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教融合: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与创新 被引量:105
1
作者 杨桦 刘志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促进机制创新,整体协同实现模式创新,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打通资源供给堵点,破除体教制度藩篱,提出了院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三大路径下队校、双高、校企、校场、校协、校地、校家七种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并指出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模式是对体教结合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 中国特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 被引量:82
2
作者 阳艺武 刘同员 黄彩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q...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教体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秋鸣 冯少兵 +1 位作者 段娟娟 孙敬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运用SWOT模型,对比分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四种培养模式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和Threat... 运用SWOT模型,对比分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四种培养模式的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和Threat(挑战)。在评价"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SWOT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伟宏 柯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8-81,共4页
后备人才培养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培养模式虽几经变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在分析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并于教,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新... 后备人才培养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培养模式虽几经变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在分析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并于教,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设计了新模式,分析了新模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体并于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家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蒲鸿春 岳海鹏 李林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7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访谈法等对"个人-家庭"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的新途径进行研究。认为:"个人-家庭"模式已逐渐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条重要渠道。目前我国"个人-家庭"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 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访谈法等对"个人-家庭"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的新途径进行研究。认为:"个人-家庭"模式已逐渐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条重要渠道。目前我国"个人-家庭"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资源、经济、体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建议:通过推行国家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推动体育产业升级和加强体育与教育的融合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个人-家庭"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个人-家庭”模式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及整合策略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海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1-53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4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对从培养、投资、管理、模式特色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4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对从培养、投资、管理、模式特色4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整合策略应该以举国体制培养模式中的学校系统为整合对象,以三大体制改革为基本整合路径,实现4种模式协调发展的初级目标,建立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多元支持与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国外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楠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2,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我国自建国至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重构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培养模式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更多的由市场对资源起到基础性配置...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我国自建国至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重构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培养模式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更多的由市场对资源起到基础性配置作用。论证总结出三种培养模式在市场的大背景下,与运动项目的市场前景、发展规律相适应,从理论上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高职院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骏杰 黄德敏 潘少敏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0-95,共6页
针对如何解决运动员的教育与竞训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数据收集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数据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经... 针对如何解决运动员的教育与竞训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数据收集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数据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经过讨论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它在文化基础教育、专项运动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员退训、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途径或思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竞技体育 职业教育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栾开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3-15,共3页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竞技体育带来的变化,结合美国、德国两个市场经济占主导的体育大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了我国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就目前存在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竞技体育带来的变化,结合美国、德国两个市场经济占主导的体育大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了我国特定社会发展时期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并就目前存在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比较分析 美国 德国 体育训练 中介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木子 杨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4,共9页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 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精准化培养的应然选择,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采用文献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数智技术,提高培养者的数字智商,营造数智化环境,从而在培养过程中生产数据智能,用以服务、支持和管理培养人才的实践活动。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培养单位从低效协同向高效协同转变、培养环境从封闭保守向开放创新转变、培养过程从粗放式向精准式转变。提出强化政策顶层设计、补齐数智技术短板、搭建数智支持平台、构建数字智商培训体系、激发数据智能价值等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希冀深入推进数智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作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现实挑战与优化方略
11
作者 方泰 杨国庆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7,50,共12页
家庭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多案例研究法,选取郑钦文、苏翊鸣及冯珊珊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案例,基于“要素-路径-成效”的逻辑框架,系统阐释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梳理运动员成长过... 家庭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通过多案例研究法,选取郑钦文、苏翊鸣及冯珊珊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案例,基于“要素-路径-成效”的逻辑框架,系统阐释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梳理运动员成长过程,总结家庭培养模式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优化方略。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具有自主性、针对性及全面性的发展特征,同时面临体制机制阻滞、经济投入过大、传统观念固化、优质资源缺乏以及学训矛盾突出等现实挑战。研究提出,从健全政策体系、缓解投入压力、转变育人理念、统筹资源配置、平衡学训冲突等维度着手,助力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人才家庭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精英人才 家庭培养模式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建倦 黄辰鑫 符巍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15,共11页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也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工作,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也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工作,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以修正后的协同治理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从模型的结构要素出发,梳理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参考。研究发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治理存在协同基础亟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赋能不足、多元主体发育不全、保障制度建设滞后、评估反馈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夯实协同起始条件,完善政府催化领导,优化主体协同过程,创新治理制度设计,健全结果评估反馈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IC模型 协同治理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现实困境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彦兴 唐建倦 黄辰鑫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61,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对数字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探赜。价值意蕴: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智能化;推动后备人才培养环节的精准化;加快竞技体育科技创...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对数字技术赋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探赜。价值意蕴: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的智能化;推动后备人才培养环节的精准化;加快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广泛化;促进竞技体育领域数字人才的规模化。现实问题:数字协同理念尚未形成,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政策导向缺乏实施细则,数字化转型风险难以预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技术研发资金供需口压力较大;复合型数字人才匮乏,复合型数字人才流动不均衡。优化路径:树立人才培养数字协同理念,搭建竞技体育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数字嵌入实施细则,自上而下调动行为主体积极性;加快数字基建升级改造,拓展合作助力技术研发;建设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保障人力资源均衡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化转型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视域下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培养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萍 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借助新时代党的系统观理念,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培养动向、特征及其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体教系统各级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规模大幅增长,部分运动项目已形成涵盖11~19岁范围的竞赛体系,体教系统U系... 借助新时代党的系统观理念,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培养动向、特征及其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体教系统各级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规模大幅增长,部分运动项目已形成涵盖11~19岁范围的竞赛体系,体教系统U系列立体竞赛网络初步形成,社会多系统合作普遍展开。以环境适应需要、赛事平台引领和资源优势推动的多元培养模式逐渐成形,但仍面临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有待加强、竞技体育多元价值挖掘不足、人才培养环节衔接亟待优化等困境。优化策略:加快多元培养新模式建设,完善多系统协同共促机制;提升赛事平台规模与质量,带动竞技体育多元价值转化;增强多主体利益共识,发挥各系统资源优势,进而有效推动后备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多元培养模式 发展困境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建国 林德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6,80,共5页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转型。以投资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是我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多元化 创新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戴健 张林 +1 位作者 马志和 刘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26,共5页
主要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 ,揭示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建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 ,全面提... 主要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 ,揭示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建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交流制度 ,全面提高教练员素质 ,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 江苏 浙江 上海 发展对策 培养经费 选材 竞赛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志云 王伟明 +1 位作者 王晓芬 冯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 竞技体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现状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吴燕波 陆明辉 +5 位作者 周洪珍 杨旸 谢永文 杨里平 张丽玉 王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必备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 ,认为广东省教练员整体水平较高 ,场地设施完善 ,但培养体制不尽合理 ,缺乏纵向、横向之间的交流 。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广东 后备人才培养 教练员 敬业精神 心理素质 专业知识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37
19
作者 潘前 陈伟霖 吴友凯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总结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讨论了我国现行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因体教脱节而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美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关于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战略转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战略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审视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43
20
作者 张波 汪作朋 +1 位作者 葛春林 崔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需求定位及现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运动员培养上人文素养培养理念的落实有所偏差,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相对单一,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输送渠道单一且成才率低。建议:形成"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强化体系,构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挖掘社会力量;投资与分配方式多元化;夯实学校体育基础;优化选材机制:提高选材的科学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