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多穿刺通道注射骨水泥法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竑宇 谭明生 梁立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658例(885个椎体),对术中注射骨水泥〈0.3ml即出现骨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658例(885个椎体),对术中注射骨水泥〈0.3ml即出现骨水泥渗漏的82例(99个椎体)采用单侧多穿刺通道灌注骨水泥,其中男38例(45个椎体),女44例(54个椎体);年龄69—92岁,平均75.4岁。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h、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综合评估手术疗效;术后拍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计算其分布优良率。结果:99个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椎体均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完成PVP操作。平均手术时间为33min,骨水泥分布优良率达98.8%(98/99);术中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骨水泥血管内渗漏,无肺栓塞、气胸、穿刺部位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VAS评分由术前(8.40±0.73)分改善至术后lh的(2.50±0.43)分,术后1个月的(2.00±0.33)分,术后3个月(1.80_+0.28)分,术后6个月(2.10+_0.17)分;ODI由术前(40.94±2.72)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9.64±2.60)分,术后3个月(8.52±2.30)分,术后6个月(7.77±2.15)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时,采用单侧多穿刺通道注射骨水泥法骨水泥分布满意、疼痛缓解率高、功能改善明显,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单侧入路 穿刺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手术体位和穿刺通道的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青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4期2524-252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和穿刺通道的选择。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肾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125例,根据患者的结石情况,联合超声定位引导,选择合适的体位(俯卧位、侧卧位);根据患者CT、KUB及IVP结...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和穿刺通道的选择。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肾结石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125例,根据患者的结石情况,联合超声定位引导,选择合适的体位(俯卧位、侧卧位);根据患者CT、KUB及IVP结果,设计经皮肾穿刺点及穿刺通道(单通道、2通道或3通道)。结果 125例患者中,俯卧位单通道1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5±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8±35)ml,一期手术107例,105例取净结石,2例残留小结石;二期手术4例,均取净结石。俯卧位2通道1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4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1±36)ml,一期手术取净结石7例;二期手术取净结石1例,残留小结石1例,残留较多结石1例。俯卧位3通道1例,手术时间为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一期手术取净结石。侧卧位单通道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6±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5±110)ml,一期手术取净结石2例;残留较多结石1例,但未再行二期手术。其中2例单通道俯卧位患者一期手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结论合适的手术体位、合理的穿刺通道有利于术者最大限度地取净结石,降低残石率,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血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 体位 穿刺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通道的选择
3
作者 夏连营 闫成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9-9,5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穿刺通道的选择碎石、取石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选择确定目标肾盏、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用穿刺针经皮肾穿刺至肾盏,并逐级扩张建立工作通道。结果肾穿刺69例穿刺均成功,单通...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穿刺通道的选择碎石、取石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选择确定目标肾盏、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用穿刺针经皮肾穿刺至肾盏,并逐级扩张建立工作通道。结果肾穿刺69例穿刺均成功,单通道63例,2通道4例,3通道2例。穿刺无大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术后发现16例患者结石大于0.5 cm的残石,接受2期经皮肾镜或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残石率23.2%。其中1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穿刺通道丢失1例,肾盂穿孔3例,但没有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准确合理选择穿刺通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能够减少出血、降低残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通道 穿刺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出血行软通道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吴晓峰 徐裕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51-54,共4页
目的:对比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开... 目的:对比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节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60例,实施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查随访。在术后3个月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2周检测其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B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I评分高于A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A组(20.00%)(P<0.05)。结论: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出血,效果较开颅血肿清除术更佳,有助于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通道穿刺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与开颅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明华 何安慰 涂海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与开颅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进行开颅清除术的3...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与开颅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进行开颅清除术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术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所得数据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所得数据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较低,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3.89%,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置管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显著恢复神经功能,使临床指标显著好转,优于开颅清除术,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通道穿刺置管 开颅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与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敏 徐占义 +3 位作者 毛建辉 孙昭胜 郭连峰 邱雷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6期22-28,共7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与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HICH病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神经内镜组(51例,NEIHE方案)与穿刺引流组(55例,SCP...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与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HICH病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神经内镜组(51例,NEIHE方案)与穿刺引流组(55例,SCPD方案),记录手术及并发症指标,比较外周血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高于穿刺引流组[(108.5±33.8)vs(85.8±25.4)min、(54.2±17.7)vs(42.6±14.5)ml,P<0.05],但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穿刺引流组[(85.8±7.8)%vs(74.7±9.2)%、13.7%vs 29.1%,P<0.05]。术后14 d,神经内镜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下降数值均明显高于穿刺引流组[(129.5±33.7)vs(107.8±29.5)pg/ml、(74.3±22.8)vs(56.7±18.2)pg/ml、(32.6±7.5)vs(27.2±6.6)mg/L,P<0.05]。术后14 d,神经内镜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下降数值较穿刺引流组更为明显[(13.0±3.8)vs(10.3±3.5),P<0.05]。术后6个月,神经内镜组存活病例Barthel指数提高数值明显高于穿刺引流组[(44.8±9.7)vs(39.5±11.2),P<0.05]。结论 NEIHE较SCPD治疗HICH虽然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但血肿清除率更彻底,并发症更少,近期疗效及预后均具备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 通道穿刺引流术 血肿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治疗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阮同德 王海峰 +6 位作者 高敏 徐英民 熊升远 孟凡敏 顾传兰 唐霞 陈玲玲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0.00±4.00)岁,单侧10例,双侧6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行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女12例,男4例,平均年龄(40.00±4.00)岁,单侧10例,双侧6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CT及穿刺液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结果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成分与单纯性肾囊肿成分相似。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6.80±14.20)个月,无1例肾包膜下积液复发。结论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为临床罕见疾病,目前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局麻B超定位下肾包膜下微通道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输尿管镜内置双J管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肾包膜下积液 通道穿刺 双J管 输尿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广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目的分析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63.6±6.3)%,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为(90.3±5.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不如开颅手术,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更佳,仍然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MMP-9、PC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惠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期78-79,97,共3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床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病床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MMP-9、PCT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MMP-9、PCT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睡眠情感、躯体活动、社会生活和精力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血清MMP-9、PCT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金属蛋白酶-9 降钙素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春生 黄燕钦 吴彬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7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华侨医院颅脑外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标... 目的研究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华侨医院颅脑外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统计致残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并对比以上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10.00%、病死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1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均高于苏醒后,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联合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降低由该病症所带来的残疾、病死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预后良好,在临床中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疝 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 开颅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中权 郭建杰 黄忠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变化,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增强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应用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国宏 姚晨 张恒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和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和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和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颅内血肿体积、颅内压和中医症候评分小于或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能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安宫牛黄丸 通道穿刺引流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先诚 石松山 +3 位作者 周兵 于杰 孙永明 陈泰安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0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评价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一期取石治疗成功,2例行二次取石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 目的评价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一期取石治疗成功,2例行二次取石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5min。结石全部清除或留有〈4mm残余碎片53例,肾残留碎石〉5mm但不影响尿流8例(其中3例后行ESWL结石排出,5例未作特殊处理)。结论X线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具有高效、可靠、安全、损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引导 通道经皮肾穿刺 钬激光碎石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分析及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薄克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并作分析及评估。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治...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并作分析及评估。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可以使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硬通道穿刺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丽叶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行硬通道穿刺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硬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其病情的痊愈率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治... 目的:探讨对行硬通道穿刺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硬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其病情的痊愈率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治疗,本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为痊愈的患者有40例,其病情的痊愈率为90.9%。在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病情复发,有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局部组织血肿,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便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本组44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论: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硬通道穿刺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通道穿刺 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丽琴 张天震 刘献玲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129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呋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129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呋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低于对照组23.4%(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可降低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拉塞米 通道穿刺引流术 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4期4458-4459,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24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12例。对照组接受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 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24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12例。对照组接受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壳核脑出血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楠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173-173,共1页
目的 :分析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1例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 目的 :分析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1例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13%,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穿刺引流术 重症慢性硬膜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30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俊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期156-156,共1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依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依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5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急性脑出血 颅内血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伟涛 赵世强 宋延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89-491,共3页
目的:对比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n=41,... 目的:对比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n=41,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3、5 d测量两组患者血肿量,在术前、术后2 w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术,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能够更好的清除血肿,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少,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 开颅去骨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