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生后早期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特征
1
作者 陈知己 刘雪莱 +5 位作者 周小清 佘雨婷 冯梦龙 邝韶景 方红雁 袁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 目的探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4,mGluR4)在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表达定位,及其从出生后至毛细胞突触成熟的表达变化。方法10只健康的3月龄C57BJ/6L野生型小鼠(5只雄鼠,5只雌鼠,体质量25~35 g)配对繁殖,分别选取出生后P1~P30不同日龄的小鼠,采用分频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P12、P14、P16、P21、P30日龄小鼠在45.2、32.0、22.6、16.0、11.3、8.0、5.6和4.0 kHz的听反应阈,用免疫荧光标记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耳蜗基底膜铺片。观察mGluR4与突触相关蛋白Ctbp2和Snap25的表达定位关系,以及统计随突触成熟发生的荧光斑数量变化。结果在小鼠ABR检测中发现,P12日龄小鼠在所有频率最大刺激声强度下均未能诱发出分化良好的波形,70%的P14日龄小鼠能够被至少1个频率的刺激声诱发出分化良好的Ⅰ波。在P14、P16、P21、P30日龄小鼠ABR测试中,50%的小鼠无法被45.2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87.5%的小鼠无法被32.0 kHz刺激声诱发出ABR波形,其他频率的听反应阈随小鼠日龄增加逐步降低。在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中发现,mGluR4表达于出生后的小鼠耳蜗基底膜,其荧光强度在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强于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OHC)。在P11小鼠的IHC中即能够检测到清晰明显的mGluR4荧光斑点,其存在于细胞表达Snap25的突触囊泡胞吐活性区,但与突触蛋白Ctbp2无明显共标。在突触区mGluR4的荧光斑点信号统计中,P30小鼠荧光斑点数量多于P14小鼠(P<0.05)。结论在小鼠出生后早期,mGluR4在IHC突触区表达逐渐增加。随着突触功能成熟其可能参与囊泡胞吐调控,并可能通过自身药理特性抑制谷氨酸递质释放,影响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4 内毛细胞 耳蜗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的药学监护
2
作者 高玲娜 朱小丽 +1 位作者 杜雪亭 韩敬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奥法妥木单抗治疗高龄难治性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患者的药学监护,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治疗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一线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抗mGluR5脑炎患者1例,81岁,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药物特点确定药学监护要点,对奥法妥木单抗的选用、给药方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药学相关建议,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和出院教育,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患者病情好转,随访情况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关注患者使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法妥木单抗 代谢谷氨酸受体5脑炎 高龄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逆转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芳 姚红红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 :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 ,mGluRs)激动剂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Glu)的影响。方法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星形... 目的 :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 ,mGluRs)激动剂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 (Glu)的影响。方法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对培养液中 [3 H] D ,L 谷氨酸的摄取 ,应用四氮唑 (MTT)比色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结果 :MPP+ 15 0、2 0 0 μmol·L-1可以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 ,抑制率达 5 8.3%和 70 .1% ,但并不影响细胞活性 ;Ⅱ组mGluRs激动剂 (2S ,2’R ,3’R) 2 (2’ ,3’ dicar boxycyclopropyl)glycine (DCG IV ) 0 .1、 1、 10 ,10 0 μmol·L-1和Ⅲ组mGluRs激动剂L(+) 2 amino 4 phosphonobutyricacid (L AP4 ) 1、10、10 0 μmol·L-1可以逆转MPP+ 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的抑制作用。结论 :MPP+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摄取Glu可能与直接影响谷氨酸转运体 (GluTs)的功能有关 ,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的Ⅱ、Ⅲ组mGluRs可以通过促进GluTs摄取Glu、进而降低细胞外液的Glu浓度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星形胶质细胞 谷氨酸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逆转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
4
作者 王芳 姚红红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yl-4-phenylpyridinium,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 目的:探讨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yl-4-phenylpyridinium,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对培养液中[~3H]-D,L-谷氨酸的摄取。结果:Ⅱ组mGluRs激动剂(2S,2’R,3’R)-2-(2’,3’-di-carboxycyclopropyl)glycine(DCG-Ⅳ)和Ⅲ组mGluRs激动刺L(+)-2-amino-4-phosphonobutyric acid(LAP4)100μmol·L^(-1)可以逆转MPP^+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Glu的作用,而Ⅱ组mGluRs拮抗剂(RS)-1-Amino-5-phosphonoinan-1-carboxylic acid(APICA)和Ⅲ组mGluRs拮抗剂(RS)-α-methvlserine-O-phosphate(MSOP)可以完全阻断其激动剂的逆转作用。 结论:激活C6胶质瘤细胞上的Ⅱ、Ⅲ组mGluRs可以通过促进谷氨酸转运体摄取Glu、进而降低细胞外液的Glu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C6胶质瘤细胞 谷氨酸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大为 闵苏 任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的作用。方法 2~3月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保护抑郁大鼠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shock,MECS)后学习记忆中Ⅱ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 Glu R)的作用。方法 2~3月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选取30只建模成功的抑郁大鼠随机分为D组、M组、KM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给药,D组给予生理盐水后行伪电休克处理,M组和KM组分别给予丙泊酚及丙泊酚+氯胺酮(10 mg/kg)后行电休克处理,C组不做任何处理,行糖水偏好实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行为学变化,并检测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水平。另取12只抑郁大鼠进行电生理实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Ⅱm Glu R阻断剂组(L组),制备海马脑片后分别予以正常人工脑脊液和含有Ⅱm Glu R阻断剂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应用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Schaffer侧枝-CA1神经通路(SC-CA1)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结果实验处理后,与D组相比,M组和KM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升高(P<0.01),M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缩短(P<0.01),KM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延长(P<0.01)。与C组相比,D组、M组、KM组m Glu R2、m Glu R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M组相比,D组、KM组蛋白表达升高(P<0.05);D组与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海马SC-CA1神经通路LTP高于L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m Glu R2和m Glu R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突触可塑性 氯胺酮 代谢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悦 杨海涛 +2 位作者 邝伟川 黄凡 陆彦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代谢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新生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调节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奇辉 李国才 +2 位作者 方芳 吴中海 焦永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探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以改良Kreb's液恒温灌流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分别... 目的探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以改良Kreb's液恒温灌流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2R,4R-4-aminopyrrolidine-2,4-dicarboxylate(APDC)(10、20、50μmol/L),观察各浓度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二组给予特异性拮抗剂(2S)-α-ethylglutamicacid(EGLU)(300μmol/L),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三组先给予50μmol/LAPDC持续灌流10min后再给予50μmol/LAPDC+300μmol/LEGLU灌流10min,观察各时间点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结果单独给予APDC后,呼吸周期和呼气时程延长、吸气时程缩短、吸气放电积分幅度降低,且有浓度依赖性;单独给予EGLU后,呼吸周期及呼气时程缩短,对吸气时程和放电积分幅度没有影响,且APDC的作用可以被EGLU部分逆转。结论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延髓 舌下神经根 呼吸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Ⅰ组在成年大鼠脑的神经生发区SVZ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殿帅 袁芳 +4 位作者 蔡青 鲁强 刘丙方 杨慧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成年哺乳动物侧脑室外侧壁的脑室下带(SVZ)具有持续性的神经生发功能。但其受哪些物质调节还不清楚。本研究采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I组的mGluR1和mGluR5在SVZ及其邻近室管膜细胞有明显表 达,mGluR5还... 成年哺乳动物侧脑室外侧壁的脑室下带(SVZ)具有持续性的神经生发功能。但其受哪些物质调节还不清楚。本研究采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I组的mGluR1和mGluR5在SVZ及其邻近室管膜细胞有明显表 达,mGluR5还在侧脑室内侧壁室管膜细胞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脑室下带细胞可能受谷氨酸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神经干细胞 成年大鼠 神经生发区 SVZ 脑室下带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莲 王小丽 +1 位作者 张亦农 李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F00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 ,大鼠脊髓内第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 Glu R5 )主要分布在背角 ~ 层内 ;行单侧背根 (L1~ L6 )切断术后 ,未见术侧 m Glu 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 ;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 m Glu 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 ,脊髓背角内 m Glu 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 ,在脊髓背角浅层内 ,m Glu 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 ,并常见部分含 m Glu 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 m Glu 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 ,脊髓背角内的m Glu 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 (包括痛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脊髓背角 C纤维 免疫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配基不影响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及谷氨酸的释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皓 丁建花 胡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代谢谷氨酸受体 配基 6-羟基多巴胺 PC12细胞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变 江伟 王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吗啡耐受组(M组)、AIDA组(A组)、吗啡加AIDA组(M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连续给药... 目的观察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药AIDA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吗啡耐受组(M组)、AIDA组(A组)、吗啡加AIDA组(M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连续给药8d,每天2次。行为学上测定大鼠甩尾潜伏期(TFL)观察大鼠吗啡耐受情况,根据公式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8d后处死动物,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每组脊髓背角蛋白pCREB表达量。结果第1、2天M组和MA组MPE%明显高于C组(P<0·01),但随着用药天数增加,M组的MPE%逐渐下降,第7天后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第3至第8天MA组MPE%显著高于M组(P<0·01)。MA组各时点MPE%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M组脊髓背角pCREB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MA组pCREB表达量亦较C组和A组升高(P<0·05)。结论吗啡耐受时pCREB表达上调。AIDA可以延缓吗啡耐受形成,其机制与抑制pCRE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吗啡耐受 PCREB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
12
作者 陈锐 王华 +1 位作者 周全红 江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探讨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调节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于鞘内置管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等容量(10μL)生理盐水、L(+)-2-氨基-4-膦酰基丁酸(L-AP4)、VU0155041、AMN082和(... 目的探讨第三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亚型对神经病理性痛的调节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于鞘内置管术后第5天分别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等容量(10μL)生理盐水、L(+)-2-氨基-4-膦酰基丁酸(L-AP4)、VU0155041、AMN082和(S)-3,4-二甲酸苯基甘氨酸(DCPG),注药后每隔15 min和30 min分别测量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50%PWT)和缩足潜伏期(PWL)。另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鞘内置管并行脊神经根结扎(SNL),术后第7天给予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及同上药物10μL,注药后同法测量大鼠50%PWT和PWL。再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NL组、SNL+注药组(生理盐水、VU0155041、AMN082和DCPG)(n=3),注药组于30 min后与其余各组同取腰膨大处脊髓,Western blotting检测mGluR4、mGluR7和mGluR8的表达。结果 L-AP4、VU0155041、AMN082和DCPG对正常大鼠的痛域无影响(P>0.05);但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P<0.05),其中以VU0155041效果最为显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NL组手术同侧脊髓只有mGluR4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其他注药组只有mGluR4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mGluR7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luR8在脊髓基本不表达。结论第三组mGluRs中主要是mGluR4对神经病理性痛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谢谷氨酸受体 4代谢谷氨酸受体 神经病理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III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脂多糖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静 姚红红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II、III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脂多糖(LPS)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对[3H]-D,L-Glu的摄取。应用Ho-echs... 目的:探讨II、III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脂多糖(LPS)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影响。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对[3H]-D,L-Glu的摄取。应用Ho-echst染色法、噻唑蓝比色法(MTT)分别检测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细胞活力。结果:LPS(4、6μg/mL)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摄取[3H]-D,L-Glu,抑制率分别达17.6%和22.2%。II组mGluRs激动剂DCG-IV100μmol/L和III组mGluRs激动剂L-AP4100μmol/L逆转LPS对C6胶质瘤细胞摄取[3H]-D,L-Glu的抑制作用,这种逆转作用分别被II、III组mGluRs拮抗剂APICA和MSOP取消。结论:DCG-IV和L-AP4逆转LPS引起的C6胶质瘤细胞Glu摄取抑制,提示II、III组mGluRs激动剂通过促进Glu摄取,降低细胞外Glu浓度,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脂多糖 C6胶质瘤细胞 谷氨酸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外周痛信号产生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桢 张宇 +2 位作者 张志华 乔健天 张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4-466,共3页
关键词 第一代谢谷氨酸受体 外周痛信号 产生 学习 记忆 突触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活调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激活
15
作者 郑勇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激活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下行激活的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脊髓同侧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iVLF-EPSP),观察I组mGl... 目的:探讨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激活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下行激活的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脊髓同侧腹外侧索(iVLF)电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即iVLF-EPSP),观察I组mGluRs激动剂(S)-3,5-二羟基苯基甘氨酸(DHPG)对MN膜电学特性及iVLF-EPSP的影响。结果:对脊髓切片灌流DHPG(5μmol/L),能使MN膜去极化(n=7,P<0.01),缩短时间常数(n=7,P<0.05),并延长锋电位的半幅时程(n=5,P<0.05)。同时,给予DHPG(5~10μmol/L)能可逆性、浓度依赖性抑制iVLF-EPSP的幅度(n=7,P<0.01)。结论:DHPG对I组mGluRs的激活对离体脊髓MN的下行激活有抑制性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脊髓 代谢谷氨酸受体 下行激活 (S)-3 5-二羟基苯基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策 乔健天 刘荣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 谷氨酸通过激活离子型受体(iGluR)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参与脑内几乎所有生理过程。谷氨酸过量释放可导致与脑缺血、缺氧及变性疾病有关的兴奋毒作用,最终引起神经元的死亡。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分三型共八个亚型。其中Ⅱ和Ⅲ型mGluRs主要位于突触前,发挥对谷氨酸释放的负反馈调节。Ⅲ型mGluRs中的mGluR,位于谷氨酸能末梢突触前膜的活性区,发挥自身受体的作用,对正常情况下突触传递过程的谷氨酸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而属于Ⅱ型的mGluR2及属于Ⅲ型的mGluR4和mGluR8,则位于远离突触前膜活性区的外突触区,因而正常突触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谷氨酸量不能激活它们。只有在突触传递增强的情况下才被激活,抑制递质的释放。另外,mGluRs还分布在GABA能纤维末梢,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GABA的释放。对突触前膜受体尤其是位于外突触区的mGluRs受体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理想的工具药,从而预防和阻止谷氨酸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毒及神经元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调节 神经递质 释放 突触前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理功能 被引量:12
17
作者 庞志平 徐天乐 吕国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2,共6页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 代谢 受体药理学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丽丽 严灿 徐志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它可参与GC水平的调节 ,影响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和突触可塑性 (LTP、LTD)的诱导 ,由此表明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类型的mGluRs具有不同的作用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它可参与GC水平的调节 ,影响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和突触可塑性 (LTP、LTD)的诱导 ,由此表明mGluRs在应激性损伤中可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类型的mGluRs具有不同的作用 ,机制较为复杂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代谢谷氨酸受体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和相关神经疾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龙锐 杜俊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8-1001,共4页
谷氨酸的过量释放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其同时阻断了正常的兴奋性传递,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mG luR s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谷... 谷氨酸的过量释放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其同时阻断了正常的兴奋性传递,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mG luR s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有望成为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mG luR s在这些神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代谢谷氨酸受体 神经疾病 癫痫 帕金森 缺血性脑中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配基对黑质6-羟基多巴损毁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顾兵 张颖冬 胡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配基对帕金森病 (PD )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单侧黑质损毁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抑制活性氧能力 (ROS)和谷胱甘肽 (GSH )... 目的 探讨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配基对帕金森病 (PD )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单侧黑质损毁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抑制活性氧能力 (ROS)和谷胱甘肽 (GSH )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Ⅰ组mGluRs拮抗剂 (SIB 1893 ) ,Ⅱ组mGluRs激动剂 (APDC) ,Ⅲ组mGluRs激动剂 (L SOP )和L DOPA均能增加血清T AOC和GSH水平 ,提高清除ROS能力 ,尤以APDC组作用最明显。结论 Ⅰ组mGluRs拮抗剂和Ⅱ、Ⅲ组mGluRs激动剂对 6 羟基多巴损毁大鼠具有部分抗氧化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谷氨酸受体 帕金森病 抗氧化作用 活性氧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