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森林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琨 王文帅 +1 位作者 张夏 孙丽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8-1281,共4页
为解决森林地区的空气评价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建立森林空气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根据森林空气低污染、负离子高含量的特点,以SO2、NO2、PM10、O3和负离子为评价指标建立模型,并运用MATLAB工具软件实现.以伊春五营森林和城镇空... 为解决森林地区的空气评价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建立森林空气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根据森林空气低污染、负离子高含量的特点,以SO2、NO2、PM10、O3和负离子为评价指标建立模型,并运用MATLAB工具软件实现.以伊春五营森林和城镇空气质量数据为实例,对模型进行对比检测,评价结果分别为9.13和8.56分,表明模型实用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空气 负离子 BP神经网络 空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茹 张学杨 +1 位作者 陆洪光 刘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为评价城市空气质量,以徐州市为例,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层次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为一级时的权重为0.450 2,为二级时的权重为0.549 8,表明该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二级;主要大气... 为评价城市空气质量,以徐州市为例,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层次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为一级时的权重为0.450 2,为二级时的权重为0.549 8,表明该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二级;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权重排序为PM_(2.5)>PM_(10)>NO_2>SO_2,说明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_(2.5),表明徐州市大气污染表现为颗粒物污染。主成分分析表明:在特征值大于1的基础上,选取前两种污染物的总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8.804%的主成分作为综合性指标来反映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第一主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9.562%,表明该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PM_(2.5)、PM_(10)、SO_2、NO_2、CO,其中PM_(2.5)是首要大气污染物。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与《徐州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的该市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_(2.5))的结论相吻合,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污染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PM2.5 空气质量评价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秦俊 张明丽 +2 位作者 胡永红 王丽勉 由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上海植物园的21个群落特征与距地面1.5 m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常见群落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草坪的能力最弱,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一致,以15:00时最高,12:00时最低;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的频次呈... 对上海植物园的21个群落特征与距地面1.5 m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常见群落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草坪的能力最弱,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一致,以15:00时最高,12:00时最低;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的频次呈正态分布,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在0.5~0.7的群落数最多;竹类群落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最高,均值为0.83,比草坪提高了117%;针叶群落与阔叶群落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相近,比草坪提高了70.7%;当优势种树高〈5 m时,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最大,当树高〉10 m时,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基本不变;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随郁闭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叶面积指数对群落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群落 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值 空气负离子浓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凤玉 余锦城 +2 位作者 吴六四 李海荣 刘曙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2-994,共3页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客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建议值与客车空气品质等级。选择氨、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作为评价指标,以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环境标准建议值之比为空气质量分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客车空气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客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建议值与客车空气品质等级。选择氨、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作为评价指标,以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环境标准建议值之比为空气质量分指数,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客车空气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甲醛和苯系物对车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氨基本没有影响;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车内空气质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车 空气质量评价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42
5
作者 杨晓艳 鲁红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43-146,共4页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取PM2.5、PM10、SO2、NO2、O3和CO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和权重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北京市的五个区域(城六区、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选取PM2.5、PM10、SO2、NO2、O3和CO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和权重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北京市的五个区域(城六区、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2013年10月23-29日期间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期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次是PM10、NO2、O3和CO,最后是SO2。空气质量评价结果由好到坏的顺序为:西北部、东北部、城六区、东南部、西南部。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从而为改善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空气质量评价 隶属函数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祚泳 欧阳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在适当设定空气污染物的基准值和用相对于基准值的空气污染物的“相对”值情况下 ,采用 S型曲线表示空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危害程度 ,并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 ,得出了一个对多种空气污染物通用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 在适当设定空气污染物的基准值和用相对于基准值的空气污染物的“相对”值情况下 ,采用 S型曲线表示空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危害程度 ,并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 ,得出了一个对多种空气污染物通用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借助于折衷型激励功效函数将单项污染物分指数加权为综合指数。该公式形式简单 ,容量计算、评价结果精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指数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公式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的空气质量评价公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祚泳 赵晓莉 +1 位作者 赵杰颖 汪嘉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在设定了各指标的极限浓度限值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多项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幂函数加和型综合指数公式。将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用于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应用于多个... 在设定了各指标的极限浓度限值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多项空气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幂函数加和型综合指数公式。将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用于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出优化后适用于多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公式应用于多个实例分析评价,并与其它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限制,计算简便,具有可比性、普适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反馈式突变进化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变换值表示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祚泳 张正健 汪嘉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9-184,共6页
为了建立形式简单、普适通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适当设定空气指标的参照值和指标值的变换式,使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值经变换后的标准变换值差异不大,而标准变换值的对数值的差异更小,从而可以认为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与... 为了建立形式简单、普适通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适当设定空气指标的参照值和指标值的变换式,使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值经变换后的标准变换值差异不大,而标准变换值的对数值的差异更小,从而可以认为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与某个指标"等效"。因此,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的某种类型的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数公式都可以用该"等效"指标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公式代替。在满足一定的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采用猴王免疫进化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分别得到优化后对基于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7项空气指标皆适用的对数型幂函数、韦伯-费希纳定律、Γ型分布函数、污染危害S型函数、加权加和型幂函数及参数化组合算子等6个空气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实用性进行了效果检验,其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实际相符合。结果表明:空气质量评价的多种形式的普适指数公式皆具有形式简洁、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 规范变换 空气质量评价 普适指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群落空气负离子及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崔会平 张建国 +1 位作者 徐文俊 卓庆卿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散生竹、丛生竹、地被竹等3种竹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单极系数(q)、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和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指数(FC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 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散生竹、丛生竹、地被竹等3种竹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单极系数(q)、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和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指数(FC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波谷和波峰交替出现的单峰曲线,在8∶00—18∶00时段内,负离子浓度在8∶00处于最高水平,而在12∶00处于最低水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春季很低,到夏季上升很快,而到秋季则又下降。竹群落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从8∶00开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到16∶00达到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随季节变化则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为丛生竹>散生竹>地被竹。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水平均超过700个·cm-3,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保健功能;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均值为0.892,空气质量等级总体达到A级水平,即清洁程度。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群落 空气负离子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祚泳 张正健 党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190,共5页
传统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不具有可比性和普适性。在适当设定指标参照值cj0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对多项空气指标的规范值xj都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采用混合蛙跳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 传统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不具有可比性和普适性。在适当设定指标参照值cj0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对多项空气指标的规范值xj都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采用混合蛙跳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对多项空气指标皆普遍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该模型被应用于多个不同地区的不同组合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用其它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用指标规范值表示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空气质量评价 参数化组合算子 普适模型 混合蛙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指标的空气质量评价对数型幂函数指数公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祚泳 邹长武 汪嘉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为建立科学合理、普适通用且计算简便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在适当设定空气污染指标"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通常采用的7项空气污染指标的"规范值"都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公式。采用智能解域搜... 为建立科学合理、普适通用且计算简便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在适当设定空气污染指标"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通常采用的7项空气污染指标的"规范值"都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公式。采用智能解域搜索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得到优化后对多指标皆适用的空气质量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指数公式。将该公式用于多个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其他多种评价方法一致。研究表明,该对数型幂函数指数公式能为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评价 指数公式 对数型幂函数 智能解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峡谷PM_(2.5)时空分布特征与空气质量评价——以合肥市长淮街道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薇 程歆玥 +2 位作者 胡春 夏斯涵 王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57-2164,共8页
以PM_(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街道峡谷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以PM_(2.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2—24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的街道峡谷设立7个固定式监测点,并以... 以PM_(2.5)为代表的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街道峡谷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以PM_(2.5)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2—24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的街道峡谷设立7个固定式监测点,并以附近的三里街国控点为参照,分析冬季合肥市街道峡谷的PM_(2.5)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街道峡谷内PM_(2.5)日均质量浓度呈现"W"型变化特征。在街道峡谷非必要通勤市民,应避免在工作日午高峰出行,可以选择在15:00—16:00出行。(2)不同街道峡谷内PM_(2.5)质量浓度大小趋势为:道路交叉口>道路旁>小区公园绿地>一般街道峡谷。风速越大,距离排放污染源越远,距离绿化植物越近,PM_(2.5)质量浓度越低。公园绿地、宽阔型街道峡谷、降低迎风面建筑高度和增加街道宽度都能降低街道峡谷内部的PM_(2.5)质量浓度。上升型街道峡谷的背风侧易造成高质量浓度PM_(2.5)累积。(3)对合肥市长淮街道冬季而言,PM_(2.5)的空气质量水平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湿度对街道峡谷的PM_(2.5)质量浓度贡献度比温度更大,湿度和温度对街道峡谷的PM_(2.5)质量浓度贡献度分别为80.5%和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PM_(2.5)时空分布 空气质量评价 温湿度 风速 车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METHEE方法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君 蒋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8-322,共5页
针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状况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许多评价方法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时不能显示较强的优越性,尤其不能方便快捷地对其数据进行处理等问题,采用PROMETHEE法并结合国家空气质量评级标准对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综... 针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状况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许多评价方法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时不能显示较强的优越性,尤其不能方便快捷地对其数据进行处理等问题,采用PROMETHEE法并结合国家空气质量评级标准对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引入信息熵的理论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于熵权的PROMETHEE法大气质量评价模型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使得数据处理的计算过程变得简单.研究结果显示了所建模型及其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复杂性 空气质量评价 熵权 PROMETHE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集对分析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劲希 陈晓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180,共4页
在集对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熵权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空气质量。首先建立了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其次利用信息熵原理确定了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所占权重,再结合同异反联系度函数确定了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应用该模型评价成都市... 在集对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熵权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空气质量。首先建立了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其次利用信息熵原理确定了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所占权重,再结合同异反联系度函数确定了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应用该模型评价成都市空气质量,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集对分析法 信息熵原理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空气质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霞 胡东滨 +1 位作者 李权 刘雨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6-232,共7页
空气质量评价是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合理、科学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才能做出精确的治理规划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标倍数法和熵... 空气质量评价是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合理、科学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才能做出精确的治理规划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标倍数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空气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离差平方和最小原理建立优化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并结合集对理论构建了空气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长沙市,对该市2015—2019年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其评价结果与空气质量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空气质量指数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准确度达到了83.33%;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波动性小,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组合赋权 集对分析法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的工业园区空气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琼 庄红 +2 位作者 铁治欣 丁成富 吴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19-2023,共5页
针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利用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结合海明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物元的空气质量评价模型。以金山二工区为例,选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6种主要污染物SO2、NO2、CO、O3、PM10、PM2.5作为评... 针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利用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结合海明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物元的空气质量评价模型。以金山二工区为例,选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6种主要污染物SO2、NO2、CO、O3、PM10、PM2.5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园区内5个自动监测站2016年7月1日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分析结果作比较。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与实际状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质量评价 工业园区 物元分析 海明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瑞君 赵楠 +1 位作者 凡耀峰 侯梅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51-3156,共6页
为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将随机森林模型引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方法。通过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建立起空气质量评价因子与空气质量等级之间的内在映射关系。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评价方法,... 为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将随机森林模型引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方法。通过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建立起空气质量评价因子与空气质量等级之间的内在映射关系。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空气质量数据进行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评价预测平均准确性稳定在99.06%,当树数目为16个时,效果最好,准确性可达99.69%。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空气质量评价 分类 泛化误差 空气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区近地面层不同高度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金谱 梁桂雄 +4 位作者 王宇骏 陈彦宁 裴成磊 邝俊侠 梁永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34-1240,共7页
为了阐明大城市中心城区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差异及其成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该研究基于广州塔大气污染物垂直梯度观测平台的监测数据,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对广州城区近地面层不同高度... 为了阐明大城市中心城区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差异及其成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支撑,该研究基于广州塔大气污染物垂直梯度观测平台的监测数据,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对广州城区近地面层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广州塔4个高度(地面、118 m、168 m和488 m)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4.96、5.01、4.83和3.64,AQI超标率分别为27%、30%、25%和40%。总体上,中、低层(168 m以下)的空气质量差异较小,其中118 m点位的综合指数和AQI超标率相对较高;高层(488 m)因O_3污染尤其显著导致其AQI超标率为各高度最高,但O_3质量浓度上升的贡献被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大幅下降所抵消,故其综合指数反而最低。随着高度增加,PM_(2.5)和NO_2超标程度下降,O_3超标程度上升,导致高层的PM_(2.5)和NO_2几乎不超标,而O_3超标率达40%且其超标天数占AQI超标天数的比例高达99%。随着污染级别上升,PM_(2.5)和NO_2成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减少,O_3比例增加,O_3成为各高度AQI超标时最主要的首要污染物。当低层空气质量处于优或重度污染级别时,各层等级一致性相对较好;但在其他情况下,低层与高层的空气质量最多可相差3个级别。因PM_(2.5)和NO_2以低矮源排放贡献为主,而O_3来源于复杂的二次反应,使PM_(2.5)和NO_2质量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递减,而O_3质量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递增,最终形成了中、低层以PM_(2.5)、NO2和O_3复合污染为主、高层以O_3单一污染为主的空气质量垂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近地面层 空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聚合方法的福建省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义泓 林健 黄衍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71-76,共6页
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的监测数据,选取PM_(2.5)、PM_(10)、SO_(2)、CO、O_(3)、NO_(2)共6种污染物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直觉模糊聚合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近8年(2015~2022)的空气质量总体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 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的监测数据,选取PM_(2.5)、PM_(10)、SO_(2)、CO、O_(3)、NO_(2)共6种污染物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直觉模糊聚合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近8年(2015~2022)的空气质量总体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空气质量综合水平得分排序为福州市>南平市>宁德市>莆田市>厦门市>龙岩市>泉州市>三明市>漳州市。福建省空气质量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东北向西南下降的特点。福州市的空气质量在福建省内排名第1,直觉模糊综合得分为0.6021,在SO_(2)的污染物浓度防治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而排名靠后的三明市与漳州市综合得分分别为0.1885与0.1063。为此,提出了建议:三明市应重点控制CO排放量,减少煤炭燃烧等造成的碳排放污染,改变能源结构;漳州市应严格控制以燃煤电厂为主的固定排放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直觉模糊数 信息聚合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石河子发电厂周边空气质量评价
20
作者 张天毅 宁川 +1 位作者 王健 苗世霞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4期10-14,共5页
空气质量是评判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何对空气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是关键问题。针对石河子环境质量状况,以石河子市阳光双语学校、石河子南区热电厂为实验区域,采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PM2.5浓度数据,采用格拉布斯准则、皮尔逊... 空气质量是评判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何对空气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是关键问题。针对石河子环境质量状况,以石河子市阳光双语学校、石河子南区热电厂为实验区域,采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PM2.5浓度数据,采用格拉布斯准则、皮尔逊积矩系数完成数据筛选与相关性分析,建立实测数据与官网数据数学转换模型,利用基于模糊学理论的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完成空气质量等级评价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采集的数据与官网数据相关性大于0.97,产生的模型精度较高,达到了准确性为93.3%的环境等级评价结果,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格拉布斯准则 皮尔逊积矩系数法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