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基地发展现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刘萍萍
梁凤波
王凯珍
肖杰
-
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0-453,465,共5页
-
基金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
201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
-
文摘
以中国羽协实体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对19所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基地的调查,分析我国当前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基地的概况、教练员概况、运动员情况、选材情况、学训情况、参赛情况、输送状况,经费、硬件保障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基地的发展路径,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
关键词
协会
实体化
羽毛球
竞技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
现状
发展路径
-
Keywords
association
substantiation
badminton
athletic
badminton reserve talent bas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ath
-
分类号
G808.18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刘萍萍
王凯珍
-
机构
首都体育学院
-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
文摘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6大影响因素:1)管理体制因素;2)训练学因素;3)发展环境因素;4)经济因素;5)社会保障因素;6)社会文化因素。以此6大影响因素为依据进行专家访谈,归纳分析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1)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和保证羽毛球项目持续发展;2)加强"体教结合",保证羽毛球后备人才全面发展;3)强化科学训练,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集约化发展;4)优化发展环境,拓展羽毛球运动基础;5)扶持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地区间羽毛球运动平衡发展;6)完善保障制度,促进保障体系社会化、多元化;7)文化先行,探索和发展羽毛球运动文化;以期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
关键词
羽毛球
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培养
影响因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管理体制
-
Keywords
badminton
reserve talents
reserve talent trai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s
management system
-
分类号
G808.18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文普
-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3,31,共5页
-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530ss030909)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访谈法,从基地建设的动因与分布、政策思路、资金投入、规模认识等方面,分析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现状。据此,提出对策:合理分配资金,制定后备人才输送、参赛、交流的有关政策,基地的检查、评估与调整,加强基地的管理等。建议建设优势、重点项目,积极挖掘潜优项目,改变基地资金拨付方式。
-
关键词
河南省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基地建设
项目
资金
-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competitive sports
reserve talent
construction of bases
event
fund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张健
江海林
熊焰
朱海明
陈立
-
机构
江南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省体育局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课题(TY94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80098)
-
文摘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40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规范化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基地项目布局以突出特色和传统优势项目为理念,形成后备人才的金字塔结构,有利于促进高级运动员选材和输送。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基地建设的检查和监督,积极探索基地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人才培养
后备人才基地
-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女子标枪后备人才基地培养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陆国田
黄炜
王林
-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课题(10A074-2013A074)
-
文摘
采用调研法、专家访谈、座谈等形式对女子标枪后备人才基地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受到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女子标枪后备人才基地呈现"三集中"、"两集中"、"三集中与两集中"结合、"体教结合"、"分散-集中"、"中心负责制"多种培养模式共存的现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无关系;"进口"问题促进了后备人才基地培养模式的变革;"出口"问题正向多元化、多途径、复合型人才发展;"文化课学习"日益受到后备人才基地和家长的重视;"体教结合"模式是后备人才基地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女子标枪
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
分类号
G824.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张亮
郭振
李越
叶联生
-
机构
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徐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6-48,共3页
-
基金
2008年度江苏省体育局局管课题(TY8216)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条目和评估细则、2009年推出的新认定标准、各级各类体校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建议:过程管理常态化、训练管理科学化、教育管理人性化、人才效益最大化,各级各类体校应以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契机,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学校
后备人才
基地建设
-
分类号
G812.0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