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唐波 赵夏 +2 位作者 刘红兵 张清峰 刘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术中胃与食管吻合的方式有多种,每种吻合方式各有优缺点。探讨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12...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术中胃与食管吻合的方式有多种,每种吻合方式各有优缺点。探讨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1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全部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颈胸腹三切口(McKeown术式)的食管癌切除方法,胸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腹部操作在腹腔镜下完成。根据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分层吻合组(87例)和端侧器械吻合组(42例)。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是本研究的主要观察目标。结果:1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端端分层吻合组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较端侧器械吻合组多(12.0%vs 2.3%,P=0.037),两组患者的其余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端侧器械吻合组的吻合时间少于端端分层吻合组[(32.0±6.8)min vs(15.0±5.4)min,P=0.021]。两组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1.1%vs 11.9%,P=0.023)、胃食管反流(9.1%vs 26.1%,P=0.012)、肺炎(12.6%vs 30.9%,P=0.023)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3%vs 26.1.%,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端端分层吻合加胃底套入包埋在食管癌切除术中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防止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手工吻合 端端分层吻合 胃底套入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技术与器械吻合技术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耿玉涵 常瑞同 +5 位作者 金刚 杨毅 刘佳伟 王文昊 孙敬阳 朱自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75-1681,共7页
目的对比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技术与器械吻合技术的术后特点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探索研究,针对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科室就诊的新诊断食管癌患者,根据患者在临床实... 目的对比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技术与器械吻合技术的术后特点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探索研究,针对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科室就诊的新诊断食管癌患者,根据患者在临床实践中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术)和对照组(器械吻合术)。收集整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围术期的临床表现资料,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患者的预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123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入组研究的患者均进行了定期的随访,36个月后观察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vs.10.0%,P=0.045)。36个月后观察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3%vs.20.0%,P=0.024)。36个月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vs.41.7%,P=0.021)。围术期安全性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和胸腔积液等不良事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数据结果提示观察组中位DFS显著高于对照组(47.1个月vs.39.3个月,χ^(2)=4.300,P=0.038)。观察组中位OS显著长于对照组(NR vs.44.1个月,χ^(2)=5.733,P=0.017)。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技术可以降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初步的预后数据显示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分层套入式吻合 器械吻合 食管癌根治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