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红菌甲素Triton X-100微乳剂的制备、光热稳定性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齐超 张媚 +4 位作者 李朋举 赵学 朱旭伟 郎倩萍 林海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7-592,共6页
为解决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A,HA)易溶于有机溶剂却极难溶于水的问题,采用物理包埋法,以Triton-X-100为载体,制备了对水稀释后稳定性良好的500mg/L的竹红菌甲素Triton X-100微乳剂,并测定了其光热稳定性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 为解决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A,HA)易溶于有机溶剂却极难溶于水的问题,采用物理包埋法,以Triton-X-100为载体,制备了对水稀释后稳定性良好的500mg/L的竹红菌甲素Triton X-100微乳剂,并测定了其光热稳定性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0-54℃、照度低于3600 1x时,该微乳剂的光热稳定性良好;在照度为7200 1x时,50mg/L的HA-TX-100微乳剂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松针褐斑病菌Lecanosticta acicol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均超过50%,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达77.60%;1000mg/L的HA-TX-100微乳剂对活体番茄接种番茄灰霉病菌的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2.05%和64.73%,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市售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具有开发为光活化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菌甲素triton X-100微乳剂 光热稳定性 植物病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黄竹红菌甲素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海萍 陈虹 +1 位作者 叶勇 吴林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了掌握竹红菌甲素的测定方法 ,测得了竹红菌甲素吸收曲线 ,研究了不同体质分数乙醇溶液浸提、不同浸提时间、竹黄子座不同颗粒度和不同乙醇用量对竹红菌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黄子座中竹红菌甲素含量最佳测定方法是将颗粒... 为了掌握竹红菌甲素的测定方法 ,测得了竹红菌甲素吸收曲线 ,研究了不同体质分数乙醇溶液浸提、不同浸提时间、竹黄子座不同颗粒度和不同乙醇用量对竹红菌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黄子座中竹红菌甲素含量最佳测定方法是将颗粒度为 0 1g·颗 -1的竹黄子座风干品 1 0颗浸泡于 1 0 0mL无水乙醇中 ,8d后 ,稀释 1 0倍 ,于 46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图 1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黄 竹红 测定方法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晓红 周家宏 +5 位作者 顾晓天 魏少华 冯玉英 陆天虹 王雪松 张宝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7-2290,共4页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甲素(HA)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A能够使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由原来的疏水环境不同程度地向亲水环境转变。
关键词 竹红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对小鼠红细胞膜的光氧化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傅乃武 黄磊 +1 位作者 全兰萍 燕利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5-76,共2页
竹红菌甲素(HA)是从竹红菌(Hypocrellabambusae(B.et Br.)Sacc)中提取的单一成分,属醌类化合物。临床上应用HA制成药膏合并光照治疗妇女外阴白斑和一些皮肤病变取得显著疗效。我们曾报道HA合并光照对动物移植肿瘤有较明显的光动力治疗... 竹红菌甲素(HA)是从竹红菌(Hypocrellabambusae(B.et Br.)Sacc)中提取的单一成分,属醌类化合物。临床上应用HA制成药膏合并光照治疗妇女外阴白斑和一些皮肤病变取得显著疗效。我们曾报道HA合并光照对动物移植肿瘤有较明显的光动力治疗作用。本文报道HA对红细胞膜的光损伤作用,以探讨其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红细胞膜 光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显微光谱研究竹红菌甲素在癌细胞内的滞留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俞帆 黄守江 +2 位作者 龚光林 曾昭权 李玛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7-229,共3页
利用细胞显微光谱技术 ,在 2 0 0 0 0~ 12 0 0 0cm- 1 范围内测量了经过浓度为 2 0 μg·mL- 1 竹红菌甲素(HA)培养 2 3个小时的小鼠淋巴癌细胞和未经HA培养的小鼠淋巴癌细胞的光谱。结果显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HA使癌细胞发... 利用细胞显微光谱技术 ,在 2 0 0 0 0~ 12 0 0 0cm- 1 范围内测量了经过浓度为 2 0 μg·mL- 1 竹红菌甲素(HA)培养 2 3个小时的小鼠淋巴癌细胞和未经HA培养的小鼠淋巴癌细胞的光谱。结果显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HA使癌细胞发生了改变 ;在经HA培养的细胞光谱中还检测到HA的荧光峰 ,提示HA在癌细胞中滞留。发展了利用显微光谱研究细胞在药物作用下的变化这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细胞显微光谱 癌细胞 光动力疗法 滞留效应 癌症 光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光谱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玉英 吴晓红 +4 位作者 周家宏 顾晓天 陆天虹 王雪松 张宝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5-898,共4页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同步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HA与血红素分子中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作用强度不同,HA对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分别为5.5×1012和1.7×1012L/mol,表明HA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与酪氨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心血红蛋白 竹红 相互作用 UV-Vis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 1000-0518(2005)08-0895-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学 李朋举 +5 位作者 朱旭伟 张璞瑜 张爽 蒋达青 娄钧翼 林海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研究竹红菌甲素(HA)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电导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镜观察法研究了HA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以及其对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相对泄漏度、菌丝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 为研究竹红菌甲素(HA)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电导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镜观察法研究了HA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以及其对电导率、蛋白质和核酸相对泄漏度、菌丝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HA对番茄灰霉病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在12 000 lx光照条件下,抑菌作用显著,EC50值为17.16 mg/L,且随着HA浓度上升,抑菌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40 mg/L下抑菌率达73.9%;番茄灰霉病菌细胞相对电导率、蛋白质与核酸相对泄漏度随HA浓度上升而明显升高;电镜观察可见,经34.32 mg/L的HA处理后,大多数菌丝出现畸形、膨大或缢缩等现象,细胞器几乎全部消失,细胞内出现大面积空腔,细胞遭到严重破坏。研究结果可为HA开发成绿色高效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番茄灰霉病 作用 细胞膜通透性 丝形态 丝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红菌中竹红菌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顾晓天 周家宏 +3 位作者 冯玉英 魏少华 王雪松 张宝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红菌提取物中竹红菌甲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用c18柱为分离柱,甲醇-水(体积比83:1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进行分析.竹红菌甲素在进样量0.252~2.52μg范围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10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竹红菌提取物中竹红菌甲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用c18柱为分离柱,甲醇-水(体积比83:1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进行分析.竹红菌甲素在进样量0.252~2.52μg范围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8%~103%,方法的RSD为0.20%~0.36%(n=5).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作为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竹红 竹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细胞色素C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晓天 吴晓红 +3 位作者 周家宏 魏少华 刘颖 冯玉英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2,共3页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对细胞色素C分子构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说明HA与细胞色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HA和细胞色素C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最终这种作用使细...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对细胞色素C分子构象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说明HA与细胞色素C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HA和细胞色素C分子表面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最终这种作用使细胞色素C的构象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细胞色C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荧光光谱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第五振军 蒋丽金 张曼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竹红菌中提取的一种光敏色素,属于苝醌的衍生物,它对许多皮肤病都有显著的光疗作用。最近发现HA能杀死肿瘤细胞并富集在肿瘤组织处(傅乃武未发表的结果),虽然刘景瑤等管对它的荧光光谱作过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有...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从竹红菌中提取的一种光敏色素,属于苝醌的衍生物,它对许多皮肤病都有显著的光疗作用。最近发现HA能杀死肿瘤细胞并富集在肿瘤组织处(傅乃武未发表的结果),虽然刘景瑤等管对它的荧光光谱作过研究,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详细研究了环境对HA荧光光谱的影响,这有助于了解不同环境中激发态HA的性质,进而弄清竹红菌的光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荧光光谱 光敏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和溶菌酶之间的电子转移与荧光猝灭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开玺 周家宏 +5 位作者 吴晓红 周林 顾晓天 魏少华 冯玉英 王雪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甲素作为敏剂与溶菌酶发生了相互作用.本文对竹红菌甲素同溶菌酶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与溶菌酶结构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在荧光猝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竹红 结合作用 光诱导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竹红菌甲素水溶性纳米二氧化硅载体的制备激光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传峰 周林 +4 位作者 马菲 王薇 唐静 冯玉英 周家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从竹红菌中提取出的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是我国首次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光敏剂药物.竹红菌甲素系3,10-二羟基-4,9-茈醌类化合物(图1),广泛用于治疗各种...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从竹红菌中提取出的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是我国首次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光敏剂药物.竹红菌甲素系3,10-二羟基-4,9-茈醌类化合物(图1),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由于它在光敏条件下能产生各种活性氧尤其是单线态氧,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纳米二氧化硅 水溶性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竹黄中竹红菌甲素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宝美 姚程炜 +1 位作者 王志国 莫金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58,共3页
提出了测定竹黄中竹红菌甲素含量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用20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用0.1mol·L^(-1)乙酸溶液调节至pH 3.5)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为20 kV,采用柱端电导检测,在缓冲溶液中加乙醇至占总体的5%,以改善样品的溶... 提出了测定竹黄中竹红菌甲素含量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用20mmol·L^(-1)乙酸铵缓冲溶液(用0.1mol·L^(-1)乙酸溶液调节至pH 3.5)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为20 kV,采用柱端电导检测,在缓冲溶液中加乙醇至占总体的5%,以改善样品的溶解度并控制电渗流的大小和方向。用虹吸进样,进样高度为20 cm,进样时间为10s。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60.0mg·L^(-1),检出限(3S/N)为0.5mg·L^(-1)。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9.0%~10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电导法 竹红 竹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启山 曾繁杰 蒋丽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利用反相蒸发技术制备了竹红茵甲素脂质体体系,测定了其光谱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竹红菌甲素的Ⅰ吸收峰、荧光峰均出现红移且有荧光增强效应。竹红菌甲素-脂质体(浓度0.05~0.5mg/ml)在4℃下存放2-3d,光密度下降5%左右。
关键词 光谱性质 竹红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敏化S-180肿瘤细胞膜的光氧化反应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力 贾弘禔 董苍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对S-180肿瘤细胞膜的作用。结果表明,甲素结合光照可引起S-180肿瘤细胞膜蛋白质交联、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但在SDS-PAGE分析中观察到的高分子蛋白质交联带并非由MDA所引起。甲素同样可引起小牛...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对S-180肿瘤细胞膜的作用。结果表明,甲素结合光照可引起S-180肿瘤细胞膜蛋白质交联、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但在SDS-PAGE分析中观察到的高分子蛋白质交联带并非由MDA所引起。甲素同样可引起小牛胸腺组蛋白光氧化、发生分子交联,并可敏化色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无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光敏反应 蛋白质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解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红波 张爽 +1 位作者 蔡亚平 常晓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8-42,共5页
采用研磨法,以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将竹红菌甲素制备为固体分散体,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竹红菌甲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的吸光度和荧光强度。通过正交试验... 采用研磨法,以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将竹红菌甲素制备为固体分散体,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竹红菌甲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的吸光度和荧光强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得到该固体分散体的最优制备条件:药物和载体的比例(mg.mg-1)为1∶15,研磨时间为60 min,载体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例(mg.mL-1)为1∶2。对该固体分散体溶解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聚乙二醇6000及离子均会影响该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该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简单,通用性强,对其他难溶药物的增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固体分散体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在银胶中的电磁增强和荧光猝灭现象的研究
17
作者 普小云 曾昭权 龚光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4,共4页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首次获得了竹红菌甲素在黄银胶中的拉曼光谱;分析了电磁增强和荧光猝灭效应在银胶一竹红菌甲素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 竹红 黄银胶 光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的光电转换性能
18
作者 周家宏 冯玉英 +2 位作者 魏少华 秦德宇 吴晓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60,共2页
通过光电转换检测系统对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的光电转换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光敏剂均具有良好的光敏性能 ,其中竹红菌甲素光敏电极无论是光电流还是光电压均要大于竹红菌乙素光敏电极 。
关键词 竹红 竹红 光电流 光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激发竹红菌甲素产生自由基的自旋捕捉研究
19
作者 卢景雰 郑建华 程龙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以DMPO为自旋捕捉剂,研究竹红菌甲素的光敏机理。实验测得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波谱。根据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叠氮化钠和乙醇对上述波谱的抑制效应,证实竹红菌甲素有较强的产生超氧... 本文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以DMPO为自旋捕捉剂,研究竹红菌甲素的光敏机理。实验测得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波谱。根据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叠氮化钠和乙醇对上述波谱的抑制效应,证实竹红菌甲素有较强的产生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在光敏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依赖于基质和溶剂与其相互作用的反应速率的竞争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光敏化作用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敏化NADPH光氧化NADP~+
20
作者 刘海英 贾弘 董苍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竹红菌甲素结合光照可使NADPH紫外吸收光谱(220~400nm)和荧光发射光谱(350~550nm)明显改变,其光谱扫描图形与NADP+相同,结果提示甲素敏化NADPH光氧化生成NADP+。该反应过程不受SOD、苯... 竹红菌甲素结合光照可使NADPH紫外吸收光谱(220~400nm)和荧光发射光谱(350~550nm)明显改变,其光谱扫描图形与NADP+相同,结果提示甲素敏化NADPH光氧化生成NADP+。该反应过程不受SOD、苯甲酸钠、甘露醇等超阴离子清除剂的影响,但受单线态氧(lO2)淬灭剂NaN3、组氨酸和蛋氨酸抑制,同时表现重水效应,从而证明甲素敏化NADPH光氧化生成NADP+过程中Ⅱ型机制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红 光敏剂 NADPH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