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与空间稀疏性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恒 郝才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经典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是基于TDOA/FDOA参数测量的双星定位,包含信号参数估计和目标干扰源定位两个阶段。在参数估计阶段,该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所有的信号参数测量都是相对于同一位置的干扰源,因此该定位算法并不优化。此外,卫星星历的精... 经典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是基于TDOA/FDOA参数测量的双星定位,包含信号参数估计和目标干扰源定位两个阶段。在参数估计阶段,该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所有的信号参数测量都是相对于同一位置的干扰源,因此该定位算法并不优化。此外,卫星星历的精度不高尤其是星历中卫星速度难以精确预测,导致了较大的多普勒频差参数估计误差,从而制约了卫星干扰源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使用单个无人机代替卫星来接收干扰信号,利用干扰源在地面空间分布的稀疏性,求解满足目标信号多普勒频移关系的凸优化问题来实现干扰源定位。该定位方法融合了所有测量信号的信息,在一个阶段中完成定位,蒙特卡洛仿真证实该方法能实现高精度卫星干扰源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定位 无人机 多普勒频移 空间稀疏性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空间稀疏性的单星无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郝才勇 刘恒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针对传统单星定位中,参数估计和目标定位被分为两个独立阶段造成定位不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稀疏性的单星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持续测量目标信号的多普勒频率,利用干扰源位置在地面分布的空间稀疏性,通过构建干扰信号的多... 针对传统单星定位中,参数估计和目标定位被分为两个独立阶段造成定位不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稀疏性的单星无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持续测量目标信号的多普勒频率,利用干扰源位置在地面分布的空间稀疏性,通过构建干扰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与地理位置满足的凸优化问题来实现干扰源定位。该定位方法利用了干扰信号的累积时间和干扰源位置的空间分布信息,在一个阶段中完成卫星定位。仿真证实该方法在单星定位中可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干扰源定位 多普勒频率 空间稀疏性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ock sparse compressed sensing with frames:Null space property and l_(2)/l_(q)(0
3
作者 WU Fengong ZHONG Penghong QIN Yueha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in frame-based settings using the l_(2)/l_(q)-synthesis technique(0<q≤1).We propose a new null space property,referred to as block D-NSP_(q),which is based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in frame-based settings using the l_(2)/l_(q)-synthesis technique(0<q≤1).We propose a new null space property,referred to as block D-NSP_(q),which is based on the dictionary D.We establish that matrices adhering to the block D-NSP_(q)condition are bo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the exact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via l_(2)/l_(q)-synthesis.Additionally,this condi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stable recovery of signals that are block-compressible with respect to D.This D-NSP_(q)property is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complete condition for successful signal recovery using l_(2)/l_(q)-synthesis.Furthermore,we assess the theoretical efficacy of the l2/lq-synthesis method under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ed sensing block sparse l2/lq-synthesis method null space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自然刺激的时空反应模式(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莹 金鑫 +1 位作者 龚海庆 梁培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9-396,共8页
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理论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视皮层可以通过稀疏编码 (sparse coding) 模式来处理自然刺激信息.神经元群体中,单个神经元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强的脉冲发放 (时间维稀疏性,lifetime sparseness),而针对某一刺激,只有少数... 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理论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视皮层可以通过稀疏编码 (sparse coding) 模式来处理自然刺激信息.神经元群体中,单个神经元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强的脉冲发放 (时间维稀疏性,lifetime sparseness),而针对某一刺激,只有少数神经元在特定的时间内发放 (空间维稀疏性,population sparseness).从神经元放电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两个方面考察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群体对自然刺激(电影)的编码方式,并同实验室常用的伪随机棋盘格刺激下视网膜的反应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反应的稀疏性指标,并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时间和空间特点.结果提示,视觉系统在其最初阶段——视网膜——即开始采用一种高效节能的稀疏编码方式来处理自然视觉信息,单个神经元的时间维稀疏性节省了代谢能量消耗,而群体神经元中邻近神经元的动态成组协同发放,提高了信息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维稀疏 空间稀疏 峰度 同步脉冲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