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波刀和加速器对肺癌大肿瘤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1
作者 王波 齐伟华 +4 位作者 李雄飞 黄鹤 徐慧 卞云飞 李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6-863,共8页
本文旨在比较常规直线加速器与射波刀在治疗大体积肺癌患者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Central Ablative Radiotherapy,SCART)计划中的性能差异。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技术的剂量学特性及执行效率,为大体积肺癌患者及其他类似大体... 本文旨在比较常规直线加速器与射波刀在治疗大体积肺癌患者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Central Ablative Radiotherapy,SCART)计划中的性能差异。通过深入分析两种技术的剂量学特性及执行效率,为大体积肺癌患者及其他类似大体积肿瘤的消融放疗提供优化的治疗策略与临床指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至2024年间接受SCART放疗的20例大体积肺癌患者(肿瘤三维尺寸均大于5 cm),分别使用常规直线加速器和射波刀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在处方剂量覆盖体积(STV)、靶区适形指数、靶区梯度指数、危及器官剂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等关键参数上的差异,全面评估两种技术的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结果显示在消融剂量的STV处方剂量覆盖体积方面,射波刀相较于常规加速器展现出显著优势(P=0.005)。对于STV靶区,常规加速器的CI值表现更佳(P=0.004),但在GTV靶区,射波刀则优于常规加速器(P=0.02)。在GI方面,无论是STV还是GTV靶区,射波刀均显著优于常规加速器(P值分别为0.025和0.02)。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射波刀在食管、心脏的平均剂量和剂量体积参数D_(5CC),以及双肺的D_(950cc)上均优于常规加速器。尽管最大剂量点限值无显著差异,但根据剂量云图和DVH图,射波刀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更具优势。在所有计划中,常规加速器的MU值和治疗时间都远小于射波刀。两种技术均能满足大肿瘤患者的临床SCART放疗需求。从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来看,对于身体状况良好、呼吸稳定且能长时间保持平躺的患者,推荐使用射波刀进行SCART治疗,以提高治疗精度并减少对正常器官的毒副反应。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呼吸不规律或难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患者,建议选择常规加速器,以确保治疗的舒适性和顺利完成,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误差。未来研究需扩大病例数量并结合辅助资料,以评估更深层次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后的疗效,并进行长期随访,收集应用SCART技术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和不良反应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X射线 剂量学 立体定向中央消融放疗 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佳艳 王佳舟 +5 位作者 张军华 刘笛 张静 许新颜 黄律 樊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后疗效预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ABR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提取治疗前PET/CT和定位CT图像,由放疗科医师勾画病灶,运用影像组学的方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分析和总结,采用NMF聚类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分析这些特征值是否能够对有无局部进展的患者进行区分,所有统计学算法都在R平台(R Development Core Team)上实现。结果:16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在PET/CT的影像组学PET特征中发现两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值(灰度共生矩阵最大相关系数和灰度游程共生矩阵长行程加重),可以用以区分患者是否出现局部进展,而在所有定位CT图像提取的特征值中并没有类似发现。结论:在经过SABR治疗后的Ⅰ期NSCLC患者中应用基线PET/CT及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后,PET/CT似乎能够提供更具统计效能的PET特征值用以预测疗效,对比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PET/CT所提取的特征值可能更敏感、更全面甚至更具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PET/CT 肺癌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学敏 王皓 王俊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2-526,共5页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 全身治疗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生存。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不仅是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还对全身免疫状态具有一定的影响。SABR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也通过对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的影响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SABR联合免疫治疗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增加照射区域之外病灶远隔效应的发生率。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SABT)是一种独立的微创治疗体系,具有疗程短、精确性高、疗效确切的特点。现就SABR和SABT在CRLM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立体定向近距离消融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刚 涂甲丁 +2 位作者 卜嘉蕊 王然玉 张书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61-2464,F0003,F000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肿瘤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实现了精准地将非常高剂量的射线传递到肿瘤局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SABR除了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SABR的作用相当于原位疫苗接种的效果,导致受照射局部肿瘤释放大量肿瘤相关抗原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等,促进了机体抗肿瘤T细胞反应,使肿瘤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增加,并可能诱发抗肿瘤的远端效应。然而,肿瘤周围微环境通常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单独SABR的免疫调节作用很难奏效,因此,在SABR的同时引入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方案非常具有说服力。免疫调节剂可解除肿瘤周围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与SABR发挥协同作用,这种协同关系已在实验室模型中得到广泛证实,目前多项早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消融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小军 宋国徽 +4 位作者 唐清连 卢金昌 吴昊 吴萍 王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688-692,共5页
骨是肿瘤继肺、肝之后第三大转移部位。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推进,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取得的进展,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出现骨转移概率逐渐增大,尤其是脊柱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脊柱转移... 骨是肿瘤继肺、肝之后第三大转移部位。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推进,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取得的进展,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出现骨转移概率逐渐增大,尤其是脊柱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脊柱转移瘤的治疗,近年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在外科治疗方面,外科手术微创化,影像导航下的内镜手术或机器人协助下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外科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 微创手术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