2O ̄25cmH2O者7例,膀胱压≥25cmH2O者16例,ETCO2≥45者10例,曾出现尿量<1ml·kg-1·h-16例。符合ACS诊断13例。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3例,小型切口疝2例,肺部感染3例,可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结论预防和早期干预腹腔室隔综合症,采用呼吸机支持、高频震荡通气、肌松剂、控制晶体液入量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控制腹腔压力,可提高巨大脐膨出和腹裂的一期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外科学 腹腔 筋膜间隔综合征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蝮蛇咬伤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宾文凯 李湘云 +1 位作者 周克兵 曹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3-575,共3页
南方山区的蛇伤主要以蝮蛇咬伤为主,其发病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而蝮蛇咬伤易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引起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最终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多见于手足、踝部、小腿及前臂等,过去我们只注重抗蝮蛇... 南方山区的蛇伤主要以蝮蛇咬伤为主,其发病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而蝮蛇咬伤易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引起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最终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多见于手足、踝部、小腿及前臂等,过去我们只注重抗蝮蛇毒血清等药物综合治疗,忽视早期功能训练,而多数患者又因患肢疼痛而长时间缺少活动,容易影响患者的药物疗效和预后,为了探索早期康复干预对蝮蛇咬伤肢体的作用,我科对81例蝮蛇咬伤患者在使用综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肢实施早期康复干预,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干预 蝮蛇咬伤 筋膜间隔综合征 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肿胀疼痛 药物综合治疗 抗蝮蛇毒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全部坏死并感染的肢体保留术式介绍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凤山 王光楠 +2 位作者 平娟 张宏伟 姜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索全部去除小腿感染坏死肌肉和肌间血管,仅保留小腿皮肤筋膜、胫骨时,踝足延时成活的影响因素以及重建动脉循环对避免足坏死或缺血挛缩的作用。方法对1例左小腿肌肉及肌间血管坏死并感染患者,在全部去除小腿肌肉、骨间膜、肌间血... 目的探索全部去除小腿感染坏死肌肉和肌间血管,仅保留小腿皮肤筋膜、胫骨时,踝足延时成活的影响因素以及重建动脉循环对避免足坏死或缺血挛缩的作用。方法对1例左小腿肌肉及肌间血管坏死并感染患者,在全部去除小腿肌肉、骨间膜、肌间血管和腓骨,仅以小腿皮肤筋膜包绕胫骨连接踝足,术中发现踝关节水平下胫后动脉内无血栓,并有微量暗红色血液外溢,一期经踝行健侧胫后动脉转位与患肢胫后动脉吻合,二期进行健侧胫后动脉长段分离,向患侧转位,完成患肢动脉直接向足和小腿的动脉供血。结果术后7个月患足基本恢复了触痛觉,患肢皮温、皮色正常,足部肌肉及关节无挛缩畸形,可平稳站立,可持拐行走。结论当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因坏死感染被全部去除时,小腿皮肤、深浅筋膜组织与胫骨内血供系统之间形成的网状侧支循环,能为患足提供微量供血,延缓足的坏死或缺血挛缩;对此类患者进行动脉血运重建,可使伤肢获得良好的成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坏死/肌肉 软组织感染.夕h科皮瓣 肢体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