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碳”目标导向下趵突泉林野建筑环境营造的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
1
作者
张涛
史哲伟
《园林》
2025年第7期42-48,共7页
面对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济南趵突泉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园林营造的本土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园林水景系统、山景系统以及林野种植系统的解析,还原“泺水环流、北山南水、山峦中峙、泉群散布...
面对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济南趵突泉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园林营造的本土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园林水景系统、山景系统以及林野种植系统的解析,还原“泺水环流、北山南水、山峦中峙、泉群散布、浓阴密植”的趵突泉山水林野格局,挖掘一套依托于先天自然环境的“第二自然”环境营造系统;在此基础上,聚焦于趵突泉建筑集群的微气候环境构建,分析泺苑的“水岛通廊”微气候环境、李清照纪念馆的“山间泉瀑”微气候环境以及王雪涛纪念馆(沧园)的“平湖秋月”微气候环境,反映出一种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紧密呼应的固碳释氧场所效应;据此进一步总结趵突泉景观建设的提质增效途径,即顺应自然的山水生态系统、融合山水的林野绿植系统以及关照环境的景观建筑系统,并从中提炼传统园林营造的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低碳技术路径
山水林野格局
第二自然环境系统
建筑微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碳”目标导向下趵突泉林野建筑环境营造的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
1
作者
张涛
史哲伟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7期42-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碳导向的健康舒适室内环境控制理论与方法”(编号:523942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八景’型公园的山水风景艺术原理及‘景—园’融合机制与模式”(编号:24YJAZH227)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城市‘八景’型公园的‘景—园’融合机制与模式”(编号:2024J049)。
文摘
面对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济南趵突泉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园林营造的本土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园林水景系统、山景系统以及林野种植系统的解析,还原“泺水环流、北山南水、山峦中峙、泉群散布、浓阴密植”的趵突泉山水林野格局,挖掘一套依托于先天自然环境的“第二自然”环境营造系统;在此基础上,聚焦于趵突泉建筑集群的微气候环境构建,分析泺苑的“水岛通廊”微气候环境、李清照纪念馆的“山间泉瀑”微气候环境以及王雪涛纪念馆(沧园)的“平湖秋月”微气候环境,反映出一种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紧密呼应的固碳释氧场所效应;据此进一步总结趵突泉景观建设的提质增效途径,即顺应自然的山水生态系统、融合山水的林野绿植系统以及关照环境的景观建筑系统,并从中提炼传统园林营造的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传统园林
低碳技术路径
山水林野格局
第二自然环境系统
建筑微气候
Keywords
traditional garden
low-carbon technology path
mountain-water-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secondary nature system
architecturalmicroclimat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碳”目标导向下趵突泉林野建筑环境营造的低碳技术路径与方法
张涛
史哲伟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