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
丁发兴
吴霞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分析及剩余压缩强度评估 |
王中钢
徐晨晨
陈卓
于洋洋
李克雷
何佳捷
邓俊杰
袁可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力学试验及剩余极限强度研究 |
昌毅
马东杰
李英豪
杨子健
李革新
|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基于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不确定性的全概率分析 |
刘欣雨
朱立
贾彬
罗彬
|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考虑表面强化或损伤的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 |
刘小宇
张慧梅
杨政
李江博
|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基于损伤比强度理论的约束地聚物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应用 |
张绍松
丁发兴
吴霞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考虑残余强度阶段裂隙演化影响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肖南
刘启明
邱祥
黄阜
凌同华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
刘红岩
薛雷
张光雄
王光兵
王基禹
和铁柱
邹宗山
|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含不同角度和长度裂纹损伤钢构件的试验及剩余极限强度有限元分析 |
昌毅
马东杰
江元琪
邱森贵
杨子健
李英豪
何春锋
|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0
|
饱和浸水过程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及损伤特征 |
于祥
杨科
何祥
侯永强
文志强
张连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1
|
双轴压缩下含舱内爆炸凹陷损伤薄板的剩余极限承载能力试验分析 |
敖雷
史治中
张磊
丁子奇
裴志勇
吴卫国
|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 |
孟宪宏
宋玉普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3
|
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 |
孟宪宏
宋玉普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14
|
基于剩余强度退化规律的疲劳损伤非线性演化模型 |
苏志霄
刘宏昭
王建平
曾惟庆
|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
15
|
一种改进的多处损伤平板的剩余强度模型 |
李仲
葛森
吕国志
白生宝
刘国强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8 |
1
|
|
|
16
|
水岩作用下红层软岩损伤劣化特征及本构模型研究 |
胡惠华
李军伟
范文韬
林滢
贺建清
|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含复杂腐蚀缺陷X80油气管道剩余强度预测 |
王禹轩
易先中
贺育贤
操作
高彦哲
张玺亮
高成元
|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冻融循环作用下沙漠沙钢渣混凝土损伤模型研究 |
龚磊
秦拥军
田元
黄东
冯倍森
|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雷击烧蚀损伤及剩余强度分析 |
卞嘉鹏
周柏承
郑舟宇
范寅
|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干湿循环作用下云母石英片岩抗剪强度损伤劣化模型 |
李志刚
刘伟
叶宏林
徐光黎
张钟文
马郧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