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晓钰 蔡毓文 +3 位作者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编码产物在维持机体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CA1/2致病突变是否会导致机体对放射线的脆弱度增加,从而诱发第二原发肿瘤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是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集的回顾性三阴性乳腺癌队列(292例为BRCA1/2突变的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针对其开展分析,分别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261)与BRCA1/2胚系突变患者(n=31)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因素,并对上述两人群中的分析结果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从而评估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检验水准α=0.05。本研究所有样本的获得与使用均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050432-4-2108),且每个患者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结果:在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接受放疗相对于未接受放疗显著增加了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2.479,95%CI:1.971~3.118,P<0.001)。而在非BRCA1/2胚系突变患者中,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效应则不显著。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OR=9.71,95%CI:0.32~295.25,P=0.193)。结论:虽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BRCA1/2胚系突变的患者术后放疗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但BRCA1/2胚系突变与放疗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并无相互交叉作用,因而BRCA1/2胚系突变患者术后接受放疗可能并不会增加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放疗 第二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璐瑶 赵晨曦 +1 位作者 张婉泽 刘林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1,共7页
本文作者报道1例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患者的诊疗经过。从疾病发生学角度看,该患者先后确诊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气管腺样囊性癌,此情况在临床极为罕见,为研究不同类型气管癌的发病相关性及差异性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本文作者报道1例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患者的诊疗经过。从疾病发生学角度看,该患者先后确诊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气管腺样囊性癌,此情况在临床极为罕见,为研究不同类型气管癌的发病相关性及差异性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放疗期间突发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大量出血的情况,加深了对TACC放疗并发症的认识。患者,女性,61岁,5年前因行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手术治疗,1年前,患者自觉劳力性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遂入院寻求进一步诊疗。体格检查见右颈部有一2 cm×1 cm包块,形态不规则,表面皮温和皮色正常,无触痛、无压痛,活动度良好。喉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气管右侧壁及后壁可见菜花样软组织样肿块影,右侧锁骨上区胸锁乳突肌前缘结节,考虑为气管内肿瘤复发。需与气管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鳞状细胞癌在病理形态上多有角化珠形成,细胞异型性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也存在差异,通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可有效区分。后行肿物连同气管壁切除,并行右侧锁骨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气管肿物腺样囊性癌,局部神经可见累及。鉴于患者已出现气管阻塞症状且有TA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手术治疗是首要选择。术后放疗进一步控制局部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提高局部控制率。放疗后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临床医生应强化诊断思维,高度警惕气管部位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进行全面评估,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漏诊,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腺样囊性癌 放射治疗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的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3
作者 田熙 徐文浩 +6 位作者 瞿元元 王骏 王弘恺 曹达龙 施国海 张海梁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1-947,共7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第二原发肿瘤在临床上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探讨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19年1... 背景与目的: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第二原发肿瘤在临床上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探讨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19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女性RCC患者520例,其中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39例,单一RCC 481例。本研究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两类患者临床资料按1∶5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家族史、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临床分期等]。通过Kaplan-Meier法统计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RCC患者和单一RCC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38例,单一RCC 185例。两组患者肿瘤家族史倾向评分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匹配后,两组患者肿瘤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倾向评分匹配前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倾向评分匹配后共纳入患者223例,所有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30个月,其中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组患者死亡8例,存活3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4.5个月,单一RCC组患者死亡57例,存活12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59.0个月。在随访时间内,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组的生存率均低于单一RCC组,两组总体生存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的RCC并不少见,而肿瘤家族史可能使雌激素相关肿瘤患者再发RCC的风险升高。当合并第二原发雌激素相关肿瘤时,RCC患者的预后显著较单一RCC患者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雌激素相关肿瘤 第二原发肿瘤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术后继发或第二原发气管内肿瘤:系列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4
作者 黄唯 谭佩欣 徐中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552,共8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根治术后出现继发或第二原发气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及疗效、预后尚不清楚。本文将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病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方法搜索广东省人民医院病历,筛选出5例肺癌术后出现气管肿物的患者,...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癌根治术后出现继发或第二原发气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及疗效、预后尚不清楚。本文将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病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方法搜索广东省人民医院病历,筛选出5例肺癌术后出现气管肿物的患者,同时搜索PubMed从其他文献中筛选出9例病例。结果本单位的5例患者中4例的气管内肿瘤被认为是继发于肺癌。在治疗方面,对这5例患者的气管内肿瘤分别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n=2)、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n=1)、化疗(n=1)和姑息治疗(n=l)。接受CCRT治疗的患者获得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9.5个月。对于从其他文献中筛选到的9例患者,其中8例患者的气管内肿瘤被定义为转移。这9例患者的10个气管肿瘤分别进行了单独放疗(n=4)、CCRT(n=2)、单独化疗(n=2)和手术(n=2)。其中,1例单独接受放疗及1例接受CCRT的患者气管病灶均获得了完全缓解。结论肺癌术后的患者出现气管内肿物应需引起足够重视。CCRT是原发性肺癌术后气管内新发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继发性气管内肿瘤 第二原发性气管肿瘤 气管转移 气管癌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肺腺癌双原发3例
5
作者 李晶晶 张宁妹 黄凌燕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病例1:男性,60岁。2022年1月7日因突发头晕1天余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结节影(图1A)。PET-CT示:盆腔左侧髂外血管旁、双侧腹股沟见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影,最大最浓位于左侧腹股沟,大小约2.5 cm,SUVm... 病例1:男性,60岁。2022年1月7日因突发头晕1天余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结节影(图1A)。PET-CT示:盆腔左侧髂外血管旁、双侧腹股沟见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影,最大最浓位于左侧腹股沟,大小约2.5 cm,SUVmax4.1。患者遂行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穿刺,病理结果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mall-cell lymphoma,SLL),见图2A~2E。骨髓涂片未见肿瘤细胞骨髓侵犯。流式免疫分型可见异常B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46,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肺腺癌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同时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悦 武振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目的评估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前列腺癌患者。在调整初诊年龄、PSA水平以及Gleason评分后,评价第二原... 目的评估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中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结直肠癌的前列腺癌患者。在调整初诊年龄、PSA水平以及Gleason评分后,评价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发生情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由于在随访期间第二原发结直肠癌的患病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产生永恒时间偏倚,因此本研究将该变量分别作为时间固定、时间依存协变量放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并采用更有效率且结果易于解释的Landmark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方法结果均表明第二原发结直肠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其中,常规Cox分析结果HR为3.791(3.211~4.475),引入时间依存协变量的Cox模型结果为6.158(5.190~7.307)。将Landmark时间点设定为5年时,HR为4.998(3.859~6.474)。结论第二原发结直肠癌是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较差的指示变量,且采用常规Cox分析会低估患者的死亡风险。应加强临床医生和前列腺癌患者对第二原发结直肠癌的认识,努力预防第二原发结直肠癌,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第二原发肿瘤 时间依存协变量 COX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及生存分析:2009年至2017年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旭昌 范磊 +6 位作者 陆化 钱思轩 陈丽娟 徐卫 李建勇 屈晓燕 赵晓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人民医院随访9年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及部位,并评估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7921例血液肿瘤患者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其生存情况。结果:在7921例血液肿瘤患... 目的:探讨江苏省人民医院随访9年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及部位,并评估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7921例血液肿瘤患者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其生存情况。结果:在7921例血液肿瘤患者中共有180例(2.3%)患者发生第二恶性肿瘤,其中58例患者血液肿瘤被诊断为第一原发恶性肿瘤,98例患者血液肿瘤被诊断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另外24例患者在第一原发恶性肿瘤发病后6个月内确诊第二恶性肿瘤,被定义为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发恶性肿瘤。在180例多发恶性肿瘤患者中,18例患者先后发生2种血液肿瘤,11例患者发生3种以上恶性肿瘤(其中2名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患有4种恶性肿瘤)。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较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第一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也与较低的总生存相关。结论:本研究的血液肿瘤患者中2.3%合并多种恶性肿瘤,淋巴瘤、MM作为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第一原发恶性肿瘤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患者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的肺隔离技术
8
作者 李佳仪 张凌 +3 位作者 万磊 李文静 崔永 薛富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6-888,共3页
喉癌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每年新增的喉癌确诊数量超过20万,全喉切除术并行气管造口是目前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术方法[1]。导致喉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第二原发肿瘤,肺癌是原发性喉癌确诊后最常见的第二原发肿瘤[2],约5%~8%的喉... 喉癌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每年新增的喉癌确诊数量超过20万,全喉切除术并行气管造口是目前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术方法[1]。导致喉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第二原发肿瘤,肺癌是原发性喉癌确诊后最常见的第二原发肿瘤[2],约5%~8%的喉癌患者同时合并肺癌[3],肺癌所致的死亡率占喉癌患者第二原发肿瘤总死亡率的45.8%[4]。因此,喉癌患者在全喉切除和气管造口术后常常需要再次进行肺手术。全喉切除术和气管造口不仅导致上气道结构破坏和主气道变短等气道解剖结构的改变,还可引起弥散功能减低和气道阻力增加等通气模式的改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喉切除 喉癌患者 气管造口术 合并肺癌 总死亡率 肺手术 胸腔镜 第二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的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森 刘卫平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经规范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生存。通过对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与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通过对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 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经规范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生存。通过对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与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通过对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所知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今后淋巴瘤患者的随访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长期随访 死亡原因 第二原发肿瘤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3例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森 刘卫平 +6 位作者 季新强 方健 刘江美 殷鹏 王黎君 周脉耕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7-451,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例患者,其中男性742例(63.3%),女性431例(36.7%)。中位年龄为56(8~ 92)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 77例(6.6%),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1095例(93.4%),病理分类不明确1例。总体人群生存期为0~ 2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直接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688例(58.7%),各类感染性疾病119例(10.1%),心血管疾病(car diovascular disease,CVD) 96例(8.2%),第二原发肿瘤68例(5.8%),其他疾病202例(17.2%)。根本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936例(79.8%),第二原发肿瘤94例(8.0%), CVD75例(6.4%),呼吸系统疾病32例(2.7%)和其他疾病36例(3.1%)。生存期超过5年的217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129例(59.4%),第二原发肿瘤38例(17.5%), CVD35例(16.1%)和其他疾病15例(6.9%)。生存期超过10年的60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28例(46.7%),第二原发肿瘤17例(28.3%), CVD7例(11.7%)和其他疾病8例(13.3%)。结论:原发肿瘤仍是淋巴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原发肿瘤和CVD是除原发肿瘤以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且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二者所致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死亡原因 第二原发肿瘤 心血管病 肿瘤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