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气网动态仿真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咏秋 徐晋 汪可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3-3104,I0013,共13页
为实现能源多梯度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逐渐占据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为明晰系统运行特性并充分挖掘能源子网调度潜力,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仿真研究逐渐深入。天然气网中,管道传... 为实现能源多梯度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逐渐占据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为明晰系统运行特性并充分挖掘能源子网调度潜力,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仿真研究逐渐深入。天然气网中,管道传输过程深刻影响着其动态过程。然而现有管道传输过程时域仿真算法存在着精度与效率的两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气网动态仿真算法。首先基于特征线法,构建气网源荷节点关系矩阵,进一步给出时域二端口模型;随后参考特征线法数值格式,构建状态量空间分布矩阵,用于获取气网状态量分布,并提出基于时域二端口模型和分布矩阵的气网动态仿真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两大优势,适合于气-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较长时间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天然气网络 特征线法 时域二端口模型 状态量分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模型的电气设备状态变化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建生 梁军 +2 位作者 张利 刘洪正 杨荣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0-547,共8页
为实现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提出了一种检测设备状态变化的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广义伏安特性,建立了基于电气量测信息的电压型和电流型电气设备端口模型,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其次,考虑环境和随机量测误差影... 为实现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提出了一种检测设备状态变化的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广义伏安特性,建立了基于电气量测信息的电压型和电流型电气设备端口模型,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其次,考虑环境和随机量测误差影响,使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得到检测时间窗口内设备模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根据不同检测时间窗口内模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差异,基于条件概率公式计算设备状态变化的概率,并对电气设备状态变化进行告警。绕制了一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并改变子绕组连接模拟匝间短路和绕组变形,测量端口电气信息,模型参数辨识结果表明:参数b1虚部b1i能够反映变压器状态变化;在3组实验中,由b1i计算得到的设备状态变化概率均大于门槛值,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检修 端口模型 概率密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非参数核估计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网络统一建模及其应用(一):时域二端口模型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苏涵 顾伟 +3 位作者 姚帅 陆帅 周苏洋 吴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509-6520,共12页
综合能源网络的统一建模通过构造相同数学形式的能流模型从而降低求解难度,有利于实现电气热系统标准化运行分析技术。该文基于源荷二端口网络等值的思想构建了描述电气热能流传输与分布特性的综合能源网络时域统一模型。首先,采用中心... 综合能源网络的统一建模通过构造相同数学形式的能流模型从而降低求解难度,有利于实现电气热系统标准化运行分析技术。该文基于源荷二端口网络等值的思想构建了描述电气热能流传输与分布特性的综合能源网络时域统一模型。首先,采用中心隐式差分格式将电气热网络统一方程代数化,并利用差分网格的对称下三角特性提出基于初始和边界条件传递矩阵的建模方法,推导支路首–末端状态量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建立时域支路统一模型。接着,结合支路统一模型和拓扑关联方程,构造基于广义时域导纳矩阵的网络统一模型,最后根据电气热系统的运行特征推导各状态量的时域二端口方程。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方法准确性高,计算效率远高于传统差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网络 时域二端口模型 传递矩阵 支路模型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模型中的链式广播算法分析
4
作者 丁丁 李伟生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根据广播黑盒子的分类,分析了多端口模型中多消息链式广播算法,深入探讨了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重点研究链式广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过与k树算法性能的对比,说明该算法是一种更接近最优广播周期的算法.
关键词 广播 端口模型 广播黑盒子 广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端口降阶模型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交互影响分析
5
作者 文贤馗 周科 +2 位作者 张俊玮 何明君 蔡永翔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6,共10页
高比例光伏渗透的配电网中含有大量电压敏感型电力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存在严重交互影响,导致节点并网极限容量的计算复杂度显著增加。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单端口降阶模型的分布式光伏设备接入配电网后馈入点并网极限容量解析计算方... 高比例光伏渗透的配电网中含有大量电压敏感型电力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存在严重交互影响,导致节点并网极限容量的计算复杂度显著增加。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单端口降阶模型的分布式光伏设备接入配电网后馈入点并网极限容量解析计算方法,并分析接入设备与馈入点间交互影响。首先,基于配电网注入电流平衡方程,定义电网特性函数以刻画馈入点电流与电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而采用单端口降阶模型简化电网特性函数,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通过选取电网特性函数的特定截面计算模型等值参数,解析推导馈入点并网极限容量表达式,并定量分析接入设备与馈入点间交互影响。最后,基于IEEE 33节点配电网算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光伏设备接入馈入点临近位置时,其并网极限容量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在不同配电网拓扑中,辐射状配电网中接入设备与馈入点交互影响最大,环状配电网次之,而两端供电型配电网的交互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高比例光伏渗透配电网 并网极限容量 交互影响 端口降阶模型 电网特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传递函数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谭尚宁 杜雄 +2 位作者 刘俊良 杜程茂 杨宏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9-2377,I0040,I0041,共11页
柔性直流输电与弱电网连接时可能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单一分区点等效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会因为分区点选择不恰当造成稳定性分析不准确。该文采用闭合分割线划分VSC-HVDC/MTDC系统,获得端口集合以及独立稳定运行的各模块,... 柔性直流输电与弱电网连接时可能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单一分区点等效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会因为分区点选择不恰当造成稳定性分析不准确。该文采用闭合分割线划分VSC-HVDC/MTDC系统,获得端口集合以及独立稳定运行的各模块,建立了各模块的端口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经端口集合开环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判据,避免了因单一分区点选择不当造成的稳定性误判。此外,采用所提判据分析时可以在准确分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同时避免系统模型中右半平面极点的计算,并获得各端口的稳定裕度,辨识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模块,有利于指导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最后,搭建了直流输电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建立端口模型的正确性和所提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该文研究可为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端口参数模型 分区点 稳定判据 SISO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变特性的架空输电线端口分数阶模型
7
作者 梁贵书 于聪 刘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进行建模能够准确、简洁地描述研究对象。架空线的集肤效应和有损土壤的影响是造成架空线参数频变的主要因素。应用分数阶矢量匹配法对特性阻抗进行拟合,基于递归卷积法...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进行建模能够准确、简洁地描述研究对象。架空线的集肤效应和有损土壤的影响是造成架空线参数频变的主要因素。应用分数阶矢量匹配法对特性阻抗进行拟合,基于递归卷积法建立了考虑频变特性的架空线端口分数阶简洁等效模型。最后通过具体算例,与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中的J.Marti模型相比较,验证了所提分数阶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特性 特征阻抗 端口模型 分数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PSPICE图形化输入的四端口MOSFET模型的创建 被引量:2
8
作者 霍明旭 丁扣宝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59,共3页
OrCAD PSPICE是一个在PC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电路模拟工具。在模拟IC设计时为了考虑体偏效应,需要具有栅G、源S、漏D、体B四个端口的器件,但PSPICE并不提供该器件的图形化输入,而且对于不同的生产工艺其SPICE模型也不相同。本文建立了适... OrCAD PSPICE是一个在PC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电路模拟工具。在模拟IC设计时为了考虑体偏效应,需要具有栅G、源S、漏D、体B四个端口的器件,但PSPICE并不提供该器件的图形化输入,而且对于不同的生产工艺其SPICE模型也不相同。本文建立了适用于特定工艺的用于图形化输入方式的四端口MOSFE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正确的器件特性,而且在IC中模拟的结果也是正确的,适用在PC机上应用OrCAD PSPICE软件进行含四端口MOSFET的电路的图形化输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ICE 图形化输入 端口MOSFET模型 电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玉发 沈广鸿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57,共5页
提出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二维平面电路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一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输入阻抗,所得结果与一些文献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证明了所用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微带贴片天线 简化 端口网络模型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研究
10
作者 翟小飞 刘柳 +2 位作者 潘启军 吴文力 李配飞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阻感负载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出吸收电容等缓冲器件对复合母排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复合母排多端口参数矩阵的建模方法。利用该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对并联器件的电流不均度以及吸收电容容值对功率器件过电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 针对阻感负载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出吸收电容等缓冲器件对复合母排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复合母排多端口参数矩阵的建模方法。利用该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对并联器件的电流不均度以及吸收电容容值对功率器件过电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可指导复合母排优化设计及吸收电容的选型。通过对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和试验,对比了中点电流的频谱,验证了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母排 端口电路模型 电流不均 吸收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端口宽频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宁 齐磊 +3 位作者 郑一鸣 李小萌 崔翔 何文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8,共9页
准确计算雷电过电压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绝缘配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结构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导致雷电过电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此问题,以现场测量得到的阻抗宽频特性为基础,利用矢... 准确计算雷电过电压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的绝缘配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结构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导致雷电过电压计算结果不准确。针对此问题,以现场测量得到的阻抗宽频特性为基础,利用矢量匹配法,建立了特高压变压器不考虑过电压传输特性的单端口模型与考虑过电压传输特性的双端口模型。在现场利用信号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测量了特高压变压器的时域响应特性,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等效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在雷电过电压下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雷电过电压仿真 宽频模型 端口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多绕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性能分析与端口矩阵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野 罗隆福 +2 位作者 李勇 黄肇 刘乾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42-3051,共10页
为满足对变电站多端口谐波抑制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220kV多绕组电力变压器(multi-winding inductively filtered transformer,MWIFT)。感应滤波技术通过对变压器特定绕组的零阻抗设计,充分利用绕组间电磁传递特性,实现... 为满足对变电站多端口谐波抑制的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220kV多绕组电力变压器(multi-winding inductively filtered transformer,MWIFT)。感应滤波技术通过对变压器特定绕组的零阻抗设计,充分利用绕组间电磁传递特性,实现谐波双向屏蔽。首先,采用短路阻抗计算方法,结合零阻抗设计特征,推导出MWIFT各序等值电路。以此定义了零阻抗因子并讨论其对感应滤波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优化感应滤波性能的方法。进一步结合基本电路方程,建立了端口矩阵模型,并进行支路等效,提出了降阶端口矩阵模型,其能够简化潮流、短路等计算迭代步骤。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推导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将其应用于某工程案例短路电流计算,为MWIFT并网安全运行与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绕组感应滤波变压器 端口矩阵模型 零阻抗因子 220kV变电站 短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分量法的新型感应滤波变压器端口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跃辉 段振锋 +3 位作者 付鹏武 周冠东 罗隆福 田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61,76,共8页
为解决传统工业整流机组因为谐波污染严重带来的变压器绕组振动、噪声大及损耗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新型十二脉波整流变压器。以零阻抗设计为前提、耦合电路为依据,采用相分量法建立了包含端口电气参数间耦合特性... 为解决传统工业整流机组因为谐波污染严重带来的变压器绕组振动、噪声大及损耗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技术的新型十二脉波整流变压器。以零阻抗设计为前提、耦合电路为依据,采用相分量法建立了包含端口电气参数间耦合特性的全解耦数学模型及等值电路。通过对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及外接滤波装置的特性分析,建立了更为详尽的节点拓展模型与降阶简化模型。最后,通过搭建相关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验证了本文端口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为短路故障电流分布、潮流计算等实际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滤波变压器 端口数学模型 相分量法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分析矩形微带贴片天线
14
作者 孙玉发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25-130,共6页
用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分析了一侧馈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阻抗特性,所得结果与文献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特性。
关键词 端口网络模型 微带贴片天线 矩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端口阻抗模型的ES越限失效机理分析与控制方法
15
作者 袁敞 邱俊卿 戴笃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共7页
电力弹簧(ES)对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引起的电压波动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只能在一个确定的系统电压波动范围内工作,当系统电压波动较大时,ES存在越限失效的风险。因此文中首先分析了ES的稳态运行范围以及越限失效机理;其次分析了关键负... 电力弹簧(ES)对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引起的电压波动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只能在一个确定的系统电压波动范围内工作,当系统电压波动较大时,ES存在越限失效的风险。因此文中首先分析了ES的稳态运行范围以及越限失效机理;其次分析了关键负载目标电压值变化对ES运行范围的影响;然后基于ES的二端口阻抗模型,提出一种系统电压越限后关键负载目标电压计算方法,优化系统电压越限后的关键负载目标电压,有效扩大ES的运行范围;最后搭建了三相ES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处理ES越限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电压波动 电力弹簧(ES) 稳定运行范围 越限失效分析 关键负载电压优化 端口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模型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无源反步环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21
16
作者 薛花 潘哲晓 +2 位作者 王育飞 田广平 杨兴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96-2611,共16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应用于大功率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时,由于存在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系统参数摄动和本身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方法实现MMC环流抑制难以确保系统全局稳定运行和强鲁棒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端...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应用于大功率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时,由于存在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系统参数摄动和本身的非线性特性,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方法实现MMC环流抑制难以确保系统全局稳定运行和强鲁棒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PCHD)模型的MMC无源反步环流抑制方法。在构建基于PCHD模型的MMC全局能量函数基础上,设计无源性控制器,通过能量函数整形,修正闭环系统的能量耗散和能量流动方式,使系统能量在期望平衡点取最小值,以实现系统全局渐进稳定。结合反步控制方法,消除不确定扰动与MMC系统参数摄动引起的跟踪误差,从而实现系统内、外扰动情形下环流二倍频分量的快速平抑。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与基于dSPACE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无源反步环流抑制方法具有形式简单、无奇异点、暂态性能好的特点,同时能够确保系统全局稳定与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环流抑制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模型 无源性控制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电平逆变装置全系统电路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高飞 潘启军 +2 位作者 吴文力 孟庆云 张向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4,共8页
针对大容量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原理性仿真中一般没有考虑复合母排的分布式结构、逆变器交流输出铜排及电力电缆的传输线参数、负载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参数等,从而不能准确反应吸收电容、功率开关管、滤波器等器部件安装位置对全系统性能... 针对大容量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原理性仿真中一般没有考虑复合母排的分布式结构、逆变器交流输出铜排及电力电缆的传输线参数、负载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参数等,从而不能准确反应吸收电容、功率开关管、滤波器等器部件安装位置对全系统性能的影响,不能有效指导相关器部件设计的问题,结合仿真和实验提出一种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建模方法。通过建立电容母排、传输母排和IGBT母排的多端口电路模型,考虑逆变器柜内输出铜排与交流输出电力电缆传输线参数,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模型及其参数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进行了全系统仿真建模和试验验证。利用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全系统仿真模型及建模方法,可指导复合母排、吸收电容、交流输出滤波器、熔断器等器部件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母排 端口电路模型 高频电路 全系统电路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网络PEEC法的功率模块寄生电感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宇 陈宇 +4 位作者 高洪艺 李成敏 罗皓泽 李武华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70,共11页
数值优化为功率半导体模块实现低感与均流设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对模块整体与分布电感的评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寻优计算需求,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理论,提出一种基于... 数值优化为功率半导体模块实现低感与均流设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对模块整体与分布电感的评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寻优计算需求,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多端口网络模型的功率模块布局电感快速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与芯片导通状态无关的多端口网络模型,从而将模块整体和分布电感的提取问题由多次大规模PEEC求解转化为单次预处理分解加端口网络求解。此外,为减少微元数量,针对模块线路的平面注入结构,对键合线、金属层直行区和注入区使用分区域离散策略。算例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计算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应用需求,计算时间相比ANSYSQ3D软件减少85%以上,适合用于功率模块的快速寻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寄生电感 部分元等效电路 端口网络模型 分区域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口-连接型产品配置本体建立与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建伟 杨晗 +1 位作者 董金祥 罗尚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5-1029,1050,共6页
针对现有配置本体不能满足配置知识表达需要,以及当前本体建立过程中随意性高的问题,在本体建立过程中引入短语频率分析、矩阵分析、实体-关系图分析等方法,并使用这些可重复、可定量的方法,建立了端口-连接型产品配置本体,用可扩展标... 针对现有配置本体不能满足配置知识表达需要,以及当前本体建立过程中随意性高的问题,在本体建立过程中引入短语频率分析、矩阵分析、实体-关系图分析等方法,并使用这些可重复、可定量的方法,建立了端口-连接型产品配置本体,用可扩展标记语言的扩展———OWLX(WebontologylanguageXMLpresentationsyntax)对得到的本体进行了形式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配置 端口-连接模型 本体 知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计算方法改进
20
作者 周国俊 陈皓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96,共8页
随着电网容量和密度的增大,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因此准确计算电网电容电流十分必要。该文针对传统信号注入法存在的集中电容模型等效准确性不足、系统自然谐振频率过低、谐振频率搜索时存在偏差且搜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分... 随着电网容量和密度的增大,系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越来越大,因此准确计算电网电容电流十分必要。该文针对传统信号注入法存在的集中电容模型等效准确性不足、系统自然谐振频率过低、谐振频率搜索时存在偏差且搜索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首先,分析传统信号注入法产生的误差,结合中压配电网的频率特性,提出改进的单端口等效模型。然后,人为串联电容,解决谐振频率过低导致的励磁支路分流问题。最后,基于相位比较提出谐振频率的二分搜索法,降低搜索次数。改进的信号注入法计算电网电容误差为9.77%,传统方法误差为27.62%;现场实测电流绝对误差值降低3.65 A,超标率降低40%。改进的信号注入法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电网电容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注入法 电容电流 端口等效模型 谐振频率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